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的自动拨号器解析方案

发布者:WanderlustSoul最新更新时间:2012-06-25 来源: 21ic 关键字:单片机  自动拨号器89C51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动拨号器是一种智能化的报警监控装置,它以单片机为核心器件,利用无线寻呼和程控电话可随时将警情发送给指定的BP机。它配备不同的传感器后,不但可以对有毒气体泄漏、家中被盗等情况进行报警,而且还可对通信设备及电源故障的发生进行告警,可广泛应用于仓库、小型商店、无人值守通信台站的监测以及家庭防盗、煤气报警等。

工作原理

自动拨号器按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可编码型和简易型两种。可编码型自动拨号器可人为设置、更改BP机号码,使用方便灵活;简易型自动拨号器的BP机号码已写入CPU的程序存储器中,具有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的特点,缺点是不能人为更改BP机号码,需通过编程器写入,但成本较可编码型低。以下分别介绍这两种拨号器的工作原理。

可编码的自动拨号器 如图1所示,可编码型自动拨号器核心部件IC1是ATMEL公司的89C51或台湾华邦公司的W78E51单片机,89C51和W78E51均为带4K字节快闪PROM的低电压CMOS八位微处理器,与标准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引脚全兼容。它有4K字节快闪PROM,128字节RAM,32个I/O端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6个中断源。32个I/O口中,P1、P3可作为普通I/O口使用,P0、P2通常作为外部数据总线使用,当作为普通I/O口使用时,P0口必须外加上接电阻。IC2(PCD3311)是飞利浦公司生产的DTMF双音频发生器,可以和所有标准的单片微计算机直接接口,接收二进制码的并行或串行数据,串行数据格式为I2C总线方式。D0~D5(⑧~ 、④脚)为并行数据输入端口,MODE(③脚)为工作方式选择端口,在图1中该端口接成高电平方式,用于输入并行数据。STR(⑤脚)是数据选通输入端,由89C51或W78E51的P3.0控制。TONE(⑥脚)为DTMF双音频输出端。IC3(93C46)是MICRO-WIRE总线结构的串行EEPROM,用于保存从键盘输入的BP机号码,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IC3的①~④脚分别为片选端(CS)、串行移位时钟端(SK)、串行移位数据输入端(DI)和串行移位数据输出端(DO)。根据⑥脚电平的高低,有16位(⑥脚接VCC)和8位(⑥脚接地)两种操作方式。可编码的自动拨号器采用的是16位方式。

IC1的P1.0~P1.5(①~⑥脚)主要用于PCD3311的数据接口。P3.0(⑩脚)控制PCD3311的数据选通。P3.0~P3.5(②、③、⑥~⑨脚)用于PCD3311并行数据的输入。P3.6用来控制继电器。P3.7控制光耦合双向可控硅MOC3041,以接通220V交流电源。P3.1、P3.3、P3.4、P3.5连接93C46。P2作为键盘的输入接口。P0.7为告警信号输入(自动判断P0.7的状态,如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即拨号)。虚线部分为告警检测电路,M为探头(如有害气体探头、温度探头等)。某工作原理是:当探头检测到外界媒质发生变化时,表面阻值下降,同相“+”端输入电压升高,比较器LM324输出高电平,经过“非”门变为低电平送到CPU的P0.7端,P3.6、P3.7则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通过控制继电器和可控硅,从而接通电话外线和220V交流电源。与此同时,CPU调用已写入93C46的BP机号码,并通过PCD3311向外线发出寻呼。RL为220V电源插座,可根据不同情况外接各种驱动装置或交流报警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前端的告警检测电路(如红外防盗报警电路)。K1是系统复位按钮,K2是正常/设置开关(闭合状态下键盘输入有效),K3为结束按钮。输入BP机号码时,先将K2拨到“设置”位,待输入完成后,应按一下K3,再将K2置于“正常”位。键盘上的“*”号为延时标志键,这与电话机上的“*”键不同。需说明的是,写入的传呼台号应为自动台,如电信局127自动台的写入格式为127×××××××(××为BP机号码)+延时标志。由于其它寻呼台的自动传呼格式可能不同于127台,通过灵活使用“*”键,可模仿其它自动台的传呼。为防止误拨号(因有些探头在初始加电时表面阻值下降会引起误判断),软件编写时,在程序初始状态加有30秒的延时。按图1连接无误后,可人为使P0.7为低电平,再仔细调节可调电阻R,使BP机能准确地收到拨号信号。需注意的是,如作为气体泄漏、防盗报警器使用时,应经过有关单位验证,以免产生意外。

