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深思创芯CEO俞德军 | AI芯片产业过热,创业者需要闹中取

发布者:真诚的友谊最新更新时间:2018-11-04 来源: 爱集微关键字:AI芯片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集微网专访(文/小如)201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营销将AI产业推到了世人面前。时至今日,那场来自围棋盘上的机器人围剿依旧让人们津津乐道。自2016年起,AI便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词,加之资本、政策的青睐与热捧,AI进入到狂热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成批的AI初创企业。


        那么,处在目光焦点下的AI公司,有多少是虚火,又有多少是真金?


        近日,集微网记者在“名家芯思维”2018年人工智能芯片技术与应用研讨会(第二期)上采访了深思创芯CEO俞德军,以从这个AI创新企业的角度来窥见AI创业的大环境。


        深思创芯成立于2016年年底,2017年元旦后完成所有注册,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开发的公司,在计算机视觉、智能无线以及神经形态芯片等多个领域均有完备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定制方案。


        从成立时间来看,深思创芯与AI“走红”的时间相仿。深思创芯是否是搭着AI顺风车成长起来的公司呢?


        俞德军介绍道,深思创芯前身是一个学术团队,创始人刘洋教授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微电子学博士、新加坡千禧基金学者,后经电子科技大学人才计划引进回国。早在刚回到国内,刘洋教授就选定AI芯片作为研究方向,那时AI还是一个难以触及的概念;2008年,刘洋教授回国后便开始组建团队,之后一直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如今AI成为最大的风口,也是团队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从研究团队到初创公司,俞德军表示,深思创芯在创立初期经历了较多的困难,困难主要集中在人才、供应链、市场与资金四方面。


        人才方面,深思创芯作为一家高新技术公司,一直渴望有更多顶尖人才加入,研发岗位对学历和研发经验的要求都很高。


        供应链方面,供应链是芯片设计的最基本保障,目前很多晶圆厂芯片厂都在执行大客户战略,对初创公司而言,供应链的可靠保障是公司产品研发和发展的基础。


        市场方面,尽管所有人都在讲AI,但是AI落地却很困难,市场、终端、客户都是AI落地所面临的问题。


        资金方面,芯片领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早期流片就需要花费几千万,尤其在选择先进工艺的时代,资金问题更为严峻,因为工艺节点的选择与资金直接相关联。


        针对先进工艺,俞德军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只要有资金就可以不断追求先进工艺,但是从市场角度考虑,就不能不计算研发和生产的成本与产品利润的情况,最先进的工艺却未必最适合公司选择的目标市场。因此,从一个芯片厂商的角度出发,选择工艺节点要“贴地气”。


        AI芯片的技术壁垒很高,但对深思创芯而言,如今技术却不是最大的障碍。


        在采访过程中,俞德军表达了对团队技术基础的信心,他说,由于有之前数年的研究基础,团队一直耐心打磨技术,所以团队的技术基础很扎实。这是也公司创立之初,就被天使基金“相中”的重要原因。此外,核心团队高度团结,对公司也充满信心,目前没有任何核心人员的流失,核心团队全部保留下来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目前,公司博士和硕士基本上各占50%,核心团队的很多研发岗都由博士来担当。作为公司的CEO,俞德军是电子科技大学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方向博士,一直也扎根在芯片领域进行研发、管理工作。


        此外,深思创芯地处成都,相比广州、上海这些城市,人才稳定性更好,对于芯片这种需要长周期技术沉淀的产品是一大优势。


        在俞德军看来,深思创芯原汁原味的保留了最初的核心团队,并进行了有力的扩招,如今团队结构稳定,核心技术扎实,因此乘着AI的浪头,可有所作为。对于众多AI领域的公司来讲最大的问题通常在于“市场”。AI公司共同的痛点就是如何抓住市场。不过,市场的问题会随着时间慢慢出现好转。对AI芯片创业企业而言,单纯期望芯片销售到终端市场来养活公司,也是不可能的。


