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最新更新时间:2011-04-27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无线传感器网络  交通信息  数据管理  B/S结构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0 引言
    城市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性问题,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ee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和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前提。
    目前常见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有感应线圈、红外、视频等。其中感应线圈是侵入式检测(Intrusive Detection),需要大面积的凿开路面安装,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而且在维修和更改应用的时候需要再次挖开路面,对路面的破坏很大。而红外、视频等属于非侵入式检测(Non-intrusive Detection),安装不用挖开地面,但是仍需铺设大量线路,而且检测结果受大风、雨雪等天气影响非常大。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进行交通信息的采集,可以减少线路的铺设,对路面的破坏非常小,并且测量结果基本不会受天气影响,极大地方便了安装和维修工作。

1 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网络、通信控制服务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无线传感器网络负责采集路面的交通信息,将数据通过以太网传送到通信控制服务端;通信控制服务端、用户端采用B/s模式。这种结构结合了asp.net在Web应用上的优势,能够实现远程用户使用浏览器在线监测、分析和处理传感器节点数据的功能,有效组织和管理传感器网络监测区域采集的信息,对用户的设置和查询进行响应。

a.JPG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系统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TI公司的CC2520芯片实现,CC2520是一款2.4 GHz免授权ISM频带专用的第2代ZigBee/IEEE 802.15.4无线射频收发器,有着高稳定性和低工作电压等出色特性。传感器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节点以树形(Cluster-Tree)组网方式组成,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网络节点包括汇聚节点、路由器和采集节点,采集节点采集交通信息数据,直接发送或者经由路由器发送到汇聚节点上。

b.JPG

采集节点通过对地磁的测量来检测交通信息。地磁场数值较小,约0.5×10T,可以认为地球磁场强度在一定的区域内(大约几千米)是恒定的。当有磁性的物体通过时,会引起物体周围磁场强度的变化,汽车可看作多个双极性磁铁组成的模型,引起地球磁场的扰动。汽车对地磁的干扰如图3所示。

c.JPG


    因此,可以利用地磁传感器来检测车辆通过时的磁场变化从而获得交通流的信息。本文选用了Honeywell公司的磁阻传感器HMC1052,该传感器是基于磁阻效应(Magnetoresistance Effects)原理的,磁阻效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即当外部磁场发生变化时,传感器内部的电阻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将磁场强度转化为电压输出,利用该效应,HMC1052可以测量地磁及汽车通过时对地磁的扰动。
    采集节点安装于需要测量的路段,负责采集路面的交通信息,并将数据直接或者通过路由器发送给汇聚节点。
    路由节点安装在尽量靠近在采集节点的路旁,用于转发采集节点的数据到汇聚节点,可以根据传输距离的要求,采用多跳路由。同时也增强了网络的健壮性。
    汇聚节点也安装在路旁,它负责无线网络的启动和建立,同时还建立网络安全机制、网络中的绑定等,并接收采集节点和路由节点的数据。汇聚节点还有一个以太网接口,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以太网发送到通信控制服务端。
1.2 通信控制服务端
    系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的管理和用户的使用分离开来,通信控制服务端主要负责交通流量数据的分析、计算以及存储等数据管理工作。通信控制服务端通过以太网接口从汇聚节点收集数据。接收到的交通信息数据中每一帧数据均包含包头、ID号、采集数据、校验位以及包尾。数据结构如表1所示。

d.JPG


    通信控制服务端首先将这些原始数据进行解析、重新封装后存入数据库。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抽象,形成了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数据库实体关系图(E-R图)如图4所示,根据实体关系图,转换成SQL Server 2005中的关系模式(数据表)如表2~表4所示。

e.JPG

f.JPG

g.JPG
 

    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它采用图形化用户界面,数据库管理直观,对Web技术支持,很容易地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到Web页面上,非常适用于B/S体系结构。通过ADO.NET(ActiveX Data Object)访问数据库来实现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储、查询和删除等操作。ADO.N ET是在.NET编程环境中优先使用的数据访问接口。它提供了平台互用性和可伸缩的数据访问,使用几个对象就可以方便地访问数据库,例如SqlConnection对象管理与数据源的连接。SqlCommand对象与数据源交流并发送命令。使用SqlDataReader可以进行快速“向前”读取数据,使用DataSet或者SqlDataAdapter实现进行写入和读取数据源。

