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设未来是什么”,数月之前,华为总裁任正非在与公司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科学家座谈时揭示了华为最新的赌局:“我们假设数据流量的管道会变粗,变得像太平洋一样粗,建个诺亚方舟把我们救一救,这个假设是否准确,我们并不清楚。如果真的像太平洋一样粗,也许华为押对宝了。如果只有长江、黄河那么粗,那么华为公司是不是会完蛋呢?”
这是典型任氏风格的对未来网络世界的形象比喻:智能终端普及化之后,全球用户接触互联网的门槛大幅降低,如果把数据流(以语音、图像、音视频形态承载的信息)比喻为水,那么使用、消费各类数据的出口就像是接入到每个家庭、个人用户的水龙头,而承载和输送数据的网络,则像是连接世界的四大洋、江河,以及运行在城市之下的送水管道,数据的储存、交换、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则是城市的水库或蓄水池。如此,它对未来世界提出的命题就很简单──智能终端就是释放水源的水龙头,水源丰富,同时获取信息服务(水)又像打开水龙头一样简单易用;其次,配合城市供水需求增大,要有足够粗壮的管道(“像太平洋一样粗”)和蓄水池──世界被这些江河、管道、蓄水池、水龙头所连接,这种连接推动了未来世界的重构,包括人和人的关系、组织间的关系、企业间关系、世界关系的重构。
过去20年,改变世界关系的破解式力量是移动通讯,它局部地完成了世界的连接(至少是语音的连接),未来20年改变世界关系的破解式力量将是网络社区(SNS),它将使世界的连接无所不在。至2020年,智能手机用户要从当前的10亿上升为60亿,而连接网络的各类设备、机构则要从当前的14亿突破到400亿,2030年之后,也就是说,未来20年,世界将被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以及远远大于世界人口总数、连接网络的各类智能设备,重新定义。
我们不禁要问,人类追求无所不在的连接,追求泛社区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何处?
以下公式或许能更为形象地解释人类社会效率提升的内生需求如何作用于技术进步的:回顾过去20年,移动通讯的普及使得整个社会效率显著上升。忽略掉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因素,20年间,全球电信设备年投资额并无实质上升(至少最近10年没有上升,约为1500亿美金),但是,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网络规模都已经翻了几番──20年前中国家庭装一部固定电话装机成本要5000元,现在为零;10年前全球移动用户不足5万,目前已经翻了近10倍;全球互联网用户10多年前不足1亿,现在是23亿……
未来,在信息全球化的高速列车上,必然还会以相似的动力继续演进:人们如何利用便捷的连接,降低人与人沟通成本(含时间成本)、生活成本、企业运营成本、社会管理成本、国家治理成本……从而总体提高社会总效率?并以此为前提,建立未来人类的商业模式、企业竞争力?
华为过去的20年,就是在这个公式中巧妙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自身完美的成本优势(尤其是研发成本优势),在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持续降低运营商乃至最终用户的投资成本,从而排挤了对手并胜出。作为华为的反面,竞争力相对低下的电信巨人北电网络已经香消玉碎,百年老店阿尔卡特名存实亡,昔日偶像诺基亚岌岌可危……
按照相似的动力公式,把以下这些问题扔给未来20年:华为能否达成其“超级管道”的构想?谁是下一个20年的“超级水龙头”,“超级蓄水池”,以及决定最终用户体验的“未来好水”?
还有,世界将如何重新洗牌?
这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重组
今年5月18日,腾讯进行了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由原有的8大业务系统(含4大BU)变为6大事业群(BG),以顺应无线互联网的浪潮,该调整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将QQ在PC上的用户优势,保持到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上?
