在双核处理器正成为主流的时候,今年的CES上,四核处理器成为关键词。四核处理器的出现,无疑将带来全新的高性能时代。在移动互联市场,各大芯片厂商已使出浑身解数,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对抗。今后,智能手机芯片将有怎样的发展态势,芯片厂商在竞争中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中国电子报》特邀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发表相关看法。
高通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颜辰巍
“未来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会加入到智能手机产业链中。运营商、芯片厂商、传统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开发商等都会从该产业获益。”
高通先后发布了SnapdragonS1—S4系列处理器,支持的终端产品覆盖大众市场智能手机乃至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SnapdragonS4系列两款移动处理器MSM8625和MSM8225将集成主频最高达1GHz的双核CPU、Adreno203GPU以及3G调制解调器。终端厂商能够将现有基于SnapdragonS1的设计无缝迁移到双核S4移动处理器上,从而实现更高的成本效益。
由于智能手机对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的门槛比较高,除了硬件方面,高通也推出了QRD平台,这是一个参考设计平台及生态系统。依托该平台,合作伙伴可以充分利用预测试、预集成以及预核准的硬件组件及应用,从而有效降低设计风险。QRD项目涵盖完整的软件和硬件组件生态系统,使第三方软硬件厂商能够基于QRD平台对其产品进行预测试和优化。QRD的推出及拓展,也是高通致力于支持不断细分智能手机市场增长需求的举措。AllJoyn、扩增实境、立体3D视频、网页优化技术、手势识别以及游戏生态系统等技术都将逐步在QRD平台上实现优化,确保客户能在基于Snapdragon的各类终端上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体验。
高通也和新浪、腾讯、百度、阿里云、小米等18家合作伙伴携手,推出基于QRD样机进行优化的创新应用。目前,已有超过30家的中国合作伙伴正在基于高通QRD设计开发超过30款的Android终端。
高集成度、低功耗、支持广泛连接、高性能、软硬件并举以及支持多模多频等是高通芯片的优势所在。以高集成为例,每一块Snapdragon芯片中都集成了多重的硬件子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调制解调器、多媒体处理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信号处理器、感应器以及高级管理软件。
2012年高通中国手机供应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014亿部,比去年的5200万部增94%,几乎是2009年的10倍。
未来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会加入到智能手机产业链中。运营商、芯片厂商、传统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开发商等都会从该产业获益。高通致力于打造完整生态系统,并最终解决中国合作伙伴的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本地化需求。
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明骏
“和功能手机时代相比,除了提高集成度以外,芯片方案的成熟度还没有达到
在功能手机时代,手机的形态千差万别;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手机从外表看几乎都是一个模样,可能只有屏幕大小的区别,如何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对芯片厂商是一大挑战。
千元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带动智能手机的发展,尤其在中国以及海外新兴市场。这类产品对成本的敏感度较高,因此为国内IC业带来了更多机会,特别是对周边器件、模组件厂商。本土企业应以灵活的服务、快速的市场反应以及对客户的深入了解来应对,相信在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
和功能手机时代相比,除了提高集成度以外,芯片方案的成熟度还没有达到当年2G手机的水平。如今市场变化非常快,厂商面临新产品上市时间的压力,如果软硬件调试时间过长将严重影响产品开发进度。
因此,芯片的市场表现不完全取决于价格,更多是取决于产品成熟度。特别是与其他器件的配合以及在不同平台上都要有稳定表现,从而降低用户使用难度。只有最大限度地帮助用户完成新产品开发,满足用户在性能和成本上的需求,芯片厂商才有可能取得更大发展。
除了性能之外,还应关注用户体验。手机制造商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针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吸引用户的注意。
与功能手机相比,智能手机对制造商的技术门槛比较高,运营商的话语权也更大。因此,中小型手机厂商和方案设计公司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行业洗牌将不可避免。一些大的方案商开始转向品牌商,这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市场力量。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至少有50%的增长,包括中兴、华为、酷派等都在积极布局,这些厂商的智能机比例将全面超过功能手机。
赛迪顾问基础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勇
“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首先应该根据自身产品和实力做好市场定位,针对下游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和服务。”
