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周期缩短六个月?

发布者:EEWorld资讯最新更新时间:2020-11-03 来源: EEWORLD关键字:传感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开发一个具有血氧,心电图,心率,体温和活动数据的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原型需要多久?一年?来自Maxim Integrated(美信)的David Maliniak给出的答案是六个月!


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用美信的健康传感器平台3.0(HSP 3.0),该平台也被称为MAXREFDES104#,这款现成的腕部形状参考设计可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心率(HR),体温和运动。包括的算法提供了心率、心率变异性(HRV)、呼吸频率(RR)、SpO2、体温、睡眠质量和临床级别的压力信息。它允许可穿戴开发者可以立即开始差异化的开发,比从头开始设计这些设备原型节省了至少6个月的时间。HSP 3.0专为腕部形状设计,可适用于其他干电极形状,如胸部贴片和智能戒指。


与它的前身健康传感器平台2.0(hsp2.0)相比,hsp3.0增加了光学SpO2测量和干电极功能。可以帮助终端解决方案增加监测心脏和呼吸问题判断,以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感染性疾病(如COVID-19)、睡眠呼吸暂停和心房颤动(AFib)等。与前代产品相比,HSP 3.0更窄的外形尺寸和增强的光学结构提高了信号采集质量,并升级了微控制器、电源、安全和传感芯片。参考设计包括完整的光学和电极设计,以及满足临床要求的算法。


HSP 3.0(MAXREFDES104)包括以下传感器、电源管理、微控制器和算法:


•MAX86176是一种低噪声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和ECG模拟前端(AFE),它提供110 dB信噪比(SNR)以增加SpO2探测能力,并为干电极ECG应用提供超过110 dB的共模抑制比(CMRR)。


•MAX20360是一款高度集成的电源和电池管理IC(PMIC),针对先进的人体健康传感设备进行了优化。


•MAX32666是一个支持蓝牙(BLE)的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具有两个Arm Cortex-M4F内核和一个额外的SmartDMA,允许独立运行BLE堆栈,使两个主内核可用于主要任务。


•MAX32670是一款超低功耗微控制器,专用于Maxim的PPG算法,包括脉搏率、SpO2、HRV、RR、睡眠质量监测和压力监测。


•MAX30208是一种低功耗、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采用2 mm x 2 mm的小封装。与最接近的竞争解决方案相比,它的工作电流降低了33%。


HSP 3.0可在Maxim Integrated的网站上订购,包括硬件、固件以及算法等。


关键字:传感器 引用地址:如何将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周期缩短六个月?

上一篇:使用毫米波雷达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信息
下一篇:蓝牙5.0和能量收集技术如何影响医疗电子市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8 01:49