拨号器软件流程,主程序完成BP机号码的写入及CPU初始参数的设置;中断子程序完成告警信号的检测、拨号子程序的调用及继电器、可控硅动作的控制。当程序检测到告警信号时,中断子程序将每隔30秒分三次调用拨号子程序,直至告警信号消失。当然,也可通过修改软件设置来反复调用拨号子程序。

简易型自动拨号器

简易型自动拨号器电路如图3所示。与可编码型自动拨号器相比它的核心部件采用89C2051单片机(89C51的精简型号),寻呼台号及传呼号码已固定写入89C20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中。89C2051内带一个模拟比较器,具有15个I/O端口。P1口是8位双向I/O端口,可作普通I/O端口使用。P3口的P3.0~P3.5和P3.7是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7个双向I/O口。P3.6固定用于片内比较器的输出端而不可作为普通I/O端口使用。89C2051的P1.1、P1.0可作为各种探头的比较信号输入端,P1.0和P1.1还分别作为片内模拟比较器的同相输入(AIN0)和反相输入(AIN1)端口。P1.4(脚)控制

PCD3311的数据选通。P3.0~P3.5(②、③、⑥~⑨脚)用于PCD3311并行数据的输入。P3.7用来控制继电器。P1.7控制MOC3041。P1.2可作为其它告警(如防盗开关、红外探头)信号的输入端。图3的虚线部分为告警检测电路,M为探头(如有害气体探头、温度探头等),其工作原理同图1,这里不再赘述。如不用89C2051的内部模拟比较器,而将P1.2作为告警信号的输入端时,最好外接一个电阻,使比较器的“+”端电压小于“-”端电压,以避免P3.6输出高电平而误告警。

系统扩展

自动拨号器的电路经过扩展后,还可用于通信设备,特别是电源设备的故障报警。

主要增加了一片ADC0809,用于外部模拟电压的采集。ADC0809为八位8路A/D转换芯片。由W78E51的P2.0、P2.1控制ADC0809的选通。模拟量的输入电压标称值为0~5V,而通信电源一般采用交流220V或直流-24V和-48V。交流220V可通过整流、稳压后得到标准的5V电压;直流-24V、-48V电压的采样可通过极性转换,将负电压转换为正电压后再分压得到;单片机的空余I/O口作为设备告警信号输入端,在程序中可灵活设置报警阈值。一旦电源电压过低或过高,W78E51便将ADC0809采样的电压值通过拨号器发送到值班人员的BP机,从而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

关键字:单片机  自动拨号器89C51 引用地址:以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的自动拨号器解析方案

上一篇:PHILIPS 51LPC系列单片机解析方案
下一篇:基于单片机的液晶显示触摸屏控制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01

