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并未终结!拨开迷雾看制程节点命名的猫腻

最新更新时间:2017-09-04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关键字:摩尔定律  制程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最近以来,我们耳闻了关于摩尔定律的许多讨论。不幸的是,其中大部分观点是错误的。有人说,摩尔定律不再重要了,并认为它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者只是几家巨头间的竞赛。还有人说,除了某几个特定领域,遵循摩尔定律已让成本太过高昂。更有人说,摩尔定律已死。真相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来厘清事实。下面就随半导体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摩尔定律并未终结

  首先,摩尔定律至关重要。

  摩尔定律使计算得以普及。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经济学定律:按照特定节奏推动半导体制造能力的进步,我们就可以降低任何依赖于计算的商业模式的成本。想象一下,如果其它行业以摩尔定律的速度进行创新——性能每两年翻一番,那会发生什么?汽车能效:现在只需一加仑汽油,即可行驶相当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农业生产力:现在只用一平方公里土地,即可养活全部地球人;太空旅行:速度现在可以提升至300倍光速。

  归根结底,这些经济效益使摩尔定律成为全球经济的根本动力,使人们能够相互连接、进行娱乐和学习。通过逐年提升计算力,世界各地的创新者可以多快好省地利用计算演进周期来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从而让生活更美好。

  其次,在当今世界,仅有几家公司有能力实现摩尔定律的效益。

  逐一实现全新的制程节点变得愈加困难,成本也更加昂贵。仅仅是把设备安装到已有晶圆厂中,就要花费7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半导体制造业将继续整合,因为越来越少的公司能承担得起推进摩尔定律的成本。英特尔每年都让产品价格更低、性能更强。推进摩尔定律的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摩尔定律带来的不是一场竞赛。

  在整个产业界确立高标准需要不同公司通力协作,因为术业有专攻。英特尔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摩尔定律的引领者。目前,我们在制程技术上拥有三年左右的领先优势。

  英特尔的引领地位在新闻报道中似乎不太显著。16纳米、14纳米、10纳米、7纳米,看起来像是一场赛马。问题在于,这些制程节点数字曾经有着真实的物理意义,但现在已不是那么回事了。我们需要有一个指标来描述某种制程的性能,为芯片设计者展现可用的晶体管密度。英特尔制程专家马博(Mark Bohr)在我们第一届“技术与制造日”活动中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指标。

  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大疑问:摩尔定律是否会终结?我们已经看到,摩尔定律不会因为无用而结束,它的进步也不会因为经济效益不足而受阻。但物理学方面呢?摩尔定律是否会导致晶体管最终比原子还小?

  诚然,有一天我们可能会达到物理极限,但目前还看不到终点。记得在1990年,当晶圆上的晶体管大小达到用以印刷它们的光的波长(193纳米)时,物理学界明确指出:我们不能再向前推进了。

  但是我们突破了那个挑战:我们使用掩模图形产生的干涉光栅进行印刷,开发了计算型光刻技术和多重曝光。回想起来,193纳米甚至称不上是减速带,我们目前的制程比当时还要小20倍。这得益于我们持续的创新。比如目前在14纳米制程中使用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和超微缩技术(hyper scaling)。升级版的超微缩技术已应用在我们即将量产的10纳米制程,而得益于这一新的工艺突破,我们可以维持每百万晶体管的成本不变。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一如既往,英特尔通过发现挑战所在,各个击破解决问题,不断突破各种障碍。最近,我们又迎来必须尽快突破的一个具体挑战,那就是7纳米制程。进而我们发现,这些挑战可能有多种备选解决方案。我们努力尝试所有可能方案,直到找到一个最有效的方法。英特尔一直要求自己前瞻三代制程,这意味着要提前看到7到9年后的技术。目前,我们已着眼7纳米和5纳米制程。我们可能还无法确切知道哪种方案最适合5纳米,但在这些挑战中,英特尔矢志创新,生生不息。

  我们对未来的信心不只限于制程研发,也包括我们独一无二的设计和制造的整合优势,这让我们在复杂的情况下加速创新发展,为客户持续提供领先的产品。

  所以,摩尔定律在任何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终结。我们将继续把新的制程工艺投入生产,并做好准备迎接不断增长的代工业务。事实上,英特尔还推出了一项新的代工服务:超低功耗22纳米FinFET制程(22FFL)。我们一直在进步,英特尔作为行业和技术的引领者,将在改进人们的生活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制程节点命名的规则

