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系统

发布者:电子科技爱好者最新更新时间:2023-04-06 来源: zhihu关键字:STM32  四旋翼飞行器  控制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四旋翼飞机是一种具有6个自由度和4个控制输入的无人机,可垂直起降、悬停、向前飞行、侧向飞行和向后飞行。四个旋翼可相互抵消反扭力矩,无需特殊的反扭矩桨。广泛应用于无人侦察、森林防火、灾害监测、城市巡逻等领域。飞行控制系统是四旋翼飞行器的核心部分,其性能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近年来,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控制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小型飞行器的研发逐渐升温,许多公司已形成产业。例如,大疆公司已经实现了四轴飞行器等多轴飞机的商业应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姿态控制、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应用和电池技术的研究。


本文以ARMCortex-M3架构的STM32C8T6作为飞行器控制处理器,以MPU-6050作为飞行器的姿态传感器,以低功耗2.4GHz的nRF24L01作为无线传输器件,以HC-RS04超声波作为障碍物报警传感器设计系统硬件电路。经过实验调试,硬件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物理结构设计

四旋翼飞行器由一个十字支架和四个螺旋桨组成,支架中间安放飞行控制处理器及外部设备,四个螺旋桨半径和角度相同,呈左、右、前、后四个方向两两对称排列。四个电机对称安装在支架端,其中,电机1和电机3逆时针旋转,电机2和电机4顺时针旋转,通过改变四个电机的转速来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其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1.2工作原理

四旋翼飞行器在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调速系统对四个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以实现升力的不同变化,从而控制飞行器的运行状态。飞行器的电机1和电机3呈逆时针旋转,电机2和电机4呈顺时针旋转,此时飞行器的陀螺效应和空气扭矩效应均被抵消,从而保证飞行器能够平衡稳定的飞行。通过适当地改变电机的转速,来控制飞行器的飞行状态。


1.3飞行器控制系统总体系统设计

飞行控制系统分为地面和机载两部分,其在物理上是彼此单独的,在逻辑上是彼此相连的。地面部分又分为地面站部分和遥控器部分,这两部分相互独立。整个飞行控制系统由微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姿态测量模块、高度测量模块、报警电路模块、地面站和遥控器等部分组成。系统总体框图如图2所示。



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2.1微控制器模块

本控制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控制模块的主要输入信号有各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输出信号为四路变脉宽电机控制信号,需要多个定时/计数器控制信号脉宽。系统需要处理很多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且需要将数据送回地面系统,需要实时控制,响应速度必须要快。此外,本系统传感器的接口多样化,需要更多样的接口才能便于软件读取。基于这些需求,本设计中飞行器微处理器模块选用ARM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C8T6,它的时钟频率可以达到72MHz,并且拥有IIC总线接口、JTAG接口、SPI接口、AD采集接口、多路PWM输出和多个串口,便于多样化传感器的挂接和程序的下载与调试。此微控制器具有8个定时器,对于信号采集和PWM输出均能满足。


2.2姿态测量模块

四旋翼飞行器受电机振动和外界干扰影响较大,精确数学模型建立较难,且其载重有限,一般以惯性器件作为姿态测量装置,姿态测量部件是整个硬件系统的重要部分。本设计综合考虑硬件设计原则,采用MPU-6050作为飞行器的姿态传感器。MPU-6050通过IIC协议接口进行通讯,只需要将MPU-6050的SDA数据线和SCL时钟线与STM32通用I/O口相连接,其电路如图3所示。为了稳定输出,避免空闲总线开漏,利用R2与R3作为SDA和SCL的上拉电阻,提高总线的负载能力。电路中C9为数字供电电压滤波电容,C8为校准滤波电容,C10为电荷泵电容,C11为供电电压滤波电容。


2.3无线通讯模块

系统在这三个方面需要无线通讯:首先需要将遥控器的信号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出去。其次,地面站需要接收飞控端的姿态数据,并需要发送控制参数。最后,在飞控端需要接收遥控器和地面站的数据。结合通讯距离,成本等因素,本设计选用nRF24L01无线模块器件。其发射电路可以通过LC振荡电路构成。为了便于维修,利用接口将无线模块独立出来。



2.3.1遥控器模块

本设计采用摇杆控制方式,利用数-模转换器将摇杆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再将转化后的数字信号传递给小型控制器,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通过无线发射出去,供飞行器控制器接收利用。采用nRF24L01作为遥控器的无线发射器件,为了便于数-模转换,遥控器摇杆采用摇杆电位器,通过采集电位器的电压值去衡量遥控的行程量;由于遥控器处理信号单一,不需要高速的处理器,采用8位的51单片机STC89C52RC作为遥控器的控制器,用来采集摇杆的模拟信号和发送采集到的数据。采用PCF8591作为数据获取器件,其含有4路模拟量输入,1路模拟量输出,属于标准的IIC通讯,能够满足本设计要求。


