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度测量应用中,热电偶因其坚固性、可靠性以及较快的响应速度得到了普遍应用。本应用笔记讨论了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参考端(冷端)的定义和功能。本文还给出了按照具体应用选择冷端温度测量器件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三个设计范例。
当然,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线性特性较差。虽然它们与RTD、温度传感器IC相比可以测量更宽的温度范围,但线性度却大打折扣。除此之外,RTD和温度传感器IC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可理想用于精确测量系统。热电偶信号电平很低,常常需要放大或高分辨率数据转换器进行处理。
如果排除上述问题,热电偶的低价位、易使用、宽温度范围使其得到广泛使用。
表1. 常用的热电偶类型
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接(焊接)在一起后形成两个结点,如图1a所示,环路电压是两个结点温差的函数。这种现象称为Seebeck效应,用于解释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Seebeck效应相对于Peltier效应,Peltier效应用于解释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过程,典型应用有电热致冷器。图1a所示,测量电压VOUT是检测端(热端)结电压与参考端(冷端)结电压之差。因为VH和VC是由两个结的温度差产生的,VOUT也是温差的函数。定标因数,α,对应于电压差与温差之比,称为Seebeck系数。
图1a. 环路电压由热电偶两个结点之间的温差产生,是Seebeck效应的结果。
图1b. 常见的热电偶配置由两条线连接在一端,每条线的开路端与铜恒温线连接。
图1b所示是一种最常见的热电偶应用。该配置中引入了第三种金属(中间金属)和两个额外的节点。本例中,每个开路端与铜线电气连接,这些连线为系统增加了两个额外节点,只要这两个节点温度相同,中间金属(铜)不会影响输出电压。这种配置允许热电偶在没有独立参考结点的条件下使用。VOUT仍然是热端与冷端温度之差的函数,与Seebeck系数有关。然而,由于热电偶测量的是温度差,为了确定热端的实际温度,冷端温度必须是已知的。
冷端温度为0°C (冰点)时是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如果TC = 0°C,则VOUT = VH。这种情况下,热端测量电压是结点温度的直接转换值。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提供了各种类型热电偶的电压特征数据与温度对应关系的查找表。所有数据均基于0°C冷端温度。利用冰点作为参考点,通过查找适当表格中的VH可以确定热端温度。
在热电偶应用初期,冰点被当作热电偶的标准参考点,但在大多数应用中获得一个冰点参考温度不太现实。如果冷端温度不是0°C,那么,为了确定实际热端温度必须已知冷端温度。考虑到非零冷端温度的电压,必需对热电偶输出电压进行补偿,既所谓的冷端补偿。
对于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器件,经过校准的铂RTD能够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精度,但其成本很高。
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时,热敏电阻和硅温度传感器IC能够提供较高的性价比,热敏电阻比硅IC具有更宽的测温范围,而传感器IC具有更高的线性度,因而性能指标更好一些。修正热敏电阻的非线性会占用较多的微控制器资源。温度传感器IC具有出色的线性度,但测温范围很窄。
总之,必需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冷端温度测量器件,需要仔细考虑精度、温度范围、成本和线性指标,以便得到最佳的性价比。
软件线性逼近只是需要预先确定多项式系数,不需要存储,因而是一种更通用的方案。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解多阶多项式,多项式阶数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特别是在温度范围较宽的情况下。多项式阶数较高时,查找表相对提供了一种精度更高、更有效温度测量方案。
出现软件测试方案之前,模拟线性化常被用来将测量电压转换成温度值(除了人工查找表检索外)。这种基于硬件的方法利用模拟电路修正热电偶响应的非线性。其精度取决于修正逼近多项式的阶数,在目前能够测试热电偶信号的万用表中仍采用这种方法。
示例#1
图2所示电路中,16位Σ-Δ ADC将低电平热电偶电压转换成16位串行数据输出。集成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有助于改善ADC的分辨率,这对于处理热电偶小信号输出非常必要。温度检测IC靠近热电偶安装,用于测量冷端附近的温度。这种方法假设IC温度近似等于冷端温度。冷端温度传感器输出由ADC的通道2进行数字转换。温度传感器内部的2.56V基准节省了一个外部电压基准IC。
