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设计

发布者:古宝奇缘最新更新时间:2013-06-29 来源: dzsc关键字:主动式  超高频射频  识别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识别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应答器直接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进行通信。根据系统应答器向读写器通信方式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射频就识别系统由于其通信距离远、可靠性强、通信速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军事、物流、交通、物品实时跟踪定位等领域[1]。过去由于主动式射频识别系统的应答器体积和功耗较大、电池寿命有限等因素,严重限制了主动式RFID 系统的应用和普及;近年来射频和数字集成电路以及高容量小体积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主动式射频识别系统在很多应用领域进入实用化阶段。

  1 系统的硬件组成与通信协议设计

  基于RFIC 的主动式射频识别系统设计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小型化,低功耗,可靠性和灵活性,本文采用Chipcon 公司的CC1100 作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进行系统设计。

  1.1系统组成和原理

  1.1.1 应答器与读写器组成

  系统由应答器和读写器两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应答器部分由无线传输单元、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组成;读写器部分由无线传输单元、控制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组成。


  图 1 系统组成原理图

  读写器中数据传输单元由两块 CC1100 组成,其中一片工作于315MHz,用于发射单频点载波,形成激活场区,另一片工作于433MHz,用于与应答器进行半双工通信;控制单元采用TI 的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降低了系统功耗。控制单元用于配置CC1100 寄存器,处理CC1100 接收到的数据,并向外提供RS232/485 接口。应答器中数据传输单元为一片CC1100,用来与读写器进行无线通信;控制单元用于配置CC1100 寄存器,并对CC1100 的状态进行管理。

  1.1.2 控制单元与无线传输单元接口

  CC1100 与MSP430 采用SPI 接口连接,图1 中已经给出了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SPI 总线接口技术是一种高速、高效率的串行接口技术,主要用于扩展外设和进行数据交换。MSP430控制CC1100 进行数据发射和接收数据的流程如图2 所示。


  图 2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流程

  1.2系统通信协议

  应答器与读写器的非接触数据交换构成一个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过CC1100 在读写器和应答器之间无线传输,本文设计了以CC1100 作为射频接口的主动式RFID 系统的通信协议,可以将基本控制,通信等功能函数编程写入控制系统,通过调用函数功能模块以完成通信功能。[page]

  1.2.1 物理层协议

  系统的通信协议的物理层与ISO/IEC 18000-7[3]标准兼容,载波频率为433.92MHz;调制方式为2FSK;调制深度为+/-60KHz;数据速率为38.4Kbps;唤醒频率为315MHz。

  1.2.2 数据帧格式

  读写器与应答器之间的通信数据以帧的方式打包,从而提高系统通信的可靠性。读写器与应答器之间通信帧包括前导码、同步头、数据长度、传输数据和CRC 校验几部分组成。其中前导码和同步头由CC1100 自动产生,用来进行接收和发射数据同步;数据长度为数据部分总的字节数;数据部分为要传输的有用信息,它可能包括读写器向应答器发送的命令或它们之间相互交换的数据,CRC 校验为符合CRC-CCITT 的2 字节校验位,同样由CC1100 硬件电路自动产生,并紧跟数据部分。

  2 系统的工作流程与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分为三部分:主机软件、读写器控制程序和应答器程序,主机软件向上层提供API 接口,并通过RS232 接口与下层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读写器程序和应答器程序分别用来控制读写器和应答器的工作流程。这里主要介绍读写器部分程序流程和应答器部分程序流程。读写器与应答器为主从关系:通信过程由读写器发起,读写器向应答器发送命令,然后等待应答器的应答。

  2.1读写器软件流程

  读写器部分软件的工作流程如图 3(a)所示,读写器一直等待主机命令,接收到主机命令后,根据主机需求将命令解析成读写器对应答器相应操作,例如:提取场内所有应答器ID,对场内某些应答器的存储器进行读写等。命令发送后,读写器等待应答器的应答数据,与应答器进行无线通信。当读写器执行完主机命令,完成于应答器的通信后,将需要返回的数据或状态通过读写器与主机之间的接口上传主机,继续等待新的主机命令。

  2.2应答器软件流程

  图 3(b)说明了应答器的状态转移图,应答器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当进入读写器的载波唤醒场内时,被载波唤醒,进入激活状态,如果1s 之内没有接收到命令则重新返回休眠状态。应答器接收到读写器命令后,对命令进行初步解析和操作对象判断,如果应答器确定读写器此次操作对象包含自己,则随机选择一个时隙做出相应的应答。


