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全面启动 5G通讯关键技术热度满点

发布者:czl55555最新更新时间:2017-03-06 来源: 新电子关键字:物联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为达到各界对5G通讯高传输率、低延迟、高网路容量密度等共识目标,通讯业者正积极朝使用更高频段频谱、引进新的调变与天线技术,以及整合异质网路等三大方向投入研发。掌握关键技术发展,可以发掘未来十几年科技与通讯领域重大商机。

2017年5G发展将全速前进。在各国政府与主要通讯大厂竞相投入下,5G技术与标准的发展已更趋明朗,日前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完成5G频谱分配规划、高通(Qualcomm)与Intel都将推出晶片解决方案,另外,Verizon携手七家5G技术论坛伙伴一同研拟自订5G标准期在2017年提前商用,这些进展在在皆显示全球5G发展能量已迅速积累,2017年市场热度更将攀升至新高点。

为达到各界对5G通讯高传输率、低延迟、高网路容量密度等共识目标,通讯相关业者正积极朝使用更高频段频谱、引进新的调变与天线技术,以及整合异质网路等三大方向投入研发。因此,本次活动特别邀请研究单位与技术领先的厂商担任讲师,剖析如何运用6GHz以下频段与毫米波频段达到更高传输速率;并介绍通用分频多工(GFDM)、MassiveMIMO、行动边缘运算(MEC)等5G关键技术。

5G产业愿景 科技发展核心

3GPP的第五代行动通讯愿景分成三个部分,Nokia端到端解决方案部资深技术经理Johan Asplund(图1)说,传统的行动宽频重点为Extreme Mobile Broadband,目标是无论何时何地传输速率皆可达100Mbit/s,峰值速率(Peak Rate)超过10Gbits/s;而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Machine Communication,强调低成本、低耗电、大量连结,每平方公里100万个节点;特殊应用物联网Critical Machine Communication,强调低延迟(Low Latency)、高可靠度(Ultra Reliability)、无行动中断(Zero Mobility Interruption)。

图1 Nokia端到端解决方案部资深技术经理Johan Asplund说,5G的重点为Extreme Mobile Broadband、Massive Machine Communication与Critical Machine Communication。

 

5G高速传输有一个重点,就是采用高频毫米波频段,大约是在24GHz∼86GHz,详细使用频段还有赖各国政府与电信主管机关订定。另外,更多频道同时传送讯息,也有助于传输速率的提升,运用大规模多进多出(Massive MIMO)技术,搭配波束成型(Beamforming)、波束追踪(Beam Tracking)技术可大幅提升传输速率与品质。而结合不同网路频宽的异质网路整合技术,是提升传输速率的方式。弹性的框架设计与分散式的架构,也是发展重点。

在产业预期进展部分,Johan Asplund表示,今年在北美地区,定点的无线传输速率将达1Gbits/s,峰值速率将达5Gbits/s。2018年韩国昌平冬季奥运,将推出试运行的5G服务,除了强化行动性,无线传输的峰值速率将进展至10Gbits/s,网路延迟将缩短至1毫秒(ms),频带的应用将扩展到30GHz;

2019∼2020年,日本、大陆、欧洲都将陆续导入商转,包括史上最盛大的欧洲国家杯足球赛、东京奥运,非授权频段的频宽应用等愿景将陆续达成。

提升网路资源管理效率

与现有4G LTE相较(表1),5G的网路复杂度大为提升,Nokia台湾暨香港澳门大中国区端到端解决方案总监王集祥(图2)指出,5G将WiFi、4G LTE、LPWAN等过去各自独立运作的网路连在一起,也透过多种新的技术提升网路频宽与应用范畴。由于应用太多元,必须要透过不同的网路切片(Network Slicing),区隔各种不同的垂直产业,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最后,4G对云端的应用比较单纯,5G对云端的应用将更为全面与深入。

图2 Nokia台湾暨香港澳门大中国区端到端解决方案总监王集祥指出,5G将过去各自独立运作的网路连在一起,也透过多种新的技术提升网路频宽与应用范畴。

 

 

图3 SGS电子通讯实验室副理廖兆祥指出,在2020年5G时代,行动用户数将较2015年成长1.3倍达92亿,行动宽频用户将成长2.3倍达84亿。

 

