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电源中两种双环瞬时反馈控制方式讲解

最新更新时间:2014-06-20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逆变电源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分析了逆变器的两种双环瞬时反馈控制方式——电流型准PWM控制方式和三态DPM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介绍其工作原理,分析比较其动态和静态性能,并给出具体实现电路及系统仿真结果。

  电流型双环控制技术在DC/DC变换器中广泛应用,较单电压环控制可以获得更优良的动态和静态性能[3]。其基本思路是以外环电压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内环电流给定,检测电感(或开关)电流与之比较,再由比较器的输出控制功率开关,使电感和功率开关的峰值电流直接跟随电压调节器的输出而变化。如此构成的电流、电压双闭环变换器系统瞬态性能好、稳态精度高,特别是具有内在的对功率开关电流的限流能力。逆变器(DC/AC变换器)由于交流输出,其控制较DC /DC变换器复杂得多,早期采用开关点预置的开环控制方式[1],近年来瞬时反馈控制方式被广泛研究,多种各具特色的实现方案被提出,其中三态DPM(离散脉冲调制)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性能优良,易于实现。本文将电流型PWM控制方式成功用于逆变器控制,介绍其工作原理,与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比较动态和静态性能,并给出仿真结果。

  三态DPM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有多种实现形式,其中三态DPM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性能较好且易于实现。参照图1,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检测滤波电感电流iL,产生电流反馈信号if。if与给定电流ig相比较,根据两个电流瞬时值之差来决定单相逆变桥的4个开关在下一个开关周期中的导通情况:ig-if>h时(h见图1,为电流滞环宽度,可按参考文献[1]P64式5?2选取)S1、S4导通,UAB=+E,+1状态;ig-if-h时S2、S3导通,UAB=“-”E,-1状态;|ig-if|h时S1、S3或S2、S4导通,UAB=“0,”0状态。两个D触发器使S1~S4的开关状态变化只能发生在周期性脉冲信号CLK(频率2f)的上升沿,也就是说开关点在时间轴上是离散的,且最高开关频率为f。

  仿真和实验表明,iL正半周,逆变器基本上在+1和0状态间切换,而iL负半周,逆变器基本上在-1和0状态间切换,只有U0过零点附近才有少量的+1和-1之间的状态跳变,从而使输出脉动减小。

  电流型准PWM控制方式

图1三态DPM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

  综合常规PWM单、双极性工作方式的优缺点,并借鉴滞环控制技术,得到改进的电流环控制电路如图2。S3、S4基本上以低频互补,S1、S2以高频互补方式工作。其基本工作原理:

  (1)ig正半周,即ig>0时

  比较器CMP1输出高电平,S3一直关断。

  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将触发器RS1置1,S1、S4导通,S2关断,UAB为+E,iL按式(1)上升

  M1=diL/dt=(E-U0)/L(1)

  当iL升至if>ig时RS1翻转,S1关断、S2导通,UAB为0,iL按式(2)变化

  M2=diL/dt=-U0/L(2)

  若U0>0,则iL下降,至开关周期结束;而若U00,则iL继续上升,此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①if上升率小于ig,则if相对于ig下降至开关周期结束;

  ②if上升率略大于ig,开关周期结束时if大于ig而小于ig+h,则下一个开关周期仍保持该状态(UAB为0);

  ③若if升至ig+h,则CMP3翻转为1、将RS3清零,S4关断,负载通过D2、D3续流,UAB为-E,iL按式(3)下降至开关周期结束。if的峰值不大于ig+h

  M2=diL/dt=-(E+U0)/L(3)

  (2)ig负半周,即ig  比较器CMP1输出低电平,S4一直关断。

  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将触发器RS2清0,S2、S3导通,S1关断,UAB为-E,iL按式(3)下降。

  当iL降至if时RS2翻转,S2关断、S1导通,UAB为0,iL按式(2)变化:若U0,则iL上升至开关周期结束;而若U0>0,则iL继续下降,此时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①if下降率小于ig,则if相对于ig上升至开关周期结束;

  ②if下降率略大于ig,开关周期结束时if小于ig而大于ig-h,则下一个开关周期仍保持该状态(UAB为0);

  ③若if降至ig-h,则CMP4翻转为1,RS3清零,S3关断,负载通过D1、D4续流,UAB为+E,iL按式(1)上升至开关周期结束。|if|的峰值不大于|ig-h|,即|ig|+h。

  可见,这也是一种三态工作方式:iL与U0同相时,逆变器工作在PWM方式,在1状态和0状态(或-1状态和0状态)间转换;二者反相时,滞环才起作用,它使逆变器在1,0和-1三种状态间转换。