  图3 读写器与应答器的工作流程

  读写器向应答器发送的消息分为两种形式:广播消息和点对点消息。广播命令用来收集所有场内应答器的ID,或向所有场内应答器进行同一个操作。而点对点消息是针对某一个应答器进行读存储器、写存储器等操作。读写器发送广播命令后,如何分配各个应答器对信道的占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第3 部分将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3 系统防碰撞算法设计与实现

  当两个或两个应答器同时对读写器的命令做出响应时会彼此产生干扰,使读写器无法正确接收,这种现象为“碰撞”。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必须尽量避免应答器碰撞的发生。系统采用基于时隙的ALOHA 算法作为系统的防碰撞算法。

  时隙 ALOHA 算法的基本步骤为:每次应答器响应循环的时间被分为N 个时隙,应答器随机选择时隙应答,当不同的应答器选择同一个时隙进行应答时,则发生了碰撞,碰撞的应答器与读写器通信失败,应答器在下一个通信循环中重新与读写器建立通信。

  3.1时隙ALOHA算法分析

  1)最佳时隙数

  一个时隙内应答的应答器数目服从二项分布,对于给定的时隙数N 和场内应答器数n,对于选定的某一时隙,读写器能正确接收应答器应答的概率为


  2)场内应答器数估计

  在实际应用中,场内应答器数目是未知的,因此必须对场内应答器数进行估计。图中可以看出每个时隙可能有三种状态:空时隙、正常通信时隙和碰撞时隙。可以根据式(5)对应答器数进行估计[4]。

[page]

  3.2防碰撞算法的实现

  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以及读写器的复杂程度,防碰撞算法的执行过程为:

  1)读写器发送命令,命令内容包含时隙数,初始时隙数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由上位机设置。

  2)应答器接收到命令后,随机选择总时隙数内的一个时隙应答;读写器接收应答器应答信息并根据此次循环内的三种时隙个数按照公式(5)估计出场内未读应答器个数,如果场内没有未读应答器则读写过程结束,否则进入第3 步。

  3)读写器发送命令,选择第2 步估计的应答器数作为下次循环的时隙数,继续执行第2 步。

  4 系统性能

  4.1应答器工作时间

  由于应答器靠电池供电,因此应答器的工作时间是系统重要指标。MSP430 和CC1100 在不工作时刻已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达到低功耗的目的。表1(a)和(b)分别说明了MSP430 和CC1100 在不同状态下的耗电量。假设应答器有1%的时间处于场内应答,则可以计算,应答器工作时间为2 年,满足应用要求。

  4.2多应答器读取

  按照第 3 部分中的防碰撞算法,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c)所示,可见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多个应答器进行识别。


  5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主动式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本系统具有低功耗、超长的应答器的工作时间,在多应答器环境下具有很高的读取率。由于系统在软硬件设计上都很灵活,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对系统协议进行升级。本系统已经在矿井定位考勤系统中得到验证。

  本文作者创新点:设计了一种基于RFIC 的、具有载波唤醒功能的主动式射频识别系统;将动态时隙数的时隙ALOHA 防碰撞算法应用于此系统中;对系统的功耗和应答器的读写性能分别进行了理论*估和实验测试。

关键字:主动式  超高频射频  识别系统 引用地址:主动式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设计

上一篇:电量隔离传感器在数字化技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手持式RFID读写器的低功耗设计与测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25

