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hiplet的机遇与挑战及芯片接口IP市场展望 摩尔定律失效,芯片性能提升遇瓶颈

发布者:EE小广播最新更新时间:2023-04-03 来源: EEWORLD关键字:Chiplet  摩尔定律  芯片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Chiplet的机遇与挑战及芯片接口IP市场展望

摩尔定律失效,芯片性能提升遇瓶颈


在探讨Chiplet(小芯片)之前,摩尔定律是绕不开的话题。戈登•摩尔先生在1965 年提出了摩尔定律:每年单位面积内的晶体管数量会增加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这意味着,在相同价格的基础上,能获得的晶体管数量翻倍。不过,摩尔先生在十年后的1975年,把定律的周期修正为24个月。至此,摩尔定律已经影响半导体行业有半个世纪。

 

image.png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演进,半导体行业发现摩尔定律在逐渐失效。上图右上部分是英特尔x86 CPU 1970-2025年的演化历史,可看出每颗芯片的晶体管数量持续增加(右上深蓝色线条),但时钟速度(右上天蓝色线条)和热设计功耗(右上灰色线条)自2005年之后就变化不大。于此同时,受先进工艺高成本支出的影响,晶体管成本降幅在2012年后趋缓,甚至越往后还有成本增加的趋势。


从上图右下的统计数据可看出,芯片制程在持续微缩和演进,晶体管数也在相应的增长。在2019年以前,单芯片晶体管数量和工艺几何尺寸演进,一直与摩尔定律高度相关。因为单位面积内的晶体管数量,每一周期就会增加一倍,所以在理想情况下,Die的尺寸可保持不变。但是据右下绿色标识的区域显示,可以看到单芯片Die尺寸在日趋增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单芯片晶体管数量的增加,也有Die增大的原因所致。由于Die尺寸的增长,受光罩尺寸、工艺良率等因素制约,这代表通过加大Die Size来提升单芯片算力已经越来越困难。


总而言之,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每24个月已经很难让单位面积内的晶体管数量翻倍。这意味着,现在芯片性能的提升遭遇了瓶颈,性能无法单纯由工艺技术驱动,也需要由架构创新来驱动。因此,业界必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Chiplet帮助芯片生产降本增效

 

image.png


在摩尔定律逐渐失效的情况下,Chiplet技术在半导体行业应运而生。整体来看,Chiplet具备高集成度、高良率、低成本三大特点,它被视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


曾克强介绍说,Chiplet通过多个芯片的片间集成,可以突破传统单芯片的上限,进一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比如,左上图的单片集成的SoC是通过统一工艺制程,导致芯片上各个部分都要同步进行迭代,其开发时间长达三至四年,缺陷数量可达数百个。左上图的单独IP集成Chiplet通过将不同的功能切开,再对部分单元的工艺做选择性迭代,迭代裸片后可制造出下一代产品,这样就能加速产品的上市周期。Chiplet芯片集成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裸片,就有效降低了Chiplet芯片研制风险,也减少了重新流片和封装的次数,进而能为芯片企业节省研发投入。


Chiplet可以提升复杂SoC芯片的良率,该方案将复杂SoC芯片分成更小的芯片。单芯片的面积越大其良率越低,它对应的芯片制造成本也就越高,芯片设计成本也会随着制程的演进而成本增长,切割小芯片可有效降低芯片设计成本。此外,在SoC设计中,模拟电路、大功率IO对制程并不敏感,不需要太高端的芯片制程,可将SoC中的功能模块,划分成单独的Chiplet,针对功能来选择合适的制程,从而让芯片实现最小化,提高芯片的良率、降低芯片成本。

 

image.png


Chiplet有两个常见的应用案例:同构(聚合系统)和异构(分割系统)。同构是通过高速接口和先进的封装技术,适用于CPU、TPU、AI SoC等,这种方式是将多个Die紧密相连,以相同的Die设计实现计算能力的扩展,其接口要求低延迟和低误码率;异构是将芯片按功能拆分,先进制程的Die提供高算力和性能,成熟制程的Die负责常规或者特色的功能,这些不同制程的Die被封装在一起。


