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才能知道我们已走出多远,中国显示踏上了一条自强之路。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在高科技领域创造出了大国重器。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显示产业从CRT(阴极射线管)时代转换到LCD(液晶显示器),现在跨入到OLED时代;这个过程中,产业发展模式从“全盘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发展到自主创新;产业规模则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显示大国的跨越,再到今天向“显示强国”迈进。通过22年的自主创新,我国OLED显示产业改写了历史的发展轨迹。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新起点,5G、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为显示产业带来更多的需求,在万物互联(IoT,Internet of Things)、万物显示(DoT,Display of Things)的发展趋势下,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使“显示无处不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未来技术也发展迅猛,这都对人机交互界面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显示屏在构建万物显示的智能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柔性AMOLED是最佳的柔性显示技术,AMOLED显示正迎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也为我国从“显示大国”走向“显示强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战略机遇。
我国显示产业发展变迁——从“全面引进”到“自主创新”
伴随着改革开发40年,我国显示产业也经历了换代升级的变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同年,中国的第一条CRT彩管生产线项目开始建设,该产线从国外引进了全套关键技术和设备。自此,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中期,我国CRT彩电工业通过引进技术蓬勃发展。1987年,我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电视机生产国。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LCD发起的显示技术替代让中国积累的20多年彩电工业遭遇了灭顶之灾。二十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款使用彩色TFT-LCD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推出后,LCD遇到了它的杀手级应用,市场需求激增。同时,LCD电视也在逐步走进千家万户。2005年左右LCD显示的销售份额超过CRT,成为显示主流技术。在从CRT到LCD转换的时代,我国错失了产业换代的机遇,使我们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度面临“无屏”的局面,彩电厂商遭遇生存危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相关企业通过收购、合资等方式,采用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在LCD产业规模方面已成为“显示大国”。
显示技术不断更迭,OLED在30年前出现。1987年,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博士发明了双层OLED器件,拉开了OLED实用化研究的序幕。OLED与LCD显示相比具有更薄轻、主动发光、广视角、高清晰、快速响应等优势,能实现LCD难以完成的弯曲、折叠等特性,是业界公认的新一代显示技术。30年来,美国、日本、韩国的研究机构和显示产业巨头纷纷投入巨资进行OLED技术研发。我国相关科研院所也逐渐开始针对OLED材料、器件进行研发。1996年,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成立,不能让我国在新一轮显示技术上再次踏空,要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项目组主动请缨,担负起发展我国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社会责任。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经过22年的发展,清华大学和维信诺的OLED项目的技术水平始终与全球同步,成为制定OLED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市场规模已发展成为全球前三。坚持自主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与全产业链合作,推动我国成为“显示强国”,这一直是维信诺的责任。
维信诺OLED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从“技术突破”到“自主可控”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正如习总书记所讲,在新一轮的显示技术革命中,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链全面升级,真正实现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自主可控,在信息经济时代掌握一个战略制高点。
在我国CRT“正当年”之时, OLED在清华大学开始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尝试。1996年,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成立;1997年在实验室闪起一点绿光,中国大陆第一片OLED实验片被成功点亮。正是那一点绿光,推动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在OLED创新路上已走过了20余年。
清华大学和维信诺依靠自主创新使我国的OLED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新掌握了OLED关键技术,在OLED材料、器件、工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拥有4500余项与OLED相关的专利,实现了OLED的大规模量产。据群CINNOResearch报告,2018年上半年维信诺出货380万片,占大陆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的45%,居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
发展产业,标准先行。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凭借在OLED方面的自主创新,在OLED产业发展初期就积极参与OLED标准制定工作,站在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上,为我国产业发展赢得了话语权。早在2002年IEC/TC110/OLED-G国际标准化工作组成立之初,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即代表中国获得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光学和光电参数测试方法”(IEC62341-6-1)的标准制定权,这是IEC首批三个OLED标准之一,其余两个标准由韩国、日本的相关单位负责制定。该标准也是由我国主导制定的首个平板显示国际标准。OLED被公认为是实现柔性显示的最理想技术,自2014年,维信诺开始承担柔性显示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已主导制定2项柔性显示国际标准。这两项柔性显示器件的国际标准也是由我国主导制定的第一和第二份国际柔性显示标准。为未来参与柔性显示国际竞争卡位布局。
2010年清华大学和维信诺OLED项目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这是在显示领域第一次获得该荣誉;2012年2月,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显示领域唯一一次获此殊荣。
清华大学和维信诺OLED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OLED全产业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OLED产业中来。与当初CRT、LCD产业起步时技术落后、走技术引进的道路相比,我国 OLED 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全球几乎同步,在全球显示产业更新换代的阶段我国具有了更好的竞争位置,正处于非常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全产业链共赢OLED黄金时代——从“自主研发”到“协同创新”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今天回首过去,维信诺的发展除了自身的专注、坚持,得益于OLED技术的蓬勃发展、全产业链的大力投入和国家各项鼓励政策。展望未来,我们站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新起点,这些机遇包含制造强国战略开启新时代;5G、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时代,给显示产业带来更多的需求、更广泛的应用、更高的技术要求。
随着去年iPhone开始使用AMOLED屏幕,国内外各大品牌已将AMOLED屏作为高端机型的标准配置。IHS Markit 的研究分析显示,柔性AMOLED 面板出货量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3.357亿片。同时,柔性AMOLED 面板占AMOLED 面板总出货量将由2018年的38.9%上升到2020年的52%。可以预见,未来柔性AMOLED将成为手机屏幕的主流。在终端产品形态转折点以及OLED技术成熟度提升的背景下,OLED显示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现在,我们已站在了“显示无处不在”的门口。有市场、有技术和产业基础,能否抓住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要依靠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维信诺依托多年积累的AMOLED量产及研发经验,与上游厂商开展材料、设备合作,与下游终端厂商在产品设计、需求分析、趋势预判及技术布局等方面合作。在研发投入方面,维信诺已建设两地研发平台,搭建了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实验环境,支撑技术迭代,引领技术发展方向。
31年的OLED产业,22年的维信诺。改革开发进入新征程,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维信诺也将继续坚守使命,携手更多伙伴,开展更多元的交流与合作,努力通过创新改变整个显示‘视’界,促进OLED技术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创造属于OLED的新时代。
上一篇:莫大康:三星的代工梦成真
下一篇:郭台铭的美国焦虑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54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
- AMOLEDpaper
- A High-Speed Current-Mode Data Driver With Push-Pull Transient Current Feedforward for Full-HD AMOLE
- A Driving Scheme for AMOLED Displays Based on Current Feedback
- AMOLED工艺手册
-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LwIP协议深度剖析与实战演练
- 东芝1200V SIC SBD “TRSxxx120Hx系列” 助力工业电源设备高效
- 一起来学Cadence Allegro高速PCB设计
- 5G+MEC+V2X车联网解决方案白皮书
- 曝iPhone SE 4首发苹果自研5G基带:明年3月登场
- 曝iPhone 17全系首发3nm A19系列芯片:无缘台积电2nm工艺制程
- 供应链称上游元器件要大降价:国产手机现涨价潮后会主动下调售价吗
- 消息称苹果将拿出近 1 亿美元用于解除印尼 iPhone 16 系列销售禁令
- 消息称塔塔公司收购和硕在印度的唯一一家iPhone工厂,深化与苹果合作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