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同步系统的FPGA设计与实现

发布者:sedsedq最新更新时间:2009-09-30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关键字:帧同步系统  FPGA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引言

  数字通信时,一般以一定数目的码元组成一个个“字”或“句”,即组成一个个“帧”进行传输,因此帧同步信号的频率很容易由位同步信号经分频得出,但每个帧的开头和末尾时刻却无法由分频器的输出决定。为此,帧同步的任务就是要给出这个“开头”和“末尾”的时刻。通常提取帧同步信号有两种方法:一类是在信息流中插入一些特殊的码组作为每帧的头尾标记。另一类则不需要加入码组,而是利用数据码组本身之间彼此不同的特性实现同步。这里采取第一种方法——连贯式插人法实现帧同步。所谓连贯式插入法就是在每帧开头插入帧同步码。所用的帧同步码为巴克码,巴克码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律的非周期序列,其局部自相关函数具有尖锐的单峰特性,这些特性正是连贯式插入帧同步码组的主要要求之一。因此,这里提出帧同步系统的FPGA 设计与实现。

  2 帧同步系统的工作原理

  实现帧同步的关键是把同步码从一帧帧数据流中提取出来。本设计的一帧信码由39位码元组成。其中的巴克码为1110010七位码,数据码由32位码元组成。只有当接收端收到一帧信号时,才会输出同步信号。帧同步系统的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帧同步系统的设计框图

  帧同步系统工作状态分捕捉态和维持态。同步未建立时系统处于捕捉状态,状态触发器Q端为低电平,一旦识别器输出脉冲,由于Q端为高电平,经或门使与门1输出”1”,同时经或门使与门3输出也为”1”,对分频计数器模块清零。与门1一路输出至触发器的S端,Q端变为高电平,与门4打开,帧同步输出脉冲。系统由捕捉态转为维持态,帧同步建立。

  当帧同步建立后,系统处于维持态。假如此时分频器输出帧同步脉冲,而识别器却没有输出,这可能是系统真的失去同步,也可能是偶然干扰引起的,因此在电路中加入一个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也是一个分频计数器,只有在连续若干次接收不到帧同步信号时,系统才会认为同步状态丢失,由于丢失同步的概率很小,因此这里系统设置分频计数器值为5,也就是说连续5帧接收不到帧同步信号,系统才认为丢失同步状态。当然分频值可设置其他值,但该值越大,同步维持态下漏识别概率也越大。与门1的一路输出置5分频器的使能端,使之开始计数,当计数满时会输出一个脉冲使状态触发器置零,从而无帧同步信号输出,同步电路又进入捕捉态。[page]

  3 帧同步电路功能模块的建模与实现

  3.1 巴克码识别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把帧同步码巴克码从数据流中识别出来。识别器模块如图2所示。

识别器模块

  图2中第1部分模块ZCB主要完成串并转换和移位功能,由7个D触发器和3个非门实现。第2部分模块AND7作用:只有当巴克码1110010准确输人时,识别器的输出才会为”1”。因为输出的巴克码识别信号将直接影响后续同步保护电路,因此准确地输出巴克码,才能避免产生假同步现象。AND7可简洁准确识别巴克码。图3为巴克码识别模块仿真图,其中,bakeshibie为识别器的输出;fenpin39为39分频计数器的输出端;zin为输入的数据;zclk为时钟信号。

巴克码识别模块仿真图

  3.2 分频计数器模块

  本设计采用2个带清零的分频计数器,分别为39分频计数器和5分频计数器。其中,39分频计数器可满足7位巴克码+4字节数据的要求。当39分频器输出一个脉冲时,识别器也应输出一个脉冲,只要其相位对应输出,就能提取出帧同步信号。

  39分频计数器的仿真图如图4所示,其中clk为时钟信号端;clr为时钟清零端;output为输出端。

39分频计数器的仿真图

  3.3 同步保护模块

  系统进入维持态时就需要同步保护电路保护帧同步信号。这部分电路由时钟控制模块、基本RS触发器模块和5分频计数器组成,其中,时钟控制模块和基本RS触发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状态转换和控制输出帧同步脉冲。对于RS触发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R=0和 S="0后同时发生由0至1的变化",则输出端Q和Q都要由1向0转换,Q和Q端输出就会为任意态,这就是冒险竞争现象。当产生冒险竞争后,由于触发器的输出为任意态,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输出为任意态。解决方法是在系统中加入时钟控制模块控制触发器的复位端,确保不出现任意状态,使系统工作状态稳定。5分频器在识别器模块无输出时,这可能是系统真正失步也可能是偶尔干扰所致,只有连续5次这种情况系统才会真正认为失步。保护模块仿真图如图5所示,其中, zhengout为帧同步输出信号;clk为时钟信号;data为输入的信码;q为RS触发器的Q端;fenpin39为39分频计数器的输出端。

