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秋天:后任正非时代,18万员工的公司如何走出增长(2)

发布者:静静思索最新更新时间:2017-08-30 来源: 腾讯深网关键字:华为  任正非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身处运营商业务销售一线的肖军心情有些忐忑。在他看来,更坏的情况还在后面。


“每年都会担心业绩有没有增长或下滑,结果最后还是完成了任务。但从上半年的情形来看,今年有点儿悬。”肖军对腾讯科技表示。


华为有三大业务,分别是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以及企业业务。其中,运营商业务的收入一直占据大头。据华为去年的业绩显示,2016年,华为运营商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906亿元,同比增长24%,占华为总收入的55.7%。更早一些时候,这个比列更高。


除了消费者业务之外,华为在半年业绩中向来不公布另两个业务的收入情况。华为在此次半年报中称,2017年上半年在三大业务领域均获得稳健增长。其中,运营商业务协助全球运营商持续推进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不过,腾讯科技从华为内部了解到,上半年运营商业务只是微涨,与去年基本持平。


“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很多国家经济不好,运营商投资乏力。而国内市场还算稳定,但整体不如往年。”肖军说。

 

行业深知,运营商业务是华为的传统业务。过去,华为依靠成本优势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抢夺了众多订单从而排挤出了对手。2014年,华为首次在营收规模上超过爱立信,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抓住了运营商由2G话音时代向3G\4G流量经营的转型而大获成功。据相关机构统计,在过去三年中,全球运营商在3G/4G网络部署上累计投入超过万亿元,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更是投入不菲。


受益于运营商3G/4G网络部署的热潮,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水涨船高。


据了解,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运营商网络投入最疯狂的时候,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665亿元、1921亿元、2323亿元,连续三年增幅实现双位数。


“2013年,全球开始大规模投资4G网络建设,还有不断升级的固网业务,华为抓住了这个机会所以增长很快。不过,随着后来4G网络趋于成熟,运营商相关投入也开始放缓,对于华为而言,运营商业务进入瓶颈期。”来自某运营商网络部的楚建军对腾讯科技说。


这一点从华为的业绩上也可窥见一斑。自2013年开始,华为运营商业务虽然收入在增长,但增幅却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该业务增幅比例分别是:4%、16.4%、21%、24%。


华为的收入一直是曲线式上扬,没有大起大落。但可以看到,在规模建网的前两年,运营商业务增长迅猛,此后便一直缩减,去年增幅仅涨了三个百分点。


对于收入贡献最大的运营商业务,一旦增长出现停滞或者下滑,对华为的影响打击可想而知。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电信设备商本身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参与的竞争者也相对固定。5G尚未规模商用之前,通信业将处于一个巨大的空窗期。在此情形下,华为可挖掘的空间所剩无几,更别说增长。


目前,电信设备商主要是华为、爱立信、新诺基亚以及中兴。去年的数据显示,华为以35%的收入份额独占鳌头,爱立信和新诺基亚以30%左右相近份额紧随其后,之后是中兴。


曾几何时,爱立信连续多年增长停滞,最终丧失了“第一电信设备商”的宝座。今天,华为面对的依然是一道难解的题目。


担忧:内外交困的终端


“利润”是过去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提及最多的词语,也是目前操盘者余承东肩上最大的压力。


消费者业务是目前华为整体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业务。华为去年的年报显示,消费者业务实现收入1798亿元,增幅位列三大业务之首,同比增长43.6%。前年,这个数值是73%,比另两大业务增幅之和还要多。


在今年上半年业绩中,消费者业务表现依旧不俗。智能手机出货量高达7301万台,同比增长20.6%。销售收入超过了1054亿元,同比增长36.2%,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但相比去年,无论是发货量还是收入增幅均有所下滑。


据接近消费者业务高层的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华为手机上半年的利润整体控制还算可以,但距离预期仍有差距。


增长最快的业务开始放缓,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来自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比以往更激烈;另一方面则是任正非要求终端控制规模,提高利润。