目前,集成度是芯片厂商竞争的一个关键点。但是,集成不能太死板,要给终端企业一定的灵活性。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成熟,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竞争也非常重要,很多终端企业看中方案的集成度,但是也看中方案的灵活性。从芯片成本来看,一些终端企业更希望芯片功能的集成度有差异,但是需要芯片接口是通用的。
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不断丰富,智能手机的性能,包括触摸屏、摄像头等涉及到应用体验的参数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仅靠Android操作系统来支撑的便宜智能手机并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除苹果、HTC、三星等大品牌之外,具有一定特色的手机也许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目前,千元智能手机市场已是移动互联领域的热点。像功能手机一样,千元智能手机将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而且价格竞争仍然会很激烈。
对于本土应用处理器芯片企业来说,这是个机遇。因为高端智能机市场本土芯片仍然很难进入。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首先应该根据自身产品和实力做好市场定位,针对下游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和服务。
此外,在提升竞争力方面,还有服务、供货和价格等因素。
价格主要决定产品定位,随着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门槛的增高,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服务才是最重要的。比如,QQ、阿里巴巴等这些拥有大量用户基础的服务企业更容易进入这个领域。对于芯片企业,仍然只是做基础的芯片,为了销售芯片搭建硬件和服务的渠道是不现实的,至少不是通用的方向。TurnKey模式流行那么多年,已经不再是MTK的专利,芯片企业都在向应用方面转变。另外,对于本土整机企业来说,芯片供货时间也很重要。
在硬件趋同和软件制胜的环境下,首先要完善自身产品的方案,最重要的是与一些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新客户的变化。[page]
IC观察
产业链合作一个都不能少
慕容素娟
小芯片,大世界。让智能手机变“聪明”的正是智能手机上的芯片,这小小的芯片铸造了智能手机的绚丽,推动着它的迅猛发展。回顾过去一年智能手机芯片的足迹,可以说每一步都是创举。LG采用英伟达Tegra2处理器芯片从而推出全球首款双核手机;中国联通推出千元智能机,处理器主频在600MHz以上;采用高通MSM8260双核处理器的1.5GHz小米手机问世;苹果A5芯片应用到手机当中,加速双核芯片产品技术发展及市场竞争。
智能手机时代,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的门槛比较高。在国际智能手机品牌与中国智能手机品牌的较量中,硬件上的差距开始逐渐缩小,软件方面的较量则有较大空间。
传统产业链的分工模式也正在改变,做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做搜索的百度以及做社交的腾讯,也纷纷做起了手机。以华为、中兴、联想为代表的千元智能手机,目前已占据移动互联市场的半壁江山。千元智能手机的出现,也使以价格优势立足的山寨手机处在极为被动的位置,手机行业已开始洗牌。
对于本土芯片厂商来说,千元智能手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国外芯片厂商已经占据了高端手机市场,本土芯片厂商想挤入这个领域可能性较小。只有在这个新的市场领域找到突破口,方能获得较大生机。
从芯片的发展轨迹来看,集成度越来越高、能耗越来越小,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成本也越来越低。在双核处理器正成为主流的时候,刚刚结束的2012CES上,四核处理器成为了关键词。四核处理器的出现,无疑将带来全新的高性能时代,这将极大地提高产品的性能,更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智能手机的性能再次被推到一个制高点。
目前,一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也已拉开帷幕,在芯片领域处在主导地位的英特尔,前期错失了移动领域发展的良机,眼看着Windows8开始支持ARM架构,而WindowsPhone平台也选择了高通芯片。在2012CES上,不甘落后的英特尔高调宣布进军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推出基于x86架构的32纳米Atom芯片,已克服了高能耗的问题。不难看出,英特尔此举一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夺回失去的市场;二是为了打压ARM芯片生产商。
从近期新推出的智能手机来看,比如:联想推出的K800,华为推出的全球最薄智能手机等,智能手机在外观上没有质的差异。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对于消费者而言,更看重智能手机的实际应用,操作的简便性、屏幕的清晰程度、内容下载速度以及电池耗能情况等。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在今年CES上也强调过,计算设备本身性能如何的问题已不再那么突出,重要的是如何带来更好的体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芯片厂商来说,最根本的是要从消费者角度入手,在产品性能上下工夫,通过硬件、软件等多方面打造芯片的竞争力。同时,在方案设计上,还要关注客户端的需求,为其留出展现自身特色的空间。这样,在各个环节都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打造,最终推出的终端产品才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差异化竞争,才能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加入手机产业链后,结合自身的开发能力所推出的手机与传统手机有着很大区别。虽然都采用Android系统,但又结合自身优势,内置厂商的各种应用。阿里云手机装载有阿里巴巴的各种应用;腾讯手机则有聊天软件和QQ秀。同时,均大力建设后台的云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云存储等服务。并对Android做了大量的定制开发,使得新系统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胃口。