1.3 用户端设计
    用户端通过浏览器给用户提供一个可视化的界面与数据库交互,负责数据查询、图形化显示以及监控网络的运行情况,运行于用户端浏览器的Web页面是基于.net框架开发的,开发环境是Visual Studio 2005,结合了asp.net在Web应用上的优势,利用多线程和模块化思想,完成整个界面的设计,用户只需关心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而无需关心传感器网络的具体实现细节。从而实现了远程终端浏览器在线监测、分析和处理传感器节点数据的功能。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实时交通参数监控、历史数据回放统计、传感器网络管理、网络用户管理、报警通知等消息处理。用户端的功能模块如图5所示。

h.JPG

    网络用户管理模块  对不同等级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普通用户不具备传感器网络管理、用户管理权限,可以查询查看数据库中的数据。而管理员用户可以进行新增用户、删除用户、授予权限、允许用户更改密码等操作。
    实时交通流量监控模块  接收数据库发送来的现场数据,以实时曲线图的方式绘制出来,方便用户直观地观察到每个采集节点的信息,从而掌握监控区域交通流量的情况。
   历史数据回放统计模块  历史数据模块允许用户选择历史时间范围,查询各个采集节点上传的数据。还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路口的日、周交通流量等。
    传感器网络管理模块  允许用户对设备节点进行重命名、新增、删除操作,实时显示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同时可以显示节点的路由状态和链路信息,掌握网络运行的整体状态。该模块还提供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配置和管理,通过对这些节点的管理,用户可以及时了解节点监控区域内的分布情况。
    报警通知等消息处理模块  当传感器网络出现异常,例如节点损坏,没电等情况时将会产生一些提示、报警等消息。系统需要对这些消息进行管理,一方面将这些消息存储到日志中,供用户日后查询时使用,另一方面要将这些消息及时地通知给用户,以便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用户端界面如图6所示。

i.JPG

2 结语
    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用磁阻感器HMC1052检测车辆信息,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安装和维修方便。数据管理采用B/S模式,实现远程监控和维护、升级。使得传感器网络易于管理和布置,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和维护的效率。利用多线程和模块化技术实现了数据的收集处理,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通过长时间实验证明所实现的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设计目标。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网络  交通信息  数据管理  B/S结构 编辑:神话 引用地址: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上一篇:对讲机通话距离和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
下一篇:基于CMMB专用芯片的广播电视接收终端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25

