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利润最高的手机市场,美国市场一直是手机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多年来,不少中国本土品牌都曾试图在这一市场分一杯羹,不过,大部分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美国市场准入门槛高、市场玩法不同是大家水土不服的主因。
作为美国市场手机发货量排名第四的品牌,中兴通讯(行情,问诊)(ZTE)是国产手机中唯一在美国扎稳脚跟的。
据中兴美国公司CEO程立新介绍,目前中兴已经与包括Verizon、AT&;T、T-mobile、Sprint在内的几乎所有运营商建立了合作,累计上市了有74款手机,目前在售的有42款,其中有8款LTE智能手机。
虽然与美国市场的前三甲三星、苹果、LG相比,中兴手机无论从品牌还是销量层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研究中兴手机在美国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前四强地位的依然非常有价值。
有消息称,国内厂商如酷派、联想等已经开始计划拓展美国市场,中兴的经验或许对他们有借鉴意义。同时,“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如何才能集体摆脱低价低端的形象,也是这些出海的品牌们要面临的共同课题。
多变的北美市场
据程立新透露,中兴通讯在美国市场的总体收入中,有90%都是来自于智能手机等终端业务,另外有不到10%是来自于系统设备等业务。
这背后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美国的手机市场确实足够大;二是由于政策原因,运营商网络业务中国企业还难以进入。
早在2010年,中兴就参与了美国四大运营商之一Sprint的LTE项目招标。据程立新回忆,中兴当时在技术方案、商务方案、融资方案的对比中排名第一,本以为至少可以拿到1/3的项目份额。
但是,中兴突然得到消息,美国政府以安全问题为由,将中国厂商排除在项目之外。直到今天,中兴、华为依然无法参与到北美主流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中,四大主要运营商都被要求不要采购中国企业的网络设备。
在这样的打击之下,中兴开始寻求变通,逐步把美国市场的重心转向了终端业务。“一是没有政治、安全问题,第二是终端市场本身也有很多机会。”程立新说。这也是为什么中兴从1998年开始就在美国发展,而直到近两年手机业务才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要在美国的手机市场站稳脚跟也并不容易。作为全球利润最高的市场,这里准入门槛高、竞争激烈,同时变化也最快。
下面这组数据能反映美国手机市场的整体情况:美国一年的手机整体销量约为1.7亿部,智能机比例为80%。智能机出货量排名依次是三星、苹果、LG、中兴。美国手机市场依然是以签订运营商合约的后付费市场为主,占据了75%的比例,预付费市场为24%,其他为1%。
“因为美国市场的特性,前赴后继有很多厂商都来尝试过,很多都失败了。”程立新告诉记者。事实上,除了那些兴冲冲杀来却铩羽而归的手机品牌们,很多在美国市场获得过成功的厂商由于没有跟上趋势,转瞬间就被市场遗忘。比如黑莓、HTC。
在智能机发展初期,HTC曾经在美国市场获得了占有率第一的桂冠,但是经过苹果专利诉讼等打击,其份额从20%以上一路下跌到5%以下。
又比如LG曾经也登上过美国市场的亚军宝座,但因为一步失误就被苹果和三星拉开了差距。“LG在美国市场摔了跟头,大家都上Android的时候它主要做Windows Phone去了。”熟悉美国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美国市场主要是运营商推动,一般需要一年的周期,所以一旦错过一个机会,就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在变幻莫测的美国市场中,中兴把自己定位为挑战者。程立新认为,中兴如今已经成为“挑战者中的领先者”,拿下了第四的位置,下一步就是争取前三。那么中兴手机是如何在美国市场做到前四的呢?
