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企业,同时又遭遇着“血汗工厂”的质疑;多年来坚持以空调为单一主打产品,又引发外界关于“天花板”的担忧。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0651)是中国家电业中的一个另类。
20多年来,它专注空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自2005年起产销量连续9年领跑全球。在此期间,海尔、长虹、海信、TCL、美的等黑白家电业大佬,无不投身多元化的大潮。
格力也是中国仅有的敢于向国美、苏宁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叫板的生产企业。早在2004年,它就开始自建销售渠道,如今在全国拥有27家区域销售公司,近2万家专卖店,业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当家人董明珠,1990年进入国营珠海海利空调厂当业务员,那时海利只是一个投产不久、年产能约2万台的小厂。1991年,海利与生产塑料(11180, -35.00, -0.31%)模具的冠雄厂合并成格力电器。2001年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总裁,2012年又将董事长和总裁两副担子一肩挑。
2013年,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净利润108.71亿元,纳税102.70亿元,是中国首家净利润、纳税双双超过百亿的家电企业,连续12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格力确立了“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内部建立4个研究院,5000多名开发研究人员日夜工作。格力科研投入不设上限,“按需分配”,仅2012年,其研发投入就超过4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格力采访时看到,前来订货的外商络绎不绝。而在格力电器珠海总部对面,7幢20层的员工宿舍已基本竣工,新一轮的建设又在准备之中。董明珠称,这是格力正在实施的一线员工一人一居室的“安居工程”。而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格力电器是“血汗工厂”。
5月21日,董明珠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回应格力遭遇的质疑,并阐述下一步发展思路。
“没有核心技术,才会遇到天花板”
生产商和经销商一定要共赢,价格战是对消费者和行业不负责任。
《21世纪》: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你是否担心格力空调遭遇天花板?晶弘冰箱和电风扇等小家电与格力是什么关系?未来格力是否会多元化?
董明珠:一些企业遇到天花板,是因为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内部垮了。如果能坚持创新,使技术不断升级,天花板是不存在的。中国还有10多亿人没有使用我们的产品呢。
冰箱是我们经销商企业生产的,目前在我们的渠道中销售。但压缩机、冰箱模具、上端的核心部件都是我做,由我来控制。这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呢?我认为是专业化,但把我高端技术引入到别的行业有什么不好?小家电也一样,是一个相对独立体,否则我为什么要做成大松品牌,而不是格力?我们生产的都是老百姓用得起的高端产品,我们的电风扇等小家电技术都独一无二,产品全部自己生产,市场上也供不应求。
《21世纪》:有人说格力的持续快速发展靠的是营销做得好,对此你怎么看?
董明珠:支撑格力发展的因素,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销售,但我认为企业首先要有一个优秀团队。我在2001年当总经理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干部作风整顿,要使干部意识到自己是服务于整个企业的,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当成牟利工具。我们每年都给自己定经营目标,这些目标只有跳起来才能够得着。通过2002年的整顿,2003年我们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
其次,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有制度才能谈公平公正,才能让每一个年轻人在格力找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在任何岗位都受人尊重。
企业还要有一个好的运营模式。过去,格力和中国其它家电企业一样,除了自己加工注塑件,几乎没有一样零部件不是从外面采购,其实就是一个代工厂。为了持续发展,我们开始走自己研发的道路,这十多年来格力已经能够做原创性的产品,格力自己研发的技术,可以做到在零下30度进行制热。
《21世纪》:大多数家电企业都与苏宁、国美等商业巨头合作,格力为何坚持自建销售网络?
