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我看不起中兴的侯为贵

发布者:Haifeeng最新更新时间:2017-12-21 来源: 创事记关键字:任正非  中兴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侯为贵无疑是个好人,对员工也极其温和,在中兴的历史上,侯为贵一共只免过三位高管,其中有两位还被送到美国去学习。回国后,侯为贵给他们安排了新的工作。


  最近看中兴员工跳楼的新闻,刀哥就在想:


  要是侯为贵还掌权的话,这件事,估计就不会发生了!


  有他在,中兴的离职沟通,绝对会更温和一些!


  可话说回来,要不是他,中兴估计也落不到今天!


  1、曾是华为老大哥,逼着任正非狂奔!


  如今,华为的营收是中兴的6倍,放在30年前,这个数据,是要倒过来的。


  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作为航天691厂技术科长、技术专家的侯为贵,被派到深圳,做起了电子表、电子琴的加工业务,一年就赚了35万元,这就是最初的中兴通讯。第二年,他用做贸易挣来的钱成立研发小组,专攻交换机领域,3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到1992年,中兴合同销售额已经突破1亿元。就此,中兴进入通信领域,并一发不可收拾。


  就在侯为贵专心研制交换机时,转业军人任正非乘上了南下深圳的列车。1988年,他和几个人合伙凑了10万元,在一栋居民楼里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最初代理了香港一家公司的用户交换机产品,开始走上销售电信设备的路子。


  经过两年的积累,华为在沿海区域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任正非也开始做研发,推出了自己生产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同城创业的两人,惺惺相惜,还多次聚在一起,讨论民族通讯崛起的道路。


  但商场哪有永远的朋友?


  1996年,侯为贵决定突破原来产品结构上的单一性,向多元化领域扩展;凑巧的是,任正非也在同一年为华为制定了发展计划。两家在产品结构上,至少有70%是重合的。


  随即,双方开始紧锣密鼓地排兵布阵。任正非靠极具攻击性的销售团队,四处出击,争夺市场;而侯为贵则使出价格利器,用低价俘获人心。


  同城兄弟头一回有了针锋相对的苗头!是继续各自为战,还是直接撕破脸皮兵刃相见?


  任正非选择了出手!


  1998年,华为在湖南、河南项目的投标书中,加入了打击中兴的内容。第二天,中兴开始反击,如法炮制。结果,中兴赢得了订单。


  任正非不甘示弱,随后在法院起诉中兴,指责对方作引人误解的对比。很快,侯为贵便以相同的理由状告华为。双方的关系剑拔弩张。


  以侯为贵的性格,他不太愿意大动干戈。据说,华为刚开始告中兴时,他一直想不通对方为什么要起诉。后来,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他也就慢慢习惯了。


  在这场“中华”大战中,中兴赢得了更多赔偿,而华为则赢得了更多市场。


  从1998年到2000年,中兴年销售额从41亿元仅增至102亿元,而华为年销售额则从89亿元增至220亿元,一举奠定自己的王者地位。


  结下了梁子的“中华”,在此后的15年里,时常贴身肉搏,从国内打到国外。


  竞争最激烈时,半路截住对方投标人员的事情时有发生,双方员工以各种外号来“互骂”。例如,华为员工称中兴为26,暗喻对方是二流企业,中兴员工则称华为是28,比26还2。


  打的激烈,差距也越拉越大,2016年华为营收是6000亿元,中兴只有1000亿。


  随着营收差距拉大,任正非看不起侯为贵的言论甚嚣尘上。


  缠斗 15年,任正非恨他不难理解,可看不起他,又是为什么?


  2、任正非“看不起”侯为贵的三个理由!


  任正非跟侯为贵,同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两人在很多事情上,有共通性!


  例如和任正非一样,侯为贵在生活中也非常节俭,常年穿一件“土里土气”的夹克,出差也一切从简,只坐经济舱,不住豪华间,经常还自己带锅去酒店熬粥。


  但两人在经营企业上,处事风格截然不同。


  当惯学霸、做过老师的侯为贵,一直喜欢四平八稳的处事风格,也很少有过激行为,做事永远不紧不慢。


  有一次,网络事业部在南京开会,负责人请他去讲话。不巧赶上飞机晚点,晚上7点的航班,到11点还没起飞。侯为贵也不着急,一个人坐在候机厅里看书。后来,还是负责人觉得太晚了,打电话让他回去,他才回去。


  经营企业,他也讲中庸之道。


  在侯为贵看来,如果领导者只考虑五年以后怎么样,现在就要赔着做五年,这肯定不行。这种事做多了,企业就活不下去了,能掌握好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和当期经营的平衡,就是个比较好的经营者。


  而任正非是典型的狼性进攻风格,双方创始人不同的经营理念,导致两家多次选择不同!


