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网络标准是如何出炉的

发布者:快乐奇迹最新更新时间:2018-05-17 来源: IT之家 关键字:5G移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G标准是如何出炉的?

  5G标准的投票有何玄机?

 5G标准的投票有何玄机?

  本文将尽量以通俗的语言解释上面三个问题。首先是5G的使用场景,与绝大多数读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eMMB场景,也就是我们常用的手机移动数据网络,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个场景展开叙述。

  5G通信分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主要传输指令和同步数据参数等,数据信道主要传输数据。对于标准的主导企业,主要有高通(美国)、华为(中国)和Accelercomm(欧盟)。

  如果把整个数据比作“货车”,控制信道相当于控制货车行驶系统,通过接收指令控制货车的行进,数据信道相当于货车的货箱负责装载货物数据。高通、华为、Accelercomm作为“货车”的整车供应商参与竞争。

  第一回合:数据信道之争

  首先讨论的是数据信道编码方案需要一种还是多种?如果需要多种方案,如何做出选择?

  短码代表常用的普通数据,长码代表大型数据,而高通LDPC在大型数据封装性能上展现出明显的优势,经过进一步的投票,3GPP做出如下决定:数据信道采用长短两种编码,其中长码采用绝大多数企业赞同的高通LDPC方案。对于短码以及长短码的界定,留到后续的讨论中决定。

  我们仍以货车作为例子,短码相当于普通货箱、长码相当于大型货箱。在本轮投票中,除了华为之外的全部企业在选择了高通作为加长货箱的供应商,最终大型货舱供应商确定为高通,至于普通货箱和两种货箱吨位的界定,留到后续讨论决定。

  第二回合:控制信道之争

  第一轮高通LDPC在数据传输性能方面拥有的明显优势,而本轮华为Polar方案则展现出在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本轮争议中,3GPP决定,华为Polar成为5G的控制信道的国际编码标准。

  我们仍以货车作为例子,华为在此轮竞标中,以绝对优势成为控制行驶系统的供应商。

  第三回合:数据信道短码之争

  本轮争议中,华为Polar在支持数量上接近对手的一倍、但是根据投票规则,采用权重而非数量决定。最终,3GPP裁定,高通LDPC获得数据信道短码的国际标准。至此,华为Polar成为控制信道的国际编码标准,高通LDPC则成为数据信道的国际编码标准。

  我们仍以货车作为例子,短码相当于普通货箱、长码相当于大型货箱。虽然选择华为的人数众多,但选择高通的决定权更重,最终普通货箱花落高通。至此,高通成为了全部货箱的供应商,华为则专注于解决货车行驶控制系统。


关键字:5G移动 引用地址:5G移动网络标准是如何出炉的

上一篇:HTC U12+壁纸泄露:更扁平,更抽象
下一篇:OPPO Realme 1真机曝光:联发科Helio P60加持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25

