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深度调查|存储篇:紫光欲打破巨头垄断

最新更新时间:2018-06-14来源: 英才杂志关键字:紫光  存储产业  合肥长鑫  福建晋华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兴事件的爆发就像一把利刃剜出中国芯片产业的短板,巨石砸向深潭激起的涟漪正一波一波地向外扩散。芯片产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媒体、公众甚至国家高层如此迫切的重视。

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在这一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高科技产业,中国依旧没有什么话语权。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到了26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4.6%。有分析资料显示,在存储芯片、服务器、个人电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领域,中国芯片占有率竟然为0。

由于技术门槛高、投资规模巨大、高端人才稀缺,作为尖端产业,中国集成电路企业与世界巨头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不过变化正在发生,中兴事件的警钟下,政策层面已经开始落实,各地方政府及社会资本也在积极推进,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发展的前夜。

一批优秀的半导体企业脱颖而出,IC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专用设备等细分领域涌现出领头企业,部分企业甚至成为细分领域的世界翘楚。这些企业代表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崛起的雄心。

与此同时,以大基金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基金不断涌现,社会资本不断涌入,一些优秀的投资人正通过资本力量为中国芯片产业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巨头垄断,垂直整合不断频现的时期,中国半导体企业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在各国政府对中资企业实施技术封锁的时刻,中国企业如何自主创新?面对超高规模的资本投入,半导体企业如何有效结合资本手段,推动产业发展?

在中国半导体崛起的背景下,《英才》杂志重磅推出专题策划,梳理中国IC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链优秀企业,把脉产业发展趋势,挖掘其中的投资机遇。

存储篇

存储芯片 零的突破

在主流存储芯片领域,中国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一形容前面不用“基本”二字做掩饰。全球DRAM、NAND存储芯片基本由美日韩企业垄断,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东芝等巨头顺势赚得盆满钵满。

目前,在存储芯片领域,中国企业开始后起发力,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投入NAND Flash市场的长江存储、专注于移动存储芯片DRAM的合肥长鑫以及致力于普通存储芯片的晋华。


图片.png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

长江存储

从无到有,长江存储是中国第一艘冲破国际巨头垄断的存储基地,堪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向空白地带探索的一艘航空母舰。

2016年7月,由紫光集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科投在武汉新芯的基础上组建长江存储。其中紫光集团出资197亿元,占股51.04%,从而对长江存储形成控股。

“长江存储是中国科技领域的辽宁号航空母舰。”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向《英才》记者强调,“从其投资规模、技术水平、对国家产业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的意义看,这一比喻并不为过。通过长江存储这个项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才真正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地位。”

据统计,长江存储总投资将超过240亿美元。这也是紫光集团目前为止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

“紫光未来十年在芯片制造产业上投资1000亿美元是一个基本数字,相当于平均每年投入100亿美元。Intel、台积电、三星每年在芯片制造上的资本开支都超过100亿美元,达不到平均每年1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根本就进入不了芯片制造的第一阵营。”正如赵伟国所说,持续投入是绕不过的门槛。

2016年12月,以长江存储为主体的国家存储器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其中包括3座全球单座洁净面积最大的3D NAND Flash FAB厂房、1座总部研发大楼和其他若干配套建筑,预计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年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长江存储以武汉新芯现有的12英寸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能力为基础,采取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双轮驱动的方式,已于2017年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颗3D NAND闪存芯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3D NAND闪存产品供应商。未来这些产品将广泛应用在移动通信,计算机、数据中心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在存储芯片领域,DRAM和NAND是最为重要的两种类型,均呈现寡头垄断的情况。DRAM市场93%以上份额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三家占据;而NAND Flash市场几乎全部被三星、SK海力士、东芝、闪迪、美光和英特尔六家瓜分。

“在长江存储项目之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是缩短差距的问题,因为原来的基础是零,所以在长江存储之前和国际芯片制造巨头的距离是无限远。”赵伟国曾对《英才》记者表示,到2019年,将把紫光与三星、SK海力士的技术差距缩短1-2年左右,利用十年时间拉平与三星的鸿沟。

目前,长江存储科已经打造成为集芯片设计、工艺研发、晶圆生产与测试、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半导体存储器企业。

全球来看,拥有芯片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仅有三星、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具备贯穿前段的设计,中段的制造和封测,再到后段的市场销售。

相对于IC设计企业(Fabless)、代工企业(Foundry),创建这类IDM公司需要高额的资金成本,以及对整个产业链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从这一角度看,长江存储为我国芯片产业做出了表率,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合肥长鑫