众所周知,虽然国产手机这几年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像华为这样的体量超过苹果、三星只是时间问题,但与市场份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手机的利润始终微薄。


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总额为121.1亿美元。其中仅苹果就占83.4%,而中国手机品牌的利润占比都比较低。


在规模趋于稳健之下,华为终端自然对利润的渴望开始强烈。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华为消费者业务部门的营业额达到了260亿美元,与2015年的190亿美元相比增长42%,但是营业利润仅为20亿美元,不但没有达到25亿美元的预期目标,甚至低于2015年的22亿美元。


对此,任正非常不满。在今年年初消费者业务大会上,他强调终端必须要有利润,利润一定要有现金流。


为何利润不达标?除了硬件所需的元器件成本逐年增加之外,按照余承东的说法,华为手机盈利能力主要受制于零售、渠道和营销方面的成本过高。


可以说,手机行业的竞争程度以及持续时间超过任何一个行业。今天,华为是国产手机第一,但不代表可以永远第一。


自2015年以来,OPPO和vivo凭借线下渠道和广告营销优势迅速崛起,到2016年三季度OPPO和vivo超过华为夺得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第二的位置,同年四季度华为扳回一局回升至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但是全年依然未能夺得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迫于竞争压力,华为去年大力加码公开渠道建设。2016年全球公开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71%,较2015年提升13%,全球零售阵地总量提升至7万多家。


余承东曾对腾讯科技说:“正常手机的渠道商拿点是4-6%,最多8%,但华为要高出10%多”。


除此之外,营销也是华为在去年的重大投入之一。2016年,华为开始尝试众多全球营销,涉足设计、时尚、娱乐和体育等领域。相继邀请足球运动员梅西担任华为形象代言人,好莱坞娱乐明星亨利和斯嘉丽作为P9代言人,并持续与全球知名品牌徕卡、保时捷以及高端时尚平台VOGUE及各大时装周展开合作。在《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中华为的排名上升至50。


规模和品牌的迅速提升,背后自然离不开高额的投入。从华为的体量以及频繁的动作来看,一年数十亿元不在话下。


在半年业绩的沟通会上,余承东没有公布利润数据。腾讯科技从多个渠道询问得知,华为终端今年的目标盈利为40亿美元,是去年的两倍。


余承东此前接受腾讯科技采访表示,未来研发方面华为会继续加强,在2017年将会削减渠道、零售和营销成本,保证华为手机在销量增长的同时利润也获得相应的增加。


还不仅仅是利润目标。去年年初,华为任正非在市场工作大会上讲话指出,华为终端要敢于在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收入。


无论是规模还是利润,对华为、对余承东而言,这绝对不是一副轻松的担子。


“前几年的压力很大,这几年已经在减少。2016年、2017年这两年华为会继续打基础,2018年以后,我想我可能会轻松些。”对于未来,余承东不敢轻言放松。 


博弈与独立


如果说竞争和利润是华为所面临的外部困扰,那么来自内部的掣肘则日趋严重。


华为是一个拥有18万员工的巨型公司。其中,消费者业务的人数约1.8万人,几乎是小米、OPPO、vivo(不算工厂人数)三家人数之和。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华为其实入局手机市场年头已久。早在2003年的时候,为了配合运营商业务,华为生产过没有技术含量的定制机。当时,华为还一度考虑是否要出售手机业务。直到2011年在三亚的那场务虚会,华为下定决心重做手机。


当时,任正非把在欧洲无线业务的功臣余承东调过来主管手机。对于以2B业务成名的华为而言,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大战略调整。也是从那一年起,华为不再是外界眼中低调的华为。


虽然手机也是通信的一部分,但对常年面对通信设备2B的华为而言,在兼顾2B之下还要面向2C的消费者,这不仅仅在业务上是一个挑战,更是一次内部文化的碰撞与洗礼。


在华为消费者业务工作五年的邱明回忆到:“当时,华为第一次做公开市场的手机,又是自主品牌,所以并不了解玩儿法。对外取经的同时,还要顾及内内部管理文化的约束。”