腾讯似乎找到了答案。9月初,腾讯宣布,发展不足两年的微信用户已经突破2亿──在这前后,腾讯股价飙升至280港元,市值突破了600亿美金,高出了facebook的40%,高出百度28%,相当于16个新浪、29个奇虎、29个优酷、38个搜狐──赋予腾讯如此高估值的理由是,业界藉微信的异军突起认为,无线互联网的浪潮之下,腾讯是第一个拿到门票,或者说船票的公司。
这只是事情的一面,挑战的另一面被大多数人忽略。
“这个恭维和赞赏是对腾讯的很大鼓励,但我们觉得还远远不够,觉得这张票只是站台票”,马化腾在会上警示公司中层干部说,微信的快速发展只能证明腾讯已经挤进了无线互联网的站台,“先进去,后面能不能上车、上船不知道。另外公司上还是个别的一两个产品上,其他全部掉队……都有很大变数”。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事实上,自从微信闪亮登场,腾讯内部各产品间竞争的火药味和压力即日增,微信对于腾讯而言不是增量关系,而是替代关系、迁徙关系──腾讯即时通讯服务、游戏、Qzone等产品如何从PC端通过微信迁徙到更简单易用的无线互联网入口──智能终端上?显而易见的是,用户从手机端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成本(时间成本)更低,也更简单易用(像打开水龙头一样),但是这一轮迁徙对腾讯既有业务而言则是巨大的挑战:
首先,手机界面特质决定了大量PC上的应用被自动过滤掉,腾讯公司内部据称有“上千个”产品未来都要面临选择和生存的难题;其次,少而精是手机端的必然选择,它对抗的是腾讯产品当前的多而杂;再次,替代、迁徙长期来看,将以牺牲原有的收益、利润为代价──但是从用户端而言,这轮替代和洗牌将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不干净的信息、人际关系会被清理,网络社区更纯净并更有效率。
“我们很多人以为无线互联网是用来补充有线互联网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其实无线互联网是颠覆现有产业的”,腾讯总裁兼CEO刘炽平在公司内部强调说,无线互联网对最终用户而言,将意味着更实用、更易用、成本更低,所以腾讯正在对自己发出追问“我们能不能牺牲用户的利益赚取太多的利润?这也是不能的。”──这意味着,微信与现在的Qzone在未来是实质的替代关系,因为微信必然更便捷、实惠。
那么马化腾所言未来“个别的一两个产品上(移动互联网),其他全部掉队”的担忧,就不是妄言。
根据华为战略咨询主管李常伟的分析,未来网络世界的重构,将遵循追求路径最短(成本)下达成全部边接(需求)为目标。这一理论,在过去10年已被印证,并还将在接下来的20年里继续印证。也就是说,以费用和时间成本降低为推动力,解决P2P(人与人),M2M(机器与机器),P2M(人与机器)的最佳连接。
──这不仅能证明,以微信为契机,腾讯内部业务的重组、洗牌,也将说明,相对低效率的连接方式、渠道不断被替代、消失将是趋势:实际上,2007年,以iPhone为引爆点,成熟智能终端的出现已经导致了越来越多、各种形态存在的中间渠道的被替代、衰落,甚至消亡。比如,微信替代短信,VOIP替代语音,App STORE取代线下音乐,等等。拓展到更宽泛的领域,这一现象也正在加速发生,比如电子商务导致的国美骤然巨亏,交易电子化引发的美国纽交所场内经纪人消失,美国《商业周刊》的无纸化……
信息入口也在发生改变:2003年信息的入口是Yahoo,新浪,搜狐,2003-2008年,入口变为谷歌、百度;2008年之后,入口已被Facebook 、Twitter、新浪微博等带有SNS(社区)特质的媒体取代;2011年末,社区关系更为紧密的微信出现,它的繁荣将意味着某一,甚至某几种入口的消亡……这段历史,事实也是人们“追求路径最短(成本)下达成全部边接(信息连接)”规律的反映,信息以何种方式获得最快传播,以及个体如何以最高效率(最低时间成本)获得信息,尤其是有效信息。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SNS的兴起替代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衰亡,显然,以媒体告诉大家,远远没有让“大家告诉大家”更快、更令人信服──而“快”与“令人信服”又正在加速SNS的进化,比如腾讯自身的重组,以及微信向新浪微博的挑战──显然前者的社区关系更紧密,信息更干净──快,与“令人信服”是信息获取效率的保障,因为,仅有快是不够的。
所以,不只是传统平面媒体,作为信息中间渠道的新媒体,在未来的20年中,还将继续的它的替代史、进化史。
不仅如此,信息的形态也会发生极大改变。“2011年,信息媒体的展现形式有52%为视频,我们预计2020年视频形态将占到信息的95%”,李常伟说,这亦是华为打造“超级管道”赌局的依据之一──以阅读为介质的“文本”资讯,也要作为信息传递的中间渠道被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更为有效率的“影像”资讯所替代。
这听起来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如果妳身处于每天几何级增长的海量信息中,如何更快、更有效率地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当然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漫长的城市SNS之路:企业,产业,国家重构
人们更多地注意到让世界连接起来的样本──Facebook,它仅用了几年时间使用户数超过了9亿,成为事实上的“第三国”。Facebook今年以来高调宣布公司正在重朔,它的掌门人扎克伯格宣称Facebook正在“完全拥抱移动互联网”,因为显尔易见的是,仅5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流量就从3.89EB增长到39.75EB(10倍);收入从3258亿美元增至6275亿;视频数据消费2016年将是2011年的6.5倍;音乐和社交媒体应用将增长到8倍,游戏应用将增长到10倍;网页浏览将是2011年6倍;应用程序下载数据量将是2011年14倍──这等于说,这个世界很多消费形态正在发生迁徙,从现实世界义无返顾地迁徙到虚拟世界中,从PC端迁徙到手持智能终端。