支招适应新水土
分析中兴手机在美国市场的策略,或许也能为其他国产厂商“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程立新看来,中兴在美国市场取得今天成绩的主要原因,就是“投入资源坚定地支持运营商的策略。”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兴手机在美国有95%以上都是通过与运营商捆绑合作进行销售。
程立新表示,中兴手机在美国给自己的定位是"affordable premium",即“买得起的高端手机”,主打性价比的概念。
当然,在美国市场“性价比”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对质量放松要求。程立新告诉记者,美国运营商对于终端的测试和认证会有很多的要求,“一项一项非常细。”比如对于待机时间,对于返修率等都有考核。
其中一点原因是,美国人平均更换手机的时间是18个月,并不像亚洲那么快。而且大部分的购机渠道是运营商渠道,所以运营商采购手机时会对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北美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的原因之一。
在达到运营商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中兴还在通过改进研发流程和供应链,尽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美国市场一般一款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是10到18个月,而中兴的产品是6到8个月。
程立新也给其他想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品牌提出了建议: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要把国内的“坏习惯”带过来。
比如中国企业碰到这么多标准和要求时,第一反应就是怎么钻空子绕过去。或者就是只知道发动价格战。程立新认为,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最终损害的还是“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
中兴在美国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做好沟通”。
“要用当地消费者他们能听得懂的话与他们沟通。”程立新说。这背后其实就是跨国企业本土化的概念。中兴美国公司对这一点一直很重视。比如中兴美国目前有300多名员工,其中80%都是美国本土员工。
“特别是那些一线的,在各个销售处的,全是当地人。”中兴美国公司COO刘达庼告诉记者。另外,中兴在达拉斯的美国总部也设有研发中心,为的就是贴近当地市场。
对于想进入美国市场的国产品牌来说,还有一道不得不重视的门槛就是“知识产权问题”。苹果、谷歌、三星、HTC等巨头之间的专利官司曾经闹得沸沸扬扬,至今还有很多诉讼没有完结。
安心在中国国内市场发展的手机厂商们,可以坐山观虎斗般悠闲地看他们“打来打去”。但是一旦要进入北美市场,就必须要做好应对专利大棒的准备。
“其实我们去年、前年就开始打各种专利官司了。”刘达庼告诉记者,中兴开始在手机终端上发力之后,自然就有各种各样的专利诉讼找上门来。
“由于中兴本身是做通信设备的技术公司,做手机也做了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的IP(知识产权)。”刘达庼说。最终各厂商之间可以通过专利互诉,互相授权,达到一定的平衡。
追补品牌短板
总体来看,来自亚洲的手机品牌在美国本土市场的接受度其实很高。比如之前的智能机销量冠军HTC,比如目前排名前三手机品牌中就有两家亚洲公司——三星和LG。
在程立新看来,中兴、三星、LG等其他亚洲厂商的差距,“主要还是在品牌方面。”而品牌上不去,就意味着价格和利润都只能在相对低位徘徊。
“目前我们的手机90%是预付费的。”刘达庼告诉记者,而美国市场的高端手机产品,基本上都是通过与运营商签订合约的后付费模式销售。运营商为后付费手机付出的话费补贴也更高。
相对来说,签套餐的后付费用户的消费能力更强,选择的手机也更加高端。“用户去买后付费产品,基本都是已经决定好了,是去买苹果还是三星的。”刘达庼说,目前中兴手机在美国主要是通过预付费。
所以,中兴手机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自己的品牌。
近日,中兴手机在美国投入了一项大手笔的营销计划,通过独家签约NBA火箭队,中兴开始了自己在海外最大规模的体育营销。“与火箭队合作具体的金额我们不能说,但能确定的是这是中兴目前海外最大的合作。”程立新表示。