  首先是花钱的方向。前十年,两家的营收基本在同一水平上,相差不过20亿。


  但是从2004年以后,中兴与华为的差距越来越大,从1.5倍到2倍再到2.5倍……


  因为两家花钱的方向完全不对了!


  2004年前后,中兴靠小灵通的爆发,产生了不错的业绩,但它更加务实,重视现金流。而华为跑去拼未来了,变得更加重视技术研发投入。


  “给的钱多了,不是人才的也变成了人才!”砸钱的华为,很快搞定了WCDMA!


  后来的中华酷联时期,中兴也是走保守的价格战路线,而华为则砸钱搞研发。


  其次,判断价值的方向。


  中兴前任总裁是南京邮电学院老师,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因为CDMA技术要求更高,所以他强推研究CDMA。


  但好技术在商业上却不一定能成功。最简单的例子是摩托罗拉的依星计划,它计划发射28颗卫星,就再也不用布网了,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成本太高了。


  后来果不其然,CDMA的授权费各方面成本都很高,没法进行大规模普及,后来被高通也放弃了,而WCDMA专利分散,方便大家形成交叉专利,很快成本就能降下来,华为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最后,还有投资布局。


  军旅生涯在任正非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他也把很强的军人气质植入到华为当中,无论建立是张牙舞爪进攻性极强的销售团队,还是赌赛道,他只求快求狠,绝不求稳!


  为了让这批一线战士心甘情愿地不惜一切代价抢夺市场,任正非制定了一系列颇具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传闻其提成比例就高于行业平均水准5个点左右。


  侯为贵绝对做不到这一点,他不喜欢高狼性销售那一套,钟意更稳妥的经营之道,就连投资,也是走的非常安全:


  “我跟踪了很多东西,一看到这个机会非常大,我就发力,一看到机会不大,渐渐就放弃了。”


  “作为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不能只顾当期利润而忽略长期发展。”


  温和的中兴,在跟华为漫长撕逼战里,也不是没有赢过,小灵通、CDMA,以及早期的中华酷联,都赚的盆满钵满!


  但最后,这些优势,不是被时代抛弃,就是被华为超越!


  3、员工离职中兴后,竟这样说……


  侯为贵无疑是个好人,对员工也极其温和,在中兴的历史上,侯为贵一共只免过三位高管,其中有两位还被送到美国去学习。回国后,侯为贵给他们安排了新的工作。


  他对下属也很亲切,和员工沟通,从来不居高临下,更多是一种咨询式的交流:你觉得这个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只要不违反规定,什么都可以谈。


  2016侯为贵退休时,说,“我留给中兴最有价值的并不是账面上的财富,而是经过多年沉淀、并得到全体员工认可的一种企业文化。”


  可离职的员工,却在微博上说:


  离开华为的的往往念华为的好,离开中兴的,往往只记得中性的坏!

关键字:任正非  中兴 引用地址:任正非:我看不起中兴的侯为贵

上一篇:iPhone X相机驱动消费者热情
下一篇:三星明年为iPhone供应2亿块OLED面板 价值220亿美元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44