在长江存储顺利开始生产国内首款32层3D NAND闪存芯片的同时,合肥长鑫的存储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2018年4月16日,据媒体报道,合肥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所需的300台研发设备已基本全部到位,待装机完成之后,从2018下半年开始便全力投入试生产的环节。

相比于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的成立要低调得多,直到2017年5月25日,由合肥市政府支持的合肥长鑫公司宣布,预计由合肥长鑫投资72亿美元,兴建12吋晶圆厂以发展DRAM产品,未来完成后,预计最大月产将高达12.5万片规模。

此后,在NOR Flash 市场位居世界第三的兆易创新公告与合肥产投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开发19nm的12英寸晶圆存储器(含DRAM等)研发。

在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方面,合肥长鑫也是强强联合,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的王宁国,此前任全球第一大半导体生产设备公司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华虹集团CEO、中芯国际CEO;人才方面,公司大举招聘海力士、尔必达、华亚科等的员工组成研发队伍,华亚科前资深副总刘大维也成为了合肥长鑫的员工。

除了以王宁国主导开展公司经营和发展以外,合肥政府联合兆易创新作为合作伙伴,兆易创新在全球NOR Flash市场已占据一席之地,但囿于NOR Flash的市场规模有限,进军DRAM市场既能向外延伸自己技术能力,又能拓展新的业务范畴。

最新的消息显示,王宁国在合肥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发布会上表示,合肥长鑫DRAM内存芯片一期(一厂厂房)已于2018年1月完成建设,并开始安装设备;2018年底就将开始生产8Gb DDR4存储器的工程样品;2019年底有望达到2万片/月的产能;2020年再开始规划二厂厂房的建设;2021年要完成对17nm工艺节点的技术研发。

长鑫12吋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正加快建设,项目完全投产后预计将占据世界DRAM市场约8%的份额,填补国内DRAM市场的空白。

将来,合肥长鑫希望凭借自身的DRAM IDM平台,来大力扶持处在行业上游的、国产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进程。

福建晋华

另一大存储器制造基地福建晋华在2017年11月即已完成了封顶,现今厂房外观已接近完工。福建晋华力争在2018年7月开始迁入机台设备,并于2018年第三季度一期项目开始投入生产。

据悉,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晋华集成电路,JHICC)是由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晋江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的先进集成电路生产企业。

技术来源上,公司与台湾联华电子开展技术合作,投资56.5亿美元,在福建省晋江市建设12吋内存晶圆厂生产线,开发先进存储器技术和制程工艺,并开展相关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台联电与晋华曾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接受晋华委托并开发DRAM存储器相关的制程技术,晋华则提供DRAM特用设备并依开发进度支付技术报酬金作为开发费用,开发成果由双方共同拥有。

值得注意的是,晋华集成电路已纳入“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布局规划,并获得首笔30亿元人民币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公司旨在成为具有先进工艺与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集成电路内存(DRAM)制造企业。

原本预计2018年9月试产,并达到6万片/月的产能规模,现今整个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关键字:紫光  存储产业  合肥长鑫  福建晋华 编辑:冀凯 引用地址:芯片产业深度调查|存储篇:紫光欲打破巨头垄断

上一篇:二极管涨价超十七倍,预计订单已排到年底
下一篇:中芯国际14纳米制程良率达95%,距离2019年量产再迈进一步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10:36