按照双方协议,火箭队的主场中将在现场播放中兴手机的广告,还会有以"bring you closer"为主题的更多互动活动。另外,火箭队官网将嵌入中兴手机的相关活动。火箭队球员帕森斯还作为球员代表为中兴手机形象代言。
中兴的这一举动或许可以理解为参照三星当年体育营销的经验。通过在奥运会等场合的重金投入,三星成功地逐渐树立起高端形象。
“不过我们没法与当年三星的奥运投入相比,不是一个体量的投入。”程立新表示,之所以选择火箭队合作,是因为火箭与中兴在美国市场的地位比较相似,都是奋起直追的形象,“我们希望与火箭队共同成长。”
从中兴内部提出的2015年进入全球前三的目标来看,通过加强品牌营销等手段超越LG,是中兴手机在美国下一步最主要的任务。
刘达庼表示,中兴在美国要实现超越LG的目标,“除了品牌这些外在的东西,同时还要做好内功。比如供应链等,这些跟国内不一样。”
关键字:国产厂商 困境
引用地址:国产厂商“出海”困境 :中兴在美“突围战”
多年来,不少中国本土品牌都曾试图在这一市场分一杯羹,不过,大部分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美国市场准入门槛高、市场玩法不同是大家水土不服的主因。
作为美国市场手机发货量排名第四的品牌,中兴通讯(行情,问诊)(ZTE)是国产手机中唯一在美国扎稳脚跟的。
据中兴美国公司CEO程立新介绍,目前中兴已经与包括Verizon、AT&;T、T-mobile、Sprint在内的几乎所有运营商建立了合作,累计上市了有74款手机,目前在售的有42款,其中有8款LTE智能手机。
虽然与美国市场的前三甲三星、苹果、LG相比,中兴手机无论从品牌还是销量层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研究中兴手机在美国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前四强地位的依然非常有价值。
有消息称,国内厂商如酷派、联想等已经开始计划拓展美国市场,中兴的经验或许对他们有借鉴意义。同时,“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如何才能集体摆脱低价低端的形象,也是这些出海的品牌们要面临的共同课题。
多变的北美市场
据程立新透露,中兴通讯在美国市场的总体收入中,有90%都是来自于智能手机等终端业务,另外有不到10%是来自于系统设备等业务。
这背后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美国的手机市场确实足够大;二是由于政策原因,运营商网络业务中国企业还难以进入。
早在2010年,中兴就参与了美国四大运营商之一Sprint的LTE项目招标。据程立新回忆,中兴当时在技术方案、商务方案、融资方案的对比中排名第一,本以为至少可以拿到1/3的项目份额。
但是,中兴突然得到消息,美国政府以安全问题为由,将中国厂商排除在项目之外。直到今天,中兴、华为依然无法参与到北美主流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中,四大主要运营商都被要求不要采购中国企业的网络设备。
在这样的打击之下,中兴开始寻求变通,逐步把美国市场的重心转向了终端业务。“一是没有政治、安全问题,第二是终端市场本身也有很多机会。”程立新说。这也是为什么中兴从1998年开始就在美国发展,而直到近两年手机业务才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要在美国的手机市场站稳脚跟也并不容易。作为全球利润最高的市场,这里准入门槛高、竞争激烈,同时变化也最快。
下面这组数据能反映美国手机市场的整体情况:美国一年的手机整体销量约为1.7亿部,智能机比例为80%。智能机出货量排名依次是三星、苹果、LG、中兴。美国手机市场依然是以签订运营商合约的后付费市场为主,占据了75%的比例,预付费市场为24%,其他为1%。
“因为美国市场的特性,前赴后继有很多厂商都来尝试过,很多都失败了。”程立新告诉记者。事实上,除了那些兴冲冲杀来却铩羽而归的手机品牌们,很多在美国市场获得过成功的厂商由于没有跟上趋势,转瞬间就被市场遗忘。比如黑莓、HTC。
在智能机发展初期,HTC曾经在美国市场获得了占有率第一的桂冠,但是经过苹果专利诉讼等打击,其份额从20%以上一路下跌到5%以下。
又比如LG曾经也登上过美国市场的亚军宝座,但因为一步失误就被苹果和三星拉开了差距。“LG在美国市场摔了跟头,大家都上Android的时候它主要做Windows Phone去了。”熟悉美国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美国市场主要是运营商推动,一般需要一年的周期,所以一旦错过一个机会,就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在变幻莫测的美国市场中,中兴把自己定位为挑战者。程立新认为,中兴如今已经成为“挑战者中的领先者”,拿下了第四的位置,下一步就是争取前三。那么中兴手机是如何在美国市场做到前四的呢?
