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人工智能将更加强大

发布者:EEWorld资讯最新更新时间:2020-05-27 来源: EEWORLD关键字:人工智能  RNN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翻译自——nextplatform

 

 

人工智能是一个涵盖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人等多方面维度的广泛领域。AI也在以一种有时看似疯狂的速度发展,因此很难跟上正在发生的一切。

 

不出所料,许多组织转向他们的IT供应商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开发和部署AI解决方案,以最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卫·埃里森是联想公司的高级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家,他的职责包括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组织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在内部支持联想全球数据中心集团的整体人工智能战略。

 

联想已投入商业运营的项目包括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图像中提取特征,并将其归类为缺陷,以检测工厂的制造缺陷。联想还为一家赛车公司开发了一套计算机视觉系统,以决定是否应该让特定的汽车进入维修站进行维修。

 

埃利森表示,今年和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的主要趋势包括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应用程序、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生成和数据标记算法的开发,以及基于转换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的快速进展。

 

联想对人工智能近期主要趋势有如下展望:

 

计算机视觉

 

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开发人员和研究人员现在开始探索将这种能力与人工智能的其他一些领域相结合的实用方法,比如机器人技术或自动应用图像字幕等应用的自然语言处理。据埃里森介绍,这部分是因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些基本问题已经被证明很难解决,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推动研究领域向前发展。

 

埃里森:“我认为我们在解决一些核心的计算机视觉任务时遇到了问题,比如3D投影,当你看到一张图片,一栋建筑的二维图像,人类的大脑可以将其推断成三维形状,但机器很难做到这一点。”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但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我认为人们会感到沮丧,会尝试一些新东西,或者尝试将它与其他领域相结合,找到更好的用途。”

 

埃里森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机器人技术是目前最广泛研究的人工智能领域之一,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他列举的例子包括使人工智能能够使用视觉感应在其周围的空间中安全移动——无论是制造工厂的机械臂,还是使用人工智能导航到目的地的自动车辆。

 

训练数据

 

熟悉人工智能的人会知道,成功训练一个模型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数据,这需要大量的数据。事实上,它所训练的数据越多,就越能更好地交付你所寻求的结果。据埃里森不是,计算机视觉目前很困难,因为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集没有包含足够多的样本。例如,吉布森三维空间数据库(Gibson Database of 3D Spaces)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数据集,用于训练模型在室内空间中导航,它包括572栋完整的建筑,共1447层。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不太可能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在现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全面集合。

 

当物体的方向与计算机视觉模型所训练的方向不同时,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被广泛用于人工智能训练的ImageNet数据集中,埃里森:“一把椅子只是一张椅子的照片,面对着镜头。如果你把椅子翻过来,电脑视觉应用程序突然就认不出它了。”

 

这个缺点是一个名为ObjectNet的新数据集的灵感来源,它以不同的配置显示日常项目,例如椅子翻转或倒置。这个训练集被用来解决计算机视觉的一些缺点,例如不能识别方向不正常或部分模糊的物体。

 

但是为人工智能训练获取足够大和多样化的数据集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导致了埃里森发现的另一个主要趋势,即首先使用人工智能来生成数据集。

 

自我监督和综合数据

 

数据集需要大量的人工数据标签,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项目现在都集中在自我监督算法上,它可以获取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并让计算机自动给数据贴上标签。

 

埃里森解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具有计算机视觉应用和接近传感器机器人。计算机视觉能够比接近传感器看得更远。但是当机器人向前移动时,出现在计算机视觉中的东西最终会以物体的形式出现在近距离传感器中。”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回溯到物体第一次被发现的时间,然后对其进行标记。

 

人工智能系统一旦部署就不太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因此可能无法在训练数据集中表示出来,这是开发人员面临的另一个挑战。然而,如果这些边缘情况代表了真实场景,那么就需要考虑这些情况,以确保AI模型正确地处理它们。

 

“关键的例子是自动驾驶。在你的数据集中有多少次在昏暗的暴风雪中开车上山?你的数据集中不会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所以他们本质上必须做模拟数据。”

 

换句话说,边缘案例是通过使用合成数据来处理的,合成数据是使用各种方法来创建的,例如生成模型。但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数据科学家或开发人员如何才能确保这些合成数据准确地反映出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情况。

 

“这很关键,”埃里森承认,但到目前为止的解决方案只是生成更多的数据,并希望这将用足够的合成数据填充那些用例。同时也也使用了神经网络自动编码器或更复杂的生成对抗网络(GANs)等方法,其中一个网络创建合成数据,另一个网络用于判断候选数据的质量。

 

埃里森:“所以这是一种自我训练,来模拟出足够现实的案例。你同时训练两个神经网络,一个生成这些例子,一个判断这些例子,你希望最终得到一些更现实的东西。”

 

