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A股“中国芯”: 70家公司研发投入营收比逾9%

发布者:zuiquan最新更新时间:2018-07-0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关键字:中国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上市公司的年报情况来看,与国际大企业相比,芯片行业的研发投入仍然需要提升;正由于芯片行业属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就要求企业与资本在投资时要有前瞻性。

  芯片国产化持续稳步推进,中国芯片自给率逐步提高。

  “中国芯”的崛起,与研发投入密切相关。随着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完毕,芯片产业链上市企业的研发情况曝光,约85%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长,占营收比例为9.17%,明显高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但是相比于国际大企业,仍然有提升的空间。

  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中国芯”的制造起步较晚,但正试图走出芯片依赖进口的困局。

  集成电路与芯片两大概念股中共有70家上市公司,2017年研发费用合计287.47亿元,相比2016年的241.97亿元增长18.8%,呈现出研发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态势。

  从研发投入规模来看,中兴通讯研发费用最高,达129.62亿元,也是A股唯一一家投入规模超百亿的芯片上市企业。紫光股份、纳思达分别以30.49亿元、16.41亿元排在第二、第三名。另有28家上市公司2017年研发投入过亿,前述三家合计占比44.29%。

  但剔除中兴通讯后,其余公司平均研发投入仅为2.29亿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相比,据了解,2017年英特尔研发支出高达130.98亿美元排在全球第一;高通34.50亿美元排在第二。

  在“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研发强度)”的指标中,海特高新研发强度最高,达到58.25%。从该公司2015-2017年的表现来看,往年不足20%,体现出公司2017年较大的投入力度。

  排名第二的为四维图新研发强度在42.36%;事实上,该公司在2015年至今,研发强度持续在40%以上。与之情况相似的还有8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研发强度在20%以上。

  从平均水平来看,70家芯片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为9.17%。

  “目前中国芯片产业还处在早期阶段,技术不成熟或者处于中低端水平,研发投入肯定有增无减;但是另一方面,从资本角度来看,这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资本动力不足,所以导致与国际大企业相比研发投入规模小、强度偏弱的局面。”上海一家中型私募基金合伙人5月2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正由于国内芯片产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尤其缺少与国外龙头抗衡的企业,但这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来支撑,不少企业已在发力。“芯片行业遍地开花,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并且实力不强,以国家队的姿态去跟全球龙头竞争的企业不多。”前述上海私募基金人士谈到。

  以汇顶科技为例,公司为指纹识别的龙头企业,是华为、VIVO等多家国产手机供应商。5月2日公司表示,采用汇顶科技单芯片指纹识别解决方案GW32J1的三星手机Galaxy J7 Duo量产成功并在印度批量上市,这意味着汇顶科技指纹识别解决方案进入三星的供应链条。

  在研发投入上,尽管规模在芯片行业上不是最多,但汇顶科技研发力度持续加大。

  根据2017年年报显示,2014-2017年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220.88万元、1.60亿元、3.08亿元和5.97亿元,持续呈上升趋势;尤其2017年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达到93.73%。

  但这也导致2017年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小,据了解,汇顶科技2017年归属股东扣非净利润为8.71亿元,同比增长2.27%。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4月27日参加汇顶科技业绩发布会时,汇顶科技董事长张帆表示,“公司的利润都投入到了未来新的成长基础的建设上。”

  同时,2017年研发投入在营业收入的占比从2016年的10%上升到16.21%。

  此外,在团队中,研发人员数量也由 800 人扩张到 1019 人。汇顶科技博士数量从2016年的12名增加至2017年的28名。

  截止到2017年底,汇顶科技申请和获得的国际国内专利数量已有1879项,比2016年底的数字增加一倍多。

  技术更迭,提前研发

  从上市公司的年报情况来看,与国际大企业相比,芯片行业的研发投入仍然需要提升;正由于芯片行业属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就要求企业与资本在投资时要有前瞻性。

  深圳一家中型私募基金合伙人5月2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谈到,芯片行业变化较快,在技术换挡期,若不能提早布局新技术,可能将永远失去赶超的机会。