董明珠:格力专卖店和别人不一样,它的成功是因为融入了格力的文化,这很重要。我们绝不允许公司的业务员和经销商之间有利益瓜葛。
我们2004年从国美撤出之前已经建了很多专卖店。自建销售渠道成本高低并不是我们的主要考量,生产商和经销商一定要共赢,互相尊重,这才是原则。很多经销商讲“董明珠厉害,对我们很凶”,但他们还是愿意跟着你。我们用诚信感动别人,他们不需要到厂里跟我讨价还价、讨政策,跟着你有安全感。价格战是对消费者和行业不负责任。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国美一直在销售我们的产品,它通过我们的经销商拿货。
“开拓国际市场要防范投资风险”
走出去为别人创造财富和生活,就是中国制造业真正的价值所在。
《21世纪》:格力在海外也有生产基地,你怎么考量到海外设厂或收购企业?
董明珠:最近中国企业在越南损失惨重。格力之前在越南也有工厂,但几年前收手了。不是我们有眼光,而是机缘巧合,我们在合作中间发现很多因素不可控。现在我们在巴西、巴基斯坦有生产基地;美国基地正在筹办,方案做好了,等待地方最终确定。
开拓国际市场不能让资产造成损失。为此,要做好充分调研,防范投资风险。中国人总觉得国外的月亮圆,其实这背后就是风险。我总觉得一个国家的企业走出去,就要为国争光。如果我们走出去为别人创造了财富、创造了生活,就是中国制造业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对国际市场的愿景,就是希望全世界70亿人都喜欢格力这个品牌,而不在意占市场份额是多少。
《21世纪》:两年前,格力电器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做广告,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董明珠:几年前我去美国出差,住在洛杉矶的一个酒店。酒店为客人配备了耳塞,说是房间里空调的噪音太大。我对此感触很深,下定决心要把格力生产的无声空调送到美国。那时我们已经向美国出口,但都是附加值不高的公寓式窗机,而且都是贴伊莱克斯、开利、GE的牌。我们要把更高端的产品推向市场。
现在我们每年在美国销售的空调有几百万台,而且用格力自己的品牌出口。确实有部分中国企业,由于低价竞争,给外国人带来了伤害。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改变别人对中国的看法,这是我内心最想做的一件事,也是我要在纽约时报广场做广告的原因。这个广告每天播一百多次,到现在还在放,反正也不是太贵。
“两三年后一线员工最低年收入10万”
我们去年1000亿的物料,损耗率仅0.13%,这是我们利润很大的增长点。
《21世纪》:现在格力距离世界500强只有一步之遥,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董明珠:世界500强只是一种标志,如果纯粹是为此做计划,即使进了500强也不会长久。格力想做百年企业,现在还在打地基。只有把地基打扎实,企业发展才能长久。而这个地基是什么?是企业文化。
格力的企业文化就是忠诚、勤奋、奉献精神,而且要让员工有尊严、有安全感。我们在工作上对员工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上为他们创造极好的条件,使他们不用为自己老了而担忧。在格力电器工作,不用自己租房。我们现在正在组织实施一线员工一人一居室的“安居工程”,还是请新加坡方面设计的。
《21世纪》:但为什么还有人说格力是血汗工厂?
董明珠:因为有的人利益受到了影响,心里不好受。过去随意可捞,现在机会没有了;过去可以混饭吃,现在不行了;过去我们对干部的评价有时是拍脑袋,现在是量化考核,一对一面对面地谈,你的问题、你的成绩都明明白白,靠忽悠拿不到奖金了,这样的人肯定不高兴。
《21世纪》:格力推行股权激励吗?
董明珠:我们从来没有研究过股权激励,而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对价要对给流通股,流通股东为了感谢经营者给他们创造了财富,愿意拿出里面一小部分来给我们经营班子,我们又把它普及到1000多人来享受这个待遇。
我们员工,包括我自己,从来没有“给钱才干活”的想法。我研究的是企业怎样才能持续发展,员工只要不离开格力,就会一生衣食无忧。我希望再过两三年或三五年,一线员工年收入最低拿到十万元。
《21世纪》:去年格力员工平均收入6.3万,3年后要达到10万元,增幅很大,但现在生产成本上涨很快,你如何实现目标?
