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芯片和51单片机区别

发布者:幸福旅程最新更新时间:2016-02-2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ARM芯片  51单片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第一,处理速度块、处理能力强、储存容量大、给用户带来便利。                                                      

  传统的51单片机为8为处理器,而ARM芯片为32位处理器,简单的说,51单片机就是前期我们应用的“赛扬”式电脑,而ARM芯片就是我们现在应用的“双核”式电脑。虽然两者本质区别不大,都能够作为硬件设计平台去实现技术要求,但是ARM芯片由于自身特性(处理速度、处理能力和储存容量等)比51单片机都要强很多,为此在技术实现上也显得比51单片机游刃有余。正是这种游刃有余,后期更容易给客户提供升级、扩容、改造等便利。

第二,安全性高,确保用户数据不被丢失。

  拿停车场应用来说,目前简单的车辆图像对比、图像抓拍等需求已不能满足客户对安全的要求,他们对数据的安全越来越重视(数据包括车辆出入数据、交易数据、通讯数据等)这些高安全性数据往往需要通过加|解密处理,处理这些数据需要耗竭大量的CPU资源,传统的51单片机越来越难满足这类高处理能力的需求;而ARM芯片由于处理能力强、内部资源丰富,为此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难题,从而保证较高的安全性。

第三,网络化,方便工程布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TC\IP的通讯应用模式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8位单片机由于自身因素实现以大网络通讯方式非常困难,基本上都是通过采用外界网络转换器将串口通讯转换为网络通讯,但这种通讯方式往往不稳定,导致经常出现“掉线”情况,从而造成数据丢失。而ARM芯片由于内部自带网络通讯端口,只要与外围设备相结合就能够实现网络通讯。

第四,升级维护方便,节省时间。

  客户若采用以51单片机为内核的设备,一旦设备出现任何故障或本身存在缺陷需要进行升级,就必须要把设备返回给原厂进行处理,往返折腾时间长,给用户带来不便。而ARM芯片内部支持LINUX操作系统,每个程序都通过LINUX操作系统进行编辑,数据处理独立,所以程序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核心程序除外)。最主要的是系统可以进行远程升级,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或者进行升级,只需把修改或升级后的程序打包放置在网络上,用户直接从网络下载安装即可。

  总之,51单片机和ARM代表两个不同时代的技术背景,它们都能够给客户创造价值。不同的是,51单片机受自身条件制约只能满足一些简单的用户需求,一旦碰上个性化、复杂化等需求比起ARM技术实现来就显得力不从心。

关键字:ARM芯片  51单片机 引用地址:ARM芯片和51单片机区别

上一篇:松翰单片机的OTP可重复烧写的技巧!
下一篇:msp430读写24c512程序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4:45