从网路资源的应用来看,王集祥解释,5G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叫动态资源管理(Dynamic resource management),由于频宽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要更精准的管理,提供需要的使用者高频宽或长时连结并动态调整。软体定义网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和网路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NFV)也会越来越重要,不仅会共同运作,也对网路资源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非常重要。

在应用上,王集祥举例,自动驾驶、健康、智能电表这三种应用对网路的需求截然不同,如何顺利达成个别目的,网路切片成为未来最主要的手段,网路控制系统会透过不同参数的设定,包括成本、距离、服务品质、资料速率、动/静态、电池寿命、延迟等不同参数的需求,分析出相关应用的网路需求,加以模组化并提供最适合的网路资源给不同的服务。另外,动态经验管理(Dynamic Experience Management)相较于过去大多是静态的管理,不仅能更即时也提供消费者更好的使用者经验。

5G渗透率更高 技术挑战也不小

在5G三大主要应用当中,华硕电脑系统整合开发处赖文政博士说明,高传输速率的应用网路架构中有几个重点,包括网路功能虚拟化、智能型行动运算、小型基地台系统、小型基地台射频晶片与射频收发器子系统。大量物联网系统架构包括:物联网感测器(IoT Sensor)、物联网使用者终端(MTC UE)、物联网存取点/闸道器(MTC AP/GW)、网路功能虚拟化与物联网垂直服务应用等。

5G之所以引起各界瞩目,重点就在其将更深入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层面,SGS电子通讯实验室副理廖兆祥(图3)指出,在2020年5G时代,行动用户数将较2015年成长1.3倍达92亿,行动宽频用户将成长2.3倍达84亿,行动终端连接数将成长1.5倍达116亿,智能型手机用户将成长1.8倍至61亿,行动物联网终端连结数将成长5倍至31亿,行动穿戴装置连结数将达6.7倍至6亿,行动资料流量将成长8.3倍至每月30.6EB,5G用户数2021年也预期将成长至1.5亿,5G可以说是未来几年科技与数位生活的推进器,也是全球经济发展重要的引擎。

图4 资策会智通所主任马进国解释,调变是一种将一个或多个周期性的载波混入想传送讯号的技术,常用于无线电波的传播与通讯。

 

至于天线的构型,除了最传统的平面阵列式天线之外,廖兆祥表示,因应不同使用情境或收讯需要,厂商也发表了许多不同型态的天线,如筒形、角锥、五面/六面锥形,Massive MIMO目前还有一些技术挑战,包括资料瓶颈(Data Bottleneck)、校正(Calibration)、耦合(Mutual Coupling)、不规则阵列(Irregular Arrays)与设计复杂性(Complexity),由于阵列天线复杂度较传统天线大为提升,所以设计与模拟、测试等工作就更加重要。

毫米波(mmWave)利用高频段以提供高传输速度,而提高传输速率,需有MassiveMIMO、Small Cell等搭配才得以实现,廖兆祥认为,其困难在于高频本身的严重衰减特性,以及如何实现高频电路设计。而MassiveMIMO可以提升资料传输率和连结稳定性,资料的接收和传输并完成编码为一大挑战,如何将通道状态的资料从接收器传送到传输器,以便预先完成编码则是主要的困难。

5G调变技术发展

5G由于采用过去多应用在军事、航太的30GHz以上超高频毫米波频段,为达成高速传输,势必采用全新的调变(Modulation)技术,资策会智通所主任马进国(图4)表示,调变是一种将一个或多个周期性的载波混入想传送讯号的技术,常用于无线电波的传播与通讯,利用电话线的数据通讯等各方面。依调变讯号的不同可区分为数位调变及类比调变,这些不同的调变,是以不同的方法,将讯号和载波合成的技术。

图5 工研院资通所新兴无线应用技术组副组长陈文江表示,一般而言30GHz以上的频段才称为豪米波,5G会从6GHz开始慢慢往越高频发展。

 

马进国强调,所有调变的原理都来自于1948年C.E. Shannon的Shannon Theory:C=B*log2(1+S/N)。近年来所有调变技术都是从这个理论而来,相信未来5G NR(New Radio)中的调变技术也会是如此。目前为业界讨论较多的调变技术包括: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Universal-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Filtered-OFDM与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等,新的调变技术以满足高传输速率为主,但也同时需要可以应用在大规模与特殊应用物联网上。