董明珠: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做到。2011年我们突破800亿元销售额的时候,有9.6万名员工;去年我们销售额1200亿,只有8万人。我通过人均效率的提高,通过产品品质保证和各种渠道成本的降低来实现目标。
不要以为售后服务好企业就好,售后服务好的企业成本也高。我们的产品有品质保证,可以不用售后服务。通过改善管理模式而降低的消耗和成本,可以给员工带来待遇的提升。我们去年1000亿的物料,损耗率仅0.13%,这是我们利润很大的增长点。
《21世纪》:你已年近60,万一国资委让你退居二线,格力是否还会按照你铺设的道路前进?选接班人的标准是什么?
董明珠:格力电器现在是一个上市公司,按照公司法运转。但我真的希望有人能够尽快接上来。对我个人来说,退下来比不退下来要轻松、舒服很多。2001年我当总经理的时候,惟一想做的事就是培养接班人。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首先要敢于牺牲自己所有的利益,不能有一点私心杂念;他的思维、判断、决策能力也要考虑。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制度和文化建设。格力这么多年都在研究如何打造百年企业,因此接班人肯定不是一个问题。
“没有实体经济,要互联网干什么?”
国家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体经济,金融只是服务工具。
《21世纪》:现在不少实体企业热衷搞资本运作,但格力却23年坚守实业,你们的信心和动力来自何处?
董明珠:每个人都有目标,有的人追求短期利益。现在经常有人发布财富榜,我对此有意见,一味追求财富,把人性的善良毁掉了。
我们当年做企业的时候只拿那么一点钱,也没有感觉自己很委屈。术业有专攻,我们不是干捞资本这行的。也许我们一夜之间也可以赚很多钱,但这样会把心态搞坏。做实业很辛苦,要脚踏实地、一个螺钉一个螺钉地干,一旦心飞掉,就飞不回来了,回头做辛苦的事就不行了。国家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体经济,金融只是服务工具。
《21世纪》:去年底,你与小米的雷军有一个10亿元的豪赌,你现在仍然认为自己会赢吗?
董明珠:当然,我们肯定赢,赢在我们引领了空调行业。除非有一天小米也引领了行业。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想,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它提高了我们的效率,改变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小米手机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营销而已。它比别的手机多了什么功能,有什么技术优势?没有。小米就是跟格力一样,是在互联网上卖东西。
《21世纪》:互联网和传统实体产业能否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董明珠: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和电信的融合发展、升级而实现的。比如借助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在珠海监控全国所有格力中央空调的使用情况。再比如,格力去年销售收入1200亿,如果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就需要有上万人做财务账,这是不可想象的。互联网像一个蜘蛛网一样,有落脚的地方才能支撑网络,没有落脚点这个网就不存在,这两者是一个兼容、互相促进帮助的关系。没有实体经济,要互联网干什么?(编辑 王洁)
关键字:格力 低价竞争
引用地址:董明珠:格力走出去不靠低价竞争
20多年来,它专注空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自2005年起产销量连续9年领跑全球。在此期间,海尔、长虹、海信、TCL、美的等黑白家电业大佬,无不投身多元化的大潮。
格力也是中国仅有的敢于向国美、苏宁两大家电连锁巨头叫板的生产企业。早在2004年,它就开始自建销售渠道,如今在全国拥有27家区域销售公司,近2万家专卖店,业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当家人董明珠,1990年进入国营珠海海利空调厂当业务员,那时海利只是一个投产不久、年产能约2万台的小厂。1991年,海利与生产塑料(11180, -35.00, -0.31%)模具的冠雄厂合并成格力电器。2001年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总裁,2012年又将董事长和总裁两副担子一肩挑。
2013年,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净利润108.71亿元,纳税102.70亿元,是中国首家净利润、纳税双双超过百亿的家电企业,连续12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格力确立了“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内部建立4个研究院,5000多名开发研究人员日夜工作。格力科研投入不设上限,“按需分配”,仅2012年,其研发投入就超过4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格力采访时看到,前来订货的外商络绎不绝。而在格力电器珠海总部对面,7幢20层的员工宿舍已基本竣工,新一轮的建设又在准备之中。董明珠称,这是格力正在实施的一线员工一人一居室的“安居工程”。而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格力电器是“血汗工厂”。
5月21日,董明珠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回应格力遭遇的质疑,并阐述下一步发展思路。
“没有核心技术,才会遇到天花板”
生产商和经销商一定要共赢,价格战是对消费者和行业不负责任。
《21世纪》: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你是否担心格力空调遭遇天花板?晶弘冰箱和电风扇等小家电与格力是什么关系?未来格力是否会多元化?
