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挽逆变器中两开关管漏极产生尖峰的原因分析

最新更新时间:2010-10-24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推挽逆变器  尖峰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 推挽逆变器的原理分析

  主电路如图1所示:

  Q1,Q2理想的栅极(UG1,UG2)漏极(UD1,UD2)波形如图2所示:

  实际输出的漏极波形:

  从实际波形中可以看出,漏极波形和理想波形存在不同:在Q1,Q2两管同时截止的死区处都长了一个长长的尖峰,这个尖峰对逆变器/UPS性能的影响和开关管Q1,Q2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 Q1,Q2两管漏极产生尖峰的成因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主电路功率元件是开关管Q1,Q2和变压器T1。 Q1,Q2的漏极引脚到TI初级两边走线存在分布电感, T1初级存在漏感,当然T1存在漏感是主要的。考虑到漏感这个因素我们画出推挽电路主电路等效的原理图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L1,L2就等效于变压器初级两边的漏感,我们来分析一下Q1导通时的情形:当Q1的栅极加上足够的驱动电压后饱和导通,电池电压加到漏感 L1和变压器T1初级上半部分,当然绝大部分是加到T1初级上半部分,因为L1比T1初级上半部分电感小得多。此时Q2是截止的,主电路电流方向为从电池正极到T1初级上半部分到L1到Q1的DS再回到电池的负极;L1上电压的极性为左负右正,T1初级上半部分电压的极性为上负下正,如图5所示:

  当 Q1栅极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此时Q2也还截止,即死区处Q1,Q2都不导通,T1初级上半部分由于和次级耦合的原因,能量仅在Q1导通时向次级传递能量,到Q1截止时T1初级上半部分上端的电位已恢复到电池电压,而L1可以看做是是一个独立的电感,它储存的能量耦合不到变压器T1的次级。但是,随着Q1由导通转向截止,L1上的电流迅速减小,大家知道电感两端的电流是不能突变的,根据自感的原理L1必然要产生很高的反向感生电动势来阻碍它电流的减小,所以此时电感电压的极性和图5相反,T1初级上半部分的电压为0,两端点的电压都等于电池电压,此时Q1漏极的电压就等于L1两端的电压和电池电压之和,这就是Q1,Q2两管漏极产生尖峰的原因,如图6所示。

  三 Q1,Q2两管漏极产生尖峰的消除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Q1,Q2两管漏极产生尖峰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想办法消除这个尖峰了。我想到的办法就是Q1,Q2的漏极到电池的正极加一个开关,当然这个开关也由MOS管来充当,当然其它功率管也行。这个开关只在Q1,Q2都截止时才导通,用电路实现如图7所示:

 

  由图7可以看出,加入D1,D2可以防止Q3,Q4寄生二极管的导通,这样,Q1,Q2漏极的尖峰就可以限制在D1,D2和Q3,Q4的压降之和了,而这个压降是很小的,漏感的尖峰的能量也释放回电池和C1了。

  Q1,Q2,Q3,Q4的驱动时序如图8所示:

  加入了有源嵌位后实际输出的波形如图9所示:

  四 这个电路和全桥逆变电路的比较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说,这个电路和全桥电路不是一样吗?你的电路还多了两个二极管。不错,这个电路和那种两桥臂上下管都互补的全桥电路来说还是有些相似,最大的不同就是我这个电路主电路还是推挽,它的导通压降还是一个MOS管的导通压降,而全桥电路是两个MOS管的导通压降!对于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电池供电的应用场合,这个电路的损耗更小,效率更高,因为漏感的储能比较小, Q3,Q4选型时可以比Q1,Q2电流小得多,因而节约了成本。

  实际上Q3,Q4可以只用一个的,如图10所示:

  驱动逻辑改为,如图11所示:

  总结:本文从原理出发分析了在推挽逆变器中两开关管漏极产生尖峰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是可行的,相比于传统推挽逆变器,极大地提升了了性能,提高了效率和稳定性。

关键字:推挽逆变器  尖峰 编辑:金海 引用地址:推挽逆变器中两开关管漏极产生尖峰的原因分析

上一篇:逆变器制作全过程(新手必看)
下一篇:飞兆半导体Dual Cool™ 封装满足DC-DC设计对更高功率密度需求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5:02