支招适应新水土
分析中兴手机在美国市场的策略,或许也能为其他国产厂商“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程立新看来,中兴在美国市场取得今天成绩的主要原因,就是“投入资源坚定地支持运营商的策略。”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兴手机在美国有95%以上都是通过与运营商捆绑合作进行销售。
程立新表示,中兴手机在美国给自己的定位是"affordable premium",即“买得起的高端手机”,主打性价比的概念。
当然,在美国市场“性价比”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对质量放松要求。程立新告诉记者,美国运营商对于终端的测试和认证会有很多的要求,“一项一项非常细。”比如对于待机时间,对于返修率等都有考核。
其中一点原因是,美国人平均更换手机的时间是18个月,并不像亚洲那么快。而且大部分的购机渠道是运营商渠道,所以运营商采购手机时会对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北美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的原因之一。
在达到运营商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中兴还在通过改进研发流程和供应链,尽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美国市场一般一款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是10到18个月,而中兴的产品是6到8个月。
程立新也给其他想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品牌提出了建议: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不要把国内的“坏习惯”带过来。
比如中国企业碰到这么多标准和要求时,第一反应就是怎么钻空子绕过去。或者就是只知道发动价格战。程立新认为,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最终损害的还是“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
中兴在美国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做好沟通”。
“要用当地消费者他们能听得懂的话与他们沟通。”程立新说。这背后其实就是跨国企业本土化的概念。中兴美国公司对这一点一直很重视。比如中兴美国目前有300多名员工,其中80%都是美国本土员工。
“特别是那些一线的,在各个销售处的,全是当地人。”中兴美国公司COO刘达庼告诉记者。另外,中兴在达拉斯的美国总部也设有研发中心,为的就是贴近当地市场。
对于想进入美国市场的国产品牌来说,还有一道不得不重视的门槛就是“知识产权问题”。苹果、谷歌、三星、HTC等巨头之间的专利官司曾经闹得沸沸扬扬,至今还有很多诉讼没有完结。
安心在中国国内市场发展的手机厂商们,可以坐山观虎斗般悠闲地看他们“打来打去”。但是一旦要进入北美市场,就必须要做好应对专利大棒的准备。
“其实我们去年、前年就开始打各种专利官司了。”刘达庼告诉记者,中兴开始在手机终端上发力之后,自然就有各种各样的专利诉讼找上门来。
“由于中兴本身是做通信设备的技术公司,做手机也做了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的IP(知识产权)。”刘达庼说。最终各厂商之间可以通过专利互诉,互相授权,达到一定的平衡。
追补品牌短板
总体来看,来自亚洲的手机品牌在美国本土市场的接受度其实很高。比如之前的智能机销量冠军HTC,比如目前排名前三手机品牌中就有两家亚洲公司——三星和LG。
在程立新看来,中兴、三星、LG等其他亚洲厂商的差距,“主要还是在品牌方面。”而品牌上不去,就意味着价格和利润都只能在相对低位徘徊。
“目前我们的手机90%是预付费的。”刘达庼告诉记者,而美国市场的高端手机产品,基本上都是通过与运营商签订合约的后付费模式销售。运营商为后付费手机付出的话费补贴也更高。
相对来说,签套餐的后付费用户的消费能力更强,选择的手机也更加高端。“用户去买后付费产品,基本都是已经决定好了,是去买苹果还是三星的。”刘达庼说,目前中兴手机在美国主要是通过预付费。
所以,中兴手机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自己的品牌。
