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在高速数据采集电路中突破存储器存储速度瓶颈限制的分时存储技术,此技术不但可以使数据采集电路获得较高的采集速度,还可以用低价位的通用存储器替代高价位的存储器,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关键词:高速数据采物色 存储器 分时存储技术
前言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IC)技术的不断发展,A/D转换器的速度越来越快,美国TI公司和AD公司都开发出了采样速度100MSPS、价位低廉的器件,这使得高速数据采集电路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但A/D转换仅是高速数据采集电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速数据存储电路。由于高速存储器的价格居高不下,它又成为高速数据采集电路广泛应用的瓶颈。如何突破存储器速度的限制,如何用低价的、速度较慢的存储器通过合理的设计,以达到高速存储器的效果,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高速数据采集电路的构成
从数据采集电路的框图(图1)可见,整个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数据采样电路,二是数据存储电路。两个电路的工作是由采样时钟发生器产生的时钟同步的。采样速度有多高,存储的速度就要求有多快,否则将丢失信号的信息。
要跟上高速A/D的采样速度则需要高速的存储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静态存储器的速度都在30~50ns之间,15~20ns的静态存储器的价格成倍地高于通用的静态存储器。在设计高速数据采集电路时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样突破静态存储器存储速度的限制,怎样降低高速采集系统的成本。我们在电路的设计上进行了尝试,采用分时存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分时存储方案
分时存储技术的电路实现
分时存储技术的实现电路见图2。
这4个信号分别作为4个存储器的触发信号,其上升沿将采集的数据锁存到各个存储器的数据端口。四分频的信号B作为地址发生器1的时钟,产生地址信号A0~A10.信号B经反向后变为信号B',它作为另一个地址发生器2的时钟,产生另一组地址信号A0'
~A10',两组地址信号的A0和A0'相位差为90度。它们和/Y0、/Y1、/Y2和/Y3四个信号一起使每一存储器上的地址在数据被存到端口后,至少要等到两个采样信号之后才会变化,这样就为每一个存储器争取到了3倍以上的存储时间,可使存储速度慢至采样速度1/3的存储器成功地参与高速数据的存储。
电路实现采用了TI公司的SN74ACT374和台湾WINBOND(华邦)公司的存储时间为12ns的W2465A-12高速存储器,可以完成采样速度为250MHz的高速数据采集。在这个电路中,各种门电路都采用了TI公司的74F系列和74ACT系列高速器件,分频电路采用SN74ACT74高速D触发器、3-8译码器采用SN74F138,以上的器件由于没有涉及到数据的传输,因此在电路中仅需考虑的问题是它们的延迟时间不要引起竞争现象。
在这个电路中,比较重要的器件是锁存器和数据存储器。锁存器采用了SN74ACT374,它的参数见图4.通过SN74ACT374锁存器的最小数据宽度为4ns,由于SN74ACT374是时钟上升沿触发的锁存器,由3-8译码器SN74F138输出端过来的触发脉冲只要将数据锁存进锁存器,数据存储器在/Y0后有14ns,在/Y1后有10ns的时间完成对数据的存储(见图3)。为了充分利用电路的潜力,数据存储器使用了台湾WINBOND华邦公司的存储时间为12ns的W2465A-12高速静态存储器,这种器件的时间参数见图5。从参数中可以看出,由于地址建立时间TAS可以为0,保持时间TDH可以为0,所以对/WE写脉冲的限制仅是不小地10ns。又由于写恢复时间TWR1可以为0,对/CS1片选信号的限制只是不小于10ns。所以在电路中,这两个信号均被设计成为在写过程中处于低电平。数据的写入是由地址有效时间来决定的。高速静态存储器W2465A-12对信号的要求还有数据有效时间在地址有效期间内不小于7ns。我们从图3高速数据采集器的存储时序可以看出,
作用于每一个触发器的时钟上沉到地址发生变化均保留有10ns以的时间,数据存储器地址端口上垢地址有效时间均为16ns,所以数据存储器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可靠地将数据存入对应的存储单元中去。
结束语
分时存储技术不但可以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用低价位的器件取代高价位的器件,有效地提高产品性价比,还可以在科研过程中作为一种手段 来突破现有器件对研究对象速度上的限制。
上一篇:可更换的存储卡选择方案
下一篇:遥测数据多硬盘并行存储方法的研究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