[STM32/8经验] 经验分享——EEPROM读写及数据管理
经常有人在QQ群讨论有关E2PROM操作、保护、失效等一些问题,今天闲来没事,简单概括总结一下咯。(才疏学浅,路过的英雄记得补刀) 1)有关 芯片 内部自带的E2PROM 有的资深的工程师可能不是很愿意用MCU自带的E2PROM,大概是这些家伙上过什么当、受过骗还是什么的。简单说一下优缺点吧: (1)片内集成的感觉挺便宜的,和MCU一起卖的,对成本要求严格的,写次数很少的场合一般会考虑,至少能省个2、3毛钱吧; (2)缺点的话,可能擦写次数、稳定性没有外挂的专用芯片厉害; 2)有关常用的外挂E2PROM 如果是学生或者刚从学生时代走来的人们,大概也就知道ATMEL 24C0X系列吧,就好像我毕业的时候以为世界
[单片机]
Commvault Backup&Recovery赋予金城集团更强的数据管理能力
全球云和本地环境数据管理领域的公认领导者Commvault近日宣布,香港移动与基础设施领域专家金城集团(Kum Shing Group)采用Commvault Complete™️ Backup & Recovery与HPE Nimble Storage来优化其备份性能并进行异地复制。自实施以来,该解决方案助力金城集团将多个来源的数据备份速度提升了五倍。 金城集团IT部门经理Jerry Wong表示:“通过迁移上云而提升数据备份的敏捷性、灵活性与安全性,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需要部署一种单一解决方案来备份来自云环境、Microsoft 365、服务器、物理机以及虚拟机等多个位置的数据,并进行异地复制,从而确保我们的企业数据
[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之LED景观照明控制系统的方案
太阳能LED照明系统作为绿色能源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简单可靠、部署方便的太阳能景观照明控制系统,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实现系统内照明单元的光强及色彩控制,使用轮询机制解决各照明单元状态实时采集以及广播帧同步协同照明单元完成场景转换,所有系统信息通过GPRS网络由上位机控制软件集中处理。 LED灯与传统照明光源相比具有功耗低、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无辐射、可高频开关闪断,调光方便等优点,是景观照明的重要选择之一。目前,太阳能LED景观照明系统在城市广场、主体公园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广场景观照明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LED灯的开关、光强、色彩,可灵活构建多个景观场
[嵌入式]
采用LabVIEW和NI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一座名胜古迹
测量节点 作者: Juan José Cabana González - Diseño Implementación y Optimización OPIDIS Marian Chiriac - Fundación Santa María La Real Jose M. de Uña García - OPIDIS 行业: Construction 产品: WLS-9163, NI WSN-3202, NI 9791, LabVIEW 挑战: 通过监测环境因素来保护历史遗迹又而不影响遗迹原貌的。 解决方案: 使用LabVIEW, NI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以及NI WLS-9163接口为Santa María de Ma
[测试测量]
采用LabVIEW和NI<font color='red'>无线传感器网络</font>监测一座名胜古迹
工业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电源效率、极度微型化(如透过MEMS传感器达到的迷你规格设计)以及嵌入式运算技术的不断演进,发展出越来越多适用于严苛工业环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预估在未来五年,工业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安装点将达到2400万,爆发5.53倍的成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快速成长受益于其可靠度符合大多数工业级应用的需求,工业系统专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问世,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效益逐渐受到重视与了解。在整合芯片解决方案的价格日趋亲民化后,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新用途、解决方案和应用纷纷推出,不仅为许多产业带来庞大的效益,同时也逐渐从本质上改变不同产业一贯的运作方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分散在实体空间内的数千个微型自主
[嵌入式]
采用ZigBee PRO自己动手设计的工业用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工业自动化的新热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 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的技术之一。改变世界的 10 大新技术之一。全球未来的四大高技术产业之一。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很快也将进入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测控领域,大多数工业仪表和自动化产品都将很快嵌入无线传输功能,完成从有线到无线过渡。     图 1 是一个典型的工业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示意图,核心部分是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可以使用电池长期供电、太阳能电池供电,或风能、机械振动发电等),网络路由器 (具有网状网络路由功能)和无线网关(将信息传输到工业以太网和控制
[网络通信]
工业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工业自动化的新热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入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测控领域,大多数工业仪表和自动化产品都将很快嵌入无线传输功能,完成从有线到无线过渡。   图1是一个典型的工业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示意图,核心部分是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可以使用电池长期供电、太阳能电池供电,或风能、机械振动发电等),网络路由器 (具有网状网络路由功能)和无线网关(将信息传输到工业以太网和控制中心,或者传输通过互联网联网)。   图1 典型的工业用无线传感器网络   由于市场巨大,许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老牌劲旅,如GE、Honeywell等,都推出了各种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和系统,国内也有不少研究机构和大型公司在
[电源管理]
工业用<font color='red'>无线传感器网络</font>设计
一种基于B/S结构与C/S结构结合的新体系结构
摘要:在对B/S结构和C/S结构进行充分分析比较的情况下,简述了今后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体系结构。结合B/S与C/S,将组件技术COM+和AcdveX技术分别应用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从而开发出高效、安全的应用系统。 关键词:C/S B/S MIS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Web的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Java计算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结构向更加灵活的B/S多级分布结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认识这些结构的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选型,对于成功开发一个MIS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1 C/S结构与B/S结构 1.1 C/S结
[网络通信]
热门资源推荐
热门放大器推荐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