图2. 本地温度检测IC (MAX6610)确定冷端温度。温度检测IC靠近热电偶接点(冷端)放置,热电偶和冷端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由16位ADC (MX7705)转换。
工作在双极性模式时,ADC可以转换热电偶的正信号和负信号,并在通道1输出。ADC的通道2将MAX6610的单端输出电压转换成数字信号,提供给微控制器。温度检测IC的输出电压与冷端温度成正比。
为了确定热端温度,需首先确定冷端温度。然后通过NBS提供的K型热电偶查找表将冷端温度转换成对应的热电电压。将此电压与经过PGA增益校准的热电偶读数相加,最后再通过查找表将求和结果转换成温度,所得结果即为热端温度。表2列出了温度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40°C至+85°C,热端保持在+100°C。实际测量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温度检测IC的精度和烤箱温度。
表2. 图2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 “热端测量温度”是经过补偿的数值,由电路测量得到。
示例#2
图3所示电路中,远端温度检测IC测量电路的冷端温度,与本地温度检测IC不同的是IC不需要靠近冷端安装,而是通过外部连接成二极管的晶体管测量冷端温度。晶体管直接安装在热电偶接头处。温度检测IC将晶体管的测量温度转换成数字输出。
ADC的通道1将热电偶电压转换成数字输出,通道2没有使用,输入直接接地。外部2.5V基准IC为ADC提供基准电压。
图3. 远端二极管温度检测IC不必靠近冷端,因为它使用了一个外部二极管检测温度。MAX6002为ADC提供2.5V基准电压。
表3列出了温度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40°C至+85°C,热端保持在+100°C。实际测量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远端二极管温度检测IC的精度和烤箱温度。
表3. 图3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 “热端测量温度”是经过补偿的数值,由电路测量得到。
示例#3
图4电路中的12位ADC带有温度检测二极管,温度检测二极管将环境温度转换成电压量,IC通过处理热电偶电压和二极管的检测电压,计算出补偿后的热端温度。数字输出是对热电偶测试温度进行补偿后的结果,在0°C至+700°C温度范围内,器件温度误差保持在±9 LSB以内。虽然该器件的测温范围较宽,但它不能测量0°C以下的温度。
图4. 集成了冷端补偿的ADC,将热电偶电压转换为温度,无需外部元件。
表4是4所示电路的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0°C至+70°C,热端温度保持在+100°C。
表4. 图4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 “热端测量温度”是经过补偿的数值,由电路测量得到。
冷端补偿器件的选择标准与精度、成本、线性度、温度范围等因素有关,铂RTD精度最高,但成本也最高。电热调节器价格低、可工作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但其线性度较差。硅温度传感器检测IC工作温度范围较窄,但具有合理的精度和线性度,成本也比较低,能够满足多数热电偶应用的需求。
关键字:热电偶 冷端补偿
编辑:神话 引用地址:热电偶冷端补偿
概述
温度测量应用中有多种类型的变送器,热电偶是最常用的一种,可广泛用于汽车、家庭等领域。与RTD、电热调节器、温度检测集成电路(IC)相比,热电偶能够检测更宽的温度范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另外,热电偶的牢固、可靠性和快速响应时间使其成为各种工作环境下的首要选择。当然,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线性特性较差。虽然它们与RTD、温度传感器IC相比可以测量更宽的温度范围,但线性度却大打折扣。除此之外,RTD和温度传感器IC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可理想用于精确测量系统。热电偶信号电平很低,常常需要放大或高分辨率数据转换器进行处理。
如果排除上述问题,热电偶的低价位、易使用、宽温度范围使其得到广泛使用。
热电偶基础
热电偶是差分温度测量器件,由两段不同的金属/合金线构成,一段用作正端,另一段用作负端。表1列出了四种最常用的热电偶类型、所用金属以及对应的温度测量范围。每种热电偶在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独特的热电特性。表1. 常用的热电偶类型
类型 | 正端金属/合金 | 负端金属/合金 | 温度范围(°C) |
T | 铜 | 镍铜合金 | -200至+350 |