像Facebook、微信等打造的无线SNS,已经在向我们局部地描绘了
一个未来城市SNS的功能,它首先重构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它远远不是城市SNS的全部,因为社会除了个体,还有企业和政府的存在,并且,后两者的重构,比起人的关系重构更能让社会总体效率快速提高。但是显然,企业、产业的重构,以及城市和国家的重构,比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重构,要艰难和复杂得多。
仅有人、企业、行业的重构,是远远不够。社会综合效率的提高,依然有赖于政府效率、城市效率,乃至国家机器效率的提升──这不完全,或者说远远不只是技术进步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政府与企业不同,它天然地缺乏竞争,即便是政府效率较高的美国,四年一届的竞选也不能完全解决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如何在类市场化机制缺失下,自发地追求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IBM在不久前为世界描述了一个“无线地球”的未来图景,在这个大的图景之下,通过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的连接,社会发展的大瓶颈都将得以突破,比如智能交通对全球车流、物流的疏导;城市SNS加速社会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工程的改进;电子政务加快政府政务的效率提升,政府和民众关系的改良优化;等等。
关于未来城市、国家SNS,有几个样本值得研究和观望:
2010年3月22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宣布了一项“激进”的改革:政府将为每名公民开设个人专属网页,在未来4年内建成无纸化社会,届时公民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自己的专属网页,办理子女入学、申请护照、注册车牌、预约医生和找工作等业务。按照计划,无纸化社会将分两步建成:一、在1年时间内,建立每名公民的个人专属网页,相当于个人在网络世界的ID;二、公民可通过网络为子女申请入学、预约医生、申领福利、缴纳税款、申请护照和办理车牌等;三、接下来3年,成为类似Facebook的社交网站互动,实现网络教育、问诊等。按照布朗的设想,这项“国家SNS”计划,将使政府节省下高达40亿英镑的办公费用,同时也让公民省下各种办手续耗费的时间和交通成本。
还有新加坡、东京、纽约、台北,都已经在探索建设城市SNS的模式。其中只有纽约采取了完全政府投资建网并运营模式,其它城市政府更多地还只是将其当成一种试探,在投资上也相对保守。比如东京引入了运营商,对其城市SNS进行投资建网并运营模式;新加坡则是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运营模式;台北是政府牵头,运营商BOT方式──它们正在形成中的形态,后继将成为世界城市SNS未来形态的雏形。
中国的城市SNS之路可能要更漫长,中国公务员与事业部门人员人数高达4000万,政务、教育、医疗、社保体系管理体系和链条复杂而冗长,效率提升空间虽然很大,但是阻力亦同样巨大。
未来偶像之路
沿着未来世界重组之路,将会诞生或消亡哪些企业明星?
2010年以来,在个人服务和应用领域,已经成就了一批企业,例如满足个人购物交易的亚马逊、淘宝;针对休闲娱乐的YouTube;沟通交友的Gmail、QQ;商务民生的携程、支付宝;个人软件工具百度、谷歌……他们的出现已经在各个细分的垂直领域占据领导者的地位,让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本质的改变。
设想一下,SNS作为下一个20年的破解式力量,未来的偶像还可能集中在哪些领域出现?
站在当下,展望未来。 2012年开始,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成为控制云-管-端产业链的“腰”, 微软、苹果、谷歌占据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三巨头决战“云-管-端”立体布局,市场洗牌大战似乎刚刚开始,又仿佛已经结束。李常伟分析说,在这一轮战役中,终端成为市场第一胜负手,并且看起来仍将在未来的若干年里独领风骚,因为,由“屏”──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以及各位屏掀起的革命才刚刚开始,2013平板还将全面超越PC,屏的演进重心下一步将从智能机、Pad演进到Smart TV,再下一步还将渗透到M2M(机器与机器)和行业ICT定制智能终端。
因而,按照华为的“管道-水龙头”逻辑,如果说苹果、三星已经在面向个人“水龙头”上占据了领先优势,未来在面向家庭、面向企业的“水龙头”,亦应该成就一片战场,它可能是Smart TV,智能车载,以及各种以“智能”为名的Machine(机器)。此外呢,在“管道”维度上,“蓄水池”维度上,可以诞生的商业机会、商业形态也更具备想像力。假设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稳私性的问题能够在最近几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大型行业的数据中心,城市SNS的数据中心,以及确保这些数据在网络社区中运行的管道运维、服务运维,都具备丰富的想像空间。
细数一下当前这份全球IT业TOP10名单,苹果、微软、IBM、英特尔、三星、谷歌、甲骨文、惠普、思科、SAP。可以根据“水龙头”、“管道”、“蓄水池”,这三个未来SNS的生态原素大致给他们分类:苹果、微软、三星、谷歌位于“水龙头”端,他们暂时把持了未来世界所有信息(水)的出入口;惠普、思科、IBM占据了“管道”和“蓄水池”端,他们是目前全球高端企业网络、政府网的主流“管道工”;甲骨文、SAP则是企业、城市网络中的“水”。
在这个座次中,美国公司占据了TOP10中的8席,另外两席为韩国公司三星、欧洲公司SAP所占据。用20年时间,至2030年,这个座次表内出现中国公司的机率有多大?