在宏观层面上,芯片厂商还需把握住整个产业链的脉搏。如果说软件和硬件是衡量产品的硬性指标,那么服务则是软性指标。服务如同后勤保障,有助于全方位地保证产品的价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在芯片开发的周期上,也需尽量确保产品上市的速度,同时做好供应链管理,从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主动权。
产业链上的合作至关重要,对于芯片厂商来说,与手机厂商、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一个都不能少。
微观点
@iSuppli顾文军:如果国家再不注重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大对集成电路等核高基产业的支持,中国制造就变成中国“只”造,永远处于有产业无产品的尴尬境界。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苹果卡住创新,Google、微软等卡住专利和系统,三星卡主供应链和硬件;从市场来看,苹果占据最大的利润大饼,三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国内的以后可能只会做OEM、EMS或者最低端的组装经济。
@手机晶片达人: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获得全球无线电专家通过的新的无线电标准IMT先进频谱全球移动电话操作系统将从3G跨进4G的新领域,ITU在1995年通过“IMT2000”正式宣告跨向3G新里程后,大概花了5年时间才真正从宣告3G到全面商业普及化,因此,推估这次全球全面开始4G服务,最快也要到2015年4G频谱出炉之后。
@英特尔天天事:2011年中国移动设备用户数量增长了17%,突破10亿大关指日可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面对这块大蛋糕,终端设备厂商跃跃欲试,大量新品即将问世,特别是智能手机领域,将会分外精彩。
@高通中国:没有人认为大众市场智能手机就等于“性能低下”,“超高性价比”将成为入门级智能手机的代名词。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翔撰文称:“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将高端芯片的功能逐步迁移到入门级解决方案上。”
引用地址:智能手机芯片商全方位参与竞争
高通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颜辰巍
“未来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会加入到智能手机产业链中。运营商、芯片厂商、传统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开发商等都会从该产业获益。”
高通先后发布了SnapdragonS1—S4系列处理器,支持的终端产品覆盖大众市场智能手机乃至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SnapdragonS4系列两款移动处理器MSM8625和MSM8225将集成主频最高达1GHz的双核CPU、Adreno203GPU以及3G调制解调器。终端厂商能够将现有基于SnapdragonS1的设计无缝迁移到双核S4移动处理器上,从而实现更高的成本效益。
由于智能手机对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的门槛比较高,除了硬件方面,高通也推出了QRD平台,这是一个参考设计平台及生态系统。依托该平台,合作伙伴可以充分利用预测试、预集成以及预核准的硬件组件及应用,从而有效降低设计风险。QRD项目涵盖完整的软件和硬件组件生态系统,使第三方软硬件厂商能够基于QRD平台对其产品进行预测试和优化。QRD的推出及拓展,也是高通致力于支持不断细分智能手机市场增长需求的举措。AllJoyn、扩增实境、立体3D视频、网页优化技术、手势识别以及游戏生态系统等技术都将逐步在QRD平台上实现优化,确保客户能在基于Snapdragon的各类终端上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体验。
高通也和新浪、腾讯、百度、阿里云、小米等18家合作伙伴携手,推出基于QRD样机进行优化的创新应用。目前,已有超过30家的中国合作伙伴正在基于高通QRD设计开发超过30款的Android终端。
高集成度、低功耗、支持广泛连接、高性能、软硬件并举以及支持多模多频等是高通芯片的优势所在。以高集成为例,每一块Snapdragon芯片中都集成了多重的硬件子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调制解调器、多媒体处理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信号处理器、感应器以及高级管理软件。
2012年高通中国手机供应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014亿部,比去年的5200万部增94%,几乎是2009年的10倍。
未来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会加入到智能手机产业链中。运营商、芯片厂商、传统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开发商等都会从该产业获益。高通致力于打造完整生态系统,并最终解决中国合作伙伴的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本地化需求。
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明骏
“和功能手机时代相比,除了提高集成度以外,芯片方案的成熟度还没有达到
在功能手机时代,手机的形态千差万别;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手机从外表看几乎都是一个模样,可能只有屏幕大小的区别,如何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对芯片厂商是一大挑战。