初期的华为手机确实交了不少“学费”。P1、P2让华为明白了供应链、渠道管控的重要性,与互联网企业合作(360特供机)让华为意识到融入2C市场并没有捷径,P6之后的一路成功,让华为学会了长时间聚光灯下从容面对内外部的挑剔。


直到今天,华为内部一些人仍在不断抱怨。在他们看来,手机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业务,但却每年花掉大量资金,收益也不成正比。


余承东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我的痛苦来自反对声,很多不同的异议,很多噪音,压力非常大。”


从2010年到2016年,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分别为300万部、2000万部、3200万部、5200万部、7500万部、1.08亿部、1.39亿部。六年间,华为终端成为能够真正对抗洋品牌的国产品牌之一。


事实上,伴随着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内部权益的博弈也愈发明显。


2016年底,华为旗下手机品牌荣耀发布了极具未来感的Magic手机,它与现有华为终端的产品不同,其首次在产品中植入了智慧感知的概念。如此重要的产品,却并不在华为消费者业务全年的产品规划之内。


据了解Magic手机的华为终端内部人士透露,Magic手机是华为轮值CEO徐值军带领华为2012实验室主导的产品,主要展示华为对未来智慧手机形态的探索。


“但实际上Magic主要是对标小米的MIX。起初徐直军希望母品牌来做,但老余(余承东)没有同意,原因是怕打乱产品节奏,无奈之下交给了荣耀来做。”该人士告诉腾讯科技。

按照小米手机CEO雷军今年年初的说法,小米MIX一代已售出10万部。另据网上的谍照,小米MIX第二代产品的发布也已进入倒计时。反观对标的Magic,由于属于概念型产品,至今都没有量产,甚至也很难看到荣耀的相关宣传。


对此,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Magic是对未来探索预留的型号,不是荣耀常规产品,V系列和数字系列是荣耀未来持续演进的产品。至于第二代Magic目前没有发布时间表。


除此之外,还有去年发布的Nova系列。按照华内部人士的说法,Nova并非早先规划的产品,而是面对OPPO、vivo的冲击以及上层施加的压力,仓促之下由原来的G系列演变而来。

据了解,G系列从去年5月份推出G9青春版后别再没有发布过新品。而在G9青春版五个月后,Nova亮相。当时,除了处理器略有不同外,两款产品配置上几乎完全一样。


对于上述说法,华为终端官方未予置评。但可以看出,参杂着上层意见的华为手机,已不再是当初节奏有序的坚持聚焦中高端市场,而是开始变得有些臃肿。


目前,华为母品牌包括主打高端市场的Mate与P系列、中端市场的Nova、G、麦芒系列以及低端的畅享系列。子品牌荣耀下有荣耀与畅玩两个品牌,荣耀定位中高端性价比,去年新增了面向高端市场主打科技感的V系列,畅玩定位入门级千元机市场。这其中,后增的华为Nova一直被业界诟病与荣耀左右手互博。


除此之外,集团与中国区之间的话语权争夺也是异常激烈。


腾讯科技已从华为内部证实,从2015年开始,集团为了能够有效管控各大区域,某高层欲成立大区中心,由集团委派人员进行区域管理。


 “当时上面想在全球设立六大品牌中心,包括中国、新加坡、墨西哥、土耳其、英国等,其实主要是想掌控出货量占据大头的中国市场,建立统一管理的同时以获得较高的话语权。”一知情人士对腾讯科技说。


但由于遭到中国区强烈反对,此事最终没有成功。更能说明中国区重要地位的事情还发生在上月发布的畅享7上。


7月7日,华为终端与肯德基在上海宣布合作并推出畅享7肯德基中国版,看似一个普通的合作,却引发高层“不满”。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发布会之前,余承东电话中斥问“和肯德基合作为什么我不知道?”随后命令发布会中不能出现任何“肯德基”字样。