  “每一次新的技术来临,就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如果赶上就能树立龙头地位;如果没跟上,就会拉大落后差距,甚至面临被淘汰,这就体现出芯片行业研发投入的紧迫性。”该名人士表示。

  同时,他强调,企业在投资布局时,应该要更精准。“芯片行业的特点在于技术创新,这就决定了只会有投资成功或投资失败两个极端结果。有的企业花大力气对某项技术进行研发,通过重重困难解决不良率问题,最终可能会发现,这个技术或产品市场需求并不大,那这就意味前期的研发投入基本打水漂。”

  以前述汇顶科技为例,公司接下来将发力“屏下光学指纹”和“3D人脸识别”技术。而该技术正是目前全球多家龙头芯片制造商争夺分秒研发,参与者有高通、苹果、新思等。其中,高通面向OLED显示屏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最快也要到2018年夏天才会商用。

  汇顶科技表示,公司在2017年持续投入屏下光学指纹技术,然而未能在2017年投入规模商用,这是2017年公司净利没有显著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2018年一季度情况来看, 该技术已有进展,屏下光学指纹产品已于2018年一季度商用于华为、vivo 等知名品牌旗舰机型。汇顶科技董事长张帆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光学指纹的量产是前几年工作的结果;光学产品的量产时间比我们一开始预期的时间有所滞后,是因为这是一项从来没有试过的全新技术,汇顶科技的屏下指纹技术性能表现是业界最佳的。”

  张帆透露,在屏下光学指纹技术上积累了180多项的专利,逐渐帮助客户进入量产。他表示对于屏下光学指纹产品,2018年全年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达到千万级的出货水准。“随着光学指纹产品出货量的增加,公司的毛利状况也会获得相应的改善,毛利表现也会出现回升。”

  此外,对于目前热门技术——3D人脸识别,汇顶科技也在布局。公司表示,有望2018年开始逐步向市场提供低功耗、体积小、成本更低的创新3D人脸识别系统解决方案。

关键字:中国芯 引用地址:透视A股“中国芯”: 70家公司研发投入营收比逾9%

上一篇:外媒:英特尔3年后恐拆分晶圆代工业务
下一篇:最大规模的一次专利收购!OPPO购入杜比实验室240多项专利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37

