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这个面部识别扫描整个头部 用在手机上更安全

发布者:chenxiaohong68最新更新时间:2017-06-29 来源: 集微网关键字:索尼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腾讯数码讯(肖恩)指纹扫描虽然十分方便,但它可能并不是保护手机安全的最佳方式。


目前已经有技术公司在探索身份认证方面的其他可能性了,比如三星Galaxy S8所使用的虹膜扫描。但与之相伴,3D面部识别或许是更有可能普及开来的技术。在今日举行的MWC上海展上,索尼就将展示自己的这项技术。


据悉,索尼将在自己的Xperia智能手机上展示3D面部识别技术,而后者的安全程度应该会比现有手机的面部解锁功能高出很多。


我们都知道,部分Android智能手机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具备面部识别解锁功能了,但它对于面部的扫描只是2D的。相比之下,3D面部识别会对用户的整个头部进行扫描。


除了安全程度更高之外,3D面部识别并不需要用户把面部正对着摄像头,即便稍有倾斜也能被识别,这也让解锁手机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快速。如此一来,用户不必在忍受多次解锁失败所产生的挫败感。由于虹膜传感器也需要将眼睛以精确角度对准摄像头,3D面部识别的速度应该也会比它更快。


由于无需触碰手机,当你腾不开手或者手上有水时,3D面部识别也要比指纹传感器更方便。


至于3D面部识别是否真得比虹膜/指纹扫描更安全,这还得等到实际测试之后再做判断,但它听上去的确前景光明。


虽然我们在下周所看到的只是一次技术展示,但这项技术或许很快就将被智能手机所采用。由于展示这项技术的是索尼的全资子公司SoftKinect,而索尼本身又是全球的主要智能手机摄像头供应商之一,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开始销售支持该技术的手机摄像头。


实际上,有传闻称iPhone 8就将支持类似的功能。考虑到苹果在2013年就收购了3D传感器技术公司PrimeSense,这个猜测听上去的确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除了安全性的提高之外,为智能手机配备3D景深传感器还能开启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测绘室内空间和提高增强现实功能——后者也是苹果在探索的另一个领域。如此看来,这或许会成为有一个智能手机必备的功能。

关键字:索尼 引用地址:索尼这个面部识别扫描整个头部 用在手机上更安全

上一篇:三星Galaxy Note 8规格刚刚泄露
下一篇:手机没电也可以打电话?研究者开发不用电池的手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6:45