在使用案例方面,AMD服务器CPU Epyc系列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分别采用了同构和异构的方法。第一代Epyc采用7nm制程,利用同构方法聚合4个相同的Die,该系统可扩展,只需多个Die的互联,即可提高计算能力;第二代 Epyc将芯片功能拆分为CCD运算Die(Compute Core Die)和IO Die,通过异构方法它们集成到一起,实现了先进工艺与成熟工艺的巧妙融合。


通过高速接口和先进封装技术,把多颗Die融合在一颗大芯片内,以此来实现算力的扩展,这适用于CPU、FPGA、通信芯片等产品。同时,Chiplet也对接口提出了标准化、兼容性、可移植性的要求,要具备低延时和低误码率的优势,厂商选择接口时还需考虑生态系统问题。


曾克强总结说:“Chiplet可提升大芯片设计良率,降低芯片研发的风险,缩短芯片的上市时间,还可增加芯片产品组合,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因此,它被视为有效延续摩尔定律的新方式。”


Chiplet的发展趋势及生态布局

 

image.png


Chiplet应用在芯片中的时间还不长,但自2020年开始其发展就非常快,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4%。预测到2031年,全球Chiplet行业市值有望达到470亿美元(上图左边)。


因为Chiplet把芯片切分成不同的小芯片并互联,所以相关接口IP市场也有新的需求。上图右边是各类传统接口IP市场的发展趋势,蓝色方块体现了小芯片互联接口IP的趋势。虽然小芯片互联接口IP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其增长速度最为迅猛,预计从2021年到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会高达50%。至2026年,全球产值将达3.2亿美元。


Chiplet技术需要切分、堆叠整合,该技术将推动芯片产业链的变革。曾克强预测,Chiplet的发展将分为几个阶段:2023年之前的两三年是Chiplet生态早期阶段,芯片公司对芯片进行分拆,并寻找先进封装组合,各家都按自己的定义协议来做产品,该阶段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进入到2023年,随着工艺制程进入3纳米接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失效越来越明显,而摩尔先生的去世,似乎也在印证旧时代正在落幕。与此同时,属于Chiplet的新时代正在开启。设计厂商对自己设计的Chiplet进行自重用和自迭代,同时工艺逐渐成型,互联标准日趋统一。


预计到2027年,Chiplet生态将进入成熟期,真正进入IP硬化时代。届时,会诞生一批新公司:Chiplet小芯片设计公司、集成小芯片的大芯片设计公司、有源基板供应商、支持集成Chiplet的EDA公司。

 

image.png


主要有四个重要角色参与Chiplet生态链:EDA供应商,IP厂商,封装厂,Fab厂。尤其对于IP供应商而言,基于IP复用的模式,设计能力较强的IP供应商有潜力演变为Chiplet供应商。而IP供应商也需要具备高端芯片的设计能力,以及多品类的IP布局和平台化的运作能力,以上都对IP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Chiplet加入了更多的异构芯片和各类总线,相应的EDA覆盖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创新功能。国内EDA企业需要提升相关技术,应对堆叠设计带来的诸多挑战,例如对热应力、布线、散热、电池干扰等的精确仿真,在封装方面需要2.5D和3D先进封装技术支持,同时Fab方面也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

 

image.png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一些Chiplet标准,主流标准包括XSR、BOW、OpenHBI、UCIe(详见上图右表)。右表中的绿色代表技术优势,红色代表劣势。可以看出UCIe标准在多个角度都占据优势,它定义了逻辑 PHY、训练机制、初始化序列、边带和链路控制。此外,它还重用了成熟的PCIe和CXL生态系统,这将加快这一新标准的采纳,并得到代工厂、封装厂、无晶圆厂和系统公司的支持。


从左侧的图表中可以看出,UCIe提供了最高带宽、最佳能效比和最低延迟的最佳组合。具体来看,UCIe定义了完整的协议层,继承了CXL和PCIe生态系统的优势。UCIe 16G将主导标准封装和先进封装行业,UCIe 32G将在更先进封装工艺和高端应用方面将被采纳。


