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发布个坚果3而已,我们为何就不满意了?

发布者:脑电风暴最新更新时间:2018-04-10 来源: 爱范儿关键字:锤子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7年,可能是锤子科技最硬气的一年,这种气势一路延续到了今年的坚果3,并大有会让所有人给40多天后的新旗舰打出超五星好评的自信。


  很明显,在度过了最初的那段危机期后,锤子科技要发力了。


  坚果Pro是锤子科技第一款破局之作,这个产量超过?100万台的手机,很可能是目前锤子机型中保有量最高的产品。


  罗永浩也曾在当时的发布会后采访表示,坚果Pro采用的是原本为Smartisan T3而设计的ID,但基于供应链生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锤子被迫把它做成了一个“坚果”。


  这种将旗舰ID“下放”到中端机型上的做法,让沉寂了两年之久的坚果系列迎来了一次话题爆发,而这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坚果Pro这套辨识度极高的造型设计。


  按照锤子科技工业设计副总裁李剑叶的说法,坚果Pro其实是在“保持更高辨识度的同时,探索当下三明治结构创新的可能性”。但在去年上半年,各大品牌基本都在追求轻薄圆润的Unibody金属机身设计。



  这点或许和罗永浩自己的喜好也有关系,罗永浩以前曾在个人微博中多次表达对苹果iPhone 4手机的认可,但这种认可止步于iPhone 5时代,不然也不会说出“经历了6/6s/7之后,这公司今天还跟设计有关吗?”这样的话。


  恰好,iPhone 4/5在设计上都有一个特点,前者在工艺和结构上实现了一种绝对的平衡,也一度引领了前后玻璃+金属边框这种三明治设计潮流,后者则探索了新的CNC一体化加工。


  所以,不管是两代Smartisan T系列,还是在坚果Pro上,我们都能看到这种方正结构的影子。单从造型上说,它们基本都离不开硬朗、坚固和优雅这几个代名词,但由于三明治结构前后需要厚度对称,这种机型一般很难去追求贴合手掌,更谈不上“轻薄”。



  手机作为商品,设计往往会为核心功能让路。比如说在全面屏时代,由于无线充电和内部的走线问题,很多品牌的手机就从全金属转为了玻璃机身,这种情况今年尤为普遍。


  但显然,锤子科技初期基本是将“工业设计”的目标放在第一位的,甚至是走到了一个极端。有花大力气重绘Smartisan OS中的各种图标以保持观感的一致性,又或者是让前苹果设计师Robert Brunner来主持设计初代的Smartisan T1,还有对外各种与设计有关的营销。


  乍一看,调性还是很高的。


  而罗永浩自己也认为,锤子科技是一家“设计驱动型的公司”,不管是锤子科技官方,还是第三方媒体,对锤子手机和产品,都基本离不开“工业设计”这方面的讨论。


  这其实也是锤子科技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即在美学设计上,比同行有着更高一点的追求。这种对设计的执着,对美学的认可,对人机交互的探索,同样是锤子手机用户所在意的部分。


  所以,尽管罗永浩依旧还有些口无遮掩,但一提到设计相关,锤子科技还是很珍惜自家的口碑。广大围观群众这种对工业设计的期待,基本贯穿于每一代的锤子手机,甚至包括旗下的一些周边配件。


  卖得好不好先不说,起码这一点必须保证,那就是得先彰显一下自己的设计水准。



  但在2016年Smartisan M1和M1L发布后,锤子科技的口碑出现了一次大滑坡。虽然罗永浩表示指纹识别模块做来做去就只有正圆和椭圆两个形状,但面对和iPhone过于相似的正脸,以及与旗舰定位不符的塑料后盖,整个舆论方向还是离不开对这两款手机造型山寨与做工细节的质疑和抨击。


  那时的吃瓜群众们发现,锤子科技连“工业设计”这条底线都守不住了。


  最终,M1成为了锤子科技所有手机产品中,最没有辨识度的一代。按照锤子科技产品总监朱萧木的说法:


  “M1和T系列相比,工艺设计有一些妥协,这也是为什么是‘M’而不是‘T’。”


  而罗永浩自己表态更直接:


  “从工业设计上来说,M1是我们的耻辱。”


  不过我们后来看到,Smartisan M1获得了不错的销售反响,尤其是相比之前的T1和T2有了显著提升,甚至一度缓解2016年末锤子科技的财务危机。


  也就是说,从商业层面,这款M1是要比T系列更成功的,这不仅出乎吃瓜群众们的意料,可能也出乎了罗永浩的意料。


  如此看来,锤子科技所追求的独创性设计,在手机市场中真的重要吗?也许的确没有罗永浩所想象的那么重要。虽然M1手机在设计上开了倒车,但它却是锤子科技第一款在硬件配置和系统层面都跟上了时代的产品;也正因为这些改变,M1成为了第一款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的锤子手机。



  其实忙活那么久,锤子科技做了不少设计优秀的产品却无法大显身手,只因为对比同行,它每次犯错都很明显:比如总是缺失一些关键的元器件,或者在发布时间节点上慢一拍,而前期的定价、后期的供货也不理想,这些都让早期的锤子科技一直处于“逆风局”。