VR大事记汇总:索尼降价、HTC发布新品
光场相机公司 Lytro宣布关闭, 谷歌 接收部分员工 上周VR陀螺发表的资讯“谷歌或4000万美元收购光场相机公司Lytro”中,显示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有多个信息源表明,谷歌正在收购光场相机公司Lytro。     如今,Lytro在一篇博文中表示,他们正在逐步关闭公司,不会再接受任何新订单,也不会提供新的服务。同时外媒TechCrunch表示,谷歌并未完全收购该公司,Lytro团队的一些成员将加入谷歌,谷歌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陀螺点评:产品很好,可惜资金不足以支撑到市场的成熟。   珑璟光电40度视场角AR光波导量产方案面世,性价比超Lumus 今天,国内虚拟显示光学模组公司珑璟光电,正式对外发布了其最
[嵌入式]
挑战英伟达,索尼AFEELA里的高通数字底盘
2024年CES展上,索尼用自家的PS5游戏机遥控原型车 AFE ELA登台颇为惊艳,预计AFEELA在2025年上市,起售价约为45000美元,首选发售地据悉是北美。AFEELA是 高通 数字底盘的典型代表。 AFEELA具备800TOPS的 算力 。 图片来源:SHM 图片来源:SHM AFEELA显然是采用了两套Snapdragon Ride级联,推测SoC是高通的SA8650,加速器是基于Cloud AI 100 Ultra的车载版。 AFEELA的AD/ ADAS 架构 图片来源:SHM 上图是AFEELA的AD/ADAS架构,不要质疑CNN做感知,即便是2000TOPS的英伟达也支撑不起
[汽车电子]
挑战英伟达,<font color='red'>索尼</font>AFEELA里的高通数字底盘
索尼对VR领头羊位置感到不安
   索尼 的PS VR 头显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至今为止出货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台,而到今年年底预计可以达到260万台。这已经遥遥领先了HTC Vive和Oculus Rift两个对手,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高端 VR 头显的制造商。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居安思危!索尼对VR领头羊位置感到不安   但是 索尼 互动娱乐全球CEO Andrew House近期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VR 游戏市场需要更多的竞争对手,这样可以驱动VR这项技术的市场接受程度,并且刺激VR软件工程和更多的VR内容开发。而 索尼 的一家独大让他们感到不安,这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对于目前的 VR 市场领头位置我并不十分轻松
[嵌入式]
索尼半导体分公司推新款芯片 可即时连接到NB-IoT或CAT-M网络
据外媒报道,索尼半导体以色列分公司Altair推出低功耗、体积小、安全性高、高度集成的芯片组ALT1250。该芯片组专为蜂窝IoT设计,可与低功率NB-IoT或CAT-M网络即时连接,且无需持续充电。 (图片来源: Altair ) ALT1250芯片组可帮助应用设备延长电池寿命及缩小尺寸,此外,还支持5G、双模CAT-M和后备2G功能的NB-IoT,旨在与IoT服务和蜂窝网络共同发展。它还支持MCU子系统以及集成式SIM(iSIM)卡,可以保持连接状态的同时不占用空间。其内置的安全功能还可为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可靠的IoT服务。 无论是智能电表、可穿戴设备、资产跟踪、车辆远程信息处理还是智能城市,ALT1250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索尼</font>半导体分公司推新款芯片 可即时连接到NB-IoT或CAT-M网络
G Velvet谍照:系三星Note 10+索尼Xperia合体?
近日,有外媒曝光了LG全新系列LG Velvet的真机谍照。   从谍照上看,LG Velvet至少拥有黑白两色,正面为居中挖孔设计,从反光来看两侧有弧度,应该是曲面屏,背部则是竖排3摄+闪光灯设计,整体风格更现代更极简,而且从开盖照开看,LG Velvet还支持无线充电。   如果各位读者对老机型还有印象的话,LG Velvet其实非常像三星Note 10+索尼Xpiria Z5的合体,有一点日系的设计感,总体而言相较于今年其他一票矩形多摄的设计,堪称清流。   规格上,LG Velvet采用水滴屏,搭载高通骁龙765G移动平台,配备8GB内存+128GB存储,前置1600万像素,后置4800万主摄+800万超
[手机便携]
加入RRAM开发战线,Sony与Micron共同发表新成果
新世代的NVRAM开发逐渐进入火热阶段。 继Crossbar在先前 IEDM 2014(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发表了他们在电阻式记忆体(Resistive RAM, RRAM、ReRAM)的最新成果之后,Sony 也与合作夥伴 Micron 发表了自 2011年首度公开RRAM 试作品后的最新试作品结果。 在RRAM的合作关系中,Sony 与 Micron 各自扮演了重要角色;Sony 持有 RRAM 的技术,Micron 则是目前记忆体制造业的大厂。在今年的 ISSCC 2014 研讨会中,先是公布 16Gbit RRAM 的电路技术,紧接着
[手机便携]
加入RRAM开发战线,<font color='red'>Sony</font>与Micron共同发表新成果
索尼全球发售Xperia Z3+:骁龙810死撑
    Xperia Z4在日本、Xperia Z3+ Dual在中国、Xperia Z4v在美国先后发售之后,索尼今天宣布,Xperia Z3+本周内正式推向全球市场。   Z3+其实就是Z4,只不过索尼承认它的提升幅度还不足以担当新一代旗舰机的威名,所以在日本之外就换了个名字。   而在这个国际版的内心,跳动着的依然是那颗滚烫的骁龙810,所以尤其提醒大家,在这个酷热的夏天里,Z3+不要连续使用太久,记得勤关机……   当然,在美国发售的是Xperia 4v,规格更加强悍,尤其是索尼首款配备2K屏的手机,但处理器还是骁龙810。
[手机便携]
索尼电子推出两款新型车载AV接收器
据外媒报道,索尼电子公司(Sony Electronics Inc.)宣布推出新型车载AV接收器:XAV-AX6000和XAV-AX4000。两款新的AV接收器都具有新的关键功能,例如完全无线智能手机转换,因此即使将设备放在口袋里,驾驶员也可以在路上使用语音控制进行导航或播放音乐。 XAV-AX6000 图片来源:索尼 索尼电子公司消费者业务集团总裁Tyler Ishida表示:“很高兴可以为产品阵容添加两款新的AV接收器,从而使消费者可以更好地增强驾驶体验。新功能包括兼容的iDatalink® Maestro®、声音定制和简洁的界面设计,从而使驾驶员可以更好地专注于道路,同时让驾驶过程更加愉快。” XAV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索尼</font>电子推出两款新型车载AV接收器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