面对突如其来的命令,华为终端中国区有些不知所措。后据该人士透露,余承东之所以发怒,是因为涉及到华为终端在海外高端市场的品牌认知。


用内部员工的话来讲,“主要是海外媒体把与肯德基的产品营销,引申到了两个品牌层面的战略合作。而肯德基在海外市场比较低端,怕影响了华为在海外的高端品牌形象。”


事实上,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体制下,并不适合华为终端的长远发展。言外之意,华为终端应该按照2C的商业逻辑去实现独立运作。直到今天,在内部仍能听到华为终端应该独立的声音。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华为终端要想完成100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目标,就必需遵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规律,独立是必然趋势。未来竞争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生态,只有在更开放的环境中,借助资本及资本运作的力量,才能有更大的格局。


另一方面,手机业务的不断庞大也滋生了一些内部腐败问题。目前,已有部分管理人员、员工应因涉及经济问题被调查。而在内部推行的“钓鱼执法”也使得大家人心惶惶。


在深陷增长瓶颈、利润提升、管理漏洞等多重困境之下,“变阵”或许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变阵:董事会换届?


众所周知,华为并非上市公司,那么何来董事会换届之说?


此事要从七年前说起。2011年初,在华为发布的2010年年报中,华为首次披露了董事会成员名单。共13名,具体包括:董事长孙亚芳,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常务董事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董事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


按照外界说法,新董事会改选以及公司架构调整,华为是希望按照上市公司管理制度去发展,是华为“去家族化”的一种举措。另外,也与华为面临的转型压力有着密切关系。

当初,电信业面临天花板以及 “云计算”时代电信业与IT业的相互渗透,对华为业务模式、市场策略、企业文化带来的全方位挑战。


在任正非看来,华为必须从过去电信设备商封闭竞争的惯性中走出来,走向开放与合作。所以,华为对业务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依据用户类别划分的运营商、消费者和企业三大业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面对今天的诸多问题,华为似乎又到了“变阵”的时刻。


据上述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不出意外,华为下半年将启动新一届董事会选举。对此,华为官方不予置评。腾讯科技随后从华为多位内部人士了解到,换届一事确实存在,但没有具体时间表。


“这个选举的周期会持续较长时间,上一次就是在2010年下半年启动,最终公布是在2011年初,具体要看选举的进度,毕竟现在华为持股的人数要远多于当初。”该人士说。


从目前来看,孙亚芳卸任董事长一职可能性已非常大。现年62岁的孙亚芳,1992年进入华为,1999年任华为公司董事长至今。在业界,人们用“左非右芳”的美誉来形容她与任正非。不过在近几年,华为持续健康发展下,孙亚芳逐渐退居二线,更多时间代表华为形象参与外事活动。


那么,谁将是华为的新董事长?


从常理来看,副董事长、现任华为轮值CEO的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三位机会都很大。据了解,徐直军主管华为战略,担任华为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平主管理财务,担任华为财经委员会的主任。胡厚崑主管人力,担任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


“实际上也并非分的很清楚,有时都是交叉管理,而遇到重大决策需要上报EMT(华为一个高层管理组织)集体讨论。从业务份量以及过去几年的战略实施来看,徐直军很有可能上位。”据接近华为管理层的人士透露。


(注:EMT是华为日常经营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委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EMT成员不多,属于华为最为核心的高层,一般都是在华为工作十年以上的元老。通常,EMT成员都是董事会成员,而董事会成员未必是EMT成员。)


不过,这个说法在华为内部有很多版本。有人认为,技术出身的郭平更符合华为的创新基因;还有人认为,华为未来的发展需胡厚崑这样国际化的视野。


另一副董事长是任正非。内部认为,耄耋之年的他并不会成为新董事长,而是很大可能卸任副董事长的职位,只保留总裁一职。


至于任正非是否彻底退休这个问题,过去几年外界一直在传,但关键问题还在于任正非自己。比起他自己持有华为股权1.01%更大的权力在于,13位董事成员中只有任正非拥有一票否决权,目前为止他还从未行使过该权力。