近日,中兴手机在美国投入了一项大手笔的营销计划,通过独家签约NBA火箭队,中兴开始了自己在海外最大规模的体育营销。“与火箭队合作具体的金额我们不能说,但能确定的是这是中兴目前海外最大的合作。”程立新表示。
按照双方协议,火箭队的主场中将在现场播放中兴手机的广告,还会有以"bring you closer"为主题的更多互动活动。另外,火箭队官网将嵌入中兴手机的相关活动。火箭队球员帕森斯还作为球员代表为中兴手机形象代言。
中兴的这一举动或许可以理解为参照三星当年体育营销的经验。通过在奥运会等场合的重金投入,三星成功地逐渐树立起高端形象。
“不过我们没法与当年三星的奥运投入相比,不是一个体量的投入。”程立新表示,之所以选择火箭队合作,是因为火箭与中兴在美国市场的地位比较相似,都是奋起直追的形象,“我们希望与火箭队共同成长。”
从中兴内部提出的2015年进入全球前三的目标来看,通过加强品牌营销等手段超越LG,是中兴手机在美国下一步最主要的任务。
刘达庼表示,中兴在美国要实现超越LG的目标,“除了品牌这些外在的东西,同时还要做好内功。比如供应链等,这些跟国内不一样。”
上一篇:中低价智能机推波,2014年半导体产业「钱」景俏
下一篇:“可穿戴设备”扎堆上市 跟风炒作还是颠覆式创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3:23
金融IC卡芯片国产化 国内厂商迎来“好日子”
“随着我国金融IC卡发行进程的加快,国产芯片厂商将受益。”在日前举行的2013中国国际金融展上,多家国产芯片厂商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表示,由于芯片占据金融IC卡成本的“大头”,且存在替代进口的可能性,拥有芯片技术的国内厂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这一说法相符的是,比普通磁条卡容量更大、更加智能、运用范围更广的金融IC卡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金融IC卡大发展 金融IC卡指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一般分为标准的银行IC卡和加载行业应用的银行IC卡,这两类都属于金融IC卡的范畴。相比传统的磁卡,金融IC卡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银行卡风险防范水平,使得支付更安全。随着金融产业链的升级,金融IC卡引领和激发金融业务创新潜力,作
[手机便携]
三星/国产厂商奋起直追!苹果利润下滑严重:iPhone X无奈
一直以来, 苹果 都不是特别看重iPhone的市场份额,而盈利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直以来他们都霸占了整个手机圈的利润。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 苹果 依然霸占着手机圈绝对的利润,其比例达到了60%,不过相比去年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强势了。 虽然今年他们发布了售价更贵的iPhone X,但 苹果 的盈利并没有大家预想的好,要知道去年同期他们的盈利占比可是86%,出现这个情况的主因,还是本季度旧型号iPhone销量份额大幅提升,从而影响了苹果的整体利润份额。 与此同时, 三星 凭借Note 8的热销,也成功抢占了
[手机便携]
国内可穿戴设备生存困境凸显 厂商陷迷茫真空期
国内可穿戴设备厂商面临尴尬处境。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作为“接棒”平板的可穿戴产品,似乎并没有引起华强北山寨厂商的追捧。相反,由于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利润的快速下滑,深圳电子山寨圈正在遭遇“无米下锅”的烦恼。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歌猛进,可穿戴设备的蓝海已现,国外可穿戴市场如火如荼、动作频频,2014年更被视为“智能可穿戴技术元年”。面对潜力无限的可穿戴市场,国内厂商陷入迷茫真空期。强化用户体验、打造多元化和差异化的产品成为值得关注的命题。 “可穿戴设备”是当下各大科技媒体的热门关键词,2014年更被称为“智能可穿戴技术普及元年”,但是,国内可穿戴设备厂商当前面临的尴尬境遇,不免让人生疑:可穿戴设备究竟是海市蜃楼,还是
[手机便携]
新流行趋势将至 国产厂商发力研究压感屏
作为手机行业的领导者之一,苹果总能引领手机行业的新风向,无论是新配色还是新技术,都会有众多的厂商会在后续跟进。对于苹果在去年新机中加入的3D Touch压感屏技术,除了已经有类似技术的中兴、华为外,消息称今年还会有更多国产厂商部署该项技术。 压感屏技术