5G频段渐次往高频毫米波发展

高速传输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毫米波mmWave,工研院资通所新兴无线应用技术组副组长陈文江(图5)说,一般而言30GHz以上的频段才称为毫米波,目前工研院是国内进行毫米波研究最主要的团队,5G的频段会从6GHz开始,慢慢往越高频发展,虽然近年各大厂展出毫米波技术应用一直到73GHz或更高都有,不过那么高频的应用不会在5G刚开始的几年投入市场,现阶段11GHz是还不错的频段,再来就是最多国家投入的28GHz,然后是38GHz,这也是工研院目前投入研究的主要频段,不过越往高频发展,路径损失(path loss)的问题就更严重。

图6 元智大学电机系助理教授彭朋瑞指出,5G未来运作于30GHz以上毫米波频段,对于电路设计亦带来重大的挑战。

 

毫米波应用有以下几个挑战,通道量测(Channel measurement)对讯号的传输有很大的影响,相位阵列天线与波束成型(Phased array antenna/Beam forming)也攸关天线讯号与终端的沟通,除了波束成型之外波束追踪也同样影响讯号的良窳;另外,在同样空间中太多装置存取,就可能产生波束成型下的阻塞;另外,毫米波讯号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如果在小范围内有许多使用者需要连结,相关的支援非常重要。

高频电路设计与系统验证挑战

5G未来运作于30GHz以上频段,对于电路设计亦带来重大的挑战,元智大学电机系助理教授彭朋瑞(图6)指出,以60GHz相位阵列收发电路为例,可以采用两次升频的方法,让其频率从基频的数位讯号,转换到60GHz高频再发射。另外,接收器也是采用类似的两次降频方法将高频讯号降为基频处理器可以处理的讯号。

图7 Keysight应用工程师涂智元表示,5G系统复杂度远超过过去任何一代行动通讯技术,讯号量测在5G时代更形重要。

 

在讯号前端的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PA)上,也是目前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元件,由于未来讯号收发频率范围非常宽广,纯矽元件无法负担,目前被业界点名较频繁的材料为氮化镓(Gallium Nitride, GaN)。5G系统复杂度远超过过去任何一代行动通讯技术,所以在开发阶段准确的讯号量测是系统验证非常重要的一环,Keysight应用工程师涂智元(图7)表示,讯号量测在5G阶段更形重要。

 

 

近年测试认证厂商非常强调高频讯号的量测能力,主要就是为了因应5G产业的发展,在初期协助客户建立通道模型也是重点之一。涂智元指出,除了高频讯号之外,波束成型的波形必须要透过不断的验证、调整,以找出系统最佳化的方案,不同的客观环境与应用需求将带来不同挑战,其验证技术也必须要走在产业前面贴近产业的脉动,并与客户站在一起,才可以提供最佳化的测试解决方案。


关键字:物联网 引用地址:物联网时代全面启动 5G通讯关键技术热度满点

上一篇:Wi-Fi需求持续走扬 非授权频谱资源捉襟见肘
下一篇:掌握应用需求/EMI测试要领 蓝牙装置开发不头疼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6:12