智能家居及心脑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技术应用
11月21日,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的2016深圳高交会闭幕。据悉,此次展会共37个国家23000多个项目参展和入库,参展人次达58.9万人,平均每个展位每天接待240位专业观众。   2016深圳高交会现场,中国联通展示智能家居模型及相关传感器设备。   在本届高交会现场,不少企业推出了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物联网领域最新研发成果供观众体验,精准、细致是不少观众体验后的最大感触。   中国联通展出的“沃家总管”模型,吸引了不少客商与观众上前咨询。在现场,烟雾传感器、红外移动传感器、摄像头、门磁传感器等设备在该模型中一应俱全,提供的是覆盖整个家具的全套解决方案。其中,智能阀门机械手,还能在感知到水浸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出现不安全因素的
[安防电子]
智能家居及心脑健康监测中的<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技术应用
重力传感器(G-sensor)原理与应用
随着Wii游戏主机的热销,电子产业也开始注意起MEMs(微机电系统)的应用及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加速度动能侦测,如游戏主机。因为加入加速度动能侦测(G-Sensor)的功能,随着身体的摆动来操作游戏,更能够有身歷其境的感觉。   当然G-Sensor的应用不仅于此,也可以应用在手机上,如HTC的Touch Diamond就是很好的例子,透过内建的G-Sensor让手机在浏览照片时可以随着机身直立或横放自动调整图片位置,也可以内建于笔记型电脑中,侦测笔电机身的水平或是高度落差,当到达一定程度时自动将磁头与碟盘分离,藉此保护硬碟。
[传感器]
重力<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G-<font color='red'>sensor</font>)原理与应用
Easy Drive ADC简化高阻抗传感器的测量
增量累加 ADC 凭借高准确度和很强的抗噪声性能,非常适合用来直接测量很多类型的传感器。然而,输入采样电流可能压垮高源阻抗或低带宽、微功率信号调理电路。LTC2484增量累加转换器系列通过平衡输入电流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简化了信号调理电路或者不再需要这种电路。增量累加 ADC 的常见应用是热敏电阻器测量。图 1 显示了直接测量高达 100kΩ的热敏电阻器时 LTC2484 的连接方式。数据 I/O 通过标准 SPI 接口连接,每个输入的采样电流约为: 其中 或者当 VREF 为 5V、两个输入都接地时,约为 1.67μA。 图 1:LTC2484 的连接方式 4-WIRE SPI INTERFAC
[测试测量]
Easy Drive ADC简化高阻抗<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的测量
基于ATmega128L与CC242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研究与实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研究领域,在军事、环境、健康、家庭、商业领域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是组成网络的基本单元,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许多挑战。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数据采集、处理及通信功能于一体的分布式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多个具有无线通信、传感、数据处理功能的网络节点组成。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处理、压缩数据、中转其他节点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出去。在不同的应用中,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结构不尽相同,一般由数据采集单元(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信单元(无
[单片机]
基于ATmega128L与CC2420的无线<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网络节点的研究与实现
克服智能工厂传感器中的功耗与空间难题
如果您从事为智能工厂应用设计工业传感器的业务,那么功率密度是您日常挑战之一。一方面,传感器外壳正在缩小,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希望它们具有更多功能。即使您可以将电子设备物理地安装在传感器外壳内,还有另一个看不见的因素可能导致您的设备出现故障——热量形式的功耗。许多工业传感器使用 M8 或更大的 M12 电缆连接器,这会影响传感器外壳的尺寸,从而影响其可以散发的热量。IO-link 为您的传感器提供所需的智能,但要解决发热问题,您需要知道在决定使用哪种收发器时要注意什么。在本博客中,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设计技巧,以帮助您做出正确的选择。 IO-Link 传感器的功率预算 假设您要设计一个总功耗不超过 400mW 的 IO-Li
[嵌入式]
克服智能工厂<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中的功耗与空间难题
Microchip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本文从采用DSC实现基于FOC的无传感器PMSM控制开始,主要介绍如何在电器中实现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无传感器FOC控制,以便为电器电机控制带来最大的成本效益。 对于无法部署位置或速度传感器的一些应用,无传感器FOC技术还可以克服一些由此产生的限制。例如,在一些压缩机应用中,电机充满机油会对线束布局有一些限制。在电器中采用PMSM电机时,由于PMSM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产生的转子磁场是恒定的,所以可以提供极高的效率。此外,电机的定子磁场通过正弦分布的绕组产生。与感应电机相比,PMSM电机还具有极高的功率/尺寸比。与直流电机相同,它们的电气噪声也较低,因为它们不采用电刷。 为什么在电机控制中采用DSC? DSC非常适合于洗衣
[嵌入式]
思特威首次推出集成ISP与TX三合一功能的车载应用图像传感器
思特威首次推出集成ISP与TX三合一功能的车载应用图像传感器SC031AP与SC101AP 2021年12月13日,中国上海 — 技术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SmartSens),首次推出基于DSI-2技术面向智能行车影像应用的图像传感器新品——SC031AP与SC101AP,力求以优质成像性能赋能车载影像应用。 受益于智能行车影像应用的不断发展,车载摄像头的数量逐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知名调研机构Yole预测,到2026年,CIS智能汽车领域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64亿颗,车载CIS芯片将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集成片上ISP与TX三合一 SC031AP与SC101AP作为思特威首次集成片上ISP
[传感器]
思特威首次推出集成ISP与TX三合一功能的车载应用图像<font color='red'>传感器</font>
LiDAR传感器与自适应计算在汽车行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正在迅速发展。从2024年到2030年,每年出货的高自动化车辆数量预计将以4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一快速增长导致汽车品牌对精确可靠的传感器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因为他们可以提供准确、可信且最终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已成为汽车制造商和汽车设备供应商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能够通过能提供足够分辨率进行深度感知和距离检测来实现“路况读取”,从而对物体进行分类。 然而,随着我们进入下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从最新的主动安全系统创新到无人驾驶车辆——LiDAR等边缘系统的能力必须得到扩展,以便提供更高的深度分辨率和可靠性,从而应对日益复杂的场景。 融和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医疗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医学成像 家庭消费 监护/遥测 植入式器材 临床设备 通用技术/产品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