倘若按此调整,那么空缺的副董事长将会提拔两位新人。从内部的说法来看,一个是任正非之女、华为CFO孟晚舟。一个则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而他们自然也就成了新轮值CEO的候选人。


据了解,华为每一次董事会换届都会引入大量新人。上一次,新面孔的数量在13名董事会成员中占到了7个席位。如李杰、丁耘、孟晚舟、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等人。

华为认为,保持新鲜血液可提高创新思考,有利整体发展,尤其是来自一线的年轻干将。用任正非的话来讲,“要让最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


“孟晚舟本身是公司的常务董事,负责财务这些年能力比较突出,升任副董事长在情理之中。余承东掌管的终端这几年业绩卓越,又备受任正非的欣赏,相比其他几位机会很大。”该人士说。


实际上,余承东的调整早有征兆。据了解,今年4月,回归消费者业务不到一年、分管移动宽带和家庭产品线总裁的万飚悄然升任为华为终端COO,这被外界认为是未来有可能接替余承东的一个重要信号。


据了解,万飚曾任华为终端的CEO,2013年因海外轮岗调到俄罗斯片区担任负责人,当时华为副总裁,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接管。


“万飚和余承东是同一批进入华为董事会,在负责终端业务时可谓经验丰富,也是老余的老搭档,所以接替老余只是时间问题。”上述人士透露。


不过,在近期的一个行业会议间隙,余承东向腾讯科技给予了否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未进董事会的任平,任正非之子在这一次有望成为董事会新成员。


据了解,任平主要负责华为旗下的慧通公司,慧通是华为的服务公司,提供酒店机票和会展等服务支持。除此之外,任平还涉足房地产。


相比孟晚舟,任平基本上不参与华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如果此番真的进入董事会,加上孟晚舟顺利成为副董事长,不排除任正非有意培养锻炼子女,以待他日接管华为。


不过,在最终结果没有公布之前上述调整都存有变数,具体还要看选举的时间进度,由于华为是非上市公司所以并没有相关公示,也无从查询选举周期。


按照华为内部流程,持股员工先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董事会。上一次,华为约6.4万持股员工选举了51名员工作为选举代表,历时半年之久。


解药:通往全联接社会


主力业务的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解铃换需解铃人,从运营商业务的转型入手或许是解决华为发展瓶颈的最好解药。


当前,全球电信运营商正结合自身优势,由“投资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更加关注最终用户体验、服务及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大价值。


华为认为,通过提供数字联接,实现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和开发云上的应用并做好大数据分析这三部曲,运营商可实现新增长。对此,华为制定了全联接的战略。


对于华为未来的机遇,人工智能驱动异构计算崛起,云DC从效率向智能演进,行业数字化转型驱动智能终端联接数激增,计算发展的新起点已经到来。


围绕这三部曲,华为先从自身开始转型。去年华为发布了“全面云化”战略,提出全面云化战略的核心是从设备、网络、业务、运营四个方面全面改造ICT基础网络。


为此,华为还专门成立了Cloud业务部,与其他三大业务部门并行,郑叶来成为新任Cloud业务部的总裁,并兼任此前的IT产品线总裁。


华为常务董事徐文伟表示,华为成立Cloud BU是打造数字化华为的关键,这也是华为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未来十年内,这个市场将有15万亿美元的规模。


应该说,Cloud业务未来是面向个人、家庭、企业及政府多个场景,贯穿了目前华为的三大业务。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华为创始人任正非74天见了6个省的省委书记,平均每12天任正非就会与一位省委书记见面,并且每到一处就会与当地政府达成战略合作。目的自然是通过华为提供的云服务产品帮助政府、当地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城市。