透析:推挽逆变器中变压器漏感尖峰有源钳位研究
一  推挽 逆变器的原理分析 主 电路 如图1所示:   Q1,Q2理想的栅极(UG1,UG2)漏极(UD1,UD2)波形如图2所示: 实际输出的漏极波形: 从实际波形中可以看出,漏极波形和理想波形存在不同:在Q1,Q2两管同时截止的死区处都长了一个长长的尖峰,这个尖峰对逆变器/UPS性能的影响和 开关管 Q1,Q2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  Q1,Q2两管漏极产生尖峰的成因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主 电路 功率元件是开关管Q1,Q2和变压器T1。 Q1,Q2的漏极引脚到TI初级两边走线存在分布电感, T1初级存在漏感,当然T1存在漏感是主
[电源管理]
透析:<font color='red'>推挽</font><font color='red'>逆变器</font>中变压器漏感<font color='red'>尖峰</font>有源钳位研究
推挽逆变器中两开关管漏极产生尖峰的原因分析
   一 推挽逆变器的原理分析   主电路如图1所示:   Q1,Q2理想的栅极(UG1,UG2)漏极(UD1,UD2)波形如图2所示:   实际输出的漏极波形:   从实际波形中可以看出,漏极波形和理想波形存在不同:在Q1,Q2两管同时截止的死区处都长了一个长长的尖峰,这个尖峰对逆变器/UPS性能的影响和开关管Q1,Q2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 Q1,Q2两管漏极产生尖峰的成因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主电路功率元件是开关管Q1,Q2和变压器T1。 Q1,Q2的漏极引脚到TI初级两边走线存在分布电感, T1初级存在漏感,当然T1存在漏感是主要的。考虑到漏感这个因素我
[电源管理]
高频电源模块缓冲电路优化探讨
摘要:高频电源模块的噪声主要来自功率变换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ZVZCS PWM全桥变换器实现了开关管的软开关,但其输出整流二极管不是工作在软开关状态,输出整流二极管在换流时,变换器的副边存在寄生振荡。本文讨论其产生原因及抑制办法。 关键词:高频;尖峰;探讨 1 副边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过程     实际上已导通的二极管在突然加上反向电压的一段时间内,电流下降到零以后,它并不立刻停止导通,还处于反向低阻状态。此时在反向电压作用下,载流子进入复合过程,于是在反方向继续流过电流;当载流子复合完毕,反向电流才迅速衰减到零。这个阶段就是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过程,如图1所示。     在反向电流衰减过程中,电路产生强烈的过渡过程,它在
[电源管理]
高频电源模块缓冲电路优化探讨
工程师分享:详解PWM开关稳压电源的尖峰干扰
引言 PWM (PulseWidthmodulation)型 开关稳压电源 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作为电源设备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开关三极管的工作状态转换持续期短、频谱甚宽的尖峰干扰是其致命弱点,它不仅影响开关电源本身,而且还会干扰邻近的其它电子设备。 开关稳压电源工作时开关三极管和续流二极管(亦可以是另一个开关三极管)总是交替地导通或者截止,图1中KQ和KD并非是理想器件,两种状态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产生了尖峰干扰。在状态转变过程中,该导通的开关没有完全导通,而该截止的开关却又没有截止的瞬间,电源到地有直接的通路,产生瞬态电流Is。该电流跟开关三极管导通时的电流Imax及截止时的电流Icmin的差值、开
[电源管理]
工程师分享:详解PWM开关稳压电源的<font color='red'>尖峰</font>干扰
PWM开关稳压电源的噪声尖峰干扰抑制措施
PWM(PulseWidthmodulation)型开关稳压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作为电源设备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开关三极管的工作状态转换持续期短、频谱甚宽的尖峰干扰是其致命弱点,它不仅影响开关电源本身,而且还会干扰邻近的其它电子设备。 开关稳压电源工作时开关三极管和续流二极管(亦可以是另一个开关三极管)总是交替地导通或者截止,图1中KQ和KD并非是理想器件,两种状态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产生了尖峰干扰。在状态转变过程中,该导通的开关没有完全导通,而该截止的开关却又没有截止的瞬间,电源到地有直接的通路,产生瞬态电流Is。该电流跟开关三极管导通时的电流Imax及截止时的电流Icmin的差值、开关KQ和KD同时
[电源管理]
PWM开关稳压电源的噪声<font color='red'>尖峰</font>干扰抑制措施
跟电源专家陶显芳学电源技术(完):RCD尖峰脉冲吸收电路参数计算举例
   1、开关变压器初级线圈漏感Ls的计算   反激式开关变压器的漏感一般都比较大,漏感与初级线圈电感之比,大多数都在2~5%之间。漏感的大小主要与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绕法、铁芯和骨架的结构,以及气隙大小等参数有关,还与磁通密度取值的大小有关,因为磁通密度取得越大,导磁率就会越小,漏感相对也要增大。漏感小于2%或大于15%的开关变压器,其结构一般都比较特殊。   开关变压器初级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与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有关,还与工作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大小有关。一般输出功率越大,工作频率就越低,电感量相应也要增大;而工作电压越高,电感量也越大。开关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感L和漏感Ls的大小可以用仪表直接测量,一般工作频率为30~5
[电源管理]
跟电源专家陶显芳学电源技术(完):RCD<font color='red'>尖峰</font>脉冲吸收电路参数计算举例
Flyback的次级侧整流二极管的RC尖峰吸收问题
 在讨论Flyback的次级侧整流二极管的RC尖峰吸收问题,在处理此类尖峰问题上此处用RCD吸收会比用RC 吸收效果更好,用RCD吸收,其整流管尖峰电压可以压得更低(合理的参数搭配,可以完全吸收,几乎看不到尖峰电压),而且吸收损耗也更小。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吸收)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D吸收)   从这两张仿真图看来,其吸收效果相当,如不考虑二极管开通时高压降,可以认为吸收已经完全。   试验过后,你应该会很惊喜,二极管可以采用贴片的(快速开关二极管,如果参数合适,1N4148不错),电阻电容都可以用贴片的。   此处的RCD吸收设计,可以这样认为:为了吸收振荡尖峰,C应该
[电源管理]
Flyback的次级侧整流二极管的RC<font color='red'>尖峰</font>吸收问题
南省实行季节性电力需求响应 削减电网尖峰负荷60.47万千瓦
“今年我们积极响应省里的季节性需求响应政策,提前优化生产计划,将年度例行检修时间从春季调整到了夏季用电高峰期,不仅没有影响正常生产,还获得7万多元的补贴。”8月20日,第一次尝到季节性电力需求响应的甜头,河南省信阳市的华新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明说。 根据往年迎峰度夏经验,每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河南电网负荷最为紧张的时期。为了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工业企业可能会长时间实行有序用电,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今年3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通知,创新实施市场化季节性需求响应,倡导工业企业将年度春、秋检修或停产时间主动转移至“七下八上”夏季用电高峰时段,降低电网夏季季节性高峰负荷。同时,
[新能源]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