  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在半世纪前提出的摩尔定律,是指每代制程技术都要让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翻一番。纵观芯片创新历史,业界一直遵循这一定律,并按前一代制程的0.7倍对新制程节点命名,这种线性升级正好带来晶体管集成密度翻番。因此,出现了90纳米、65纳米、45纳米、32纳米——每一代制程节点都能在给定面积上,容纳比前一代多一倍的晶体管。

  但是最近,也许是因为进一步的制程升级越来越难,一些公司背离了摩尔定律的法则。即使晶体管密度增加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增加,但他们仍继续推进采用新一代制程节点命名。结果导致制程节点名称根本无法正确体现这个制程位于摩尔定律曲线的哪个位置。

  行业亟需一种标准化的晶体管密度指标,以便各个厂商公平竞争。客户应能够随时比较芯片制造商不同制程的产品,以及不同芯片制造商的同代产品。挑战在于,半导体制程以及各种设计日益复杂。

  一种简单的指标就是用栅极距(栅极宽度再加上晶体管栅极之间的间距)乘以最小金属距(互连线宽度加上线间距),但是这并不包含逻辑单元设计,而逻辑单元设计才会影响真正的晶体管密度。另一种指标——栅极距乘以逻辑单元高度——是纠正上述缺陷而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是这两种指标,都没有充分考虑到一些二阶设计规则。它们都不能真正衡量实际实现的晶体管密度,因为它们都没有试图说明设计库中不同类型的逻辑单元。此外,这些指标量化了比较上一代的相对密度,而真正需要的是给定面积(每平方毫米)内的晶体管绝对数量。在另一种极端条件下,用一个芯片的晶体管总数除以面积毫无意义,因为大量设计决策都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缓存大小和性能目标等因素,都会导致这个值发生巨大变化。是时候让我们重新启用曾经流行但一度“失宠”的一个指标了,它基于标准逻辑单元的晶体管密度,并包含决定典型设计的权重因素。尽管任何设计库中都有各种标准单元,但是我们可以拿出一个普及的、非常简单的单元——2输入 NAND单元(4个晶体管),以及一个更为复杂、但也非常常见的单元:扫描触发器(SFF)。这能够推导出之前接受的晶体管密度测量公式。

(权重0.6和0.4反映一个典型设计中非常小和非常大的单元的比率)

  每个芯片制造商在提到制程节点时,都应披露用这个简单公式所测算出的MTr/mm2 (每平方毫米晶体管数量(单位:百万))单位中逻辑晶体管密度。逆向工程公司可随时验证这个数据。

  还缺失一个重要的指标:SRAM单元尺寸。由于不同的芯片中有各种SRAM到逻辑比率,最好在NAND+SFF密度指标旁边,分别标注SRAM单元尺寸。

  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拨开迷雾,厘清制程节点命名的混乱状况,从而专心致志推动摩尔定律向前发展。

    以上是关于半导体中-摩尔定律并未终结!拨开迷雾看制程节点命名的猫腻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摩尔定律  制程 编辑:李强 引用地址:摩尔定律并未终结!拨开迷雾看制程节点命名的猫腻

上一篇:碟片激光器VS光纤激光器 究竟是谁的天下?
下一篇:恩智浦推出面向通用市场的最小8位S08微控制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51