保护模块仿真图[page]

  4 帧同步系统顶层文件设计

  所谓顶层文件设计就是把所涉及到的各个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便于阅读的图形方式,在编译各个模块时,如果设计没有错误。系统就会创建一个代表该模块的符号文件,可以被高层设计所调用。本设计中各模块通过VHDL语言进行设计,在 QuartusⅡ开发软件下编译通过。采用Altera公司Cvclone系列的EP1C12Q240C8器件,并且帧同步电路仅用到该器件不到1%的逻辑单元。顶层设计图形如图6所示。图6中,ZCB和AND7(七输入与门)为巴克码识别器;CLKCONTR为时钟控制器;FENPIN5为5分频器计数器;FENPIN39为39分频器计数器;RS_CLK为RS触发器。

顶层设计图形

  实验结果分析:在Quartus II环境下,时钟clk的周期为200μs,当时钟周期设定的值很小时,比如纳秒级别,系统则极易出现冒险竞争现象,因此要将时钟周期的值设定的大一些。 data为输入的数据流,为了便于仿真,只在数据流中加入3组巴克码。bakeshibie为巴克码识别器的输出,当巴克码出现后,触发器的Q端变为高电平,系统进入维持态,此时5分频计数器开始计数,若在未计满5次时再次出现巴克码,则5分频计数器重新开始计数,若计满5次仍未出现巴克码,则系统彻底丢失同步状态,Q端变为低电平,系统进入捕捉态。总体设计时序仿真图如图7所示。由于此帧同步系统要应用在DPSK解调中,所以帧同步系统仿真的时钟频率要与DPSK解调的时钟频率一致。仿真时要注意码元的传输方向即巴克码是高位先发送还是低位先发送,这将影响到仿真质量。

总体设计时序仿真图

  5 结论

  详细阐述各模块功能,实现方法及仿真图形,系统对帧同步码(巴克码)作出严格限制,即系统只有在严格收到帧同步码后才会有帧同步信号输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保护电路设计有效降低漏同步和假同步的概率,时钟控制的RS触发器保证了同步系统状态的正确转换。同步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工作正确可靠,有较高使用价值。

关键字:帧同步系统  FPGA 引用地址:帧同步系统的FPGA设计与实现

上一篇:基于FPGA的简易频谱分析仪的设计方案
下一篇:德州仪器面向多媒体应用推出OMAP3530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0:53