很显然,在云业务的作用下,华为正试图从依靠传统的出售电信设备赚钱转向利润更高、投入更轻的云服务产业。


从2C的角度而言,对于智能手机,整个行业的利润都在高端市场,所以未来华为依旧会继续向高端市场布局,用品质提升产品单价。


对此,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总裁朱平透露,华为今年在中国市场进步最快的产品档位是3000-5000元人民币,目前市场占比第一。5000元之上依旧是三星和苹果的天下,而这也是华为未来努力的方向。


据上半年的业绩显示,华为两款高端产品P10系列及mate 9系列发货量分别超过600万部和850万部。截止今年5月,华为在500美元以上全球高端市场份额大幅增长8.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华为手机的互联网生态正在形成。据腾讯科技从内部了解到,华为手机云服务收入同比超过100%,全球注册用户超过2.8亿户,汇聚了超过27万开发者。


自2007年推出iPhone智能手机至今,苹果公司从iOS相关产品中获得的收入累计已有一万亿美元。市场研究公司App Annie的一份最新报告也显示,到2020年,移动应用程序市场的规模有望较2015年的700亿美元增长1.7倍,增长至1890亿美元。可以预见,华为在该市场的收入空间非常巨大。


瓶颈、压力、变阵......这是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都要经历的过程。过去的华为也曾经历过行业“寒冬”,也曾无畏的走过去。


任正非曾说:“水和空气是世界上最温柔的东西,但是一旦在高压下从一个小孔中喷出来,就可以用于切割钢板。可见力出一孔,其威力之大。如果华为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下一个倒下的就不会是华为。”

关键字:华为  任正非 引用地址:华为的秋天:后任正非时代,18万员工的公司如何走出增长(2)

上一篇:华为的秋天:后任正非时代,18万员工的公司如何走出增长(1)
下一篇:YouTube换新Logo:设计更简洁/引入全局黑夜模式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08