如何解决Chiplet面临的挑战

 

image.png


Chiplet的发展刚起步不久,还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它需要产业链及技术升级配合。这些挑战主要分为两大类:上图蓝色部分展示的是多个Chiplet堆叠整合的挑战,绿色部分是怎么系统分割设计方面的挑战。


堆叠整合往下还细分为封装技术、电路设计、协议标准三方面的挑战。


首先,Chiplet技术把单个大硅片“切”成多个小芯片,再把这些小芯片封装在一起,单颗硅片上的布线密度和信号传输质量远高于不同小芯片,这就要求必须要发展出高密度、大带宽布线的先进封装技术,尽可能提升在多个Chiplet之间布线的数量并提升信号传输质量。Intel和台积电都已经有了相关的技术储备,通过中介层(Interposer)将多个Chiplet互连起来,目前这些技术仍在不断演进中,并在不断推出更新的技术。


其次,用于Chiplet之间的高速通信接口电路设计。Chiplet之间的通信虽然可以依靠传统的高速Serdes电路来解决,甚至能完整复用PCIe这类成熟协议。但这些协议主要用于解决芯片间甚至板卡间的通信,在Chiplet之间通信用会造成面积和功耗的浪费。


再次,通信协议是决定Chiplet能否“复用”的前提条件。Intel公司推出了AIB协议、TSMC和Arm合作推出LIPINCON协议,但在目前Chiplet仍是头部半导体公司才会采用的技术,这些厂商缺乏与别的Chiplet互联互通的动力。目前,UCIe联盟最重视协议,如果实现了通信协议的统一,IP公司就有可能实现从“卖IP”到“卖Chiplet”的转型。


先进封装解决了如何“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切”的问题。英伟达在决策下一代GPU要采用Chiplet技术时,思考和验证如何把完整的大芯片设计划分成多个Chiplet,这其实是设计方法学的初步体现。要让基于Chiplet的设计方法从“可用”变为“好用”,需要定义完整的设计流程,以及研制配套的设计辅助工具。

 

image.png


在中国发展Chiplet面临哪些挑战?从技术上面看来,中国现在产业链发展最大的挑战是技术封锁,由封锁所带来的自主需求也是一大机遇。在单位硅片面积上增加晶体管数量有困难,转而追求在单个封装内部持续提升晶体管数,这也是目前发展Chiplet技术对国内芯片产业的最大意义。


但是现在我们仍缺乏必要技术、经验、标准协议、人才、知识产权和专利积累,而且中国芯片公司的规模都不大,无法单靠某一家或某几家公司来打造Chiplet生态。这需要不同的公司分工合作,共同打造Chiplet产业链。


中国要发展自己的Chiplet生态链就需要有自己的标准。国内的CCITA联合集成电路企业和专家,共同主导定义了小芯片接口总线技术要求,这是中国首个原生Chiplet标准,在去年12月15日通过了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的审定并发布。


该标准与UCIe主要有两大区别:UCIe只定义了并口,CCITA的Chiplet标准既定义了并口,也定义了串口,两者的协议层自定义数据包格式也不同,但CCITA的标准与UCIe兼容,可直接使用已有生态环境。在封装层面,UCIe支持英特尔先进封装、AMD封装,CCITA定义的Chiplet标准主要采用国内可实现的封装技术。


芯耀辉的接口IP方案


据曾克强介绍说,芯耀辉参与协议组织推动Chiplet发展,作为重点贡献企业参与了标准协议制定与推广,以此确保其产品和研发能力始终走在产业发展最前沿,依靠对标准协议深度理解,能给产业带来更多优秀的IP产品。

 

image.png


比如,芯耀辉D2D IP把互连扩展到短距离PCB,以满足中国本地市场需求。D2D IP解决方案涵盖绿色箭头所示的全部封装类型,与目前国内生产加工能力高度适配,目前112G PAM4测试芯片已经成功实测。


