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VS华为,封闭还是开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生态之战

最新更新时间:2018-03-26来源: 壹观察关键字:苹果  华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遭遇寒冬,中国市场是重灾区。


但几乎头部手机企业都获得了显著增长,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前五品牌市场份额已超过80%,预计2018年这一数据将接近90%。


最大的看点是巨头市场仍存在变数,比如华为2017年中旬已连续两个月手机出货量超过苹果,2017年两者整体市场份额差距约4个百分点,但按照华为1.53亿台年出货依旧保持近10%的高速增长,预计2018年华为手机出货量就将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企业。


不过在重大技术变革面前,与出货数字相比,两家巨头的手机AI芯片与生态之争更加让业内关注。



AI手机两巨头有何不同?


智能手机让整个科技行业“扁平化”,也让苹果和华为这两家几乎“出身”完全不同的中美企业最终开启了正面竞争。


华为2017年发布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手机处理器麒麟970,并随后推出了芯片级人工智能手机华为Mate 10,苹果也在华为之后发布了搭载A11 Bionic处理器的iPhone X。


与高通这个传统芯片企业采用分布式架构的人工智能处理器方案不同,华为和苹果人工智能处理器都采用了更为激进的深度定制(ASIC)方案,虽然后者设计时间更长、门槛更高,但优势在于通过专用处理单元,相比软件分配调用分布式架构方案的效率和速度会提升5~10倍,并且能耗控制更具优势,这也是华为和苹果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的原因。


不过苹果与华为的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在应用侧重上区别较为明显:苹果A11 Bionic主要用于增强iPhone X自身的人像智慧识别,如Face ID,拍照场景识别,以及Animoji动画表情等,有些“炫技”成分,目前应用范围较狭窄。华为则更加务实,麒麟970的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手机拍照中AI慧眼识物、智能语音与实时翻译、信息服务直达等更多场景化实用智慧服务。


苹果A11 Bionic与麒麟970的不同特性,表明了从三年甚至更早的处理器产品定义阶段,苹果和华为两家巨头对人工智能终端的定位和生态布局策略就出现了明显差异。


人工智能手机芯片的生态之战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巨头都赢在平台和生态之争,比如微软PC相对于苹果Macintosh,Google和苹果相对于功能机时代的诺基亚,人工智能时代也同样如此。


苹果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向开发者推出了机器学习框架Core ML,降低了开发者开发AI应用的难度。问题在于,Core ML并不是开源的,必须基于苹果自有设备和生态开发,策略较为封闭。在苹果A11 Bionic开放AI能力较少、iPhone X销量有限、人工智能体验尚弱的情况下,无疑加大了开发者的投入成本和风险。


相比而言,华为吸取了苹果和Google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竞争经验和教训:推出了具备单独人工智能芯片的麒麟970,同时向开发者推出了基于HiAI架构的全面AI 开放平台,支持 Tensorflow/Tensorflow Lite 和 Caffe/Caffe 2等全球主流的神经网络编程框架。相比苹果Core ML,HiAI架构既可以发挥华为人工智能芯片-操作系统-手机硬件-终端云服务的整合体验优势,又可以依靠开放策略,尽可能降低开发者在AI应用的开发门槛和成本。


互联网巨头也竞相推出了各自的AI开发套件,但对于普通开发者而言,必须购买其云服务。AI能力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相结合的产物,还是按流量计费的,测试部署会产生成本,搜集用户使用大数据会产生成本,用户增长造成的带宽和流量增长还会产生成本。显然,小的开发团队和个人开发者难以承受,大中型开发企业则无法承受战略绑定和未来不确定性,同时仍需要面对不同的端侧适配。


由此来看,HiAI架构是目前唯一提供云侧计算+端侧AI能力的开放平台。基于麒麟970芯片中NPU的专项AI处理能力,可以为开发者提供高于大约CPU 25倍、GPU 10倍,以及 50 倍能效优势的AI算力,又可以规避超高的成本压力,节省了大量开发成本,可实现短时间内开发即所得,通过不断验证及时优化自身的AI应用体验。举个例子:2012年吴恩达在领导的Google Brain猫脸识别项目建立的神经网络内部有10亿个节点,总共动用了1.6万个CPU,耗时长达7天,而现在具备NPU的华为海思970处理器已经可以实时识别包括猫脸在内的13个物体和拍照场景。


现阶段,无论是苹果iPhone X,还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利用单独的AI能力达成的体验都已成型,比如A11 Bionic的神经网络处理引擎可识别和深度学习人的面部特征,为Face ID、Portrait Lighting等提供更好的性能支撑,阿里的识图购物,百度DuerOS智能语音交互和语义深度学习方案等。造成的结果是,留给开发者在这个方向的突破可能并不大,只能借助平台在细分AI领域技术去改良现有的移动应用。


