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智能穿戴装置 出货大爆发

发布者:纯真年代最新更新时间:2013-12-26 来源: 工商时报关键字:智能穿戴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穿戴式装置需求量爆发。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穿戴装置出货量约为20万台,下半年出货量就暴增超过500%,预期明年超低功耗系统单芯片、简化版智能型手机操作系统、健康状况感应器等,将是影响明年智能穿戴装置发展关键。

     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取代笔记本,成为个人最随身的信息汇流平台之后,可以扩展与延伸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功能的穿戴式装置,就成为行动运算领域最重要的下一步。

     以智能手表为例,即使外界对三星智能手表评价偏低,但Canalys表示,三星智能手表上市首两个月,全球出货量就冲上80万只,可以看出市场对智能穿戴装置的需求,同时也让三星一举成为全球智能穿戴装置的领导厂商。

     Canalys更指出,今年下半年全球智能穿戴装置出货量较上半年激增超过5倍,以上半年出货量约20万只来计算,下半年全球智能穿戴装置出货量已有约百万只之谱。

     不过,智能穿戴装置的发展毕竟还在初期,迫使现有智能穿戴装置得大量沿用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的关键零组件才行,然而,智能型手机用芯片大多追求强大的绘图能力与运算能力,导致耗电量过高,明显缩短智能穿戴装置的使用时间,并不符合一般人面对穿戴装置时的使用习惯。

     Canalys表示,智能穿戴装置多与智能型手机连结,所以,专为智能穿戴装置开发的系统单芯片,才能有效降低功耗,而现有智能型手机操作系统也必须缩减功能,才能符合穿戴式装置对于长待机时间、长使用时间的需求,而不常在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上出现的人体健康数据感应器,如心跳、体温等,将这些原本独立存在的感应器进行集成,更有助于降低穿戴装置的功耗。

关键字:智能穿戴 引用地址:Canalys:智能穿戴装置 出货大爆发

上一篇:IDC:穿戴式设备不会很快在中国进入主流
下一篇:MCU厂商发力可穿戴,将低功耗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39