据知情人士消息称,今年小米、魅族、OPPO和vivo也正在部署该技术,我们有望在这些品牌的新机中体验到压感屏技术,另外将由HTC代工的Nexus新机也会将该功能列入标配功能。
此前就有消息称,魅族正在为新机适配压感屏技术,不过消息是否属实我们还不得而知。目前众多知情人士证实,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会纷纷加入到压感屏的队伍中。到底谁会是下一家使用压感屏的智
[手机便携]
机器人破除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难”困境
随着新能源电车市占率不断提高,“充电难”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 和 93.4%,市场占有率达到 25.6%。 今年春节期间出行量大幅增长,不少新能源车主选择开车返乡。据百度地图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百度地图新能源用户找桩充电日均高达50万次,导航里程单日峰值超1亿公里,同比上涨超90%,充电补能需求旺盛,排队充电成为常态。 在这一背景下,全电共享电动汽车充电 机器人 投运。目前,在苏州某小区,一条长约60米的银白色导轨串联贯穿了该区域44个车位,一台精致的机器人在导轨上穿行,每一个车位上方都已安装好电源插座。车主只
[机器人]
逆势而上 国产手机厂商燃高端战火
今年国产手机的表现可谓抢眼,特别是进入9月以来,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发布旗下中高端旗舰机型,与往年只有苹果、三星唱独角戏不同,国产手机厂商今年扎堆发布中高端产品,布局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战略意图明显。 发展迅猛 市场份额与营收倒挂 市场事实证明,2013年是国产手机厂商雄起的一年。多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产品牌所占的份额已经稳占50%以上,尤其是在千元以及以下的入门级市场,国产智能手机的占比更是远超80%,不仅如此,在Gartner、IDC等国际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报告中,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也凭借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占据高位,相继挤入了市场前十。 在细分市场上,以小米、魅族为代表的个性化国产品牌也表现抢眼
[手机便携]
元年后立刻寒冬:VR困境的症结是缺乏场景化
这是 VR 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2015年 VR 起步,2016年被称为 VR 元年,但旋即在年尾引发“寒冬争议”。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研究机构Canalys近期发布报告,2017年一季度,美国消费者贡献了全球VR市场40%的销售额,日本上升到第二位,达到14%,中国的市场份额则下降到11%,退居第三位。 Canalys认为,中国消费者似乎对VR无动于衷,用户也不愿意为包括VR在内的内容付费。 这多少反映了现实,一大波企业奔着眼镜、头盔等硬件而去,抢着做平台、做入口,但内容的稀缺掣肘了VR产业的良性循环。 VR追求的是沉浸式和场景化体验,但时下用户的参与感太过薄弱,只充当观众
[嵌入式]
苹果专利诉讼陷入困境Android厂商受益
导语:国外媒体今天刊文称,苹果在全球发动的智能手机专利大战已持续了近3年时间。然而,近期苹果在美国的两起关键诉讼遭遇挫折,这对苹果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专利诉讼遇挫 上周四,芝加哥联邦法院法官理查德·珀斯纳(Richard Posner)取消了苹果起诉摩托罗拉移动一案的庭审。这起案件的审理原定于本周进行。 本周一,圣何塞地区法官露西·科(Lucy Koh)也表示,不会应苹果的请求对三星Galaxy S III智能手机发出初步禁令。她表示,Galaxy S III计划于6月21日在美国开售,苹果申请这一禁令将会加重她的工作负担,因为苹果已针对三星产品提起诉讼,而她将于7月开始审理这一诉讼。
[手机便携]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28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