曾克强表示,Chiplet不只是简单的IP技术,也包括整个系统的设计和生产测试,比如子系统的设计、封装设计、PCB设计、ATE测试等等。芯耀辉从一开始做IP设计时,就把SoC集成、系统应用需求及下游封装测试等对Chiplet的要求转化为对IP设计规格的要求,一开始就考虑到后端要实现Chiplet所需要的特性,从IP源头来解决这些挑战。比如说从控制器、PHY、子系统方面来实现高性能、低功耗、低延迟,一般供应商会追求最佳的PPA,但客户产品应用不一样对PPA的需求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提供可灵活配置的PHY,更适配客户的特定应用,帮助不同的客户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最佳PPA。并且对关键的与频率相关的部分,我们提供的都是硬核,保证客户的时序收敛。另外,我们在PHY中还嵌入了许多在Silicon之后的测试功能,特别是大家都关注的KGD(Know Good Die)测试,因为在一个封装里面多个Die互联以后,没法像常规芯片一样放探针来确定里面的Die是否正常工作或者Die与Die之间的互联是否出现短路,所以我们的PHY提供了丰富的D2D KGD测试功能。还有控制器和子系统也是如此,我们都是在IP设计的源头就来解决这些挑战,而不是将挑战推向系统设计和生产测试以适应IP。这样就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加快客户芯片上市时间和一次流片成功率。


目前,D2D IP已经实现客户项目的成功量产,主要有数据中心、5G、网络交换机应用,客户项目导入的实例类似AMD第一代服务器,采用的是同构聚合方式来实现多个Die的互联。

 



关键字:Chiplet  摩尔定律  芯片 引用地址:中国Chiplet的机遇与挑战及芯片接口IP市场展望 摩尔定律失效,芯片性能提升遇瓶颈

上一篇:宏光半导体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 产品研发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下一篇:美国的“芯片焦虑症”越来越严重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1 07:12