针对这一行业困境,HiAI架构提供了包括视频(人脸识别、手势识别、人像分割、人体姿势识别等)、拍照(美颜、图像增强、AI识别)、AR(环境理解、SLAM)、购物(识图购物)、社交(照片分类、图像识别)、翻译(拍照翻译、语音识别与互译)等六大AI能力和解决方案,几乎覆盖了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开发者可以通过HiAI架构调用NPU改良现有的移动应用,也可以通过关联数个AI能力打造新的AI创新应用。


更加重要的是,HiAI架构将AI作为一种通用基础能力,通过支持全球主流的神经网络编程框架和开放应用层API,可以让开发者更加专注于AI应用本身的产品创新,即使不懂AI算法的开发者也能在短时间完成高质量的应用开发和体验优化。


由此来看,现阶段云测AI主要应用于巨头间的AI能力验证和自身现有业务优化,端侧AI更加偏重终端用户体验和开发者创新。而同样提供端侧AI开放平台的苹果和华为,前者走的依旧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封闭生态之路,华为则选择了全面开放策略,人工智能手机芯片的“帝国”与“共和”生态之战由此而生,也必将影响AI智慧手机的未来的竞争格局与行业走向。


手机行业走向华为最擅长的技术之争


华为是一家典型的技术驱动企业,过去10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310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华为投入的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已上升至15%左右,仅2016年就投入了764亿元人民币,2017年研发投入更是高达107亿欧元(约合811亿元人民币),超越苹果(95亿欧元)位居全球第六,也是全球企业研发投入前50强中唯一的中国企业。海思麒麟芯片就是华为坚持长达近14年巨额研发和人员投入的核心产品。


过去30年,在华为陆续击败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等全球通讯巨头的过程中,其员工的奋斗意志、以点带面完成突破的重技术投入模式,以及全球征战中的贴身肉搏打法,屡屡让国际巨头们印象深刻。


在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华为已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企业,当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华为又意识到了平台和生态之争的重要性。而面临新的5G、人工智能、智慧互联网的重大技术变革关口,实际上又回到了华为最熟悉的技术路线之争,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海外麒麟970的发布则让华为开启了与苹果的正面“硬撼”,这同样是华为擅长的打法。


按照芯片行业的规律和华为、苹果的产品技术路线,两家手机巨头都将在今年发布第二代手机AI处理器。华为的优势,在于每年Mate 和P系列,以及荣耀数字系列和V系列的更多产品迭代和创新,以及HiAI架构全面AI开放策略面向全球庞大开发者群体的吸引力。这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出货量比拼、生态战略决胜的全方位较量,也是2018年手机行业最大的看点和变数之一。

关键字:苹果  华为 编辑:王磊 引用地址:苹果VS华为,封闭还是开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生态之战

上一篇:莫大康:贸易战是中国半导体业发展中的必修课
下一篇:从云到端,看2018年华为麒麟如何让AI真正落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10:27