关键字:数据流量管道 任正非
引用地址:任正非:假设未来数据流量管道变粗
这是典型任氏风格的对未来网络世界的形象比喻:智能终端普及化之后,全球用户接触互联网的门槛大幅降低,如果把数据流(以语音、图像、音视频形态承载的信息)比喻为水,那么使用、消费各类数据的出口就像是接入到每个家庭、个人用户的水龙头,而承载和输送数据的网络,则像是连接世界的四大洋、江河,以及运行在城市之下的送水管道,数据的储存、交换、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则是城市的水库或蓄水池。如此,它对未来世界提出的命题就很简单──智能终端就是释放水源的水龙头,水源丰富,同时获取信息服务(水)又像打开水龙头一样简单易用;其次,配合城市供水需求增大,要有足够粗壮的管道(“像太平洋一样粗”)和蓄水池──世界被这些江河、管道、蓄水池、水龙头所连接,这种连接推动了未来世界的重构,包括人和人的关系、组织间的关系、企业间关系、世界关系的重构。
过去20年,改变世界关系的破解式力量是移动通讯,它局部地完成了世界的连接(至少是语音的连接),未来20年改变世界关系的破解式力量将是网络社区(SNS),它将使世界的连接无所不在。至2020年,智能手机用户要从当前的10亿上升为60亿,而连接网络的各类设备、机构则要从当前的14亿突破到400亿,2030年之后,也就是说,未来20年,世界将被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以及远远大于世界人口总数、连接网络的各类智能设备,重新定义。
我们不禁要问,人类追求无所不在的连接,追求泛社区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何处?
以下公式或许能更为形象地解释人类社会效率提升的内生需求如何作用于技术进步的:回顾过去20年,移动通讯的普及使得整个社会效率显著上升。忽略掉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因素,20年间,全球电信设备年投资额并无实质上升(至少最近10年没有上升,约为1500亿美金),但是,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网络规模都已经翻了几番──20年前中国家庭装一部固定电话装机成本要5000元,现在为零;10年前全球移动用户不足5万,目前已经翻了近10倍;全球互联网用户10多年前不足1亿,现在是23亿……
未来,在信息全球化的高速列车上,必然还会以相似的动力继续演进:人们如何利用便捷的连接,降低人与人沟通成本(含时间成本)、生活成本、企业运营成本、社会管理成本、国家治理成本……从而总体提高社会总效率?并以此为前提,建立未来人类的商业模式、企业竞争力?
华为过去的20年,就是在这个公式中巧妙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自身完美的成本优势(尤其是研发成本优势),在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持续降低运营商乃至最终用户的投资成本,从而排挤了对手并胜出。作为华为的反面,竞争力相对低下的电信巨人北电网络已经香消玉碎,百年老店阿尔卡特名存实亡,昔日偶像诺基亚岌岌可危……
按照相似的动力公式,把以下这些问题扔给未来20年:华为能否达成其“超级管道”的构想?谁是下一个20年的“超级水龙头”,“超级蓄水池”,以及决定最终用户体验的“未来好水”?
还有,世界将如何重新洗牌?
这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重组
今年5月18日,腾讯进行了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由原有的8大业务系统(含4大BU)变为6大事业群(BG),以顺应无线互联网的浪潮,该调整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将QQ在PC上的用户优势,保持到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上?