三个原因解释华为MateRS保时捷设计为何能卖这么贵?
  北京时间3月27日, 华为 如约发布了今年首款旗舰手机P20,而作为整个发布会的神秘彩蛋, MateRS 保时捷设计的亮相让人眼前一亮。除了奢华的设计和众多前沿的科技外, MateRS 的定价也让人很多人感受到了奢华手机的不同。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相比去年年底发布的Mate 10保时捷设计版本,这次的 MateRS 足足贵了近300欧元,达到了1698欧元,这也让这款手机成为目前 华为 智能手机销售史上最贵的手机产品。   而对于这样的定价,外界的看法不一,而这款手机将在4月12日中国的发布会上亮相,很多人认为它的价格将破万。   美国权威科技媒体《The Verge》专门撰文指出, 华为
[手机便携]
新天科技:公司NB产品获华为技术认证证书
财联社消息,新天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物联网智能计量监测系统、智慧水务、智慧农业以及电力智能仿真及运维系统四大板块,公司NB产品取得华为技术认证证书。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加大产业布局,实现公司国内与海外市场齐头并进的发展目标。 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注册资本11.7亿元,公司于2011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手机便携]
吴德周夸华为Mate X2:做得非常好
集微网4月13日消息,前字节跳动新石实验室总裁吴德周近日发文夸华为Mate X2,他称自己也体验过华为Mate X2真机,做得真的非常好。 据悉,华为 Mate X2内屏采用8英寸柔性屏,上覆截止目前业界首发磁控纳米光学膜,有效降低屏幕反光率。外屏采用 6.45 英寸双挖孔设计,内外屏均支持90Hz高刷新率与 P3 广色域,屏幕使用和观看体验舒适顺滑。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Mate X2还采用了业界独有的双旋水滴铰链,既实现了天衣无缝般的折叠,又能保证最小化的弯折痕迹,让展开后的屏幕更平整顺滑。华为 Mate X2 还创新双楔形一体设计,锐利纤薄外观下蕴藏重心偏移设计,单双手握持重心均巧妙处于平衡点,握感轻松自在,打造平衡美
[手机便携]
四巨头相争车联网,谁是最后赢家?
进入车联网新阶段 “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在华为Mate 40系列发布会现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坚定地表态,维护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不造车的誓言。 10月30日,在华为Mate 40系列发布会现场,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I,旨在通过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还发布了首款汽车领域硬件产品车载智慧屏,该产品属于后装设备,搭载鸿蒙OS 2.0。 华为介绍,HiCar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20家车厂,合作车型超过150款车型,具有30多款应用。2021年预装车型达到500万辆。 “HI方案是华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转移,后期会对汽车行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看来,华为从5G和
[汽车电子]
四巨头相争车联网,谁是最后赢家?
华为再战小米 这一次是在生态链领域
集微网综合报道,在去年,米家官方微博宣布小米生态链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而且同比2016年增幅达到100%,成绩骄人。一年来,小米生态链旗下产品接连斩获iF金奖、Good Design best 100、红点Best of the best三大设计大奖,实现工业设计上的大满贯。 在今年小米CDR招股书中,一份关于公司的营收情况表进一步凸显了小米生态链的重要性,自2015年度~2018年3月,智能手机收入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对的IoT及生活消费产品(也就是我们说的小米生态链)的收入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预测小米未来的成长空间不在智能手机而在小米生态链。 小米生态链的营收突破百亿与所占公司收入比重在逐年提高,可以
[手机便携]
华为与高通谈判进入最后阶段,每年付高通5亿专利费用
据外媒报道称,高通和华为正在谈判专利和解事宜,而此事已经得到了高通方面的证实,虽然目前不清楚双方和解的进度,但有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已经到了谈判最后阶段。根据业界消息人士透露的情况,此番跟高通和解,华为每年支付的专利费用可能会超过5亿美元,但远达不到苹果和解的45亿美元。主要是华为在通信领域的专利非常的多,特别是5G技术上,这样华为可以和高通进行交叉专利授权,从而大大降低核心授权专利费用。 4月,随着苹果与高通的和解,也加速了华为与高通的和解。此前双方就已经进行专利和解上的接洽,不过在具体的专利费金额支付上,华为要远远低于苹果。预计会在5月底或6月初公布最后结果,至于华为要给高通交付多少的专利费,目前还没有准确说法,但是肯
[手机便携]
2017年Q3华为逆袭三星登顶,国产智能手机在秘鲁市场表现亮眼
集微网消息(编译/丹阳)根据counterpoint对市场监测服务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2017年第三季度秘鲁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增长27%, 与上一季度相比提高10%。以华为为首的前6个品牌占据了70%智能手机市场。剩下的30%由超过40个品牌共享。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40%的份额。其中,以华为、摩托罗拉和中兴表现也较为亮眼。 在分析第三季度的调查结果时, 高级研究分析师Tina Lu说, "自从第四运营商 Entel进入以来, 秘鲁成为拉美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市场。多家运营商为抢占市场进行了战略调整,借此机会控制了90%以上的手机分销市场。” Counterpoint的研究助理Parv Sharma在谈到市场表现时表示,
[手机便携]
华为Mate Xs 2引争议!外折、内折和对折 谁是折叠屏手机的终极方向?
随着华为Mate Xs 2手机的发布,再次引起了折叠屏手机折叠方向的讨论——作为“折叠屏手机”,其最大特色自然就是可以折弯,从已量产的机型来看,它们的折叠方式主要以外折、内折和对折为主,那么这三种折叠设计谁更优秀? 折叠面板的特殊之处 折叠屏手机必须选用OLED材质的屏幕面板,它们同样以传统3D曲面屏、3.5D瀑布屏所采用的柔性OLED屏幕为基础,但整个屏幕模组需要做到更薄,并解决屏幕面板反复折弯时可能出现的各层间错位的问题。 因此,折叠面板大都放弃了外挂触控层的设计,采用将触控层直接封装到薄膜层之上的贴合技术,对工艺的要求更高,也随之带来了更高的成本。 保护盖板的材质之谜 任何材质的屏幕面板都是非常脆弱的,表面必须覆盖一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华为</font>Mate Xs 2引争议!外折、内折和对折 谁是折叠屏手机的终极方向?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