智能穿戴设备的测量方案—耗电分析仪
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我量化与体外进化。 在自我量化领域,最为常见的即为两大应用细分领域,一是运动健身户外领域,另一个即是医疗保健领域。在前者,主要的参与厂商是专业运动户外厂商及一些新创公司,以轻量化的手表、手环、配饰为主要形式,实现运动或户外数据如心率、步频、气压、潜水深度、海拔等指标的监测、分析与服务。代表厂商如Suunto、Nike、Adidas、Fitbit、Jawbone以及咕咚等。而后者,主要的参与厂商是医疗便携设备厂商,以专业化
[测试测量]
<font color='red'>智能</font><font color='red'>穿戴</font>设备的测量方案—耗电分析仪
智能手表引领未来穿戴设备发展
根据IDC预测,全球穿戴式设备在2018年的市场将成长15.1%,出货量将达到1.329亿支,到2022年出货量更将达到2.194亿支,未来五年的年平均复合成长率达13.4%。在2022年之时,每五支穿戴式设备中就有两支是智能手表。 IDC认为厂商透过这几年不断改进智能手表,使得消费者们终于认识到实用性且需求开始冒出。目前,智能手表的健身与健康仍是吸引力最高的功能,但是移动支付和讯息应用也逐步开始流行起来。此外,拥有蜂窝连网功能对于早期用户变得愈来愈受重视,新用户则是透过蜂窝连网功能,让其手表出现,例如:串流音乐或额外健康传感器等功能,让其更受到欢迎。 其实,从2017年的表现来看,由于苹果手表Series 3开始内建
[网络通信]
智能穿戴产品收入大增,奋达科技上半年净利预增900%到7.5亿
7月2日,奋达科技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049.60 万元至82,554.56 万元,同比增长900%-1000%。 关于此次业绩变动的原因,奋达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深圳市富诚达科技有限公司原股东股份补偿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其中智能可穿戴产品收入增幅较大,智能可穿戴产品及电声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盈利能力改善。 同时,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预计在 70,000 万元—75,000 万元,主要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政府补助以及投资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奋达科技2019年净利亏损30亿元,主要是对并购的子公司富诚达和欧朋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智能</font><font color='red'>穿戴</font>产品收入大增,奋达科技上半年净利预增900%到7.5亿
智能医疗:可穿戴式医疗设备设计挑战及对策
医疗保健不再是医院的专利,它们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医疗设备正逐渐从便携式设备发展为可穿戴式设备,这样就意味着设备应能够长期连续使用。这些新设备给设计人员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本文将探讨其中一些挑战并给出解决之策。   药物灌注疗法   人体可穿戴的医疗设备并不新鲜。许多人都熟悉尼古丁贴片和晕动病贴片之类的可穿戴式产品。它们为新一代电子产品奠定了基础。电离子透入贴片就是这种新生代产品的其中一员。   电离子透入疗法通过电流使药物透过皮肤完成注入。透皮药物电离后溶解在水溶液中,并敷在贴片中的电极上。然后,这种经过特殊配制的电离混合物可在直流电流的作用下透过皮肤,如图1所示。目前使用的大多数贴片可在任何部位佩戴数分钟到数
[医疗电子]
<font color='red'>智能</font>医疗:可<font color='red'>穿戴</font>式医疗设备设计挑战及对策
高性能和低功耗兼得,佰维ePOP芯片为智能穿戴设备创新赋能
如大家所知,苹果M1芯片的“每瓦时性能”优势显著,仅需使用四分之一的功耗,就能匹敌竞品PC处理器的峰值性能。除了采用了先进制程外,还得益于M1将内存架构直接整合在SoC芯片内,缩短了计算和存储的距离。其实,这种通过缩近AP和存储芯片的设计理念在高端智能穿戴领域早已被广泛应用。如集成了eMMC和LPDDR的佰维E100系列ePOP芯片就是直接贴装在CPU之上,在减小占用面积的同时,减少了电流信号间的传输距离,从而做到了高性能和低功耗两者兼得。 佰维E100系列ePOP芯片集成eMMC 5.1和LPDDR3,尺寸仅为10mmx10mm,其最大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310MB/s、240MB/s,LPDDR频率最高为933MHz,拥有8
[手机便携]
高性能和低功耗兼得,佰维ePOP芯片为<font color='red'>智能</font><font color='red'>穿戴</font>设备创新赋能
穿戴设备这么多 为何数码厂商偏爱智能手表?
   腾讯数码讯(编译:Bob)也许你已经发现,科技数码厂商们的产品重点不仅仅只是智能手机,各种智能手表扎堆出现,在苹果发布AppleWatch之后正式达到高潮。似乎将手机部分功能、应用形式转移到手腕上,是接下来科技行业的一大趋势,厂商们也不断提升设备的设计、技术含量,来吸引消费者。事实上,并不仅仅是趋势使然,智能手表对于科技厂商们的更大含义在于提升盈利。 首先来看看下面的数据,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都在试图掀起智能手机革命。 · IDC数据显示,2018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将由今年的1900万台上升至1.129亿 · 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2016年智能手表份额将达到可穿戴设备的40% · NextMarket则表示,今年智
[手机便携]
三星今年计划销售3.2亿部智能机和500万部可穿戴设备
  据TheInvestor网站报道,业界消息称, 三星 电子今年预计将会求稳,把今年的智能机销量目标维持在与去年类似的水平上——大约3.2亿部。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三星 已经在近期把今年的销售计划告知了供应商,该公司今年计划销售3.2亿部智能机、4000万部功能手机、2000万部平板电脑、500万部 可穿戴设备 。   消息称, 三星 今年之所以制定了一个温和的销售目标,主要是因为智能机市场已经饱和。不过,三星的这一销售目标在所有智能机厂商中依旧是最高的,因为主要对手苹果公司、华为公司每年销售大约2亿部、1.5亿部智能机。   未来几年,三星不大可能专注于增加智能机出货量,而是通过高售价的高端机
[嵌入式]
Maxim:以高集成度打造智能和可穿戴世界
模拟电路由传统的构建模块向系统级方案发展,并直至模拟功能大规模集成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而Maxim是其中的一家代表公司。 不久前,在美国与Maxim公司工业和医疗解决方案部门高级副总裁Chris Neil就有关模拟集成以及工业和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Maxim一直在模拟领域推动高集成的解决方案。按照Neil的介绍,Maxim在2012年高集成度和构建模块类产品的比例已达到47%:53%,而2010年该比例仅为30%:70%,高集成度的策略一直在坚持,而且成果显著。 “工业控制领域涉及面广,包括工厂自动化、能源生成和分配、测试测量等多个领域,” Chris Neil表示,“整个工业控制产业的年
[物联网]
Maxim:以高集成度打造<font color='red'>智能</font>和可<font color='red'>穿戴</font>世界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物联网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