中国移动携手高通及多家手机厂商完成基于IMS DC的5G新通话端到端业务验证
中国移动携手高通及多家手机厂商完成基于IMS DC的5G新通话端到端业务验证 2023年5月16日,北京—— 中国移动携手高通技术公司今日宣布,双方已经联合包括vivo、小米和中兴在内的领先手机厂商,在实验室和外场环境下完成了基于IMS Data Channel(数据通道,以下简称DC)的5G新通话端到端业务验证,并首次利用骁龙®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在基带侧实现完整的新通话IMS DC底层协议栈 。此次合作将助力推动中国移动5G新通话业务的商用,为5G发展和创新注入新活力。 此次验证,在中国移动新通话实验室和外场环境下,来自高通技术公司、vivo、小米和中兴通讯的工程技术团队,利用搭载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vivo子品
[网络通信]
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国已跻身5G“第一梯队”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8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 5G 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之一。相比于以往更多谈论的 5G 概念、框架和可能性,今年的大会中,多款重要突破性中国 5G 产品“抢鲜”亮相,同时一些日渐成熟中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也在展会中进行了集中展示,为迎接5G时代的到来开启倒计时。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动态   华为发布首款5G商用芯片和终端   作为全球通信领域规模最大的年度展会之一,本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不乏来自中国企业的声音和亮点。展会期间,华为发布了首款基于3GPP标准5G商用芯片和终端,中兴通讯等公司也展示了各自的科技实力。分析认为,这些新产品意味着中国企业在5G领
[网络通信]
移动国际成立日本子公司 意在加强5G交流合作
  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日本子公司昨天在东京举行开幕仪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勤副总裁表示,中移动在东京设立国际公司日本子公司,将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 5G 网络、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交流合作。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近几年, 中国移动 全面实施“大连接”战略,不断拓展全球化业务。中移动国际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40条海陆缆资源,138个境外业务PoP点,并预计3年内完成搭建10个全球数据网络中心。   在亚洲地区,中国移动国际已建设41个PoP点,提供传输通讯、IPVPN及互联网等服务;并参与建设了NCP、SJC2等海缆项目,实现亚太地区之间大容量连接,和全球数据中心的互连。   此
[网络通信]
2021年5G移动用户数 将达到1.5亿
    爱立信发布《行动趋势报告》最新版本和《行动业务趋势报告》,提供未来5G网路的分析。报告预测到2021年时,5G行动用户数将达到1.5亿规模。 爱立信行动趋势报告指出,2021年5G行动用户数将达到1.5亿。 韩国、日本、中国及美国,将出现全球首批5G用户。5G将连结新的装置,实现新的网际网路应用,此一转变将为ICT(资通讯技术)变革,在新产业及垂直市场中开拓崭新的机会。 本报告全面更新关于行动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例如从2015年到2021年,行动视讯用量将显着成长,推动北美及欧洲市场每支智慧型手机的流量增加约6倍;到2021年,北美地区每支智慧型手机的每月数据流量,将从3.8GB成长至22GB;在西欧,每支智慧
[手机便携]
Qorvo:5G时代移动设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专注于射频前端产品研发的Qorvo已经在终端和基站两大领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从2G到4G和5G走过来的这段历程,也让他们拥有了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优势。 面向即将开启的5G时代,这家射频巨头对移动终端的RF Front End又有了怎样的想法和布局?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电子设计创新大会上, Qorvo手机事业部高级销售经理赵玉龙为我们分析了5G时代移动设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G时代下的手机射频技术挑战 射频可以说是手机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它是连接通信收发芯片和天线的必经通路。同时,它的性能也决定了移动终端可以支持的通信制式,以及接收信号强度、通话稳定性、发射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终端用户体验
[网络通信]
Qorvo:<font color='red'>5G</font>时代<font color='red'>移动</font>设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G能带智能移动安防一起飞吗
11月12日,“5G·领跑产业未来”广东联通5G行业发布会暨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联通表示,深圳作为5G试验网建设重点城市,未来不仅把5G创新技术应用到网络通信,还将全方位、多角度打造城市大脑、城市脉络、工业互联网、旅游大数据、工业无人机、5GVR全息通信、居民生活物联网等明星业务和解决方案。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中指出,全球主要国家2020年左右陆续实现5G商用。在5G频率方面,当前全球主要国家的频谱规划主要聚焦3.4-3.8GHz、26GHz、28GHz、39GHz。中国已基本明确5G目标频段,正积极推动相关频率规划方案出台,6GHz以下相关频率已经用于技术研发试验。 显然5G已经进入
[安防电子]
高通未来5G技术赋能全球移动生态系统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宣布一系列全新的先进5G技术演示,充分展现公司强大的5G技术路线图,并进一步强化公司研发和演示突破性技术的传统。这些演示突显了Qualcomm Technologies持续研发未来5G技术的决心,其中部分演示在今日上午Qualcomm举办的“What’s Next in 5G”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公布。此外,这些演示还展现了Qualcomm在赋能全球移动生态系统和新兴垂直行业、支持下一代服务和业务模式、助力创造全新用例和全新体验方面的强劲实力。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工程技术副总裁庄思民(John Smee)表示:“Qualcomm的研发工作
[网络通信]
英特尔发展移动业务 决战于5G移动数据机芯片
英特尔(Intel)在10年前放弃为首款iPhone制造芯片的机会,在Atom智能手机芯片上投入数十亿美元,却始终未能打开市场而停产,移动业务重点转以数据机和无线连网资产为主。成功让部分iPhone 7采用其数据机芯片的英特尔,正在打造更快的5G数据机芯片,并且将在2017年世界移动通讯大会(MWC)上发表。 根据PCWorld报导,5G较4G网路用途更多,速度更快。除智能手机外,还将进入自驾车、无人机、智能家庭装置、工业设备和各种物联网(IoT)装置。PC也将在游戏、虚拟实境(VR)和其他应用中使用5G。例如,PC可利用5G无线连接到VR头盔、显示器和其他外部装置,打造出英特尔多年来想实现的无线PC。 英特尔通信和设备事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