准确率提高9.5% 亚马逊Alexa推出新语音识别系统
导语:亚马逊Alexa部门的研究人员开发了2-mic语音识别系统,相较于传统的7-mic系统,该方法将语音识别准确率提高了9.5%。 在语音识别方面,两个麦克风比一个麦克风更好,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直观的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声波到达多个麦克风的时间延迟不同,这可以用来提高来自某个方向的信号的强度,同时减少来自其他方向信号的干扰。传统上,语音增强(将语音从噪声中分离出来)的问题一直是独立于语音识别来解决的,但是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太好。最近,亚马逊研究人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亚马逊Alexa部门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声学建模框架,通过统一语音增强和语音识别来提高性能。在实验中,当应用
[家用电子]
准确率提高9.5% 亚马逊Alexa推出新语音<font color='red'>识别系统</font>
情绪监控识别系统 是否真正有效避免车祸发生
    近日,由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与EPFL(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信号处理第五实验室(LTS5,SignalProcessingLaboratory5)共同合作开发出一款情绪监控识别系统,能够精确的识别人们的多种情绪特征变化,并结合实际的情绪状态,提醒驾驶者,注意行车安全,避免车祸的发生。 情绪监控识别系统 是否真正有效避免车祸发生      通常,愤怒被认为是导致驾驶员情绪激动的最主要因素。该套情绪监控系统通过位于汽车方向盘后方的红外摄像头来监控驾驶者的面部表情,通过视觉软件的计算分析驾驶者脸部肌肉的运动变化特征,能够精确的分辨出驾驶者恐惧、生气、喜悦、悲伤、厌恶、惊讶和怀疑等7种基本情绪。虽然每个人对恼怒的表现不一样,但是
[安防电子]
医闹事件频发 人脸识别系统成防医闹利器
    可疑人员出现,视频画面锁定并进行人脸识别,而后声光报警装置启动。5月23日,在成都市三六三医院一套医院智能安防系统投入试运行,该院也成为西南首个使用智能安防系统的医院。     当日下午,在成都三六三医院的监控室里,工作人员正密切关注监控画面,突然“可疑人物”在绿色框线出现,报警系统启动之后,信息通过对讲机、短信等方式推送给医院安保人员。     “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实现了可疑人物与医院所建立的医闹‘黑名单’库的匹配,并通知安防人员”,智能安防系统产品负责人,来自中国电信的刘先生表示,该系统达到事前预防“医闹”的目的。     据了解,智能安防系统由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等子系统构成。系统集成了高
[医疗电子]
基于ARM和Linux的字符采集与识别系统
传统纸质读物的数字化以及诸如条码识别等字符识别系统都离不开图像的读入与识别,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字符识别设备将这两部分独立开,即由图像读入设备(如扫描仪)和安装于计算机上的识别软件构成,但这样的设备构成离不开安装识别软件的计算机,造成成本上升和使用不便。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产品及其上的识别软件也可以构成一个字符识别系统,但是这种识别系统的识别速度受到摄像头调焦的限制,难以广泛应用。文中提出的便携式字符采集和识别系统,其硬件平台是基于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与ARM9处理器S3C2410,软件平台是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可以克服以上两种设备的缺点,同时满足方便性和快速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基于Li-nux
[嵌入式]
应用RFID的数控刀具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加工中心已经逐步成为机械加工车间的主流装备,加工中心是具有刀库的数控设备,刀库中预装有加工所需的各种刀具。根据加工需求对加工中心刀库中的刀具进行调度、换取。换刀的效率、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生产能否正常持续地进行下去,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识别是换刀工作进行的基础。 加工中心换刀识别有两种:刀位识别和刀具识别。本文研究的基础是对刀具编码识别,服务于刀库中换刀功能的快速实现。现有的机床刀具识别方法是在刀具表面贴上条形码或者对刀具表面进行激光标刻来进行识别。但这些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其缺点,比如:条形码易脱落,识别条件苛刻;激光标刻成本高。 本文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
[嵌入式]
基于DSP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1 引言   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分析指纹的局部特征,从中抽取详尽的特征点,从而可靠地确认个人身份。指纹识别的优点是指纹作为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它的复杂度可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相对于其他身份认证技术,指纹识别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身份认证技术,指纹识别不仅具有许多独到的信息安全优点,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可行性,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子商务以及安全性能要求教高的行业中。   目前多数指纹识别系统是将指纹图象采集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识别。国外一些公司生产的独立指纹识别系统,价格比较高昂。这些都限制了指纹识别技术的普及。因此,研究开发快速、识别率高、廉价的独立指纹识别系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科
[嵌入式]
Vishay面向主动3D眼镜推出红外接收器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宣布,发布两款专门针对Consume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的3D电视主动式眼镜红外同步CEA-2038标准开发的红外接收器,以解决主动式3D眼镜的高成本和缺少互操作性问题——TSOP75D26和TSOP35D26。   这两款器件是业内首批可装入主动式3D眼镜的红外接收器,能够接收电视机的红外信号,确保眼镜的LCD快门能够以恰当的同步频率开启和关闭,以产生3D效果。利用这些工业标准接收器,电视机制造商能够降低主动式3D眼镜的成本,而这项成本正是阻碍3D电视更加广泛普及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CEA-2038标准和使用TSOP75-和TSO
[家用电子]
基于NiosⅡ软核的车辆牌照识别系统研制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21 世纪道路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网络和GPRS 通信, 牌照自动识别监控系统能够自动、实时地检测车辆、识别汽车牌照, 从而实现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由于传统的PC机+ 算法的设计结构体积大, 不能满足便携的要求, 更不适合露天使用; 而采用通用的DSP 芯片组成的系统, 外围电路较复杂, 设计与调试都要较长的时间, 且系统的可扩展性不好。利用32 位Nios Ⅱ软核处理器在FPGA 上完成设计, 减小了系统的体积, 而且在PC机上开发的程序可移植到Nios Ⅱ处理器上, 实现了片上系统。采用Nios Ⅱ处理器的自定义指令, 用硬件实现部分算法, 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 保证了较好的实时性。在外围电路不变
[工业控制]
基于NiosⅡ软核的车辆牌照<font color='red'>识别系统</font>研制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