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副所长 王俊朝
2008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光伏产业领袖高峰论坛”上,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副所长王俊朝被客户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何时供货?”接得最多的电话也是催货电话,当时摆在王俊朝面前最大的苦恼就是如何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尽快完成源源不断的客户订单。然而四个月以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来临,48所也没能幸免,但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以及近期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的陆续出台,曾经被电池片生产商推迟的扩产计划又重新启动,王俊朝又重新找回了被客户催货的感觉。
“这次金融危机对本土设备企业的影响要从两面看。”王俊朝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对本土设备企业是一次机会,使得本土设备的成本优势越发显现。据王俊朝透露,近期越来越多的国际著名的电池片制造企业,包括美国、日本的制造商都陆续来到中国寻找制造设备,这其中一方面是金融危机迫使国外企业不得不寻求低成本的扩张,另一方面也是经过国内大规模生产的验证,国产设备日趋成熟,给了国外客户足够的信心。目前,一些著名的欧、美、日公司已开始评估、试用48所的设备,尽管现在还处于谈判阶段,但对于48所来讲是一个新的突破。
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48所今年开始在国外设办事处,一改过去在海外市场技术支持跟不上的状况,对推动海外市场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仅如此,48所在研发上也舍得投入,近几年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3000万。“除在原有设备的升级换代上的投入外,我们还在进一步拓展其他领域,”据王俊朝介绍,48所过去只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环节,现在已进入硅材料加工环节,这其中也包括对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跟踪研究。
“薄膜太阳能电池目前还处在两难的境地,原来最吸引人的成本优势随着晶体硅价格的大幅下降已不复存在,但巨大的设备投资压力使得制造商陷入尴尬的境地。”王俊朝认为,“薄膜电池的工艺技术还不成熟,设备开发不可能去为了满足一个不成熟的工艺,将来一旦薄膜电池在工艺技术上有大突破,设备的前期投入就会徒劳无收。”因此,48所一直在密切跟踪这一领域,暂时还没有大的投入。
“光伏产业说到底就是一个制造业,”王俊朝认为,光伏技术不同于半导体,后者有很多Know-how限制着大家,而光伏技术基本上是公开的,进入门槛不像半导体行业那样高。“光伏产业首要问题就是把发电成本降下来,而发电成本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成本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与中国相比的,这是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最大优势所在。”
成本优势体现在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劳动力成本,建厂成本、设备投资中国远低于国外。以建一条晶体硅电池生产线为例,国外建一条线的投入可以在中国建三条线,建厂成本的优势国外无法与我们竞争。
除去成本优势外,产业规模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王俊朝认为,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已做到全球最大,加上个别领军企业在研发和技术上的投入,使得这些企业的技术实力已站到世界的最前端,只要有一、两家企业冲到前面,其他企业会很快跟上。
谈到国产光伏设备的竞争优势,王俊朝说:“‘性价比’是国产设备最大的优势,其次是本地化服务、零配件供应、后期的养护维修等等这些后期使用成本远远低于国外。”他认为,中国整体的工业基础决定了设备的水平与能力,而工业基础的提升不是一、两年可以提高的,现阶段抓“性价比”是明智的选择,是光伏设备业与国外差异化之所在。
- Allegro MicroSystems 在 2024 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先进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感测解决方案
- 左手车钥匙,右手活体检测雷达,UWB上车势在必行!
- 狂飙十年,国产CIS挤上牌桌
- 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吉利新能源甩出了两张“王炸”
- 浅谈功能安全之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
- 智能汽车2.0周期,这几大核心产业链迎来重大机会!
- 美日研发新型电池,宁德时代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何应对?
- Rambus推出业界首款HBM 4控制器IP:背后有哪些技术细节?
-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 福特获得预充电报警专利 有助于节约成本和应对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