基于FPGA和SMT387的SAR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主动式微波成像雷达,近年来随着合成孔径雷达的高速发展,对作为重要部分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对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率、分辨率、存储深度、数字信号处理速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标准总线并带有高速DSP的高速数据采集板卡和利用高速A/D转换器搭建的数据采集系统是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目前两大主流发展方向。SAR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处理需要满足正交两路(I/Q)雷达回波信号数据同时采集,并实现高速传输和大容量长时间实时存储。根据这一要求,结合采集存储的发展趋势,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SAR,基于SATA硬盘的高速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采用FPGA实现系统工作时序控制,DSP功能模块完成信
[嵌入式]
基于<font color='red'>FPGA</font>和SMT387的SAR数据采集与存储<font color='red'>系统</font>
Achronix开始交付其22纳米Speedster22i系列FPGA
美国加州圣克拉拉, 2013年2月20日—Achronix Semiconductor公司今日宣布:公司已开始将其业界领先的Speedster®22i HD1000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发运给客户。该器件采用英特尔领先的22纳米3D Tri-Gate晶体管技术,其功耗是竞争对手同类器件的一半。是业内唯一内嵌10/40/100G以太网MAC、100Gbps Interlaken、PCI Express Gen1/2/3和2.133 Gbps DDR3控制器硬核的FPGA器件。它能帮助用户的高带宽解决方案降低一半成本。 Speedster22i HD1000是Speedster22i系列的首个成员。它包含了超过100万个查找表(
[嵌入式]
Achronix开始交付其22纳米Speedster22i系列<font color='red'>FPGA</font>
智原推出完整的FPGA转换ASIC方案
ASIC设计服务暨IP研发销售厂商智原科技今日宣布提供将FPGA设计转换为ASIC芯片的完整方案,为客户降低整体系统成本及功耗、缩小芯片尺寸,并维持长期稳定供货,避免FPGA停产的风险。透过这套转换FPGA设计的服务,智原已成功完成多种不同应用的项目,将工业用马达控制、电子水表、电子告示牌、POS收银系统,与便携式医疗设备等FPGA设计转换成对效能与成本具有高度竞争力的ASIC芯片。 智原拥有二十多年ASIC设计服务与SoC软硬件整合经验、超过三千个自有开发的IP及IP子系统,除了可以快速选择评估并置换FPGA器件内所需要的IP,亦提供IP客制化服务以符合系统需求;此外,智原特别开发的MPS(Micro-Program Seq
[嵌入式]
Altera为三洋后视倒车摄像添图像功能
  Altera公司宣布,三洋电子有限公司在其CCA-BC200汽车后视倒车摄像系统中采用了Cyclone II FPGA和Nios II嵌入式处理器。Cyclone II FPGA的Nios II嵌入式处理器为三洋公司提供了高性能图像处理解决方案,降低了广角和偏角失真。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方案相比,单芯片FPGA是更紧凑、更可靠的解决方案,而前者通常需要两个以上的器件。   CCA-BC200是业界的首款配件市场后视倒车摄像系统。该系统可以连接至所有汽车的视频监视系统,对图像进行数字校正,实现更清晰自然的图像。三洋公司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展(CES)上展示了这一后视倒车摄像系统。   三洋电子有限公司汽车高级技术中心经理Hi
[嵌入式]
一种基于FPGA和DSP的图行显示控制系统设计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图形图像数据的输出显示在系统设计中越来越重要,一方面要求各种参数的输入,另一方面要求将数据结构显示出来。文中设计的基于DSP和FPGA的系统结构,实现了人机交互和各种图形图像的输出显示,而且可以达到动态显示的效果。在设计上采用了软件填充的图形设计方法,先由DSP生成全局数据缓冲区,填充要绘制的图形,之后通过DSP的EDMA传递给FPGA,FPGA实现显示屏的接口不断扫描,将数据送到显示屏显示。同时FPGA连接键盘接口,通过扫描法扫描键值,之后通过中断方式送到DSP,使DSP对各种输入进行控制。整个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1 系统功能 为实现显示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要求实现人机交互,
[嵌入式]
一种基于<font color='red'>FPGA</font>和DSP的图行显示控制<font color='red'>系统</font>设计
利用FPGA实现无线分布式采集系统设计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布式无线数据采集网络技术开始兴起,并迅速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在一些地形复杂,不适合人类出现的区域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的情况下,都可以适当的选择无线分布式采集来进行。现有的无线分布式采集系统中,往往使用单片机、DSP等作为系统的主控控制单元。但是由于其自身工作特点,往往对于精确的定时控制以及并行处理能力上比FPGA弱。随着FPGA等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为无线数据可靠传输提供了很好的实现平台。采用FPGA作为时序控制和信号处理的处理器,将使系统电路设计更加简洁、可靠、灵活,可有效的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开发成本。 为此,基于CycloneIV+STM32设计了
[单片机]
利用<font color='red'>FPGA</font>实现无线分布式采集<font color='red'>系统</font>设计
利用FPGA平台架构提升信息娱乐系统设计灵活性
开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上,支持众多不一致甚至矛盾的要求需要采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基于FPGA的平台就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可通过设计灵活性来满足多样化的汽车要求。 消费者开始希望能像在家中或使用移动设备一样使用汽车中的多媒体信息——包括个性化他们体验的能力。因此最近几代汽车中的信息娱乐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以10年前无法想像的方式改变着汽车市场。 汽车制造商非常欢迎这种变化,因为它提供了产品差异化的途径,但这也给他们带来更大挑战:必须紧跟快速变化的消费产品周期。那些一级制造商正在逐渐采用灵活、可配置的FPGA器件来应对挑战,满足不同设计要求。 对于那些想要达到新的期望值的
[嵌入式]
利用<font color='red'>FPGA</font>平台架构提升信息娱乐<font color='red'>系统</font>设计灵活性
基于FPGA/CPLD和USB技术的无损图像采集卡
  现场图像采集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基于ISA、PCI等总线的图像采集卡已经相当成熟,结合课题设计了一款USB外置式图像采集卡。该图像采集卡已成功应用于一个图像处理和识别的项目中,由于图像 信号 不经过压缩处理,对后续处理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图像处理和识别的效果比一般的图像采集卡要好,满足了特殊场合的特殊需要。   1 外置式无损图像采集卡的系统构成   整个无损图像采集卡由图像采集、图像信号的处理和控制、USB 传输 和控制、PC机端的图像还原和存储等几部分组成。   本文介绍的图像采集卡采集的一帧图像是720×576象素,如果取彩色图像,每象素用2个字节表示,每帧图像是720×576×16=6480kbps,分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