  前文之所以说工业设计没有罗永浩所想的那么重要,是因为智能手机早已不是奢侈品,而是日用品。对很多消费者来说,4G网络、指纹识别和不低于行业水准的拍照,这些是应该有的,没有就直接不考虑;而像有没有NFC,用不用Type-C接口,则不会对用户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它们和工业设计是同一类,属于加分项。


  我们认可锤子在设计层面的优势,但这部分的闪光点,目前还没有强到可以让消费者忽略其他一切的地步。


  换句话说,以前罗永浩想得太乐观了。


  看清了这一点的罗永浩和锤子科技,在M1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明显加快了产品的迭代速度,同时也对团队内部进行了一次换血,之后的发展自然也就顺势而为了。



  我们看到了坚果Pro,锤子科技用史上最差的手感,换来了一个极具辨识度的工业设计,并在M1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套效率极高的移动设备生产力解决方案。


  我们看到了坚果Pro 2,这次锤子科技及时赶上了全面屏浪潮的班车,按罗永浩的说法,销量比之前都要好。


  我们甚至还看到了一台空气净化器,会有这次跨界,是因为手机业务变现困难,锤子科技打算“赚个快钱”。


  还有刚刚发布的坚果3,有人觉得那个Home键太丑,配置也不尽如人意,而支持者们也会拿出那套老旧的说辞来回应,1000多块的东西,还想怎样?


  不管怎样,在设计这个问题上,罗永浩可能真的想通了不少。在今年3月份,他在微博上就表示:


  “ID设计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的重要性差异非常大,比如对手机这样复杂的计算设备来说,设计更像是蛋糕上的糖霜,而不是蛋糕本身。其实这几年我们在ID美感和差异化上的持续追求,完全是匠人的执念和信仰,跟商业没有多少关系。”


  而在最新的坚果3发布会末尾,罗永浩又谈到了设计这个问题:


  “设计很重要,但它只是其中一部分;漂亮很重要,但对科技行业来说,它并不是唯一目标。”



  所以坚果3,乃至是坚果系列,本质上还是支撑并维持锤子科技团队“活下来”的产物。比别人做得好看一点,什么都不会改变;但如果能好几倍,很多东西或许就会改变了。


  4年以后,罗永浩还是那位罗永浩,不同的是,如今他更懂商业规则,更懂对设计做出取舍,也更接近他所希望成为的企业家,我们已经看到了他的选择。


  至于那款在发布会上被罗永浩“吹爆”的革命性旗舰产品,等到5月份,我们还真想看看它能带来多少惊喜。

关键字:锤子 引用地址:锤子发布个坚果3而已,我们为何就不满意了?

上一篇:小米6X亮相工信部!或搭载联发科P60
下一篇:中国电信正式商用VoLTE通话:广东等十省抢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15