中微半导体成唯一进入台积电 7nm 制程的大陆本土设备商
电子网消息,因 10nm 制程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故全球半导体产业纷纷将重要资源投入在 7nm 制程上,台积电、三星、GlobalFoundries、英特尔均已开始布局。据台媒报道,目前台积电的 7nm 布局最积极,近期台积电更是转变了 7nm 制程设备的采购策略,将应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 )、科林研发( LAM ) 、东京威力科创( TEL )、日立先端( Hitach )、中微半导体 5 大设备商均纳入采购名单,致力平衡 7nm 制程设备商生态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中微半导体是唯一进入台积电 7nm 制程蚀刻设备的大陆本土设备商。据悉,中微与台积电在 28 nm 制程时便已开始合作,并一直延续到 1
[半导体设计/制造]
台积电:车用电子、AI成科技产业趋势 将持续超越摩尔定律
    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召开2016年股东常会,回顾2015全年,董事长张忠谋表示,2015年过了一个蛮成功的年,2016年台积电会在不太好的经济环境中有不错表现。台积电共同执行长暨总经理刘德音、魏哲家皆对未来如车用电子、人工智能(AI)等创新应用相当看好,可成为台积电未来成长的驱动力。   魏哲家表示,台积电认为以后车用电子会变成很大的生意驱动力,主因系是以后的无人驾驶、智能车等应用,所使用的所有电子产品,有很多是超越摩尔定律的应用,如感测器、电源管理IC等等,这些组合在一起,都是现在台积电已经在努力且有所成就的方向与技术,也已经跟很多客户合作很久。   刘德音也指出,接下来的10年就是人工智能发展的10年,台积
[手机便携]
联电加入IBM联盟 共同开发10nm制程技术
联电(2303-TW)(UMC-US)与IBM(IBM-US)今(13)日共同宣布,联电将加入IBM技术开发联盟,共同开发10奈米CMOS制程技术。 联电与IBM两家公司此次的协议,拓展了双方于2012年签订之14奈米FinFET合作协议。拥有IBM的支援与know-how,联电将可持续提升其内部自行研发的14奈米FinFET技术,针对行动运算与通讯产品,提供富竞争力的低耗电优化技术。 双方计划开发10奈米制程基础技术,以满足联电客户的需求。联电将指派工程团队加入位于美国纽约州阿尔巴尼(Albany, New York)的10奈米研发计划,而联电14奈米FinFET与10奈米未来的制造,则将台湾南科的研发中心进行。 IBM半导体研发
[半导体设计/制造]
合泰单片机控制5线4相步进电机控制程
;步进电机的驱动信号必须为脉冲信号!!! 转动的速度和脉冲的频率成正比!!! ; 28BYJ48步进电机步进角为 5.625度 ; A组线圈对应 PC.0 ; B组线圈对应 PC.1 ; C组线圈对应 PC.2 ; D组线圈对应 PC.3 ; 正转次序: AB组--BC组--CD组--DA组 (即一个脉冲,正转5.625度) ; 完整的源程序下载:http://www.51hei.com/f/htbjdj.rar include HT66F50.inc ORG 0000H JMP A1 ORG 0014H ;多功能中断入口地址 JMP ZD1 ORG 002DH Q1:
[单片机]
三星2011年下半推出20纳米级制程DRAM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2011年将致力于提升DRAM存储器半导体制程技术水平,再拉大与其它竞争业者间差距。三星半导体事业部专务赵南成表示,2010年采用30纳米级制程制造DRAM,2011年上半计划采行20纳米级制程推出产品。三星计划每年提升DRAM制程技术,维护业界领先地位。   20纳米后半制程并非采用极紫外线(EUV)这种次世代曝光方式,而是采用既有的浸润方式制作。纳米制程是将半导体电路线幅微缩至人类头发4,000分之1粗细的制造工程。半导体制程越是微细,可以大幅缩减半导体大小,在单一晶圆(wafer)上生产的半导体数量可增加,或降低产品生产的费用。   三星计划于2011年下半
[半导体设计/制造]
苹果iPhone X浏海内藏多款传感器超越摩尔定律技术受注目
苹果的旗舰机 iPhone X问世以来,最受注目的功能当属取消 Home键采用Face ID脸部辨识的解锁技术,由安装在 iPhone X上端“浏海”处的新式传感器来驱动Face ID ,这一排可爱的“齐浏海”藏了多个传感器,让传感器需求更加炙手可热,也成为避开追求先进制程摩尔定律之外的另一条康庄大道!   根据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SITRI)分析,苹果将iPhone X所使用的3D立体影像感测技术称为TrueDepth 相机,引进了红外线镜头、泛光照射器、点阵投影器这三款新的传感器技术,而这些新元件的出现,目的是让iPhone X可以引入众所注目的3D人脸识别系统技术。   根据SITRI对于苹果iPhone X的拆解,苹果i
[手机便携]
步进电机C51控制程
步进电机C51控制程序 #include reg52.h unsigned char code f_rotation ={0x02,0x04,0x08,0x10};//正转表格 unsigned char code b_rotation ={0x10,0x08,0x040,0x02};//反转表格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延时 { while(--i); } main() { unsigned char i; while(1) { for(i=0;i 4;i++) //4相 { p1=f_rotation ; //输出对应的相 可以自行换成反转表格 delay(10
[单片机]
MediaTek采用台积公司3纳米制程生产的芯片已成功流片,预计2024年量产
2023年9月7日 – MediaTek与台积公司今日共同宣布,MediaTek首款采用台积公司3纳米制程生产的天玑旗舰芯片开发进度十分顺利,日前已成功流片,预计将在明年量产。 MediaTek与台积公司长期保持着紧密且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共同打造拥有高性能、低功耗特性的高能效旗舰芯片,赋能全球终端设备。 MediaTek 总经理陈冠州 表示:“MediaTek在拓展全球旗舰市场的策略上,致力于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为用户打造尖端科技产品,提升及丰富大众生活。台积电稳定且高品质的制造能力,让MediaTek在旗舰芯片上的优异设计得以充分展现,以高性能、高能效且品质稳定的最佳芯片方案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