图2电流型准PWM

  静态性能的比较

  以某逆变器为例,分析和比较上述两种控制方式下的动态和静态性能。电路参数:E=180VDC,L=1mH,C=20μF;调制频率为f;输出:U0=115VAC、fo=400Hz;额定负载:1kVA电流和电压反馈系数分别为0.4167和0.25;电压调节器为PI型:放大倍数 Ap=13?5,时间常数τ1=0.27ms;

  表1为不同负载和不同调制频率下U0与基准电压Ur的静态误差和U0的THD。

  表1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稳态性能的比较

  

图3起动及突加突降负载动态响应过程

  (a)三态DPM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

  (b)电流型准PWM控制方式

  分析表1及仿真波形(略),发现:

  (1)调制频率f较低时,电流型准PWM波形失真较严重,但其THD随f升高而迅速减小。

  (2)功率开关管在电流型PWM方式时的平均开关频率高于滞环方式,这意味着前者的开关损耗较大。

  (3)电流型PWM方式下,谐波分量集中在调制频率及其整倍数附近,而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下UAB的谐波比较平均地分布在较宽的范围内,调制频率较低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

  (4)输出电压静差基本上不受电流跟踪方式、调制频率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电压调节器参数,也受主电路参数影响。

  动态性能的比较

  由于开关点的离散性,DPM电流跟踪控制方式在控制电路中引入了一个时间常数为1/f的等效纯滞后环节,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有不利影响。图3为起动及负载变化时两种控制方式下的电感电流iL和输出电压U0仿真波形。可见,PWM方式下的动态性能较好,特别是调制频率较低时,差别更明显。但随着调制频率的提高,滞后时间常数减小,滞环方式的动态性能明显改善,接近于PWM方式。

  改变PI电压调节器参数(减小放大倍数或增大积分时间常数)可以改善动态响应的稳定性、减小动态压降,但又将增大静态误差,即重载时的电压降落,延长调节时间。换言之,在达到同样动态性能的前提下,电流型PWM控制方式允许较大的放大倍数或较小的积分时间常数,从而获得更好的静态性能。

  结语

  三态DPM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方式实现简单,开关损耗较低、失真较小。电流型准PWM控制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动态性能,特别是系统稳定性及较小的输出电压降落,电路实现比较复杂,它适于调制频率较低或逆变器输出滤波电感L、电容C较小的情况。而调制频率较高时,三态DPM电流滞环跟踪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性能优良的控制方式。

关键字:逆变电源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逆变电源中两种双环瞬时反馈控制方式讲解

上一篇:太阳能逆变器电池特性分析与描述
下一篇:太阳能逆变电源基本设计要点与方法总结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41

