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整流电路中的可控硅是由触发电路提供触发信号而导通的,触发电路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着可控硅的工作。因此,触发电路是可控硅电路可靠、有效工作的关键。
触发电路主要采用两种方法:采用分离元件设计的触发电路存在各相电路分散性大、调试不方便、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等缺点;采用专门集成触发电路芯片设计的触发电路成本高,芯片的质量难以保证。在此利用通用集成电路设计了一种简约整流触发电路,触发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1 电路的拓扑结构
整流电路的结构如图1所示。
1.1 同步移相电路
同步移相电路由锯齿波发生器和电压比较器组成。同步变压器和整流变压器接在同一电源上,用同步变压器的次级电压控制锯齿波的发生器中三极管的导通,从而保证了触发脉冲和主电路电源同步。
锯齿波与直流电平通过电压比较器比较可得到宽度变化的矩形波。调节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电压即可改变输出波形的前沿位置,从而达到了移相的目的。
该设计由LM311构成电压比较器。LM311在使用应注意:电源由0.01μF的瓷片电容旁路;两个输入脚之间接一个100~1 000 pF的电容,以便产生更整齐的比较器输出波形;短接管脚5和管脚6;为滤除和减弱输出信号的震荡,在比较器输出端的上拉电阻两端并接一个容量适当的电容。如图2所示。
1.2 宽脉冲的形成电路
锁相环与CD4017组成的6倍频电路,是利用分频器实现倍频功能的电路,倍频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是输入信号频率的6倍。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6分频器CD4017可输出Q0~Q5六路间隔、脉宽都为60°的脉冲,通过或门关系可得到与之相对应的6路信号,彼此间隔为60°,脉宽为120°的脉冲,波形图如图4所示。
触发电路根据触发脉冲的宽度有单宽触发和双窄触发。实践证明单宽触发比双窄触发稳定。
锁相环入锁时,具有“捕捉”信号的能力,可在某一范围内自动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若电网频率变化时,锁相环会自动追踪,增强了电路的可靠性。
1.3 脉冲列触发原理
在触发脉冲装置中,单宽触发一般用光耦隔离,脉冲宽度可得到保持,但光耦需独立电源供电,增加了相应的配套设备;双窄触发一般用脉冲变压器隔离。若单宽用脉冲变压器隔离,会出现过饱和现象。为了避免过饱和现象,采用一高频信号分别和宽脉冲相与,得出与之相对用的6组脉冲信号。
1.4 放大驱动电路
放大驱动电路是由三极管和脉冲变压器组成。该电路的作用是对6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隔离,得到具有足够功率、可靠触发可控硅的触发信号。
2 与传统整流电路的比较
与传统六脉波整流电路相比,此电路的复杂程度很低,如表1所示。
3 实验波形
图5(a)的波形是同步移相电路中LM311的两个输入端的波形,调节同步移相电路的R3,得到波形较陡的锯齿波;调节R7,可改变它第3脚的输入电平,得到前沿位置的变化的矩形波,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且频率为工频频率50 Hz,如图5(b)所示的信号线1。信号线1输入到6倍频电路中,可得到是对应的倍频波形,即图5(b)所示的信号线2,它的频率是300 Hz,是输入信号1的6倍。
为了安全,采用峰值为40 V的三相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当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负载是电阻时,可得到如图6所示的整流波形,可发现每一个周期中整流输出电压波形都由6段线电压组成。图6(a)是控制角α=30°时的整流波形,最大值为40 V;图6(b)是α=60°时的整流波形,此时整流输出电压仍连续。α=60°是整流输出电压连续和断续的临界点,当α>60°时,整流输出电压断续。图6中示波器的参数:CH120.0 V,M5.00ms。
4 结语
该电路的核心是利用锁相环的倍频原理产生6组触发信号。实验证明,设计的电路结构简单,调试少,元件少,故障少,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若加以完善,会带来很高的社会价值。
上一篇:触摸屏技术在16位单片机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RS485的传收器雷击保护功能方案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6:28
Vishay线上图书馆
- 选型-汽车级表面贴装和通孔超快整流器
- 你知道吗?DC-LINK电容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度稳定性
- microBUCK和microBRICK直流/直流稳压器解决方案
- SOP-4小型封装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
- 使用薄膜、大功率、背接触式电阻的优势
- SQJQ140E车规级N沟道40V MOSFET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
- 意法半导体先进的电隔离栅极驱动器 STGAP3S为 IGBT 和 SiC MOSFET 提供灵活的保护功能
- 全新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问世:正负极距离小于0.000001米
- 东芝推出具有低导通电阻和高可靠性的适用于车载牵引逆变器的最新款1200 V SiC MOSFET
- 【“源”察秋毫系列】 下一代半导体氧化镓器件光电探测器应用与测试
- 采用自主设计封装,绝缘电阻显著提高!ROHM开发出更高电压xEV系统的SiC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OSCONIQ® C 3030 LED:打造未来户外及体育场照明新标杆
- 氮化镓取代碳化硅?PI颠覆式1700V InnoMux2先来打个样
- 从隔离到三代半:一文看懂纳芯微的栅极驱动IC
- CGD和Qorvo将共同革新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 是德科技 FieldFox 手持式分析仪配合 VDI 扩频模块,实现毫米波分析功能
- 贸泽开售可精确测量CO2水平的 英飞凌PASCO2V15 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
- 玩法进阶,浩亭让您的PCB板端连接达到新高度!
- 长城汽车研发新篇章:固态电池技术引领未来
- 纳芯微提供全场景GaN驱动IC解决方案
- 解读华为固态电池新专利,2030 叫板宁德时代?
- 让纯电/插混车抓狂?中企推全球首款-40℃可放电增混电池,不怕冷
- 智驾域控知多少:中低端车型加速上车,行泊一体方案占主体
- Foresight推出六款先进立体传感器套件 彻底改变工业和汽车3D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