腾讯似乎找到了答案。9月初,腾讯宣布,发展不足两年的微信用户已经突破2亿──在这前后,腾讯股价飙升至280港元,市值突破了600亿美金,高出了facebook的40%,高出百度28%,相当于16个新浪、29个奇虎、29个优酷、38个搜狐──赋予腾讯如此高估值的理由是,业界藉微信的异军突起认为,无线互联网的浪潮之下,腾讯是第一个拿到门票,或者说船票的公司。
这只是事情的一面,挑战的另一面被大多数人忽略。
“这个恭维和赞赏是对腾讯的很大鼓励,但我们觉得还远远不够,觉得这张票只是站台票”,马化腾在会上警示公司中层干部说,微信的快速发展只能证明腾讯已经挤进了无线互联网的站台,“先进去,后面能不能上车、上船不知道。另外公司上还是个别的一两个产品上,其他全部掉队……都有很大变数”。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事实上,自从微信闪亮登场,腾讯内部各产品间竞争的火药味和压力即日增,微信对于腾讯而言不是增量关系,而是替代关系、迁徙关系──腾讯即时通讯服务、游戏、Qzone等产品如何从PC端通过微信迁徙到更简单易用的无线互联网入口──智能终端上?显而易见的是,用户从手机端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成本(时间成本)更低,也更简单易用(像打开水龙头一样),但是这一轮迁徙对腾讯既有业务而言则是巨大的挑战:
首先,手机界面特质决定了大量PC上的应用被自动过滤掉,腾讯公司内部据称有“上千个”产品未来都要面临选择和生存的难题;其次,少而精是手机端的必然选择,它对抗的是腾讯产品当前的多而杂;再次,替代、迁徙长期来看,将以牺牲原有的收益、利润为代价──但是从用户端而言,这轮替代和洗牌将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不干净的信息、人际关系会被清理,网络社区更纯净并更有效率。
“我们很多人以为无线互联网是用来补充有线互联网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其实无线互联网是颠覆现有产业的”,腾讯总裁兼CEO刘炽平在公司内部强调说,无线互联网对最终用户而言,将意味着更实用、更易用、成本更低,所以腾讯正在对自己发出追问“我们能不能牺牲用户的利益赚取太多的利润?这也是不能的。”──这意味着,微信与现在的Qzone在未来是实质的替代关系,因为微信必然更便捷、实惠。
那么马化腾所言未来“个别的一两个产品上(移动互联网),其他全部掉队”的担忧,就不是妄言。
根据华为战略咨询主管李常伟的分析,未来网络世界的重构,将遵循追求路径最短(成本)下达成全部边接(需求)为目标。这一理论,在过去10年已被印证,并还将在接下来的20年里继续印证。也就是说,以费用和时间成本降低为推动力,解决P2P(人与人),M2M(机器与机器),P2M(人与机器)的最佳连接。
──这不仅能证明,以微信为契机,腾讯内部业务的重组、洗牌,也将说明,相对低效率的连接方式、渠道不断被替代、消失将是趋势:实际上,2007年,以iPhone为引爆点,成熟智能终端的出现已经导致了越来越多、各种形态存在的中间渠道的被替代、衰落,甚至消亡。比如,微信替代短信,VOIP替代语音,App STORE取代线下音乐,等等。拓展到更宽泛的领域,这一现象也正在加速发生,比如电子商务导致的国美骤然巨亏,交易电子化引发的美国纽交所场内经纪人消失,美国《商业周刊》的无纸化……
信息入口也在发生改变:2003年信息的入口是Yahoo,新浪,搜狐,2003-2008年,入口变为谷歌、百度;2008年之后,入口已被Facebook 、Twitter、新浪微博等带有SNS(社区)特质的媒体取代;2011年末,社区关系更为紧密的微信出现,它的繁荣将意味着某一,甚至某几种入口的消亡……这段历史,事实也是人们“追求路径最短(成本)下达成全部边接(信息连接)”规律的反映,信息以何种方式获得最快传播,以及个体如何以最高效率(最低时间成本)获得信息,尤其是有效信息。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SNS的兴起替代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衰亡,显然,以媒体告诉大家,远远没有让“大家告诉大家”更快、更令人信服──而“快”与“令人信服”又正在加速SNS的进化,比如腾讯自身的重组,以及微信向新浪微博的挑战──显然前者的社区关系更紧密,信息更干净──快,与“令人信服”是信息获取效率的保障,因为,仅有快是不够的。
所以,不只是传统平面媒体,作为信息中间渠道的新媒体,在未来的20年中,还将继续的它的替代史、进化史。
不仅如此,信息的形态也会发生极大改变。“2011年,信息媒体的展现形式有52%为视频,我们预计2020年视频形态将占到信息的95%”,李常伟说,这亦是华为打造“超级管道”赌局的依据之一──以阅读为介质的“文本”资讯,也要作为信息传递的中间渠道被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更为有效率的“影像”资讯所替代。