        俞德军表示,如今的AI热度过大,很多公司会召开各种发布会,但是无处不在的“全球首创”和“世界第一”在短期内还无法支撑起国内AI发展在全球领域的领先优势,AI的应用也需要更加“接地气”。


        为了避免被市场热度裹挟着掉入风口陷阱,俞德军强调,深思创芯整个团队在行业的大潮中保持着更冷静的思考,选择了更垂直的发展方向。目前,深思创芯发力神经类脑芯片方向,但该芯片短期内无法进行到商业阶段。未来,深思创芯将发力安防监控、智慧零售、驾驶辅助三大领域。


        AI过热对于产业而言是“不幸”也是“有幸”。资本、政策对AI的关注度极高,也助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俞德军介绍道,在此背景下,深思创芯得到了多方的支持。


        据悉,深思创芯获得清华启迪基金和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求实基金的投资,深思创芯“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入选成都市高新区“2016创智项目”,获得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多方面支持。


        如今AI风口正旺,整个产业需要有积累、肯务实的企业来推动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字:AI芯片 引用地址:专访深思创芯CEO俞德军 | AI芯片产业过热,创业者需要闹中取

上一篇:iFixit:就算你不承认,我也知道iPhone XR其实就是iPhone 9!
下一篇:CIS缺货普遍涨价有望2020年缓解,索尼三星OV谁是背后大赢家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52