Lantronix全新连接服务,提供更方便更具弹性的全球蜂窝连接
边缘计算、物联网(IoT)和远程环境管理(REM)软件即服务(SaaS)、工程服务和硬件提供商Lantronix Inc.宣布推出Lantronix连接服务。这些新服务现已可用,可简化物联网车队和远程环境的连接,提供具有弹性的全球蜂窝连接。 “Lantronix连接服务兑现了我们对可扩展和交钥匙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承诺,扩展了我们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产品组合。我们将继续提升价值,帮助客户快速进入市场、提高运营效率,并为其物联网和远程环境解决方案带来投资回报,” Lantronix首席执行官Paul Pickle表示。“借助我们的新服务,Lantronix现在可以针对客户的硬件、管理和连接需求提供统一的体验。” Lantronix
[物联网]
诺基亚与华信成立合资公司 专注于5G及物联网创新技术
eeworld网报道:18日,诺基亚与中国华信邮电经济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国华信”)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双方同意把诺基亚在中国的业务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整合。 根据该协议,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诺基亚在华的主要运营平台,发展包括IP网络、光网络、固网以及下一代5G网络等创新技术,同时在诺基亚的支持下,继续开拓海外市场业务。 据了解,合资企业协议计划于2017年7月完成,但最终日期将取决于相关政府机构的批准流程。新的合资企业名称为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将在新公司中持有50%+1股的股份,而中国华信持有剩余股份。同时,新公司将设立一个董事会与一个管理团队。 目前,全公司160
[网络通信]
十二五天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分析
导读:日前,天津市出台《天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培育和聚集物联网企业1000家以上,聚集国家级科研机构与研发中心20家以上;实施十大公共云平台和十大行业云平台工程,形成滨海新区和“IT三角”两大产业聚集区。      “智慧地球”“感知中国”……这些“时髦”的词汇和其所描绘的美好未来都离不开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物联网。日前,天津市出台《天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培育和聚集物联网企业1000家以上,聚集国家级科研机构与研发中心20家以上;实施十大公共云平台和十大行业云平台工程,形成滨海
[网络通信]
一直“被”PK LoRa与NB-IOT不能轻易定赢家?
  近期全球低功耗广域网(LPWAN)市场的激增可归因于多个因素。机器学习和 M2M 通信标准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之全球对物联网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低价的 LPWAN 工具和节能机会的增多。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预计在2022 年,全球 LPWAN 市场的价值将会提升至 460 亿美元以上(2015 年的价值刚刚超过 5 亿美元)。虽然 Semtech 的  LoRa  技术在这一领域稍早处于领先地位,但  NB-IOT (窄带物联网)作为强大的 LPWAN 标准也正在迅速得到广泛认同(今年 1 月,Vodafone 在西班牙推出商业  NB-IOT  网络)。        本文对  L
[手机便携]
NB-IoT替代2G仍需三年 全年模组出货量或达7000万
工信部发布工信厅通信〔2020〕25号文《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明确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 《通知》提出,到2020年底,NB-IoT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2亿;推动NB-IoT模组价格与2G模组趋同,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和Cat.1迁移;打造一批NB-IoT应用标杆工程和NB-IoT百万级连接规模应用场景。 对此,一位国内物联网模组企业人士告诉集微网,虽然对于今年官方将主推物联网的计划已有准备,但之前得到的消息是6月份才会
[手机便携]
京东方 "芯屏器和"观念共享物联网万亿级市场
在11月16日开幕的2016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BOE(京东方)携智慧家居、智慧车联多款产品,110英寸8K、98英寸4K、65英寸8K超高清显示屏以及VR/AR、OLED、曲面、异形等新型显示产品震撼亮相。 以“物联网和AI”为主要方向,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在发展显示事业中积累的半导体、显示、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基础,京东方从单一显示器件板块融合智慧系统和健康服务,实现软硬融合、应用整合及服务化转型。 精电国际在今年四月成为京东方子公司之后,其全车显示系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高精度定位系统等全车电子系统解决方案,通过Continental等整体解决方案商应用到全球几乎所有的主流汽车品牌中。 BO
[物联网]
联发科技与微软携手推动物联网创新与安全
4月17日消息,联发科技今日宣布与微软公司合作,领先业界推出第一款支持微软Azure Sphere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系统单芯片 (SoC) – MT3620,提供内置安全与连网功能的微控制器 (MCU) 类型的物联网产品,共同推动物联网创新与安全。微软Azure Sphere是为开发具高度安全性MCU相关设备而设计的操作系统,让各式各样的云端设备得以配备企业级的安全机制。据悉,联发科已送样给予主要合作客户,终端产品将于2018年第三季上市。   联发科技MT3620是联发科技与微软协力开发、适用于微软Azure Sphere物联网操作系统的芯片,将Wi-Fi连网控制内建在处理器芯片之中,同时加载微软最新的安全协定。联发科技MT362
[半导体设计/制造]
SCADA 未来会被工业物联网(IIoT)取代吗?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如何确保企业跟上先进技术的步伐?考虑像SCADA这样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如何加速IIoT应用的实施。 工业物联网(IIoT)正在取代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吗?这是现在经常看到的消息,但它确实已经成为议程的一部分了吗? SCADA 系统将传感器、设备和其它数据源连接到服务器,以供用户使用。IIoT 将传感器、设备和其它数据源连接到数据代理(位于服务器上),以供用户使用。 虽然字母缩写IIoT和SCADA 不同,但二者的功能却是相似的,用于收集数据并提供给需要这些数据的人。IIoT和SCADA系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物联网(以及后来的IIoT)是从使用互联网连接系统的SCADA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