这听起来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如果妳身处于每天几何级增长的海量信息中,如何更快、更有效率地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当然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漫长的城市SNS之路:企业,产业,国家重构
人们更多地注意到让世界连接起来的样本──Facebook,它仅用了几年时间使用户数超过了9亿,成为事实上的“第三国”。Facebook今年以来高调宣布公司正在重朔,它的掌门人扎克伯格宣称Facebook正在“完全拥抱移动互联网”,因为显尔易见的是,仅5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流量就从3.89EB增长到39.75EB(10倍);收入从3258亿美元增至6275亿;视频数据消费2016年将是2011年的6.5倍;音乐和社交媒体应用将增长到8倍,游戏应用将增长到10倍;网页浏览将是2011年6倍;应用程序下载数据量将是2011年14倍──这等于说,这个世界很多消费形态正在发生迁徙,从现实世界义无返顾地迁徙到虚拟世界中,从PC端迁徙到手持智能终端。
像Facebook、微信等打造的无线SNS,已经在向我们局部地描绘了
一个未来城市SNS的功能,它首先重构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它远远不是城市SNS的全部,因为社会除了个体,还有企业和政府的存在,并且,后两者的重构,比起人的关系重构更能让社会总体效率快速提高。但是显然,企业、产业的重构,以及城市和国家的重构,比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重构,要艰难和复杂得多。
仅有人、企业、行业的重构,是远远不够。社会综合效率的提高,依然有赖于政府效率、城市效率,乃至国家机器效率的提升──这不完全,或者说远远不只是技术进步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政府与企业不同,它天然地缺乏竞争,即便是政府效率较高的美国,四年一届的竞选也不能完全解决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如何在类市场化机制缺失下,自发地追求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IBM在不久前为世界描述了一个“无线地球”的未来图景,在这个大的图景之下,通过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的连接,社会发展的大瓶颈都将得以突破,比如智能交通对全球车流、物流的疏导;城市SNS加速社会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工程的改进;电子政务加快政府政务的效率提升,政府和民众关系的改良优化;等等。
关于未来城市、国家SNS,有几个样本值得研究和观望:
2010年3月22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宣布了一项“激进”的改革:政府将为每名公民开设个人专属网页,在未来4年内建成无纸化社会,届时公民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自己的专属网页,办理子女入学、申请护照、注册车牌、预约医生和找工作等业务。按照计划,无纸化社会将分两步建成:一、在1年时间内,建立每名公民的个人专属网页,相当于个人在网络世界的ID;二、公民可通过网络为子女申请入学、预约医生、申领福利、缴纳税款、申请护照和办理车牌等;三、接下来3年,成为类似Facebook的社交网站互动,实现网络教育、问诊等。按照布朗的设想,这项“国家SNS”计划,将使政府节省下高达40亿英镑的办公费用,同时也让公民省下各种办手续耗费的时间和交通成本。
还有新加坡、东京、纽约、台北,都已经在探索建设城市SNS的模式。其中只有纽约采取了完全政府投资建网并运营模式,其它城市政府更多地还只是将其当成一种试探,在投资上也相对保守。比如东京引入了运营商,对其城市SNS进行投资建网并运营模式;新加坡则是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运营模式;台北是政府牵头,运营商BOT方式──它们正在形成中的形态,后继将成为世界城市SNS未来形态的雏形。
中国的城市SNS之路可能要更漫长,中国公务员与事业部门人员人数高达4000万,政务、教育、医疗、社保体系管理体系和链条复杂而冗长,效率提升空间虽然很大,但是阻力亦同样巨大。
未来偶像之路
沿着未来世界重组之路,将会诞生或消亡哪些企业明星?
2010年以来,在个人服务和应用领域,已经成就了一批企业,例如满足个人购物交易的亚马逊、淘宝;针对休闲娱乐的YouTube;沟通交友的Gmail、QQ;商务民生的携程、支付宝;个人软件工具百度、谷歌……他们的出现已经在各个细分的垂直领域占据领导者的地位,让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本质的改变。
设想一下,SNS作为下一个20年的破解式力量,未来的偶像还可能集中在哪些领域出现?