董明珠:一些企业遇到天花板,是因为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内部垮了。如果能坚持创新,使技术不断升级,天花板是不存在的。中国还有10多亿人没有使用我们的产品呢。
冰箱是我们经销商企业生产的,目前在我们的渠道中销售。但压缩机、冰箱模具、上端的核心部件都是我做,由我来控制。这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呢?我认为是专业化,但把我高端技术引入到别的行业有什么不好?小家电也一样,是一个相对独立体,否则我为什么要做成大松品牌,而不是格力?我们生产的都是老百姓用得起的高端产品,我们的电风扇等小家电技术都独一无二,产品全部自己生产,市场上也供不应求。
《21世纪》:有人说格力的持续快速发展靠的是营销做得好,对此你怎么看?
董明珠:支撑格力发展的因素,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销售,但我认为企业首先要有一个优秀团队。我在2001年当总经理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干部作风整顿,要使干部意识到自己是服务于整个企业的,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当成牟利工具。我们每年都给自己定经营目标,这些目标只有跳起来才能够得着。通过2002年的整顿,2003年我们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
其次,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有制度才能谈公平公正,才能让每一个年轻人在格力找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在任何岗位都受人尊重。
企业还要有一个好的运营模式。过去,格力和中国其它家电企业一样,除了自己加工注塑件,几乎没有一样零部件不是从外面采购,其实就是一个代工厂。为了持续发展,我们开始走自己研发的道路,这十多年来格力已经能够做原创性的产品,格力自己研发的技术,可以做到在零下30度进行制热。
《21世纪》:大多数家电企业都与苏宁、国美等商业巨头合作,格力为何坚持自建销售网络?
董明珠:格力专卖店和别人不一样,它的成功是因为融入了格力的文化,这很重要。我们绝不允许公司的业务员和经销商之间有利益瓜葛。
我们2004年从国美撤出之前已经建了很多专卖店。自建销售渠道成本高低并不是我们的主要考量,生产商和经销商一定要共赢,互相尊重,这才是原则。很多经销商讲“董明珠厉害,对我们很凶”,但他们还是愿意跟着你。我们用诚信感动别人,他们不需要到厂里跟我讨价还价、讨政策,跟着你有安全感。价格战是对消费者和行业不负责任。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国美一直在销售我们的产品,它通过我们的经销商拿货。
“开拓国际市场要防范投资风险”
走出去为别人创造财富和生活,就是中国制造业真正的价值所在。
《21世纪》:格力在海外也有生产基地,你怎么考量到海外设厂或收购企业?