模块化逆变电源的设计与应用
       1 引言   目前,逆变技术已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许多公司已能生产技术成熟的标准逆变电源,这些产品实现的功能较多,性能较好、可适应较复杂的负载情况,但控制方案较复杂、体积较大、价格昂贵,适于实验室、车间的集中供电。在逆变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应用中,越来越多的产品、设备要求逆变电源象直流电源一样模块化,并成为该产品、设备的一部分。通常在这种场合对逆变电源要求容量较小、负载单一、并控制体积和成本,显然再采用标准逆变电源的方案就不合适了,这需要仔细考虑系统方案,简化控制,在保证性能指标的同时,减小体积,降低成本。   本文以某新型鱼雷定向陀螺用的模块化逆变电源为例,介绍模块化逆变电源
[电源管理]
模块化<font color='red'>逆变电源</font>的设计与应用
光伏系统用中小功率逆变电源的现状与展望
1 引言   中小功率逆变 电源 是户用独立交流 光伏 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可靠性和效率对推广光伏系统、有效用能、降低系统造价至关重要,因而各国的光伏专家们一直在努力开发适于户用的逆变电源,以促使该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 光伏系统用中小功率逆变电源的技术现状   逆变电源按变换方式可分为工频变换和高频变换。工频变换是利用分立器件或集成块产生50Hz方波信号,然后利用该信号去推动功率开关管,利用工频升压变压器产生220V交流电。这种逆变电源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由于电路结构本身的缺陷,不适合于带感性负载,如电冰箱、电风扇、水泵、日光灯等。另外,这种逆变电源由于采用了工频变压器,因而体积大、笨重、价
[电源管理]
基于UC2525的交流逆变电源设计
  一、设计需求   本电源应用于一个交流电压转换的前端,输入的控制信号是4VAC(50HZ交流有效值变化范围2VAC-8VAC),输入电源是350VDC(精度0.5%)。输出信号应跟输入信号成线性比例(放大20倍,精度0.5%),且输入控制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误差小于20’,功率负载不小于30VA。   特殊需求:要求控制信号输入阻抗大于500M。   二、设计分析   本电源的模型为一个交流逆变电源,但是提供了控制信号并且要求与输入信号呈线性比例精度要求相当高,且有同相位的要求。所以本电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交流信号放大器。   输入的电源是350VDC,需要变成交流信号,变换方法就是采用SPWM的方式生成方
[电源管理]
基于UC2525的交流<font color='red'>逆变电源</font>设计
光伏系统用中小功率逆变电源的发展展望
 随着谐振开关电源的发展,谐振变换的思想也被用在逆变电源系统中,即构成了谐振型高效逆变电源。该逆变电源是在DC/DC变换中采用了零电压或零电流开关技术,因而开关损耗基本上可以消除,即使当开关频率超过1MHz以上后,电源的效率也不会明显降低。实验证明:在工作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谐振型变换的损耗可比非谐振型变换降低30%~40%。目前,谐振型电源的工作频率可达500kHz到1MHz。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系统用中小功率逆变电源的研究正朝着模块化方向发展,即采用不同的模块组合,就可构成不同的电压、波形变换系统。   毫无疑问,光伏系统用中小功率逆变电源会采用高频变换电路结构。在一些技术细节上,也会有别于其它场合使用的逆变电源,如除了
[电源管理]
高频逆变电源
  高频逆变器是一种DC/AC的转换器,它将电池组的直流电源转化成输出电压和频率稳定的交流电源。   高频逆变器有很多应用领域,比如在航空工业中利用逆变器提供一个 到400Hz 频率转换等,一般来讲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而改变输入电压,这就要用到逆变器了。   我们将集中在以下的逆变器应用领域作介绍:   1、工业过程控制和应用例如开关设备,程序逻辑控制   2、电信行业中枢和无线应用等场合   3、数据中心和计算机房   4、新兴能源行业例如太阳能、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   不同的领域使用不同的直流电压输入例如:   ·24VDC 适合电信、航海工业,太阳能…   ·48VDC 和 60VDC 适合电信固定和移动网,IT业…   ·
[电源管理]
在线式不间断逆变电源装置的设计
1 前 言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工业控制设备、通信装置及科研实施等都将以电子计算机、具有微处理器的监控设备等为核心。而这些器件是一种精密电子设备,大部分都需交流供电,且他对交流电源的供电质量、可靠性和连续性(不间断)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要求供电间断时间不得大于25%的工频周期。市电的电压波动、脉冲干扰和突然中断,将会导致随机存储器数据丢失和程序破坏,造成极坏的后果。特别是在金融、通信和电力部门等,对市电的要求更加严格。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各种各样的不间断逆变电源(简称UPS)都相继出现。并且成为各系统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因它具有稳压、稳频、滤波和抗干扰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在交流断电时能不间断的继续输出交流正弦波,
[电源管理]
在线式不间断<font color='red'>逆变电源</font>装置的设计
基于TMS320F2806三环电压控制逆变电源
引言 逆变 电源 通常采用双环或多环反馈控制,例如采用输出滤波电感 电流 滞环和输出 电压 反馈构成的双闭环控制、采用 电容 电流滞环反馈方式的闭环控制、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电感电流反馈控制和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电容电流反馈控制等控制策略。对上述的控制策略,采用电流滞环瞬时控制的控制 电路 比较简单,但是功率管开关频率不固定,输出电压中的谐波频率不固定,而且频带比较宽,输出滤波器的设计比较困难。采用固定开关频率瞬时值控制方案,其载波频率固定,输出电压谐波成分为固定频率段的谐波,输出滤波器的设计易于实现。其中,电容电流反馈控制的逆变器抑制负载扰动能力强,能够适应非线性负载,但是难以实现过载和短路电流的限制。而采用
[电源管理]
基于TMS320F2806三环电压控制<font color='red'>逆变电源</font>
CPLD在航空1l5V/400Hz高频链逆变电源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CPLD的,用于大功率航空逆变电源的,触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实验表明,该逆变电源设计合理、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输出响应特性,明显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集成度。 关键词: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密度调制;高频链:逆变电源 0 引言 航空配电系统所用l15V/400Hz电源一般是由直流逆变所得,主要供军用飞机、雷达等设备使用。逆变电源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直流电通过逆变电路变换成高频脉冲电压,经滤波电路形成正弦波。近来,高频链逆变技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浓的研究兴趣。高频链逆变技术用高频变压器来代替传统逆变器中笨重的工频变压器,大大减小了逆变器的体积和重量。高频链逆变技术是由Mr.Espelage于1977年提出
[应用]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