站在当下,展望未来。 2012年开始,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成为控制云-管-端产业链的“腰”, 微软、苹果、谷歌占据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三巨头决战“云-管-端”立体布局,市场洗牌大战似乎刚刚开始,又仿佛已经结束。李常伟分析说,在这一轮战役中,终端成为市场第一胜负手,并且看起来仍将在未来的若干年里独领风骚,因为,由“屏”──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以及各位屏掀起的革命才刚刚开始,2013平板还将全面超越PC,屏的演进重心下一步将从智能机、Pad演进到Smart TV,再下一步还将渗透到M2M(机器与机器)和行业ICT定制智能终端。
因而,按照华为的“管道-水龙头”逻辑,如果说苹果、三星已经在面向个人“水龙头”上占据了领先优势,未来在面向家庭、面向企业的“水龙头”,亦应该成就一片战场,它可能是Smart TV,智能车载,以及各种以“智能”为名的Machine(机器)。此外呢,在“管道”维度上,“蓄水池”维度上,可以诞生的商业机会、商业形态也更具备想像力。假设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稳私性的问题能够在最近几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大型行业的数据中心,城市SNS的数据中心,以及确保这些数据在网络社区中运行的管道运维、服务运维,都具备丰富的想像空间。
细数一下当前这份全球IT业TOP10名单,苹果、微软、IBM、英特尔、三星、谷歌、甲骨文、惠普、思科、SAP。可以根据“水龙头”、“管道”、“蓄水池”,这三个未来SNS的生态原素大致给他们分类:苹果、微软、三星、谷歌位于“水龙头”端,他们暂时把持了未来世界所有信息(水)的出入口;惠普、思科、IBM占据了“管道”和“蓄水池”端,他们是目前全球高端企业网络、政府网的主流“管道工”;甲骨文、SAP则是企业、城市网络中的“水”。
在这个座次中,美国公司占据了TOP10中的8席,另外两席为韩国公司三星、欧洲公司SAP所占据。用20年时间,至2030年,这个座次表内出现中国公司的机率有多大?
上一篇:爱立信宣布在瑞典裁员1550人
下一篇:英特尔CEO欧德宁:高通是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2:28
任正非评价徐直军:先于他人闻到任何机会
徐直军敢在董事会上否定创办人暨总裁任正非“懂管理”,任正非赞他“总能先于他人闻到任何机会。” 华人企业向来讲究“由上而下”的管理,没人敢直言老板的缺点,也没人敢在商场上“讲白话”;而华为副董事长暨轮值CEO徐直军就是市场上少见的“直肠子”。对内,他敢在董事会上“否定”华为创办人暨总裁任正非“懂管理”;对外,他也敢在分析师大会这种公开场合中,“直白”回应国外分析师的所有辛辣问题,让分析师对他直来直往的个性,屡屡给“赞”。 一般员工通常不敢在公开场合中,大胆否定老板的“专业技能”。有一年,华为召开常务董事会,有人在其中一场会议上,提议对任正非进行评价并投票,评价的问题总共有3个,第1个问题是“老板懂技术吗?”第2个问题是“老板
[手机便携]
逼急了任正非 首次公开面对媒体对华为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一直行走在企业管理的前沿,他的企业危机管理方式和经验被无数人推崇学习,他却一直隐与幕后掌控一切,他从未正式接受过媒体的采访,甚至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他就是任正非,一个神秘的王者! 他和他一手缔造的帝国——华为,在公众眼里一直都像一团谜雾,没有谁看得清,没有谁说得明白。他在刻意保持低调,并要求华为的员工也保持低调。在《华为的冬天》里,他曾经这样写道:“对待媒体的态度,希望全体员工都要低调,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不需要公示社会。我们主要是对政府负责任,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就是遵纪守法,我们去年交给国家的增值税、所得税是18个亿,关税是9个亿,加起来一共是27个亿。估计我们今年在税收方面可能再增加
[手机便携]
天才李一男或本周末出狱 曾深受任正非、李彦宏赏识
李一男在小牛发布会上演讲 新浪科技 韩大鹏 李彦宏曾说: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人不超过三人,李一男是其中之一。 这位被李彦宏欣赏的男人,因卷入华中数控股票内幕交易风波而身陷囹圄,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新浪科技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李一男将于本周末出狱,出狱后进入休整期,最快或于明年初回归牛电科技。 从另一个时间点判断,李一男于2015年6月3日被刑拘,其出狱日期也应为本周末的12月2日。 有人形容他有着“抛物线”般的人生,用300万狂赚10亿却因700万入狱。 他的一生有很多交岔口:原本可成为华为的接班人,原本可给李彦宏当好CTO,原本可在创投界名利双收…但他偏偏选择离开。 入狱时,媒体评价他为
[手机便携]
任正非:轮值CEO让一群“聪明人”做决策
轮值并不是新鲜事,在社会变动并不剧烈的时代,也曾有皇帝执政几十年,开创了一段太平盛世,唐、宋、明、清都曾有过这段辉煌,他们的轮值时间是几十年,几十年后又换一位皇帝。曾经的传统产业也是七、八年换一次CEO,也稳坐过一阵江山。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动的世界,近二十年来世界的快速变化,令人瞠目结舌。 中国原来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现在竟然汽车遍地、高铁飞驰、城市华丽、物价昂贵。特别是电子行业的变化更是惊人,电信从话音时代向宽带超宽带变化,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我们预测不了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有人说信息流的管道像太平洋一样大,这是什么概念,我们想象不出来。曾经有雄厚的技术储备、称霸世界的电信设备商,居然在信息技术需求如此巨大的市场中灰
[半导体设计/制造]
任正非:每人做好一件事 就会成就伟大祖国
腾讯科技讯(乐天)6月4日消息,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演讲后,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日前又在央视新闻联播中表示,13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祖国。
任正非表示,总书记的话说出了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建设科技强国时不我待。“我们今天是得到了我们未来方向的指引,我们认为我们未来发展会更好一些。”
“为什么一会又鼓掌、一会又鼓掌、一会又鼓掌?所以大家肯定都是很高兴,要不怎么会鼓掌?我最主要是对大会精神感到兴奋,我认为这些东西会对国家未来几十年产生巨大影响。”
任正非指出,中国现在又冒出来很多企业,其实也跟华为一样,也是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为什么?