GANs已经被用于生成数据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深度伪造”技术,这种技术已经被用于创建逼真的人脸,或者改变视频,使视频中的人看起来像是在单独的音轨中说话。据埃里森介绍,这表明了这类模型已经达到的比较复杂程度。

 

自然语言处理

 

尽管如此,基于转换的深度学习模式是过去几年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成功案例之一,埃里森相信这些模式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它们已经发展到能够识别句子之间的依赖关系和连接,而在早期的模型中使用的循环神经网络(RNN)[1]本质上是连续的,并且往往会丢失单词的上下文。

 

“一个带有隐藏的多头传感器的转换器,会添加规范层和前馈层,但它没有所有的反馈机制,而这些反馈机制会减慢处理速度,所以他们能够看到更大的区域。”

 

按照埃里森的说法,这对模型解释含义的能力有影响,而RNN在多个句子中识别同一个实体时存在问题。一个算法很难做出这两个句子之间的飞跃,递归神经网络在这方面存在问题。

 

这种架构使得变压器(transformers)在许多最近开发的NLP模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谷歌的BERT和OpenAI的GPS -2,以及Facebook的RoBERTa和微软的MT-DNN,它们在NLP任务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例如文档分类、情感分析、问题回答和句子相似性。

 

延伸阅读——我们现在的位置——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的世界

 

现在的弱人工智能系统并不吓人。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代码没写好,程序出故障,造成了单独的灾难,比如造成停电、核电站故障、金融市场崩盘等等。

 

超人工智能确实会比人类思考的快很多,但是真正的差别其实是在智能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上。用人类来做比喻,人类之所以比猩猩智能很多,真正的差别并不是思考的速度,而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这些模块让我们能够进行复杂的语言呈现、长期规划、或者抽象思考等等,而猩猩的脑子是做不来这些的。就算你把猩猩的脑子加速几千倍,它还是没有办法在人类的层次思考的,它依然不知道怎样用特定的工具来搭建精巧的模型——人类的很多认知能力是猩猩永远比不上的,你给猩猩再多的时间也不行。

 

 

就像在首届的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团体董事局主席马云宣布演讲,讨论了人类与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以及人类和将来的关系。英语科班出生的马云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词汇的翻译进行抨击,比方说人工智能,是人们把本人看得太高了,由于人类在智能上基本比不上机器的;大数据的翻译会给人形成误会的,以为大数据就是“数据量大”,而马云看来大数据就是海量的数据加上大计算的。

 

 

“人就应当是人,机器应当是机器”,马云以为在人工智能社会万物应当领有像人一样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说像人一样的。这个是源于人类对人工智能缺少清楚的定义的。 关于将来的智能世界来说在马云看来咱们还只是婴幼儿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十分的幼稚。“人工智能应当去处理人处理不了的问题,了解人不能了解的东西”,所以他仍然保持此前他关于AlphaGo的意见,人类跟AlphaGo在围棋的较量就是一个悲剧的。而在100年之后人类甚至会因而以为惭愧的。

 

人工智能能够代替的工作绝大多数是重复性极强的工作,当人工智能帮助人类去做这些重复枯燥的工作之后,这些人可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促进人类的整体进步。

 

 

 

 


[1] 递归神经网络(RNN)是两种人工神经网络的总称。一种是时间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另一种是结构递归神经网络(recursive neural network)。时间递归神经网络的神经元间连接构成有向图,而结构递归神经网络利用相似的神经网络结构递归构造更为复杂的深度网络。两者训练的算法不同,但属于同一算法变体(百度百科)。本节我们重点介绍时间递归神经网络,下面提到RNN特指时间递归神经网络。


关键字:人工智能  RNN 引用地址:下一波人工智能将更加强大

上一篇:新思科技发布《2020年开源安全和风险分析》报告
下一篇:欧盟拟设7500亿欧元经济复苏基金:提高5G、人工智能等竞争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0 17:30