千元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带动智能手机的发展,尤其在中国以及海外新兴市场。这类产品对成本的敏感度较高,因此为国内IC业带来了更多机会,特别是对周边器件、模组件厂商。本土企业应以灵活的服务、快速的市场反应以及对客户的深入了解来应对,相信在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
和功能手机时代相比,除了提高集成度以外,芯片方案的成熟度还没有达到当年2G手机的水平。如今市场变化非常快,厂商面临新产品上市时间的压力,如果软硬件调试时间过长将严重影响产品开发进度。
因此,芯片的市场表现不完全取决于价格,更多是取决于产品成熟度。特别是与其他器件的配合以及在不同平台上都要有稳定表现,从而降低用户使用难度。只有最大限度地帮助用户完成新产品开发,满足用户在性能和成本上的需求,芯片厂商才有可能取得更大发展。
除了性能之外,还应关注用户体验。手机制造商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针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吸引用户的注意。
与功能手机相比,智能手机对制造商的技术门槛比较高,运营商的话语权也更大。因此,中小型手机厂商和方案设计公司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行业洗牌将不可避免。一些大的方案商开始转向品牌商,这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市场力量。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至少有50%的增长,包括中兴、华为、酷派等都在积极布局,这些厂商的智能机比例将全面超过功能手机。
赛迪顾问基础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勇
“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首先应该根据自身产品和实力做好市场定位,针对下游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和服务。”
目前,集成度是芯片厂商竞争的一个关键点。但是,集成不能太死板,要给终端企业一定的灵活性。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成熟,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竞争也非常重要,很多终端企业看中方案的集成度,但是也看中方案的灵活性。从芯片成本来看,一些终端企业更希望芯片功能的集成度有差异,但是需要芯片接口是通用的。
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不断丰富,智能手机的性能,包括触摸屏、摄像头等涉及到应用体验的参数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仅靠Android操作系统来支撑的便宜智能手机并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除苹果、HTC、三星等大品牌之外,具有一定特色的手机也许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目前,千元智能手机市场已是移动互联领域的热点。像功能手机一样,千元智能手机将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而且价格竞争仍然会很激烈。
对于本土应用处理器芯片企业来说,这是个机遇。因为高端智能机市场本土芯片仍然很难进入。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首先应该根据自身产品和实力做好市场定位,针对下游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和服务。
此外,在提升竞争力方面,还有服务、供货和价格等因素。
价格主要决定产品定位,随着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门槛的增高,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服务才是最重要的。比如,QQ、阿里巴巴等这些拥有大量用户基础的服务企业更容易进入这个领域。对于芯片企业,仍然只是做基础的芯片,为了销售芯片搭建硬件和服务的渠道是不现实的,至少不是通用的方向。TurnKey模式流行那么多年,已经不再是MTK的专利,芯片企业都在向应用方面转变。另外,对于本土整机企业来说,芯片供货时间也很重要。
在硬件趋同和软件制胜的环境下,首先要完善自身产品的方案,最重要的是与一些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新客户的变化。[page]
IC观察
产业链合作一个都不能少
慕容素娟
小芯片,大世界。让智能手机变“聪明”的正是智能手机上的芯片,这小小的芯片铸造了智能手机的绚丽,推动着它的迅猛发展。回顾过去一年智能手机芯片的足迹,可以说每一步都是创举。LG采用英伟达Tegra2处理器芯片从而推出全球首款双核手机;中国联通推出千元智能机,处理器主频在600MHz以上;采用高通MSM8260双核处理器的1.5GHz小米手机问世;苹果A5芯片应用到手机当中,加速双核芯片产品技术发展及市场竞争。
智能手机时代,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的门槛比较高。在国际智能手机品牌与中国智能手机品牌的较量中,硬件上的差距开始逐渐缩小,软件方面的较量则有较大空间。
传统产业链的分工模式也正在改变,做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做搜索的百度以及做社交的腾讯,也纷纷做起了手机。以华为、中兴、联想为代表的千元智能手机,目前已占据移动互联市场的半壁江山。千元智能手机的出现,也使以价格优势立足的山寨手机处在极为被动的位置,手机行业已开始洗牌。
对于本土芯片厂商来说,千元智能手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国外芯片厂商已经占据了高端手机市场,本土芯片厂商想挤入这个领域可能性较小。只有在这个新的市场领域找到突破口,方能获得较大生机。