2.3.2地面站模块

飞行器地面站主要完成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1)在飞行器稳定飞行时检测飞行器的飞行状态,传递控制参数给飞行器,使其按照控制算法运行;(2)在飞行器调试阶段,完成飞行器PID参数的修改和调整。由于PC机一般留给用户操作的多为USB接口,然而nRF24L01通讯接口为SPI接口,本设计选用51单片机读取nRF24L01的数据,继续由单片机将数据通过USB转串口芯片与PC机通讯,完成地面站数据的传输功能。


2.4电机驱动模块

2.4.1电机驱动原理

本设计选用直流无刷电机作为飞行器的动力驱动设备。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换向原则,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形式分为:开环控制、转速负反馈控制和电压反馈加电流正反馈控制。其中,开环控制无反馈进行校对,应用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所;转速负反馈控制的机械性能好;电压反馈加电流正反馈控制一般应用在动态性能要求高的场合。针对本设计来说,需要实时调整电机的转速,并且调速频率比较大,所以在本设计中采用电压反馈加电流正反馈控制方法。


2.4.2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根据电机控制原理,本设计将电机驱动电路划分为三个部分:微处理器、反电动势检测和功率驱动部分。


(1)微处理器

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换向频率比较高,不宜使用低频率的处理器,再加上电机的旋转会产生旋转的磁场,对处理器有很大的干扰。通过比较,本设计采用ATMEGA8单片机作为电机驱动微处理器。

(2)反电动势检测

在换向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检测转子的位置,通过转子产生的反电动势就可以知道转子的位置信息,通过分压衰减原理,检测电机三相反电动势电压相对中性点的电压,从而确定转子的位置。反电动势检测电路如图4所示。



其中,A、B、C端子为电机三相电压,R33~R38为分压电阻,P-A、P-B、P-C分别三相反电动势对应电压,P-M为中性点电压。


(3)功率驱动

功率驱动是为了给电机提供大的电流,使其达到能够稳定运行的目的,本设计采用并联MOS管提高输出的电流,在每一相上桥臂并联3个P沟道MOS管,达到三相全桥可控的目的,在每一相的下桥臂上也并联3个N沟道MOS管。



3硬件系统调试

3.1PWM控制飞行器驱动电机调试

通过对4个电机进行通电,加上不同占空比的PWM波形,来控制电机的转速,记录电源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在稳定输出11.1V,不同的占空比下,电源电流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占空比越大,电机驱动工作需要的电流越大;在占空比达到接近极限值时,电流输出变化很小,实验表明硬件系统能够可靠运行。


3.2无线通讯调试

通过测试无线的连通性、传输距离和丢包率,来确定无线模块的性能特性。把遥控器设置为发送模式,地面站设置为接收模式,利用地面站的报警灯来指示接收的状态,成功接受一次闪一下,通过改变遥控器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记录一分钟内指示灯闪烁的次数,来评估无线传输质量;测试分别在教学楼楼道和空旷操场进行,详细记录见表2。


由表2可知:无线通讯在15m之后的传输效果有明显下降,这是由无线通信模块的功率决定的,实验表明无线通信部分在设计需求范围内能够可靠运行。


3.3综合调试

图5是从PID控制算法下载到四旋翼飞机控制器进行实际飞行控制的姿态曲线,其中① 表示滚角,② 表示俯仰角③ 表示偏航角。图5显示飞机受到侧风干扰后,姿态角得到控制,并再次收敛到平稳(0,0,0)状态的角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4结束语

完成了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以及系统各个模块硬件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进行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调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


关键字:STM32  四旋翼飞行器  控制系统 引用地址: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系统

上一篇:STM32的SPI外设片选只有一个怎么破
下一篇:STM32——粗谈基础知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7 07:09