离开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登上大舞台纯属做梦?
近日,“机器人与 智能制造 高端论坛”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机器人专家和制造业精英汇聚一堂,探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如何造通过深度融合,助力合肥市打造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实现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创新跨越。   三十年积累,实现从小到大 智能制造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更加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而机器人是高端智能装备的代表,被喻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为什么说智能制造需要机器人?”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经理李少飞在大会发言中说道:“很多工作环境不友好,比如危险品制造、化工、军工等行业,人口老龄化带
[嵌入式]
浙大吴飞:人工智能具有学科渗透力 “AI人才缺口”是一个伪命题
“人工智能虽有其学科独立性,但同时也是具有很强渗透性和交叉性。2016年之前,人工智能还没有这么热,那时大家都觉得计算机和统计等专业还是热门专业。现在人工智能一下子热起来了,据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到了500万,我认为这是伪命题。原因在于很难明确定义什么是独立于其他专业而存在的人工智能人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说到。 图 |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 人工智能分为三阶段,现在较为实用的是大数据智能 在人工智能的划分上,学术圈和产业界有着不同的说法,譬如若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 对于这个问题,吴飞教授较
[机器人]
易造翟东:智能工业升级迫在眉睫,AI智能方案将成关键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于2015年破冰,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达到2000多亿元,行业前景让从业企业充满想象空间。同时,一组前沿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2018-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26.3%,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针对于此,笔者采访了易造机器人副总裁翟东,这位深耕自动化领域的行业专家和技术大牛起初加入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首屈一指的生态机构的易造,深入工业机器人设计结构和应用场景的研究,对柔性产品的先进工艺制造拥有丰富经验,对海内外各大工业自动化上下游企业的产品及需求有深刻研究。 翟东认为,相关数据除了显性表达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增长比较快,应用比较多,领先于国际市场,同时,也说明中国的人工红利已结束,以往富士康采
[机器人]
通过笑容识别性别 AI拥有生物识别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上普遍都搭载了人脸识别,原本高深莫测的技术如今已经变得在普通不过了。而目前大部分人脸识别都是通过面部特征来分辨用户的性别,也就是说如果长得清秀一点的男生留了长头发就无法辨别了。近日国外一家研究机构研制出了可以通过笑容来分辨男女的人工智能,准确度大大提高。 负责这一项目的是Hassan Ugail教授说道:“有趣的是,女性认为自己的笑容更有表现力,而且我们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女性有面积更广泛的笑容,嘴唇扩大的面积远远超过男性”也就是说这个程序可以根据男人和女人在微笑时的细微面部特征,就可以准确的分析出用户的性别。 据了解,该技术可以在人类微笑的瞬间测量面部肌肉的运动,并不是依赖于某一个特征来分辨,因此这项生物识别
[嵌入式]
通过高精度识别热带低气压征兆云 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据科技日报报道,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气压征兆云的方法。该方法可识别出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低气压发生一周前的征兆。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日本《地球与行星科学的进展》杂志网络版。 预测台风和飓风等热带低气压的发生,一般是通过卫星观测和监视云的演变过程,对观测数据进行气象模型模拟。但大气现象非线性极强,不同的气象模型预测的未来气象结果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可根据大数据中的特定类型进行深度学习,检测特定现象,从而应用于具有不确定性的气象领域。 利用深度学习获得更高的识别精度,对每一种气象类型都需要超过数千
[机器人]
NVIDIA Hopper 首次亮相 MLPerf,在 AI 推理基准测试中一骑绝尘
NVIDIA Hopper 首次亮相 MLPerf,在 AI 推理基准测试中一骑绝尘 在行业标准 AI 推理测试中,NVIDIA H100 GPU 创造多项世界纪录、A100 GPU 在主流性能方面展现领先优势、Jetson AGX Orin 在边缘计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 MLPerf 行业标准 AI 基准测试中首次亮相的 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在所有工作负载推理中均创造了世界纪录,其性能比上一代 GPU 高出 4.5 倍。 这些测试结果表明,对于那些需要在高级 AI 模型上获得最高性能的用户来说,Hopper 是最优选择。 此外,NVIDIA A100 Tensor C
[机器人]
NVIDIA Hopper 首次亮相 MLPerf,在 <font color='red'>AI</font> 推理基准测试中一骑绝尘
车载AI芯片: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
特斯拉近日超越丰田问鼎汽车行业市值冠军,折射出百年汽车行业走到历史性的拐点:智能汽车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特斯拉去年推出了自研的FSD车载AI(人工智能)芯片,性能较使用英伟达GPU芯片的前代产品提升达21倍,极大增强了在智能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真正奠定了其在智能汽车时代的先行者地位。 未来的智能汽车就是一台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最核心的器件就是车载AI芯片,是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而制约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瓶颈就是车载AI芯片的算力不足,算力就好比智能汽车的脑容量,自动驾驶每往上走一级,所需要芯片算力就要翻一个数量级,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我们需要在四个轮子上搭载天河二号级别的计算能力。
[汽车电子]
车载<font color='red'>AI</font>芯片: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
研究团队开发可进行AI计算的超低功耗神经形态硬件 有望用于自动驾驶
据外媒报道,首尔国立大学工学院(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ngineering)宣布,由材料科学与工程系Ho Won Jang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能够以超低功耗进行人工智能(AI)计算的神经形态硬件。这项研究解决了现有智能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基本问题,同时展示阵列级技术的潜力。 (图片来源:首尔国立大学) 目前,在物联网(IoT)、用户数据分析、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LLM)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处理大数据使用的并行计算需要消耗大量电力。然而,用于并行计算的传统硅基CMOS半导体计算存在能耗高、内存和处理器速度较慢,以及高密度过程物理限制等问题。尽管AI对日常生活产生了积
[汽车电子]
研究团队开发可进行<font color='red'>AI</font>计算的超低功耗神经形态硬件 有望用于自动驾驶
小广播
最新物联网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