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树一
“回想十多年以前,我们所有的产线,没有一台国产设备,没有一种国产材料,我们做的工艺,几乎没有IP专利。完全靠引进设备和技术,去做一条生产线,才不会让人害怕。”
“中芯国际刚成立时,直接进的0.18(微米)工艺,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只差一代,当时觉得似乎追起来不难,”在昆山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回顾产业发展史,“但现在一看,至少差了两代。”
叶甜春表示,在过去,美国对中国半导体限制主要根据瓦圣纳协议,及其商务部的一些规定,只针对中国购买半导体制造设备进行限制。但如今,美方不仅频繁否决中资收购美资半导体企业交易申请,已堵死中资收购美资半导体资源途径,美国总统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PCAST)更是视中国半导体为直接威胁。PCAST在今年初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芯片业已经对美国相关企业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建议美国总统下令,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更加严密的审查。
完全靠引进,没有人会害怕
叶甜春认为,美国半导体对中国资本的恐惧,原因在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回想十多年以前,我们所有的产线,没有一台国产设备,没有一种国产材料,我们做的工艺,几乎没有IP专利。完全靠引进设备和技术,去做一条生产线,才不会让人害怕。就像我们建了那么多汽车厂,却很少有人说,中国汽车产业对世界汽车产业是一个威胁。”
而现在,从材料、装备、制造、设计、封测,到最后的终端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生态体系,当然,这是一个依然非常弱小的生态体系,制造领域差距甚至被拉大。叶甜春据此判断,此时工艺慢一两步,并不是严重问题,“现在有自己的装备;材料虽然不够强大,但种类覆盖率也达到30%左右;制造业份额还很低,但制造工艺相关的IP越来越多;封测企业也开始进入高端。中国半导体产业体系背后,有技术体系支撑,两个体系协调发展,相互支撑,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底气,有这种底气支持的中国资本,确实可怕。”
不过,中国半导体威胁论仍是夸大其词。虽有全产业布局计划,但在资金投入、人才积累、资本操作以及市场份额上,中国还远不如美日韩欧等领先区域。以并购为例,2015年中国资本并购金额仅占全球总并购金额12%,其中有一半又被国外机构拦阻;以资本支出为例,三星2017年资本支出计划达惊人的260亿美元,比中国半导体大基金一期总额(1300亿人民币,约200亿美元)还要多很多。“全球产业正在整合,产业模式在变,中国半导体如果不能攀上一个大的台阶,不迅速调整战略,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开。”
重塑半导体格局之基础
那么中国半导体攀上台阶,甚至重塑产业格局的基础何在?“很多新产品在中国定义,这是中国市场引领全球市场的开始,也给中国半导体带来重塑市场格局的机会。”叶甜春指出,在过去二三十年,终端电子产品规格主要由日本与欧美厂商来定义,如今作为全球最大区域市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2016年达到了12.2万亿人民币,近年来增速基本保持在8%至10%,有这样规模巨大的应用市场,本土系统公司又已成气候,因此新产品定义必然要针对中国市场做优化。贴合系统用户需求,在与应用结合中实现创新,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这就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机会。
“可以看到现在最火的一些概念,核心都是一样,即在全球数字化、信息化浪潮中,现在处于从数字化往智能化提升阶段,信息要像人一样,自动感知、传输、存储、处理、决策、执行。”叶甜春认为,承载了软件、硬件与系统功能的芯片,是信息化时代基础设施的支撑,谁拥有芯片主导权,谁就拥有核心竞争力,这也是近年半导体竞争愈发激烈,格局发生巨变的原因。
“以往靠拼规模、拼成本、拼服务立足,现在要靠什么?靠价值创新。”叶甜春继续道,“价值创新看着复杂,其实就是提供解决方案。当大量系统客户从产品定义开始就关注芯片,参与到芯片规格定义中,与中国芯片公司合作起来,一步一步往前走,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功率半导体的特殊意义
具体应用领域来看,消费电子机会多,下游厂商嗅觉普遍灵敏,中国集成电路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的进展也最大,整个产业链发展相对成熟。
消费电子之外,叶甜春特别关注的两个方向是高铁与电网。预计2020年中国高铁线路总长将达3万公里,比现有路线增加近60%,高铁带来的不仅是供应机车元器件这样的直接机会,更重要的是高铁建设带来的铁路沿线商业生态巨变,“铁路建出去,无论是商业开发,还是社会资源聚集,都会被带动起来,这其中蕴含着巨大机遇。”
“中国制造业全球规模最大,作为世界工厂,大量能源被消耗,电力产业中,发输变配用,每个环节都有机遇。”叶甜春表示,中国制造业发展促进了国家电网大发展,同时也对中国功率半导体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其他行业可以不关注,但功率半导体必须要关注,这么大规模的制造业,有多少机器需要功率半导体来控制,有多少能源消耗在功率半导体上,从生产线到高铁、电动汽车、家用空调,都离不开功率器件,这种产业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控制。”叶甜春强调,从国家战略到市场环境都支持功率半导体发展,中国一定要解决模拟器件供应问题,“我们需要几个像英飞凌这样的功率器件解决方案商,这是我一再呼吁行业需要关注的方向。”
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
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路线之争在今年引起广泛争议,强调自主可控,是否就要排斥国际合作?“如果大家觉得自主创新就是自己干,那这个错误观念要纠正一下,自出创新是指主导性在自己,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干,什么都自己来是干不成事的。”以高铁为例,如果所有零部件供应全部由中资公司能提供才能开建,也许到现在还没有建成一公里,“组装这么大的系统,每一颗螺丝钉都由自己造?这既不经济,也不现实。”
叶甜春指出,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都不可偏废,但这并不与“引进项目再吸收”混为一谈,差异在于主导权归属,倡导由中方主导的国际合作,而不是简单的项目引进。“要给大家留出合作机会,不然将与全世界为敌,中国人讲的就是和谐,和平共处。”他总结道。
上一篇:三星终超Intel夺得2017全球最大半导体厂商席位
下一篇:晶圆厂新建带动产业链复苏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58
- 意法半导体披露 2027-2028 年财务模型及2030年目标实现路径
- 创实技术electronica 2024首秀:加速国内分销商海外拓展之路
- 欧洲三大芯片巨头,重新审视供应链
- 一场IC设计业盛宴!10场论坛 200位演讲嘉宾,300+展商亮相2万平米专业展会!
- 富昌电子于杭州举办技术日活动,聚焦新能源“芯”机遇
- 消息称铠侠最快明天获上市批准,市值有望达 7500 亿日元
- 美国政府敲定对格芯 15 亿美元《CHIPS》法案补贴,支持后者提升在美产能
- SK 海力士宣布量产全球最高的 321 层 1Tb TLC 4D NAND 闪存,计划 2025 上半年对外出货
- 三星电子 NRD-K 半导体研发综合体进机,将导入 ASML High NA EUV 光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