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讯 日常生活中,小到手机、电脑、家电,大到汽车、高铁、飞机和航天,都离不开芯片这个“心脏”。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布局芯片,从无到有,跃升为“后起之秀”。短短几年,这里已集聚了129家集成电路企业,覆盖了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和材料等全产业链,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量产] 首个百亿级晶圆项目量产
2017年底,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宣布其生产的12英寸晶圆厂正式量产,这是合肥市首个百亿级的集成电路项目,被视为安徽实现高端集成电路核心制造“零的突破”。如果说京东方破解了中国长期以来的“缺屏之痛”,那么晶合集成项目选择合肥,则可以说是消除了“少芯之难”。
一块芯片,从最初的原料,到最终的成品,中间要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诸多步骤。“晶圆制造,就是这一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投资额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环节,需要经过500多道复杂的工艺方可完成。”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经过封装测试后的晶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切割成许多块芯片。”
两年前,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台湾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手”,通过合资方式建立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专注于12英寸半导体晶圆生产代工,不久之后,总投资128.1亿元项目开工,短短两年便达到技术母厂水准的良率,并顺利量产。“预计2020年满产,到时每月规模可以达到4万片。而当4座晶圆厂皆建成时,总月产能将达16万片12英寸晶圆。”
[破局] 在指甲盖上建造摩天大厦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集成电路就像在一个指甲盖上建造一幢摩天大楼。现在应用得最多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比如电脑处理器的大小也才二个拇指指甲的大小,但是其集成的元器件达到几亿个甚至更多,比如Intel Core i7处理器的芯片集成度达到了14亿个晶体管,IBM公司甚至在一个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300亿个晶体管。
正因为复杂,所以集成电路技术在我国一直亟待突破。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受到西方在先进制造装备、材料和工艺引进等方面的种种限制,高端芯片主要依赖进口。打破这种现状,合肥正一马当先。目前,合肥已有多个项目纳入国家重要布局规划,包括长鑫12寸DRAM存储器项目(506项目)、晶合12寸芯片制造、中科安南微电子砷化镓射频芯片生产线、国晶微电子先进集成电路测试等4个项目(总投资660亿元)已纳入《“十三五”国家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
有分析称,这标志着合肥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布局的重要区域,尤其是506项目,投产后将取得世界DRAM市场约9%的份额,可有效填补国内DRAM市场的空白,跻身全球DRAM主要厂商之列,成为绝对的国内半导体巨头,合肥将跨入世界级存储器制造重镇行列。
[地位] 合肥正掀起IC“建厂潮”
不知不觉间,合肥的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包括封装测试、设备及材料环节等多个产业链上的国际巨头纷纷来肥建厂,合肥正掀起IC“建厂潮”。 2017年12月21日,中国大陆最大的半导体显示芯片封测公司总部“双子项目”在合肥举行签约仪式。
不久之后,Photronics集团在合肥高新区投资1.6亿美元的光罩厂正式开工。光罩是显示面板制造的关键材料之一,但目前国内中高端光罩大部分依赖进口。光罩,在集成电路中至关重要。“类似于冲洗照片时,利用底片将影像复制至相片上,如果想在半导体上形成图型,并将图型复制于晶圆之上,必须透过光罩作用。”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
而在光罩行业,Photronics的大名无人不知,10.5代更被视为光罩的最高世代。首席执行官彼得·科林称:“在去年四季度,中国已占平板显示收入的26%,预计(合肥市高新区)工厂开始生产10.5代光罩之后,中国的占比将再大幅提高。”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间,全球新建17座12寸晶圆制造厂,其中有10座位于中国大陆。不仅如此,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都不断有新厂在建。在这一轮世界范围的产业重构中,合肥正成为重要支点。
[规划] 2020年产值力争破500亿
近年来,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不断跨越赶超,不断推动产业纵向横向延伸。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29家,其中设计企业102家,制造企业3家,封测企业8家,设备和材料企业16家,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2017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完成产值235.6亿元、同比增长31.03%,税收21.2亿元、同比增长11.58%,投资72.5亿元、同比增长39.42%。
据合肥市发改委介绍,合肥在全国率先出台《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明确了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任务,从支持研发、促进应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及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围绕完善“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全力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位。
此外,合肥还将在重点领域谋篇布局。加强需求牵引,发挥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引领作用,助力平板显示、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公共安全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指日可待。
记者手记
3年前,集成电路产业在合肥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而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跃升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后起之秀”。“中国芯”的进度不一定能如众人所愿,但是对“自主”信念不能变。个人命运要翻身、国家科技要自主,这些外人都没有办法给与。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经验表明,一定要敢想敢干,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关键在于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在激烈竞争中赢得更大话语权。(记者 梁巍/文 卓也/摄)
上一篇:合肥造“中国芯”:和国产芯片一起“弯道超车”
下一篇:专家评国产芯片进入央采名录:还需自己争气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10:34
- 英特尔中国正式发布2023-202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贸泽电子与Analog Devices联手推出新电子书
- AMD 推出第二代 Versal Premium 系列:FPGA 行业首发支持 CXL 3.1 和 PCIe Gen 6
- SEMI:2024Q3 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同比增长 6.8%、环比增长 5.9%
- 台积电5nm和3nm供应达到"100%利用率" 显示其对市场的主导地位
- LG Display 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可扩展 50% 的可拉伸显示屏
- 英飞凌2024财年第四季度营收和利润均有增长; 2025财年市场疲软,预期有所降低
- 光刻胶巨头 JSR 韩国 EUV 用 MOR 光刻胶生产基地开建,预计 2026 年投产
- Imagination DXS GPU 已获得ASIL-B官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