公司 | 罗永浩“卖身” 锤子的背水一战
“开完这场发布会什么感觉?” “累、高兴、觉得自己一下子就要成了,但一想到这种感觉又重复四次了。” 现场一阵笑声。 在结束了三个多小时的现场直播后,采访间中,锤子创始人罗永浩用其一贯的“罗氏风格”开场,虽然时间已经将近晚上12点,但从他的脸上丝毫感受不到疲惫。比起创业,也许准备发布会这件事对于老罗来说根本不叫累。 5月9日晚上,深圳湾体育中心 “春茧” 体育馆内,罗永浩和他的锤子科技在此发布了坚果Pro手机,为了这款机器,锤子大概准备了一年左右。而在更早的时候,这家公司经历了一场“浩劫”,用老罗自己的话来说,“是连工资都差点发不出了。” “很多朋友劝我做点挣钱的,老实说,项目还是挺多的,但都不是我想干的。”罗永浩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
[手机便携]
微软要投资子弹短信或者锤子科技了?
有媒体在网上曝料了一张照片,照片中 锤子科技 CEO 罗永浩 与 微软 CEO萨提亚·纳德拉两人紧紧握手,双方都笑逐颜开、让人浮想联翩。   虽然对于二人会面的目前还不是太清楚,但初步分析,极有可能与 子弹短信 有关。与此同时,比尔·盖茨于中午发布的一条微博,仔细一看使用的机型竟然是坚果Pro。这难免让人联想到:微软要投资子弹短信或者锤子科技了。   子弹短信是由北京快如科技研发、锤子科技投资的一款即时通讯App,它不仅支持语音、文本输入,同时还支持“语音输入、文字输出”。子弹短信在发布后的短时间内便冲到了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名。在子弹短信发布后的六天之内吸引了51家VC,7家科技巨头投资。第七天子弹短信就完成了第一轮1.
[嵌入式]
外观变化不大 疑似锤子T2真机曝光
    转眼间11月已经过去了一半,随着各大芯片厂商纷纷发布旗下高端手机芯片,广大的手机用户也开始期待相应旗舰手机的出现。而锤子T2作为锤子科技旗下新一代的旗舰手机,也曾被看作是骁龙820首发的热门机型。值得一提的是,该机似乎已经在几天前亮相工信部网站,然而工信部方面并未给出该机的定妆照。而就在上周末,有消息人士放出了疑似锤子T2的真机谍照,整体来看,该机相对于锤子T1在外观方面的变化并不大。(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根据曝光的谍照来看,该机为黑色机身,整机采用对称式设计,同时正面拥有三颗实体按键,像极了锤子科技的首部智能手机——锤子T1,而这也是该机被看做是锤子T2的最有利证据。虽然仍旧采用了类似全平衡式的设计风格,但该机屏
[手机便携]
锤子科技2018年首场发布会要来了,居然是智能家居产品
  老罗曾在接受访谈时表示,5月将发布革命性产品,目前已经确认,锤子在3月份还会有一次发布会,其中之一的产品是智能门锁。下面就随安防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除了手机业务外,近年来 锤子科技 也在做一些智能家居的产品,例如畅呼吸空气净化器就广受关注,智能家居领域,锤子还要继续进行布局。 锤子科技2018年首场发布会要来了,居然是智能家居产品   锤子智能门锁合作方已经透露消息,3月份将会有一场锤子发布会,其中智能门锁将亮相。目前智能门锁还属于蓝海市场,每年换锁有5000万台市场需求量,该门锁将与 锤子科技 深度合作,并加入到锤科工匠联盟。   从目前来看,老罗的关注点已经由此前的专注手机逐渐向智能家居领
[安防电子]
罗永浩:坚果Pro有爆款迹象 锤子今年出货目标四五百万
腾讯科技讯(王潘)5月15日,罗永浩做客京东直播,回应了关于锤子科技和最新产品坚果Pro的诸多问题,他表示,目前坚果Pro手机的细红线版本卖得最好。 罗永浩说,细红线版本卖得最好是让他比较欣慰的,因为该版本只有2299元的高配版,这让锤子有一定利润空间。 “1499元版本的坚果Pro基本没什么利润,1799元版本的是微利,还不如卖一个背壳或保护套,2299元利润是不错的。细红线我们完全是一个‘奸商’的策略,只做了2299元的高配版本,酒红色也卖得很好,黑色总体也比较好,但不如另外两个颜色。” 锤子科技至今成立已有五年,不过,在罗永浩眼中,公司目前的表现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按照他2012年的预期,锤子现在就应该是国内前几的手
[手机便携]
锤子11月份要发全面屏?罗永浩正式回应
全面屏大战如火如荼,智能手机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竞争阶段。如果有哪家厂商还不推出全面屏手机,就会给人慢半拍的感觉。作为一家设计驱动的公司,锤子似乎也在准备一款“全面屏”手机。   之前有消息称锤子科技将在11月7日举办新品发布会,届时它的“全面屏”手机将正式亮相。只是在锤子看来,这款手机并不是真正的全面屏,所以不会用“全面屏”来对其命名。   今天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在微博正面回应了锤子全面屏手机的消息,大意是目前全面屏手机仅是一种业内称呼,并非真正的全面屏。   此外,关于锤子的旗舰机,罗永浩表示:“还需要一些时间,再等等”。   从上面两段话看出,锤子今年的新机应该是定位中端,而非旗舰,而且有可能会采用18:9设计,只是不会称
[手机便携]
吴德周:锤子手机在供应链的短板全都补上来了
  今天,锤子科技在北京召开发布,正式推出了2018年第一款手机坚果3。发布会后,锤子科技产品线 & 硬件研发副总裁吴德周接收了集微网等媒体的采访。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从产品上看,此次发布的坚果3,最大特点是采用三面无边框全面屏设计,机身正面采用隐藏式听筒、隐藏式光线传感器及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目前类似产品只有小米MIX 系列,而锤子科技直接将这些高端的设计及加工技术运用到了千元机领域,让大家感到惊讶。   吴德周表示,能把这种设计放在千元机的产品上是非常有挑战,要同时兼顾工程和美学。之所以选择更难的设计,是因为锤子做的不是盲目地迎合趋势,还是希望做自己认为或者我们的用户群体认为最好的产品,未来还是
[手机便携]
罗永浩发布锤子:一场理想主义表演秀
      新浪科技 张楠   3月27日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上千人的场地座无虚席。罗永浩的“锤子操作系统发布会”充满了“苹果味”,蓝色的背景幕、简洁的长方形大屏幕、一缕苹果Logo式的辉光下,一个锤子的侧影隐约可见。   这次发布会不但吸引了从大学开始追随他的粉丝、IT爱好者和媒体,甚至还吸引了不少票贩子,守在门口奔走倒票。   罗永浩,这位41岁的话题人物,从新东方的“另类”教师,到牛博网的“公知”,从英语培训机构的创业者,到与西门子较劲到底的公众人物,无论从事何种身份、职业,都能凭借他独特的个性和不断塑造的理想主义光环引发社会关注。   “黄牛竟然开价200,至少要600好不好。”一位粉丝笑着对新浪科技说:“我不知道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