从芯片的发展轨迹来看,集成度越来越高、能耗越来越小,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成本也越来越低。在双核处理器正成为主流的时候,刚刚结束的2012CES上,四核处理器成为了关键词。四核处理器的出现,无疑将带来全新的高性能时代,这将极大地提高产品的性能,更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智能手机的性能再次被推到一个制高点。
目前,一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也已拉开帷幕,在芯片领域处在主导地位的英特尔,前期错失了移动领域发展的良机,眼看着Windows8开始支持ARM架构,而WindowsPhone平台也选择了高通芯片。在2012CES上,不甘落后的英特尔高调宣布进军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推出基于x86架构的32纳米Atom芯片,已克服了高能耗的问题。不难看出,英特尔此举一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夺回失去的市场;二是为了打压ARM芯片生产商。
从近期新推出的智能手机来看,比如:联想推出的K800,华为推出的全球最薄智能手机等,智能手机在外观上没有质的差异。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对于消费者而言,更看重智能手机的实际应用,操作的简便性、屏幕的清晰程度、内容下载速度以及电池耗能情况等。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在今年CES上也强调过,计算设备本身性能如何的问题已不再那么突出,重要的是如何带来更好的体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芯片厂商来说,最根本的是要从消费者角度入手,在产品性能上下工夫,通过硬件、软件等多方面打造芯片的竞争力。同时,在方案设计上,还要关注客户端的需求,为其留出展现自身特色的空间。这样,在各个环节都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打造,最终推出的终端产品才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差异化竞争,才能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加入手机产业链后,结合自身的开发能力所推出的手机与传统手机有着很大区别。虽然都采用Android系统,但又结合自身优势,内置厂商的各种应用。阿里云手机装载有阿里巴巴的各种应用;腾讯手机则有聊天软件和QQ秀。同时,均大力建设后台的云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云存储等服务。并对Android做了大量的定制开发,使得新系统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胃口。
在宏观层面上,芯片厂商还需把握住整个产业链的脉搏。如果说软件和硬件是衡量产品的硬性指标,那么服务则是软性指标。服务如同后勤保障,有助于全方位地保证产品的价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在芯片开发的周期上,也需尽量确保产品上市的速度,同时做好供应链管理,从而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主动权。
产业链上的合作至关重要,对于芯片厂商来说,与手机厂商、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一个都不能少。
微观点
@iSuppli顾文军:如果国家再不注重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大对集成电路等核高基产业的支持,中国制造就变成中国“只”造,永远处于有产业无产品的尴尬境界。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苹果卡住创新,Google、微软等卡住专利和系统,三星卡主供应链和硬件;从市场来看,苹果占据最大的利润大饼,三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国内的以后可能只会做OEM、EMS或者最低端的组装经济。
@手机晶片达人: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获得全球无线电专家通过的新的无线电标准IMT先进频谱全球移动电话操作系统将从3G跨进4G的新领域,ITU在1995年通过“IMT2000”正式宣告跨向3G新里程后,大概花了5年时间才真正从宣告3G到全面商业普及化,因此,推估这次全球全面开始4G服务,最快也要到2015年4G频谱出炉之后。
@英特尔天天事:2011年中国移动设备用户数量增长了17%,突破10亿大关指日可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面对这块大蛋糕,终端设备厂商跃跃欲试,大量新品即将问世,特别是智能手机领域,将会分外精彩。
@高通中国:没有人认为大众市场智能手机就等于“性能低下”,“超高性价比”将成为入门级智能手机的代名词。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翔撰文称:“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将高端芯片的功能逐步迁移到入门级解决方案上。”
上一篇:AMD放缓高端处理器发布速度
下一篇:智能机需求强劲 高通上修2012年营收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 CGD和Qorvo将共同革新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 是德科技 FieldFox 手持式分析仪配合 VDI 扩频模块,实现毫米波分析功能
- 贸泽开售可精确测量CO2水平的 英飞凌PASCO2V15 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
- 玩法进阶,浩亭让您的PCB板端连接达到新高度!
- 长城汽车研发新篇章:固态电池技术引领未来
- 纳芯微提供全场景GaN驱动IC解决方案
- 解读华为固态电池新专利,2030 叫板宁德时代?
- 让纯电/插混车抓狂?中企推全球首款-40℃可放电增混电池,不怕冷
- 智驾域控知多少:中低端车型加速上车,行泊一体方案占主体
- Foresight推出六款先进立体传感器套件 彻底改变工业和汽车3D感知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5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