思科推出新 AI 网络芯片,与博通、Marvell正面竞争
6 月 21 日早间消息,思科推出面向 AI 超级计算机的网络芯片,新芯片将与博通和 Marvell 的产品正面竞争。 新芯片属于思科 SiliconOne 系列,6 大主要云计算提供商有 5 家已经在测试芯片,但思科没有给出企业具体名称。在美国市场,AWS、微软 Azure、谷歌 Cloud 是云计算统治者。 AI 应用越来越流行,ChatGPT 成为开拓者,支撑 ChatGPT 的正是由 GPU 专业芯片组成的网络,单个芯片的通信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思科是主要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它的以太网交换机被市场认可。现在思科已经推出新一代交换机 G200 和 G202,相比上代产品性能翻倍,可以将最多 32000 个 GPU
[网络通信]
安防AI芯片“战国时代” 谁能稳坐钓鱼台?
AI 应用不再是锦衣夜行,特别是在 安防 行业落地生根获得真金白银后,更是百家争鸣。然而,从2018北京安博会上可以看出,整个安防行业仿佛已经陷入了同质化竞争“怪圈”。所幸,当前安防行业同质化现象只是技术的同质化,也就是说,不管是AI初创企业还是传统安防企业,当前大家在算法技术层面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企业意识到需要采用自研芯片来解决这个问题。AI芯片正在成为安防行业的下一个产业竞争点。 安防AI芯片前途光明 AI芯片作为安防AI应用的大脑,是所有平安城市和 智慧城市 构建智能天网系统的“核弹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安防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指标、稳定性、能耗、成本等,并在安防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上起
[安防电子]
比亚迪智能驾驶研发换帅,筹备AI芯片团队
5 月 11 日消息,在比亚迪看来,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该公司也多次提到,比亚迪战略重视智能驾驶发展,并将适时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与产品。 目前,比亚迪汽车已经凭借领先的三电系统和供应链垂直一体化等深厚布局拿下国内新能源领域头把交椅,然而其辅助驾驶系统却常常遭人诟病,甚至有很多车型一年到头都很难看到几次 OTA 系统更新。 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已经开始寻求改变。据 36 氪,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王欢已经离职,其负责的智能驾驶开发部被分拆整合,该部门超 500 名员工,大部分被分流进韩冰负责的电子集成部。 据称,比亚迪电子集成部总监韩冰在此次调整完成后已经成为比亚迪规划院的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
[汽车电子]
从苹果仿生芯片到华为NPU 手机AI是否噱头大于功用
  人工智能的野火正呈现出燎原之势,从原来B端蔓延到了C端,与我们接触最为紧密智能手机就是其中一例。其从去年的AI算法应用于系统优化已快速进化到今年在核心处理器上占据一席之地,与CPU、GPU、ISP一道成为了专用处理单元之一。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诸如苹果为iPhone8、iPhone X系列新品搭载的A11仿生处理器就集成了一个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 6000 亿次的神经网络引擎, 华为 为Mate10系列新品搭载的麒麟970处理器上也集成了来自寒武纪授权的 NPU 专用处理单元。而高通骁龙虽然目前在处理器上还没有向苹果和 华为 那样推出专用AI处理单元,但事实上在高通骁龙835处理平台上也集成了
[手机便携]
Esperanto展示基于RISC-V芯片AI加速Demo
本文编译自Forbes Esperanto 多年来一直在谈论他们的边缘 AI 芯片,现在该公司展示了用于图像、语言和推荐处理的AI加速Demo。我有机会观看了该平台的演示,并对基于 RISC-V 的平台的性能和能效印象深刻。我也很高兴地看到,Esperanto展示了 Resnet50、DLRM 和 BERT 底层的 Transformer 网络。 就目前而言,该芯片仅作为单个加速器运行。额外的调整和工程应该会显着提高频率,并将架构扩展到其他芯片,以实现更大的网络和更高的吞吐量。我目前还不能分享基准测试结果,但所有三种类型的性能都很好,功耗也大概在20W左右。 我们在此介绍的 Esperanto 芯片具有近 1100 个
[嵌入式]
从语音助手到智能芯片,手机人工智能的“三级跳”
这是一个用人工智能“讲故事”的时代,而手机,则成为目前消费者能够接触到AI的最显性的载体。 毫无疑问的是,手机成为当今最为重要的智能硬件,裹挟了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从外卖出行、机酒旅游到购物金融,乃至医疗恋爱,手机功能越来越庞杂反复,手机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拉开手机厂商之间体验差距的鸿沟。这一鸿沟的开始,要从2012年讲起。 语音助手开始,窄AI层出不穷 AI其实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不过知道2012年左右,AI的一些应用才开始进入商用阶段。即便是最早期的Siri也在2010年就有了技术雏形。 不过当时并没有将人工智能这一说法真正提及,但毫无疑问的是语音助手必然带有当下所谓人工智能的特征,甚
[半导体设计/制造]
AI芯片是中国主导世界AI产业的机会
周五出了个大新闻——国内AI芯片创业公司寒武纪科技(Cambricon)完成了A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1亿美元。除了数额,本轮融资的参与者同样抢眼:领投方国投创业(国投集团子公司),阿里巴巴、联想、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加入,原pre-A轮投资方,元禾原点创投、涌铧投资继续跟投。 雷锋网也向寒武纪进行了求证,确认寒武纪已经成为全球AI芯片中的第一只独角兽创业公司。 作为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批量生产实物芯片)的AI芯片公司,寒武纪在2016年就已经发布了“寒武纪1A”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在运行主流AI算法时,性能功耗全面超越传统处理器。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天石教授,在处理器架构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余年,是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
[半导体设计/制造]
Omdia: 资金最充裕的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将在 2023 年面临压力测试
Omdia: 资金最充裕的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将在 2023 年面临压力测试 2023 年 2 月 21 日,英国伦敦 -- 根据 Omdia 最新发布的《顶级人工智能硬件初创公司市场雷达》报告显示, 自 2018 年以来,超过 100 家不同风险投资商(VC)向前 25 家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的投资超过 60 亿美元。 虽然 2021 年将作为一个特殊的年份被记住,但很明显,融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全球芯片从短缺转为库存危机,货币政策的转折点、2022 年的经济衰退,这些转变意味着现在筹集资金更具挑战性。 “资金最充裕的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面临着压力——为开发者提供他们习惯于从市场领导者英伟达那里获得的软件支持。”
[工业控制]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