湖北IC产业分析:长江存储“搅动”存储产业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因为水网纵横,湖泊密布而被称为“千湖之省”。如此充沛的生产资源对于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水、电的集成电路产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聊一下相关内容吧。   事实上,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湖北近几年来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集成电路产业链雏形形成   自2000年确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布局,目前湖北省已经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据湖北省经信委主任欧阳万坤此前介绍,截止2016年7月底,湖北省拥有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企业60余家,集成电路专业从业人员5000余
[网络通信]
紫光国芯800亿定增没啥进展 台湾收购项目离奇再次“流产”
紫光国芯将作为国家存储器上市平台进行资本运作和资源规划。但自800亿融资案推行之后,紫光国芯鲜有成功项目,令投资者信心锐减   《投资者报》记者 周月明   2017.2.13   456期   投资者报   曾在2015年抛出800亿元定增案震惊A股市场的紫光国芯(002049.SZ)近两年发展并不太顺利。新年第一个月,其历时一年之久的61亿收购项目就宣告“流产”,这也是其近来第二起重组失败项目。紫光国芯当年的800亿巨额定增具体情况是什么?为何之后的“雄伟宏图”屡屡受阻?重组失败后还有哪些新动作?股价迟迟徘徊不前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投资者报》记者近日联系公司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日,仍未得到合理解释。   背后的“神秘力量”
[手机便携]
英特尔将对紫光集团旗下芯片设计企业投资人民币90亿元
   美国加州圣克拉拉,2014年9月26日——英特尔公司和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紫光集团”)今天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一系列协议,旨在通过联合开发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在中国和全球市场扩展英特尔架构移动设备的产品和应用。英特尔同时将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人民币90亿元(约15亿美元),并获得 20%的股权,这一股权交易有待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展讯和锐迪科是两家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开发用于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移动芯片组平台,这些产品支持2G、3G和4G无线通信标准。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科再奇(Brian Krzanich)表示:“中国现在是全球
[手机便携]
芯恒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落户山东,年封装测试存储芯片1.5亿颗
4月21日,山东省枣庄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线上签约仪式举行。 峄城政务消息显示,在峄城区分会场,区领导吴敬雷代表该区与山东芯恒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颖智就芯恒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据悉,芯恒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由鸿卓达(香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美元,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21亩,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封装测试存储芯片1.5亿颗的生产规模,将园区打造成为集主控芯片研发、设计和芯片封装、测试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投资3800万美元的芯恒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已经投产运营,今年以来已实现产值3.9亿元。 天眼查显示,山东芯恒基实业有限公司由鸿卓达(香港)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
[手机便携]
日经:紫光集团计划减持紫光展锐股份来缓解资金压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紫光集团计划出售其在紫光展锐的部分股权以筹集现金。 根据日经亚洲评论的报道,除了出售部分股权之外,紫光展锐还将向投资者发行新股,将紫光集团的股权从现在的38.5%稀释到约四分之一。 知情人士表示,紫光展锐这一计划旨在尽可能减少与紫光集团的联系。“紫光展锐希望展现一个对中国至关重要的独立的公司形象 。 ” 紫光展锐及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合作伙伴讨论了从紫光集团“相对独立”以推动业务增长的必要性。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对紫光集团来说,在一些备受瞩目的芯片项目因集团的财务困境而面临重大延误后,出售股份将有助于减轻其财务负担。 报道指出,出售股份将使紫光展锐的市值高于去年的550亿元人民币(85亿美元),甚至可能达到100
[手机便携]
紫光展锐荣获2018年度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奖
随着全球半导体竞争格局的改变以及中国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IC行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时代机遇。3月30日全球电子技术领域最大媒体集团AspenCore在上海举办了“2018年度中国IC领袖峰会暨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紫光展锐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及其市场成就荣获“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奖。 中国IC设计成就奖是中国电子业界重要的技术奖项之一,是中国IC产业的最高殊荣,旨在针对IC设计公司进行年度产业现状调查,并对优秀的IC设计公司以及为IC设计产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半导体前端制造、EDA工具和IP服务公司进行评选和表彰。 2017-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紫光展锐始
[半导体设计/制造]
利用创新技术 东芝促进存储与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成立于1875年,拥有55年半导体市场经验的东芝,正在以更积极的形象诠释其半导体业务。 2013年,东芝出展MAE(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这是东芝近几年来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盛会。“以往东芝不太注重半导体业务方面的宣传,所以大家可能除了NAND存储外,并不了解东芝的其他半导体产品,如今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在半导体业务方面加大市场的宣传力度。”东芝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中基仁表示。 那么,就让我们首先看一下东芝的半导体业务吧。 东芝半导体的广泛布局 东芝半导体业绩一直以来都在全球排名前五名之内,始终走在电子器件创新的前列,比如1987年诞生的第一枚NAND Flash。东芝半导体所关注
[手机便携]
震撼存储产业,IMFT发布25nm NAND SSD
  去年8月份,Intel刚刚发布了全球首批34nm MLC NAND闪存新工艺固态硬盘,从50nm进化至34nm。而现在,Intel与Micron所合资的公司IMFT此次再次推动了SSD,展示了two-bits-per-cell 25nm NAND,并宣布第二季开始量产,第四季时将会有产品上市。      如此说来,消费者将可以买到更便宜、容量更大的SSD。(在这年内如果能用一样的钱,买到两倍的容量,相信更赞了)。虽然不知道届时会有哪些产品采用,但至少第三代的X25-M会使用,在今年第四季时将会出现160GB、320GB以及600GB容量的产品线。      编辑注:IMFT(Intel-Micron Flash Te
[半导体设计/制造]
震撼<font color='red'>存储</font><font color='red'>产业</font>,IMFT发布25nm NAND SSD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