董明珠:最近中国企业在越南损失惨重。格力之前在越南也有工厂,但几年前收手了。不是我们有眼光,而是机缘巧合,我们在合作中间发现很多因素不可控。现在我们在巴西、巴基斯坦有生产基地;美国基地正在筹办,方案做好了,等待地方最终确定。
开拓国际市场不能让资产造成损失。为此,要做好充分调研,防范投资风险。中国人总觉得国外的月亮圆,其实这背后就是风险。我总觉得一个国家的企业走出去,就要为国争光。如果我们走出去为别人创造了财富、创造了生活,就是中国制造业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对国际市场的愿景,就是希望全世界70亿人都喜欢格力这个品牌,而不在意占市场份额是多少。
《21世纪》:两年前,格力电器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做广告,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董明珠:几年前我去美国出差,住在洛杉矶的一个酒店。酒店为客人配备了耳塞,说是房间里空调的噪音太大。我对此感触很深,下定决心要把格力生产的无声空调送到美国。那时我们已经向美国出口,但都是附加值不高的公寓式窗机,而且都是贴伊莱克斯、开利、GE的牌。我们要把更高端的产品推向市场。
现在我们每年在美国销售的空调有几百万台,而且用格力自己的品牌出口。确实有部分中国企业,由于低价竞争,给外国人带来了伤害。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改变别人对中国的看法,这是我内心最想做的一件事,也是我要在纽约时报广场做广告的原因。这个广告每天播一百多次,到现在还在放,反正也不是太贵。
“两三年后一线员工最低年收入10万”
我们去年1000亿的物料,损耗率仅0.13%,这是我们利润很大的增长点。
《21世纪》:现在格力距离世界500强只有一步之遥,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董明珠:世界500强只是一种标志,如果纯粹是为此做计划,即使进了500强也不会长久。格力想做百年企业,现在还在打地基。只有把地基打扎实,企业发展才能长久。而这个地基是什么?是企业文化。
格力的企业文化就是忠诚、勤奋、奉献精神,而且要让员工有尊严、有安全感。我们在工作上对员工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上为他们创造极好的条件,使他们不用为自己老了而担忧。在格力电器工作,不用自己租房。我们现在正在组织实施一线员工一人一居室的“安居工程”,还是请新加坡方面设计的。
《21世纪》:但为什么还有人说格力是血汗工厂?
董明珠:因为有的人利益受到了影响,心里不好受。过去随意可捞,现在机会没有了;过去可以混饭吃,现在不行了;过去我们对干部的评价有时是拍脑袋,现在是量化考核,一对一面对面地谈,你的问题、你的成绩都明明白白,靠忽悠拿不到奖金了,这样的人肯定不高兴。
《21世纪》:格力推行股权激励吗?
董明珠:我们从来没有研究过股权激励,而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时候,对价要对给流通股,流通股东为了感谢经营者给他们创造了财富,愿意拿出里面一小部分来给我们经营班子,我们又把它普及到1000多人来享受这个待遇。
我们员工,包括我自己,从来没有“给钱才干活”的想法。我研究的是企业怎样才能持续发展,员工只要不离开格力,就会一生衣食无忧。我希望再过两三年或三五年,一线员工年收入最低拿到十万元。
《21世纪》:去年格力员工平均收入6.3万,3年后要达到10万元,增幅很大,但现在生产成本上涨很快,你如何实现目标?
董明珠: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做到。2011年我们突破800亿元销售额的时候,有9.6万名员工;去年我们销售额1200亿,只有8万人。我通过人均效率的提高,通过产品品质保证和各种渠道成本的降低来实现目标。
不要以为售后服务好企业就好,售后服务好的企业成本也高。我们的产品有品质保证,可以不用售后服务。通过改善管理模式而降低的消耗和成本,可以给员工带来待遇的提升。我们去年1000亿的物料,损耗率仅0.13%,这是我们利润很大的增长点。
《21世纪》:你已年近60,万一国资委让你退居二线,格力是否还会按照你铺设的道路前进?选接班人的标准是什么?
董明珠:格力电器现在是一个上市公司,按照公司法运转。但我真的希望有人能够尽快接上来。对我个人来说,退下来比不退下来要轻松、舒服很多。2001年我当总经理的时候,惟一想做的事就是培养接班人。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首先要敢于牺牲自己所有的利益,不能有一点私心杂念;他的思维、判断、决策能力也要考虑。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制度和文化建设。格力这么多年都在研究如何打造百年企业,因此接班人肯定不是一个问题。
“没有实体经济,要互联网干什么?”
国家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体经济,金融只是服务工具。
《21世纪》:现在不少实体企业热衷搞资本运作,但格力却23年坚守实业,你们的信心和动力来自何处?