苹果修补博通Wi-Fi芯片BroadPwn漏洞
集微网消息,苹果本周释出了多项产品的安全更新,修补了macOS Sierra、iOS、tvOS、watchOS、iTunes for Windows、iCloud for Windows及Safari等产品,包括日前被研究人员揭露在博通Wi-Fi芯片上的BroadPwn漏洞。 根据资安研究人员Nitay Artenstein的调查,该漏洞存在于博通Wi-Fi芯片家族BCM43xx中,相关产品被应用在多款iPhone型号与Android手机上,从苹果的修补动作看来,此一漏洞所波及的产品范围可能更广泛。 苹果则描述,该漏洞可能造成内存毁损,允许一定范围内的黑客自远程于Wi-Fi芯片上执行任意程序。 此次苹果修补了37个macOS Si
[手机便携]
澜起科技DDR5第一子代内存接口和模组配套芯片实现量产
10月29日,澜起科技宣布其DDR5第一子代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已成功实现量产。该系列芯片是DDR5内存模组的重要组件,包括寄存时钟驱动器 (RCD)、数据缓冲器 (DB)、串行检测集线器 (SPD Hub)、温度传感器 (TS) 和电源管理芯片 (PMIC),可为DDR5 RDIMM、LRDIMM、UDIMM、SODIMM等内存模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DRAM行业从DDR3切换至DDR4后,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在2016年-2018年期间从2.8亿美元增长到5.7亿美元,澜起的业绩随之也经历了一轮快速成长,相关产品的收入从5.6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7.5亿元人民币。有券商分析师认为,随着DDR5相关产品上量,
[手机便携]
摩尔定律虽将终结 硬件发展出路尤在
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日前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提到停止采用 Tick-Tock 处理器升级周期,转而更换为处理器研发周期三步战略,即制程工艺(PROCESS)-架构更新(ARCHITECTURE)-优化(OPTIMIZATION),这样一来,产品的升级及更新周期将大幅延长。 不挤牙膏 英特尔新闻引关注 这一消息的公布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些媒体将其视作摩尔定律(Moore s law)的终结,还有不少网友认为英特尔连牙膏也不愿意挤了,忽视消费者的利益只想坐着赚钱。 这两种看法从客观和主观上认定了技术发展的放缓甚至是停滞,但事实往往不只是表象这么简单。在提出50年之后,摩尔定律仍然有着一众拥趸,也
[半导体设计/制造]
北斗22nm芯片一年内普及,或将领先GPS两代工艺
据《中国经营报》8月31日报道,北斗正在为国产芯片“突围”打开一道缺口。 8月初,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宣布正式商用后,近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北斗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 国内北斗导航芯片研发商国科微表示,目前公司最新的22nm支持双频双模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已完成各项关键性能的验证,有望明年上半年量产。 目前国际上导航定位芯片平均制程为40nm,22nm制程意味着北斗导航芯片至少在工艺上领先全球平均水平两代,包括GPS。 目前GPS在全球商用市场占比至少超过80%,北斗要赶超,就必须在芯片端和专利授权端将成本降得更低。 相比于
[手机便携]
传苹果正组建更多芯片团队 逐渐用自己研发的产品取代采购
12月17日上午消息,据一些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致力于将更多的芯片开发工作改为自研,以取代目前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    苹果公司正在南加州的一个办事地点招聘几十名工程师,以开发可能最终取代目前从博通、Skyworks和高通等公司采购的部件。该办事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尔湾市,靠近洛杉矶,是很多主要芯片制造商的所在地。    根据招聘信息,苹果公司正在寻找在调制解调器芯片和无线半导体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员工,他们将从事无线电、射频集成半导体以及用于连接蓝牙和WiFi的半导体研究。    “苹果不断壮大的无线芯片开发团队正在开发下一代无线芯片!” 一份工作清单说。另一位员工表示,员工将“成为无线 SoC 设计团队的核心,对将 Apple
[手机便携]
东芝股价昨天大涨19% 本周有望敲定芯片出售协议
腾讯科技讯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美国对冲基金Greenlight Capital近日增持了公司股份,东芝股价今日大幅上涨,并创下五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今日,东芝股价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一度上涨22%,最终以275.8日元收盘,上涨19%,公司市值约为104亿美元。但跟去年12月底的水平相比,东芝股价仍然下滑了30%左右。 为了填补由于西屋电气破产造成的消失,东芝急于出售其芯片业务部门。但东芝的计划遭到了合作伙伴西部数据的反对。此前,西部数据已通过国际商会仲裁院发起仲裁程序,要求东芝停止出售芯片务。 按照原计划,仲裁委员会应于上周五宣布裁决结果。但法官并未在上周五对此做出裁决。如今,东芝和西部数据已达成一致,等待加州最高法院7月28
[手机便携]
基于恩智浦(NXP)S32K344芯片的车身控制模块(BCM)方案
2023年5月4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 半导体元器件 分销商--- 大联大 控股宣布 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恩智浦( NXP )S32K344 芯片 的车身控制模块(BCM)方案。 图示1-大联大世平基于NXP产品的车身控制模块(BCM)方案的展示板图 自动驾驶 和 智能 座舱技术的高速发展正促使传统汽车完成新一轮的智能化革新,使其由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变。在这种情形下,BCM车身控制模块作为车身 电气 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汽车制造厂商的重点关注。一个功能强大的车身控制模块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让驾驶员操作更加流畅。然而随着汽车所搭载的功能越来越多,BCM模块的设计与开发也变得日
[汽车电子]
基于恩智浦(NXP)S32K344<font color='red'>芯片</font>的车身控制模块(BCM)方案
数字芯片设计验证经验分享
实际案例说明用基于FPGA的原型来测试、验证和确认IP——如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本系列文章从数字芯片设计项目技术总监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如何将芯片的产品定义与设计和验证规划进行结合,详细讲述了在FPGA上使用硅知识产权(IP)内核来开发ASIC原型项目时,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些问题。 全文从介绍使用IP核这种预先定制功能电路的必要性开始,通过阐述开发ASIC原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IP核相关因素,用八个重要主题详细分享了利用ASIC IP来在FPGA上开发原型验证系统设计时需要考量的因素。同时还提供了实际案例来对这些话题进行详细分析。 这八个主题包括:一款原型和最终ASIC实现之间的要求有何不同?当使用FPGA进行原型验证时
[嵌入式]
数字<font color='red'>芯片</font>设计验证经验分享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