Counterpoint:苹果今年或拿下台积电53%的5nm芯片产量
上周五,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了一些基于其对 2021 年芯片行业预估的数据。去年芯片代工行业的收入增长了 23%,达到 820 亿美元。Counterpoint 称今年将增长 12%,使收入达到 920 亿美元。台积电今年应该会增长 13% 到 16%,与行业整体增速保持相当一致。三星在 2021 年的收入预计将有 20% 的增长。今年推动行业增长的将是晶圆出货量的收益和同类晶圆价格上涨约 10%。   台积电和三星晶圆厂都提供采用 5 纳米和 7 纳米工艺节点制造的尖端芯片。业界今年刚开始出货 5 纳米芯片,苹果的 A14 Bionic 是第一个采用的 5 纳米工艺的芯片。   Counter
[手机便携]
苹果三星竞争态势扭转:两大模式之争
        国外媒体周五刊文称,过去几个月中,苹果股价持续下跌,并遭遇了许多负面消息, 而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则非常顺利。业内人士认为,三星的硬件垂直整合模式相对于苹果的硬件/软件生态系统模式有一定优势。以下为文章全文: 今年8月底,苹果似乎处于世界之巅。在美国的专利权诉讼中,三星被判应向苹果赔偿10.5亿美元,而当时苹果正计划推出第五代iPhone。一周之前,苹果的市值超过历史上的微软,成为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然而情况随后发生了改变。在赢得对三星的专利权诉讼之后,苹果股价下跌了18%,市值下降了1080亿美元。而败诉的一方三星股价却上涨16%。 这样的此消彼长引起了市场猜测。一些人认为,这
[手机便携]
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位列三甲 超越诺基亚RIM
    华为智能手机(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汤姆)北京时间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在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大战中已经成功超过诺基亚、RIM。但是,在华为追求更大全球影响力的同时,该公司未来面临的挑战也愈发严峻。 近年来,华为在进军消费者电子市场方面一直采取了十分激进的策略。据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第四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080万部,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销售厂商,占据了5%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这一领域中诸如诺基亚、HTC和黑莓制造商RIM这些老牌厂商则依旧步履艰辛,在上一季度的销售中全部跌出前5,且同比遭遇下滑。 分析师认为,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取得的成功
[手机便携]
苹果3D成像新专利可为视觉障碍者导航
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Appleinsider报道,苹果一项专利申请在本周四被公布。文件显示,苹果有意将3D成像技术引入其移动设备中,以开发出功能同微软Kinect运动传感器相似的专利系统。 苹果这项专利申请名称为“成像测距查找设备和方法(Imaging Range Finding Device and Method)”。该专利的思路是:将一排光线发射器和光电探测器置于光学镜头后面,镜头负责将光线引向目标物体。根据该设备发出并反射回来的光线,以及物体自身发出的光线被分析后,就能确定物体的体积和相应位置。如果增加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镜头,该系统的准确性将得以提高,并能够在恶劣环境(如有烟雾的房间或雾霾天气)下使
[医疗电子]
<font color='red'>苹果</font>3D成像新专利可为视觉障碍者导航
u-blox/华为携手打造 全球首款NB-IoT智能电表出炉
u-Blox宣布与华为、NOS、EDP Distribuição、JANZ CE等厂商,首次在葡萄牙部署NB-IoT智能电表。该部署的技术能量,主要来自于由多家厂商共同结盟的智能电表与NB-IoT通讯技术的营运试验计划,此计划现已在里斯本的万国公园区(Parque das Nações)展开,并预计将于今年底完成NB-IoT智能电表的部署。 u-blox公司共同创办人暨蜂巢式产品与IC设计执行副总裁Andreas Thiel表示,该公司非常高兴与合作伙伴共同支持全球第一个运用现有商业网络,以及3GPP标准NB-IoT技术的智能电表试验计划。 NOS是葡萄牙最大的通讯与娱乐集团,提供最新世代的移动电话、电视、因特网、语音与数据解决方
[半导体设计/制造]
拖延症来看,Apple Watch可以手动调快时间
对于广大的拖延症患者来说,什么是不断向前的动力?答曰:deadline……而为了push自己,拖延症患者一般会把手表、手机上的显示时间调快几分钟。显然,贴心的苹果也考虑到拖延症患者的需求。   Apple Watch在Apple Store亮相,根据上手体验,用户可以手动调整Apple Watch的显示时间。   不过不用担心,用户所调整的时间仅是显示时间,所有的提醒和通知还是会准点发出。   目前,Apple Watch销量火爆,所有型号的首批供应在6小时内销售一空。很多型号的发货时间显示为4-6周,部分Apple Watch Sport的发货时间显示为6月,而Apple Watch Edition的发货时
[嵌入式]
运营商云计算发展探讨及华为云计算战略
摘要: 云计算使全球ICT产业出现重整机会窗,各方势力纷纷发力布局云计算。对运营商而言,面对日益滞涨的传统电信市场,发力云计算和ICT服务是实现未来持续增长的大好机会,选择规模优势业务提高业务效率和业务价值,开放平台能力以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双边商业模式是运营商实现管道运营向信息服务运营的转型必经的战略路径。华为作为运营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将充分发挥和运营商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解和互信关系,进行开放、合作及创新,提供能够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过去二十年里,移动通信改变了世界,全球正迎来以新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云计算是这次革命和SNS服务发展的支撑技术,能够满足呈指数级增长的海量信
[网络通信]
08年10大手机厂商排名 RIM第6苹果第8
据国外媒体报道,调研机构ABI Research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12.1亿部,同比增长5.4%。 其中,诺基亚以38.6%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市场份额提升了1.8%。三星市场份额为16.2%,增长2.7%,排名第二。而LG以8.3%的份额位居第三。 苹果凭借iPhone手机获得了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八。而RIM依靠黑莓赢得1.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六。以下为2008年10大手机厂商排名: 1. 诺基亚,市场份额38.6% 2. 三星,市场份额16.2% 3. LG,市场份额8.3% 4. 摩托罗拉,市场份额8.3%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