董明珠:每个人都有目标,有的人追求短期利益。现在经常有人发布财富榜,我对此有意见,一味追求财富,把人性的善良毁掉了。
我们当年做企业的时候只拿那么一点钱,也没有感觉自己很委屈。术业有专攻,我们不是干捞资本这行的。也许我们一夜之间也可以赚很多钱,但这样会把心态搞坏。做实业很辛苦,要脚踏实地、一个螺钉一个螺钉地干,一旦心飞掉,就飞不回来了,回头做辛苦的事就不行了。国家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体经济,金融只是服务工具。
《21世纪》:去年底,你与小米的雷军有一个10亿元的豪赌,你现在仍然认为自己会赢吗?
董明珠:当然,我们肯定赢,赢在我们引领了空调行业。除非有一天小米也引领了行业。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想,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它提高了我们的效率,改变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小米手机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营销而已。它比别的手机多了什么功能,有什么技术优势?没有。小米就是跟格力一样,是在互联网上卖东西。
《21世纪》:互联网和传统实体产业能否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董明珠: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和电信的融合发展、升级而实现的。比如借助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在珠海监控全国所有格力中央空调的使用情况。再比如,格力去年销售收入1200亿,如果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就需要有上万人做财务账,这是不可想象的。互联网像一个蜘蛛网一样,有落脚的地方才能支撑网络,没有落脚点这个网就不存在,这两者是一个兼容、互相促进帮助的关系。没有实体经济,要互联网干什么?(编辑 王洁)
上一篇:高通沈劲:可穿戴设备不会颠覆手机
下一篇:广电“国网公司”正式成立 筹备到挂牌历时四年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4:01
格力2代手机正面曝光 董明珠称自己用了近四个月
5月11日,“董明珠自媒体”官方公众号曝光了格力手机二代的正面真机图。董明珠称:“2代手机的开机画面很美,性能很强大,各种功能使用起来非常顺畅。我发现很多关心格力的网友猜出2代手机使用的是高通骁龙820处理器、全金属外观、6英寸屏幕,你们真厉害!不过夏普2K屏和其他领先功能你们还没猜到吧?”
董明珠称,“我们按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讲到的工匠精神来挑战自我,格力2代手机就是工匠精神下的产物。我自己用了近四个月,为2代手机提了近百项体验建议。”
董明珠还说:“格力2代手机近期将率先在董明珠自媒体对自媒体网友开放体验预售。”
格力手机二代或定价3000元
不久之前,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手机便携]
企业舆情观察:格力“暴力售后”遭网友声讨
【导读】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曾高调主张:“不需要售后服务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然而近日,刚经历过“骗补门”的格力,又一次陷入售后服务乱象百出的不诚信阴影中。
【舆情概述】
7月18日,《时代周报》报道称,广州消费者胡先生购买的格力空调故障,向格力售后寻求帮助,不仅未能获得帮助,还因维修费用起了争执,更被身着格力制服但无工作证的维修人员打伤。随后,胡先生找到维修人员所在公司,投诉维修人员行为粗暴,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打人是员工个人的事儿,公司管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6月2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公告,宣布格力、长虹、美的等8家家电企业违规利用节能惠民政策,骗补国家财政超过
[家用电子]
格力集团打响珠海深化国资改革第一枪
珠海市深化国资改革的“头炮”打响。格力电器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珠海市国资委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地产51.94%股权以及格力集团对格力地产的债权等资产,注入珠海市国资委新设立的全资公司。珠海市国资委拟将格力集团不超过49%的股权通过公开挂牌转让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 国资改革获突破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以来,国资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格力电器20日发布的公告,格力地产将从格力集团剥离,格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将只保留格力电器。珠海市国资委持有格力集团100%股权,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18.22%股权,持有格力地产51.94%股权。未来格力集团49%的股
[家用电子]
格力电器停牌,“董小姐”的造车梦离实现不远了?