经济观察报 :中兴手机被迫触“网”
    2013年的最后一天,中兴通讯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由曾学忠来担任关乎中兴手机未来命运的终端事业部负责人,未来这个部门开始独立,并按照事业部编制运营。担任中兴手机掌门人14年之久的何士友正式卸任。   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在新年贺词中揭示了部分换帅的原因:2014年对中兴来讲,机会在政企网、终端市场上,因此中兴将做强做大运营商、政企网和终端三领域市场,强化终端产品、政企网纵向运作和贯通——这就要求中兴的高层必须“给予更对的资源投入,确保能把握机遇”。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兴2013年的业绩尽管完成了,但全球市场比重过高,未来中兴的重点是要提高国内市场各个渠道的比重和业绩,因此提拔了一直负责此业务的曾学忠。   在以中兴通讯董事长
[手机便携]
不仅有屏下摄像头,官方曝光中兴A20通讯黑科技
中兴A20将于9月1日正式发布,它除了有屏下摄像头之外,还有不少的通讯黑科技,中兴手机官方微博昨天发文对其进行了曝光。 作为一家通讯企业,作为发布全球首款5G手机的品牌,中兴的5G超级天线解决方案,已经进入2.0版,它将把最强、最快、最稳的5G信号带给用户。 中兴A20配置了多达12根天线,采用了360度环绕集成设计,把它们合理地排布在手机四周,收发有度,各司其职。无论横屏握持、还是竖屏握持,都能完美避开手掌遮挡。 中兴A20还采用了业界尖端的PDS外表面天线工艺。它采用了纳米银浆天线材质,通过菲林拆解、印刷、烘烤等一系列高精度、高难度的工序,将天线排布在手机外中框,天线净空提升了一倍,使得天线远离手机主板和内部元器件、
[手机便携]
中兴通讯:今天宣布新的管理团队
     上月初被美国商务部实施贸易制裁的中兴通讯(763),虽然当局已作出修订,在6月底前暂缓对公司实施出口限制,不过中兴由3月初停牌至今仍未复牌,亦未公布去年全年业绩。外电指出,中兴执董兼总裁史立荣等三名高级管理层,或因制裁事件而离职,不过中兴未有证实,仅指公司今日中午将会公布新高管人选,强调属正常轮换程序。 《华尔街日报》报道早前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作为与美国商务部达成暂缓令的条件之一,中兴会将总裁史立荣、副总裁田文果及邱未招等三名高级管理层撤换,原因是他们或违反美国当局的出口禁令,将美国指明禁运的通讯零件付运到伊朗。消息人士又指,中兴计划今明两日讨论更换管理层及通过去年业绩,不过中兴发言人未有对事件作出任何评论。 《路透》则
[手机便携]
中兴被封杀给中国提了醒:这些东西花钱买不来
  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今后7年内,将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 中兴 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事件不仅对包括 中兴 在内的高科技企业产生影响,而且在舆论场上引发深入讨论,其中的一个关注焦点是,出口禁运触碰到了中国通信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的痛点。“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这些年来,中国通信产业发展迅速, 芯片 自给率不断提升。华为的麒麟 芯片 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龙芯可以和北斗一起飞上太空,而蓝牙音箱、机顶盒等日用品也在大量使用国产 芯片 。但也要看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通信、军事等领域,国产芯片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进
[手机便携]
中兴的“七年之痒”
    中兴与思科分手折射出目前中国通讯企业在美国遭遇的窘境:经贸政治化、保护主义让他们在这个精心耕耘的全球最大市场收获寥寥。   “七年之痒”终以分手了结。在这个中国通讯企业在美频遭“礼遇”的时点,中兴通讯(000063.SZ,00763.HK)和思科(CSCO.NASDAQ)的合作走到尽头。尽管双方称,此项决定是基于业务层面的考量,但这一消息紧跟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对华为和中兴的调查报告之后,因此思科此举仍被一些分析人士看作是美国公司受到政府压力而做出的选择。   中兴与思科分手折射出目前中国通讯企业在美国遭遇的窘境:经贸政治化、保护主义让他们在这个精心耕耘的全球最大市场收获寥寥。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手机便携]
2012全球10大手机厂商出炉:中兴等4家国产商入围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最新数据,2012年全球手机销量为17.5亿部,同比下滑1.7%,为2009年以来的首次下滑。报告指出,智能手机继续推动整体手机销量。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2.077亿部,同比增长38.3%。而传统功能型手机销量为2.644亿部,同比下滑19.3%。   预计2013年全球手机销量将达到19亿部。其中智能手机销量将占到绝大部分,而功能型手机销量将继续下滑。   Gartner数据显示,2012全球手机总销量排名前10位分别为:1、三星;2、诺基亚;3、苹果;4、中兴;5、LG;6、华为;7、TCL;8、RIM;9、摩托罗拉;10、HTC。   诺基亚在功能手机出货量方面依然存在优势
[手机便携]
中兴进军汽车大功率无线充电和高端芯片等领域
“有一天我开着一辆车去购物,车往商场地下车库一停,点开手机APP,汽车开始充电。两小时购物完毕,电充足了,电费两三块钱,商场还给免了。”这不是讲故事,中兴通讯副总裁孙枕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功率无线充电就是这么酷!”   汽车大功率无线充电,这是今年刚刚组建的中兴CGO创新实验室的重要蓝海战略拓展项目。而在传统运营商领域,中兴通讯也展示出绝对的引领者姿态。   通过无线接入充电场通信网络,以电磁感应实现汽车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一直叫好不叫座,近年中兴开始进军汽车无线充电这一领域。手机充电只要1瓦到5瓦。汽车呢?小汽车要5千瓦—7千瓦,大巴车要30千瓦—60千瓦,室内室外、露天雨地,效率如何、安全能保证吗?    中
[汽车电子]
中兴Axon 40 Ultra真机:后置潜望式三主摄
五一假期前,中兴手机官方就已经宣布,将于5月9日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中兴Axon 40系列。   其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新一代屏下前摄旗舰中兴Axon 40 Ultra,今天就有博主带来了该机的最新真机上手图,展示了正反双面的外观设计。   正面的屏幕方面,由于此次曝光的是相机界面,所以无法确认屏下前摄的效果,但是可以明显看出该机的双曲面设计,两侧的曲率比较大,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绿边效果,视觉观感不错。   至于背部设计上,这次被曝光的是黑色版中兴Axon 40 Ultra,其背板应该采用了AG磨砂玻璃材质,看起来非常有质感,而且整个背部的设计方式非常简洁。   相机部分则非常显眼,其中可以看到中兴此前宣传的三主摄系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