PROFIBUS-DP现场总线在熄焦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 引言   现场总线技术是20世纪8O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在各种现场总线技术中,PROFIBUS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国际性开放式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它可以将可编程控制器、交直流驱动器、监控计算机、远程I/O及智能传感器等连接起来,实现分布式I/O控制,可提高检测和控制精度,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PROFIBUS有三种实现形式, 即PROFIBUS—FMS、PROFIBUS—PA 、PROFIBUS—DP,分别应用于不同的控制场合,其中PROFmUS—DP主要用于现场级的高速数据传输,完成自动控制系统(如PLC、PC等)通过高速串行总线与分散的现场设备(
[嵌入式]
STM32 USART1对PWM的影响,串口影响PWM
注意,USART1和TIM1是复用的,如果用TIM1产生PWM(PA9 / PA10),则USART1不应该用该管脚,可以用PB6/PB7。
[单片机]
关于STM32的基础知识
本文参考:原子和野火STM32教学视频 1、STM32是“意法半导体”生产的基于“ARM公司Cortex-M3内核”的32位高性能MCU。 ST----意法半导体,即SOC厂商(芯片制造商)。ARM----IP厂商,负责芯片内核设计的公司 M-----Microelectronics的缩写,指微控制器。微处理器通常指计算机CPU。 32------指它是一个32位的微控制器。 注意:51单片机是5V工作电压而STM32是3.3V工作电压 2、STM32和ARM7的关系 ARM7和STM32的内核都是由ARM公司设计的。ARM7内核采用的是冯诺依曼结构(也就是计算机CPU采用的结构)而STM32采用的是哈佛结构。STM32是
[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仪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0 引 言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模拟仪表逐步让步于智能化数字仪表,并具备数字化通信功能。 依据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技术的发展,设计了基于现场总线的氧化锆智能氧量分析仪,其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了专家PID控制原理,提高了加热速度与准确性。 1 总线智能氧量分析仪结构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氧量分析仪以单片机C8051F040为中央控制器,系统扩展的外围电路及接口电路数量少,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系统功能扩展及软硬件升级比较方便。系统的硬件结构见图1。外围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六部分:系统校正、数据采集、温度控制、日历时钟、带触摸屏的液晶显示、CAN总线接口。 图1 系统硬件结构
[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仪表温度<font color='red'>控制系统</font>的设计
STM32串口通讯协议浅析
通讯协议是指在嵌入式开发中,不同的硬件系统或者操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是一种数据通讯的规约。 通讯协议有很多种,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串口通讯协议,而且是基于STM32来说的。 首先说串口通信,串口是单片机最常见的外设。常见的UART串口主要有两个线,一个线是发送、一个是接收。至于串口发送数据的时候数据线上的高低电平是怎么变化的,这个大家可以自行查阅相关知识,我们常见的单片机自带的串口已经把这个最底层的电平级别的协议做好了,我们使用的时候,收发都是以一个字节为单位来进行的。 举个例子,我们想使用串口连接STM32的串口1到PC机,然后通过PC上位机给STM32发送一个字节0x01,然后在STM32接收到之后,判断一下
[单片机]
STM32】DAC基本原理、寄存器、库函数(DAC一般步骤)
STM32F1xx官方资料: 《STM32中文参考手册V10》-第12章 数字模拟转换DAC DAC的基本介绍 DAC的基本定义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的缩写。指数/模转换器或者数字/模拟转换器。是指将离散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变量的模拟信号的器件。 典型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将表示一定比例电压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STM32的DAC模块是12位数字输入,电压输出型的DAC。 DAC的主要特征 2个DAC转换器:每个转换器对应1个输出通道; 8位或者12位单调输出; 12位模式下数据左对齐或者右对齐; 同步更新功能; 噪声波形生成; 三角波形生成; 双DAC通道同时或者分别转换;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DAC基本原理、寄存器、库函数(DAC一般步骤)
基于STM32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与实现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将红外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温度测量仪器。与传统接触式测温仪器相比,具有测温精度高、非接触、不影响被测对象温度场、响应速度快及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电力、石油、化工、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热释电红外测温仪是利用热释电效应工作的一种新型红外测温仪。与其他传统测温仪相比,具有不需制冷、能在室温下工作和光谱响应宽等优点,且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 。本文利用热释电探测器,结合32 bit ARM核处理器低功耗、高性能和低成本的优点,设计了一个以ARM微控制器STM32为核心的红外测温仪。 1 红外测温的原理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
[单片机]
基于<font color='red'>STM32</font>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舒适行为的空调控制系统
1、引言   自从上世纪70年代Fanger以人体热舒适方程和ASHRAE七点标度为出发点提出热舒适评价指标――PMV指标之后,世界各国对热舒适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特别是在此标准基础上进行的控制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的室内环境。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伴随着节能的大范围推广,要求我们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还要注意节能。   影响人体的室内热湿环境由多个要素构成,对环境侧而言,除了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外,还有环境对人体的平均辐射温度;对人体侧而言,有人体的代谢产热量和衣着热阻 。人在环境中的冷热感觉是这六大因素对人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四个环境变量而言,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而
[工业控制]
基于舒适行为的空调<font color='red'>控制系统</font>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