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高素梅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鑫
公开数据表明,在芯片、数控机床、仪表仪器等高科技产品领域,中国每年的进口数额巨大。“目前,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精密加工设备,以及高端芯片等产品约有95%以上依赖进口,目前我们还没有条件生产这些产品。进口高科技产品是为了满足我国百姓的消费升级需求,也有利于我国自主开放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更好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高素梅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加工走向制造进而走向创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在高端技术、高端设备、高端原材料等方面仍有不足。
据统计,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2601亿美元,已成我国最大宗进口商品。对此,高素梅分析说,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在工艺和研发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距离。我国集成电路产品的出口量超过进口量的50%,但出口金额仅是进口金额的四分之一。这表明,在集成电路领域,高端产品基本依靠进口,我国还停留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区间。
高素梅认为,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从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分工来看,美国是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强国,中国是应用创新和市场大国,两国在产业链和技术创新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中美两国紧密合作,是推动全球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
“当前,全球经济呈现高度融合发展态势,正处于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创新关键时期。因此,我们从国际上特别是美国进口部分高端技术、高端产品,不仅有利于支持整个产业发展,还能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利好。”高素梅说。
高素梅表示,要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结合。要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有效用好开放资源,在开放应用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年来,中美两国在高科技领域一直深化双向投资。以电子信息行业为例,据高素梅介绍,我国有超过一半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其海外营收占企业总体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时,外资企业在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收入比例也超过了一半。
“中国正日益参与更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中美深化合作和双向投资的前提是加强双方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要互相为对方提供开放、公平、有利的投资环境,才能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高素梅说。
- 意法半导体披露 2027-2028 年财务模型及2030年目标实现路径
- 创实技术electronica 2024首秀:加速国内分销商海外拓展之路
- 欧洲三大芯片巨头,重新审视供应链
- 一场IC设计业盛宴!10场论坛 200位演讲嘉宾,300+展商亮相2万平米专业展会!
- 富昌电子于杭州举办技术日活动,聚焦新能源“芯”机遇
- 消息称铠侠最快明天获上市批准,市值有望达 7500 亿日元
- 美国政府敲定对格芯 15 亿美元《CHIPS》法案补贴,支持后者提升在美产能
- SK 海力士宣布量产全球最高的 321 层 1Tb TLC 4D NAND 闪存,计划 2025 上半年对外出货
- 三星电子 NRD-K 半导体研发综合体进机,将导入 ASML High NA EUV 光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