格力电器 停牌了,不过大家的关注点明显不在格力身上,而是在于格力电器“掌舵人” 董明珠 身上,一时间众说纷纭。 频繁停牌为之奈何 格力电器这已经是两年内的第二次停牌了,上一次是在2016年11月复盘的,不仅没有涨还跌了,不知这次能否找回面子。 2016年2月22日,格力电器宣布停牌。原因是重大业务重组,这一次停牌可以算作是董明珠造车开端。格力在公告中公布,拟作价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珠海银隆)100%股权。收购完成后,珠海银隆将成为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此外,还公布了100亿元定增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收购银隆是格力多元化战略出台后的一个大动作。在空调主业之外开辟另一条跑道,格力将目标瞄准了 新能源汽
[嵌入式]
董明珠的格力人生,倔强、固执、高调、霸气
因带领 格力 大举进军智能手机和 新能源汽车 制造等领域, 董明珠 一度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加上这些副业确实尚未产生明显业绩,董明珠的多元化战略一直备受争议。面对外界的质疑,在近日于厦门召开的金砖峰会期间,董明珠再次倔强地对媒体发声——即便举债也不会放弃格力手机和造车计划。 “倔强”、“固执”、“高调”、“霸气”、“网红”是外界赋予这位“霸道女总裁”的各种标签。因为成就了格力的龙头地位,董明珠敢说“我从来没有犯过错”、“我永远都是对的”;因为不愿受制于人,她曾负气将格力产品全线撤出家电卖场,自建门店渠道;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她不惜指责同行、炮轰对手是“骗子”、“小偷集团”;因为颇高的曝光度,她乐于“为自己代言”,亲自为格力站
[嵌入式]
变频双雄对决 格力更胜一筹
来自大连锁的销售数据显示,变频空调已占据大卖场全部空调销售的50%以上,预计全年占比将达到60%,2012年进一步提升至80%以上。变频空调正在以超越预期的速度走向消费大众。 毫无疑问,变频代表了空调发展方向。 来自大连锁的销售数据显示,变频空调已占据大卖场全部空调销售的50%以上,预计全年占比将达到60%,2012年进一步提升至80%以上。变频空调正在以超越预期的速度走向消费大众。 “言必称变频”成为2011年空调行业一景。2010年,空调大佬格力发布推出1赫兹变频技术,让中国变频技术一下子走在世界最前列(编者注:作为变频技术大国的日本,最低做到8赫兹)。今年3月1日,格力再出重拳,打出“买变频一
[家用电子]
格力也造洗衣机 董明珠多元化之路开启狂奔模式
8月29日,一则“格力洗衣机下线了”的消息在家电圈广泛流传。记者就此传言联系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格力确实有造洗衣机的规划,不过具体实施到哪一步并不清楚。
这意味着,继手机、电动汽车、锂电池后,格力正在谋求进入洗衣机领域。格力上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格力造洗衣机主要是从整体智能家居的角度考虑,也是格力技术的延伸结果。
据中怡康今年1~6月份的零售监测显示,中国洗衣机市场TOP 5品牌的零售量份额累计达67.7%。“洗衣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市场集中度很高,格力进入不容易,短期内想要争取很大市场份额不现实,不过格力在渠道和技术上有优势。”奥维云网(AVC)冰洗大数据事业部副总经理赵梅梅告诉
[家用电子]
“格力造”受东洋好评 日本杂志探秘格力电器
5月17日,日本《日经商务》特派记者加藤修平在日本大金株式会社董事杉本孝之、企业传播部大石茜的陪同下,专程前来格力电器采访。加藤称,大金是日本很著名的品牌,它和世界上一流的空调企业格力电器的合作,引起了日本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正是他此次专程来访的原因。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现场为日本朋友介绍了格力大金共同开发的生产线,重点讲解了其中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单就冷媒检漏来说,一般企业仅设置4道检漏工序,大金是5道,而格力电器是7道。 据了解,格力在与大金的合作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截至目前,格力生产的“大金”产品已累计返销日本近200万台,产品返修率甚至低于大金在其本国生产的返修率,“格力造”质量得到日本消费者的
[家用电子]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