89C51单片机的结构框图及原理解析
89C51单片机结构框图 1、一个8位 的微处理器CPU。 2、片内数据存储器(RAM128B/256B):用以存放可以读/写的数据,如运算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以及欲显示的数据等。 3、片内4kB程序存储器Flash ROM(4KB):用以存放程序、一些原始数据和表格。 4、四个8位并行I/O(输入/输出)接口 P0~P3:每个口可以用作输入,也可以用作输出。 5、两个或三个定时/计数器: 每个定时/计数器都可以设置成计数方式,用以 对 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以设置成定时方式,并可以根据计数或定时的结果 实现计算机控制 6、一个全双工UART的串行I/O口:可实现单片机与单片机或其它微机之间串行通信。 7、片内振荡器和时钟产生电路
[单片机]
89C<font color='red'>51单片机</font>的结构框图及原理解析
LPC2100系列加密ARM芯片原理及程序实现介绍
   1. 加密原理说明   LPC2100系列ARM7微控制器是世界首款可加密的ARM芯片,对其加密的方法是通过用户程序在指定地址上设置规定的数据。PHILIPS公司规定,对于LPC2100芯片(除LPC2106/2105/2104外),当片内FLASH地址0x000001FC处的数据为0x87654321时,芯片即被加密。在加密设置后,JTAG调试接口无效,ISP功能只提供读ID及全片擦除功能。注意:将带有加密设置的程序下载到芯片内部FLASH,在下一次系统复位后加密生效。   2. 加密程序实现   为了实现加密设置,用户必须保证在0x000001FC处定义数据0x87654321。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带有加密设置
[单片机]
51单片机DHT11温湿度传感器
DHT11是一款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传感器。 精度湿度+-5%RH, 温度+-2℃,量程湿度20-90%RH, 温度0~50℃。 一.电路连接分析 1.引脚图 2.接线图 DHT11 器件采用简化的单总线通信。单总线即只有一根数据线,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控制均由单总线完成。单总线通常要求外接一个约 5.1kΩ 的上拉电阻,这样,当总线闲置时,其状态为高电平。由于它们是主从结极,只有主机呼叫从机时,从机才能应答,因此主机访问器件都必须严格遵循单总线序列,如果出现序列混乱,器件将不响应主机。 二.数据采集分析 1.数据总时序 用户主机(MCU)发送一次开始信号后,DHT11 从低功耗模式转换到高速模式,待主机
[单片机]
<font color='red'>51单片机</font>DHT11温湿度传感器
51单片机IO口模拟UART串口通信
#include reg52.h #include main.h #include smartcard.h #include stdio.h typedef enum { false, true }bool; #if 0 sbit PIN_RXD = P1^0; //接收发送同一个引脚定义 sbit PIN_TXD = P1^0; //接收发送同一个发送引脚定义 sbit PIN_CLK = P3^1; //智能卡时钟引脚定义 sbit PIN_3v5v = P3^2; //智能卡3v_5v引脚定义 sbit PIN_RST = P3^3; //智能卡复位引脚定义 sbit PIN_CMDVCC = P3^4; //智能卡CMD
[单片机]
开发51单片机操作系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在1980年推出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在软件设计中需要软件工程师从底层做起,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需要做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如果开发一套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操作系统,那么用户只需要编写各个任务的程序,不必同时将所有任务运行的各种情况记在心中,不但大大减少了程序编写的工作量,而且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1 开发平台的选择和论证 开发平台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有时它不光影响进度、产品质量、可维护性等一般问题,还涉及到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本系统中,选择51系列单片机作为操作系统的运行平台有以下原因。 首先,51系列单片机应用非常广泛,一大批性能优越的51兼容单片机相继推出。这
[单片机]
开发<font color='red'>51单片机</font>操作系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1单片机电子钟程序
;;;;;;;;;;;;;;;;;;;;;;;;;;;;;;;;;;;;;;;;; ; 定时器T0、T1溢出 周期 为50MS,T0为秒计数用,T1为调整时闪烁用, ; P3.5为调整按钮,P0口 为字符输出口,P2口为位选端,采用共阳显示管。 ; 时间调整方法:按P3.5未超过1s进入省电模式, 数码管 不亮,内部时钟计时 ; 按P3.5超过1s进入调整模式,要调整的时间会闪动,此时,按下P3.5超过0.5S, ; 进入下位调整,按下P3.5未超过0.5S,当前位加一 ; ;;;;;;;;;;;;;;;;;;;;;;;;;;;;;;;;;;;;;;;;; ;; 中断入口程序 ;; ;;;;;;;;;;;;;
[单片机]
DDS技术的数控信号发生器51单片机控制程序
;***************************************************** ; 基于DDS技术的数控信号发生器控制程序 ; ; 正弦波1 Hz -10MHZ ; ; 单片机 STC12C5410AD ; ; AD9850 50MHZ 晶振 ; ;***************************************************** ;****************************************************
[单片机]
AT89S51单片机是什么?
AT89S51单片机是什么? AT89S51是什么? 书上和网络教程上可都是8051,89C51等 !没听说过有 89S51 ?! 这里,初学者要澄清单片机实际使用方面的一个产品概念,MCS-51单片机是美国INTE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产品,典型产品有 8031(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8051(芯片采用HMOS,功耗是630mW,是89C51的5倍,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和8751等通用产品,一直到现在, MCS-51内核系列兼容的单片机仍是应用的主流产品(比如目前流行的89S51、已经停产的89C51等),各高校及专业学校的培训教材仍与MCS-51单片机作为代表进行理论基础学习。 有些文献
[单片机]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