单片机如何读取4-20ma信号
众所周知,单片机是无法直接读取电流的,一般是需要将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读取。这时你应该想到伟大的欧姆定律,只需要使用一个电阻就能将电流值转换成电压值。 如下图所示,IS1为一个电流源代表4-20ma信号,通过一个150欧姆电阻将电流值转化为电压值,VF1电压变化范围为0.6~3V,电阻最大消耗功率0.06W,可选取0805封装的精密电阻。 看来一个电阻就可以完美解决问题,再加个一阶低通滤波电路滤除线路上的高频干扰是不是效果会更好,看图。 分析上面电路,从原理上完全可以实现功能。VF1连接单片机ADC管脚,在ADC采样期间R2上会流过电流,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此时流过R1的电流必定会小于IS1的电流,会造成电流采样不准。
[单片机]
51单片机点阵设计
在做点阵之前先来了解下点阵的原理和点阵显示的过程。 点阵实际上就是64个单独的led灯排列为8行8列 ROW1-8、COL1-8分别控制行和列的1-8led。ROWx高电平、COLy低电平,对应的第x行、第y列led灯亮。 电路图 简化了实际应用电路硬件根据要求自己加 P3口驱动ROW P2口驱动COL 如何让点阵显示字符?点阵显示字符都是动态的,和多位的数码管一样,并不是一次就显示行或列,而是一次只显示1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将8行分别显示出来。由于时间很短,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出来是分开显示的。以字符'1'为例。 分别显示8行 ROW-0x01 COL-0xef ROW-0x02 COL-0xe7 R
[单片机]
51<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点阵设计
单片机延时精确计算
在不同单片机中,有不同的单片机指令。每个指令都占用不同的时钟周期。一般延时程序就是通过循环去达到延时的作用。 下面以最基础的51单片机去做说明: 我这边用我之前debug过的2个延时程序,晶振使用12M: void delay_us_fun (unsigned int i) //us延时 { while (i--); } 这个是用来微秒级延时的,他在不同的参数i下,延时时间分别为实际为(9*i+16)us,这些延时的实际时间一般可以通过开发环境keil C51中模拟一下,看下时钟就知道了。 汇编好点的话也可以直接看汇编计算或者直接写汇编程序。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下面宏去调用上面的接口 #define _delay_
[单片机]
对于51单片机和arm9开发板串口通信问题的分析
距离毕设的时间还剩20天左右,这几天一直忙着做毕设,今天终于将51单片机和串口通信的问题解决了,抽出点时间,写一下遇到的问题。不然,过几天又忘了,记录下来也给后续学习的技术宅能提供一点帮助。 我的串口实验是:ARM9 控制板通过串口发送一个指令,51接受到这个指令后,根据这个指令控制小车的运行方式。(为什么不用arm9直接控制小车而采用51控制小车呢? 答:我的想法是电机驱动这一块直接交付给下一级控制器,程序简单,容易实现,况且通过串口,只需解析一个指令就可以实现)。 1、做此类串口通信一定要记得共地,我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用5v直流输出引出了两个接口,分别为两个控制板供电,这样的话串口通讯的电压没有一点问题。 2、做串口通讯的
[单片机]
单片机工作频率切换的实现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各方面的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运行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得单片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有时候由于外围设备的速度或者其他个些要求,单片机的运行速度并不能很高,有时还要求比较低,比如当8位单片机用于PC/XT总线接口时,工作频率是最高4.77MHz,那么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就只能是4.77MHz,这样就会导致运行速度下降,当又有其它硬件要求工作频率较高时,怎样才能调和这两方面的矛盾呢?可不可以让单片机在与PC/XT接口时工作在4.77MHz,而在运行其他程序时工作在比较高的频率呢?     首先我们做了这样的实验,如图1,用外部振荡电路,通过分频得到两个高低不同震荡源(4:
[应用]
关于单片机连接ESP8266模块截取其回显内容
1,首先,ESP使用串口,跟51单片机通信,控制端可以使用手机,但是,51单片机和手机不在一个档次,那么在51单片机上需要分析操作。 2,ESP8266在接收或者发送数据时,会向串口发送回显内容,也就是提示信息,提示接收到了什么,发送了什么,所以,在单片机上做字符串的分析截取很重要,不然手机和单片机的通信质量大大下降,前期的wifi小车写项目的时候,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后来进度过慢,我就折衷的使用了分析一个字符的方法,对小车进行控制,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差。 3,前阵子终于把wifi小车做完了,虽然只是简单的行进和lcd显示以及避障,但也不能继续做下去了,需要去学新东西了,在这之前我需要把ESP用的完善了才能安心学下一步
[单片机]
关于<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连接ESP8266模块截取其回显内容
略谈MSP43单片机端口
MSP430的端口有P1、P2、P3、P4、P5、P6、S和COM(型号不同,包含的端口也不仅相同,如MSP430X11X系列只有P1,P2端口,而MSP430X4XX系列则包含全部上述端口),它们都可以直接用于输入/输出。MSP430系统中没有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输入/输出操作通过传送指令来实现。端口P1`P6的每一位都可以独立用于输入/输出,即具有位寻址功能。常见的键盘接口可以直接用端口进行模拟,用查询或者中断方式控制。由于MSP430的端口只有数据口,没有状态口或控制口,在实际应用中,如在查询式输入/输出传送时,可以用端口的某一位或者几位来传送状态信息,通过查询对应位的状态来确定外设是否处于“准备好”状态。 端口的功能
[单片机]
略谈MSP43<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端口
基于C8051F系列单片机和CAN总线技术实现电动汽车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动汽车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其结构复杂,有多种相互作用却又相对独立的部件,且车载环境较恶劣,有很强的干扰,用模拟量的控制可靠性不高。先进高效的控制体系结构,可以使电动汽车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满足简单迅速、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系统错误检测和隔离能力强等要求。本文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CAN总线技术,集智能控制、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和通信于一体,控制实时性好,可实现整车控制智能化和多传感器信息的有效融合。 1 CAN总线的简介 CAN(ControllerAreaNewt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一种先进的串行通信协议,属于现场总线范围。CAN总线是最初由德国Bosch
[单片机]
基于C8051F系列<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和CAN总线技术实现电动汽车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