各路专家齐聚南京,为中国芯发展出谋划策
2018中国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近日在南京举行,为中国芯——“国之重器”的成长出谋划策。 中兴通讯旗下中兴微电子副总经理刘新阳表示,7月中旬美国解除对中兴的禁令后,他们的业务已开始恢复。虽然遭受重创,中兴依然认为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开放合作。中兴对自主可控芯片的研发一直不曾停过,但是这个产业投入回报周期长,5-10年都算正常。 清华大学教授王志全说,这次中美贸易战给人们提了个醒,中国芯片行业先天不足,制造高端芯片对工艺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先进的工业制造做支撑。一些优秀的程序员一个晚上就能开发出一个产品,这样的事情在芯片行业是不可能的,因为造芯片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缺一不可。 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
[半导体设计/制造]
评论:发展“中国芯”,证监会需与国家意志一致
    昨天,又一本土芯片公司上市受阻。上海博通集成IPO募集资金6.71亿元,计划用于多个产品研发升级项目,最终因证监会委员对博通集成的财务数据需要做更多了解,而不得不中止。 博通集成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芯片设计企业,曾推出全球首颗ETC芯片,产品包括5.8G产品、WiFi产品、蓝牙数传、通用无线、对讲机、广播收发、蓝牙音频、无线麦克风等;博通集成的客户包括金溢科技(ETC设备)、雷柏科技(无线键盘、鼠标)、大疆科技(无人机)、LG、夏普、飞利浦等。 博通集成2017年9月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希望通过IPO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并布局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物联网市场。与此同时,当前智能终端产品、卫星定位终端产品均
[手机便携]
arm中国合资背后 中国芯第一次“突围战”
这是一次关系到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合作”。 上周,一则简短而“有力”的消息传来,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这家新公司将接管ARM在国内的所有业务。考虑到上个月国内因为某兴事件才全国沸腾了一番,此时开始正式运营,可谓一个“完美时机”。 那么究竟全球半导体“隐形巨头”ARM为什么会接受中资注入、成立合资公司?这件事对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又意味如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 合资的6个实际情况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1、“中资”注入确有其事 ARM中国分公司,之前为ARM英国母公司独资,通
[半导体设计/制造]
EUV能成就中国芯之梦吗?
中兴通讯受美国政府制裁一案,为大陆高端芯片的自主拉起警报,大陆自官方到民间无不立刻加大芯片研发的投资力度。日前有消息指,长江存储与中芯国际在近日突破海外封锁,先后从荷兰艾司摩尔(ASML)公司订购了两台总值近两亿美元的高端光刻机。 光刻机又称曝光机,是芯片制程最关键步骤“光刻”的核心机器。ASML则是全球高端光刻机的霸主,在该领域拥有全球90%的市占率。 每日经济新闻网报导,长江存储从ASML订购的一台光刻机已抵达武汉,这台光刻机价值7,200万美元。此外,外传中芯国际也向ASML订购一台价值高达1.2亿美元的EUV(极紫外线)光刻机,预计于2019年初交货。 由于国际间有个“瓦圣纳协定”,该协定禁止向非缔约国出售敏
[嵌入式]
江北新区将成“中国芯片之城” 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500亿元
    中国江苏网11月11日南京讯 11月10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创新企业家专业委员会协办,南京软件园(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江北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承办的,2017国家集成电路“千人计划”专家人才峰会开幕式暨“千人助力 芯领未来”高峰论坛在江北新区召开。据了解,南京江北新区将打造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成为名副其实“中国芯片之城”。   200余人参加了“千人计划”活动   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2008年“千人计划”启动以来,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
[半导体设计/制造]
阿里要做的“中国芯” 是不是能救中国的那颗芯?
  简单来说,高端芯片解决很多复杂问题,中端芯片解决单个复杂问题,低端芯片解决一个简单问题。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阿里 巴巴收购中天微、自主研发“ 中国芯 ”,打响了中美贸易反击战“第一枪”的消息,给“芯痛”的中国注入一剂强“芯”针,舆论似乎又看到了 中国芯 片弯道超车的机会。事实上,我们应该正视的是:    中国芯 片产业要走的道路还有很长,虽然一直在努力,但芯片行业的高壁垒使得短期内很难弯道超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集成电路产业链极其复杂,包括软件(EDA工具)、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自主设计不等于自主制造,拥有硬件不等于也能生产软件,中低端芯片不等于高端芯片,专用芯片市场潜力大
[嵌入式]
中国芯片开发的成长梦魇:流片难题如何解决?
如果问一位芯片开发者,“你最大的工作压力来自于什么?”相信大部分的开发者都会回答两个字——“流片”。判断流片成功与否,不仅仅指芯片通过一系列工艺之后制造成功,而是最终的芯片产品能够实现设计的技术规格,准时地投入市场,并满足应用需求。 一个芯片开发项目,需要经历从产品定义、设计、验证仿真一直到最终流片的漫长过程,而作为“终极大考”的流片,此前漫长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导致流片失败,而一旦流片失败往往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数千万美元起的损失和至少半年市场机遇的错失。这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流片失败是无法承受之痛。 “流片难题”,中国芯片开发者的“成长梦魇” 在新思科技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项目管理与研发现状和愿景白皮书》(以下简
[半导体设计/制造]
比亚迪的“中国芯
IGBT之于比亚迪,如同海思芯片之于华为。 中国正在全面进入自主知识产权时代,打破国外垄断技术壁垒的比亚迪IGBT正在加快国产化替代的步伐。 6月15日,比亚迪(002594)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已完成引入A+轮战略投资,此轮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包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湖北联想长江科技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深圳碧桂园等30个战略投资者,增资金额近8亿元。 这是比亚迪半导体两个月来的第二轮快速融资。4月14日,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宣布首次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仅用了42天便迅速完成A轮融资,红杉资本、中金资本以及国投创新领衔投资,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参与认购,合计增资19亿元。
[汽车电子]
比亚迪的“<font color='red'>中国芯</font>”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