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任何行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便是产融结合,利用资本的平台对产业进行资金输血,最终达到促进产业大发展的目的,而赵伟国更是深谙其中逻辑。”一位接近于赵伟国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而利用资本反哺行业,则是与赵伟国早年的经历和认识密不可分。
本报记者 李 维
实习记者 姜诗蔷 赵丹 北京报道
同方国芯800亿元天量定增带给市场的影响还在发酵。
截至11月12日收盘,同方国芯继续涨停,达到52.66元/股,而自复牌至今,其已累计上涨达61.09%。
800亿定增的规模无疑创造了A股有史以来的非公开融资纪录,而由于在同方国芯的定增认购人中,多数为董事长赵伟国旗下或关联企业或产品,业内对其实际的资金来源和后续的资本运作意图也颇多揣测,而日前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更是对其控制的企业所进行的诸多产业并购以“不过是个炒股的投资者”而论之。
但显然赵伟国的真实用意并非如此,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在同方国芯此次大规模定增以及此前其通过紫光集团频频收购的背后,则是赵伟国本人对芯片及半导体行业的“勿忘初衷”的情结。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任何行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便是产融结合,利用资本的平台对产业进行资金输血,最终达到促进产业大发展的目的,而赵伟国更是深谙其中逻辑。”一位接近于赵伟国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而利用资本反哺行业,则是与赵伟国早年的经历和认识密不可分。
“芯片”情怀与资本的启蒙
与外界对其“不过是一个炒股的投资者”的断言不同,赵伟国恰恰是从半导体产业中成长成熟起来的专业人士。
据公开资料显示,赵伟国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硕士毕业后,其进入清华紫光工作,随后又调到了清华同方。曾在芯片领域有过长达8年的研究学习经历,而后又在IT工程师的岗位耕耘达10年。
2000年,赵伟国参与创立了同方微电子公司(同方国芯前身),致力于为全国40%的居民提供了身份证芯片,
“2000年其创立同方国芯的初衷便是希望能够以此振兴国内的芯片产业,但当时无论是有关产业政策,还是整体社会投资需求等大坏境的因素,使得其这一条发展芯片产业的路径效果并不明显。”上述接近于赵伟国的知情人士透露,同时也因为其对于斯时国企制度缺乏活力的厌倦,赵伟国在2004年前后无奈选择了“下海”经商。
2004年,赵伟国建立了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健坤集团”),以此进入煤炭业务和房地产业,并因此掘得人生第一桶金,也由此开启其人生经历的另一面。
“下海的经历让赵伟国更深刻觉得资本对于行业促进的重要性,也同时更加深了其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一条借助“资本”逻辑完成产业“初衷”的途径逐渐萌芽。
对于资本力量的领悟,赵伟国最初的启蒙则来自于清华同方在1997年6月底的上市,其正好于同年10月进入同方工作,同方早期的发展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支持,这让他对资本如何与产业相结合从那个时候便有了模糊的认识。
赵伟国愈加成熟的“资本反哺产业”逻辑正待付诸实施之时,时机则在2009年悄然到来,当年其重返紫光集团担任董事长。
“当时是清华请他回来的,而他也觉得民营企业不好干,个人也需要一个更好的平台。”上述知情人士坦言,来紫光后,赵伟国则开始了他在高科技领域的耕耘,因为这是国家赋予高校产业的使命,但搞什么、如何搞,确实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最后在2013年前后,紫光集团将自己的战略定位锁定在了半导体行业。
“赵伟国认为中国半导体这个行业大爆发的时机来临了,或者说商业上具备大规模投资的时代到来了。”一位紫光集团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最初紫光股份在发出首单芯片行业收购邀约的时候是在2013年6月,而斯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纲要还没开始起草,“事实上,赵伟国也在当时向工信部主管半导体的领导建议国家要加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支持力度。”