“中国13亿人
[手机便携]
华为任正非造车疑云
前不久,任正非一改往日的低调,连续接受了国内外数十家媒体的采访,更是通过央视《面对面》完成了其国内首次电视媒体专访。要知道,根据公开资料,任正非自从1987年华为创办之后,到2019年之前的31年时间里,接受媒体采访总共不超过10次。 1 华为造车疑云 华为造车的消息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6月,华为设计总监在微博上发了3张车标为“Honor”的汽车渲染图,并且同时@奥迪和华为荣耀,让外界一度认为华为要和奥迪一起造车。 2016年9月底,奥迪、宝马和戴姆勒联合五家电信通讯公司——爱立信、华为、英特尔、诺基亚、高通成立了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让外界猜测华为在向汽车制造行业靠近。 2018年6月,又有报道称华为将与汽车巨头大
[嵌入式]
当任正非开口说话时,老冀告诉你他在说什么
11月25日,一贯低调的华为CEO任正非在巴黎接受了海外媒体的采访。作为跟踪华为多年的中国记者,老冀发现任正非在与海外媒体“打太极”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声,特针对这次采访的关键内容做个点评,供大家参考。 任正非 军队生涯怎么了? 回声报/Solveig Godeluck:后来我们知道您从军了一段时间,有人说您那段时间做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也有人说是密码方面的工作,有人说是军官,也有人说不是军官。 任正非(下简称任):大学毕业后我是当兵了,当的是建筑兵。当然是军官,不是士兵,在中国“当兵”这个说法是指行业,而不是职位。我当兵的第一个工程就是你们法国公司的工程。那时法国德布尼斯.斯贝西姆公司向中国出售了一个化纤成套
[手机便携]
华为第三批军团部门正式成立,任正非:要把打胜仗作为一种信仰
5月31日,据华为心声社区消息,2022年5月26日,华为公司在深圳坂田基地A区举行第三批军团/系统部组建成立大会,宣布成立第三批五个军团/系统部。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及华为副董事长、华为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等出席成立大会,为军团授旗并讲话。 据悉,第三批五个军团/系统部分别是:数字金融军团、站点能源军团、机器视觉军团、制造行业数字化系统部和公共事业系统部。 据悉,此次军团组建成立大会的主题是“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大会强调,各军团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开放进取,聚焦价值创造,构建共生共赢的伙伴体系。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前线,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 大会指出:“军团要以销售收入为中心,一切为了多打粮食,一切
[手机便携]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 格科成功量产多光谱CIS解决方案
- Bourns 全新推出 11 款 Riedon™ 功率电阻产品系列
- Akamai 将微分段拓展至 Amazon Web Services 并增强 ZTNA,助力实现最佳应用程序性能
- 博世中国回应全球裁员:此次裁员不涉及中国区
- 英飞凌推出业界首款用于太空应用的QML认证512 Mbit抗辐射加固设计NOR闪存
- AI计算时代,为什么Arm独具优势?
- 美国能源部拟向 Rivian 提供 66 亿美元贷款,支持电动汽车扩产
- 国产射频芯片大厂慧智微否认大规模裁员:系小范围组织调整
- Handtmann推出容量高达1.3 MWh的电池系统 可用于重型车辆等
- 全固态电池,日系车的新希望?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27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