“这两年包括半导体行业在内的产业发展对于资本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电子行业分析师指出,“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利用资本平台来实现产融结合是最为有效和有利的途径。”
800亿的产融扩张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此次由赵伟国操盘的同方国芯巨额定增的投资方向来看,同方国芯的主要意图仍然在于实现芯片及半导体行业的产融结合。
“虽然定增规模将达到800亿元,但从此番的募投项目来看,投资的领域仍然非常集中,基本都是芯片行业的,并非多数资本追逐的互联网、游戏、医疗等热门板块,”上述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电子行业分析师认为,“所以同方国芯在产融结合上的意图更明显,而不是简单的造概念。”
据公告披露,此次同方国芯的募投项目包括储存芯片工厂建设和对芯片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收购,两者投资总额分别将达932.42亿元和162.10亿元。
此外,在此轮定增的募投项目中,一笔用于收购台湾半导体公司力成25%的股权的投资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该项投资总额大37.98亿元。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之所以在台湾的半导体市场上选择合作对象,或与赵伟国和紫光集团对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的认同有关。
“台湾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尤其在代工、设计、封测三个领域,大陆的企业和其差距是很明显的。”上述紫光集团内部人士坦言。
但前述内部人士同时认为,这一认同更多基于业务范畴,而与区域选择无关。
“在时机问题上,不是刻意的选择,紫光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秀的半导体企业进行合作”,上述紫光集团人士表示,“像紫光和力成的合作,首先是基于业务层面的,并不是说一定要到台湾来。”
押注或看好半导体未来
在同方国芯此次定增中,市场对赵伟国“自认购”的解读,或存在一定的夸大成分。
“很多人把关联方清华控股下面的企业也当成赵伟国实际控制的公司了,其实这些只是关联方。”一位接近紫光集团人士称。
“这些认购对象中,只有健坤是赵控制的企业,其他主要是紫光集团的下属企业,清华控股是实际控制人。健坤的认购额度是70亿,不是460亿,他敢于签署认股协议,当然是有能力支付这70亿,”前述紫光集团的内部人士称,“健坤参与认购,也是在向所有人表明,公司是看好国芯的未来发展,并愿意为之进行长期投入”。
而据前述内部人士透露,紫光集团目前总资产接近800亿元,而清华控股的总资产更是接近2000亿元。
“健坤集团只是赵名下的一部分资产,他还有别的资产,所以也是有能力认购这些资金的。”“而且这个资金也必然是合法的,因为目前证监会也会对定增的认购人进行严格的审核。”
事实上,监管层的确对于A股非公开发行环节监管口径趋于严格,例如针对定增中的认购人或产品,上市公司须履行穿透式核查与信息披露。
上一篇:李力游解读展讯逆境成长之谜
下一篇:华为副总:没有裁员计划,不会控制公司总人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5:04
英特尔CEO:拟在未来10年投资最多800亿欧元提高欧洲芯片产能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周二在慕尼黑IAA车展上表示,在未来10年时间里,英特尔可能会在欧洲投资最多800亿欧元(约合947.7亿美元)以提高其在该地区的芯片产能,并将向汽车制造商开放该公司在爱尔兰的半导体工厂。 基辛格还表示,英特尔将在年底以前宣布两座主要的欧洲新芯片制造厂的选址。外界猜测,该公司最有可能将在德国和法国新建这两座芯片工厂,另外也有可能会把新厂设在目前已有业务运营存在的波兰。 根据基辛格的说法,英特尔的目标是“未来十年总投资800亿欧元,这将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催化剂……乃至整个科技行业的催化剂”。 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PC和数据中心处理器芯片制造商,该公司曾在今年3月表示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曝iPhone SE 4首发苹果自研5G基带:明年3月登场
- 曝iPhone 17全系首发3nm A19系列芯片:无缘台积电2nm工艺制程
- 供应链称上游元器件要大降价:国产手机现涨价潮后会主动下调售价吗
- 消息称苹果将拿出近 1 亿美元用于解除印尼 iPhone 16 系列销售禁令
- 消息称塔塔公司收购和硕在印度的唯一一家iPhone工厂,深化与苹果合作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