J | 铁 | 镍铜合金 | 0至+750 |
K | 镍铬合金 | 镍基热电偶合金 | -200至+1250 |
E | 镍铬合金 | 镍铜合金 | -200至+900 |
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接(焊接)在一起后形成两个结点,如图1a所示,环路电压是两个结点温差的函数。这种现象称为Seebeck效应,用于解释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Seebeck效应相对于Peltier效应,Peltier效应用于解释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过程,典型应用有电热致冷器。图1a所示,测量电压VOUT是检测端(热端)结电压与参考端(冷端)结电压之差。因为VH和VC是由两个结的温度差产生的,VOUT也是温差的函数。定标因数,α,对应于电压差与温差之比,称为Seebeck系数。
图1a. 环路电压由热电偶两个结点之间的温差产生,是Seebeck效应的结果。
图1b. 常见的热电偶配置由两条线连接在一端,每条线的开路端与铜恒温线连接。
图1b所示是一种最常见的热电偶应用。该配置中引入了第三种金属(中间金属)和两个额外的节点。本例中,每个开路端与铜线电气连接,这些连线为系统增加了两个额外节点,只要这两个节点温度相同,中间金属(铜)不会影响输出电压。这种配置允许热电偶在没有独立参考结点的条件下使用。VOUT仍然是热端与冷端温度之差的函数,与Seebeck系数有关。然而,由于热电偶测量的是温度差,为了确定热端的实际温度,冷端温度必须是已知的。
冷端温度为0°C (冰点)时是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如果TC = 0°C,则VOUT = VH。这种情况下,热端测量电压是结点温度的直接转换值。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提供了各种类型热电偶的电压特征数据与温度对应关系的查找表。所有数据均基于0°C冷端温度。利用冰点作为参考点,通过查找适当表格中的VH可以确定热端温度。
在热电偶应用初期,冰点被当作热电偶的标准参考点,但在大多数应用中获得一个冰点参考温度不太现实。如果冷端温度不是0°C,那么,为了确定实际热端温度必须已知冷端温度。考虑到非零冷端温度的电压,必需对热电偶输出电压进行补偿,既所谓的冷端补偿。
选择冷端温度测量器件
如上所述,为了实现冷端补偿,必须确定冷端温度,这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温度检测器件实现。在通用的温度传感器IC、电热调节器和RTD中,不同类型的器件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选择。对于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器件,经过校准的铂RTD能够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精度,但其成本很高。
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时,热敏电阻和硅温度传感器IC能够提供较高的性价比,热敏电阻比硅IC具有更宽的测温范围,而传感器IC具有更高的线性度,因而性能指标更好一些。修正热敏电阻的非线性会占用较多的微控制器资源。温度传感器IC具有出色的线性度,但测温范围很窄。
总之,必需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冷端温度测量器件,需要仔细考虑精度、温度范围、成本和线性指标,以便得到最佳的性价比。
考虑因素
一旦建立了冷端补偿方法,补偿输出电压必须转换成相应的温度。一种简单的方法既是使用NBS提供的查找表,用软件实现查找表需要存储器,但查找表对于连续的重复查询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的测量方案。将热电偶电压转换成温度值的另外两种方案比查找表复杂一些,这两种方法是:1) 利用多项式系数进行线性逼近,2) 对热电偶输出信号进行模拟线性化处理。软件线性逼近只是需要预先确定多项式系数,不需要存储,因而是一种更通用的方案。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解多阶多项式,多项式阶数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特别是在温度范围较宽的情况下。多项式阶数较高时,查找表相对提供了一种精度更高、更有效温度测量方案。
出现软件测试方案之前,模拟线性化常被用来将测量电压转换成温度值(除了人工查找表检索外)。这种基于硬件的方法利用模拟电路修正热电偶响应的非线性。其精度取决于修正逼近多项式的阶数,在目前能够测试热电偶信号的万用表中仍采用这种方法。
应用电路
下面讨论了三种利用硅传感器IC进行冷端补偿的典型应用,三个电路均用来解决温度范围较窄(0°C至+70°C和-40°C至+85°C)的冷端温度补偿,精度在几个摄氏度以内。第二个电路包含一个远端二极管温度检测器,由连接成二极管的晶体管为其提供测试信号。第三个电路中的模/数转换器(ADC)内置冷端补偿。所有三个电路均采用K型热电偶(由镍铬合金和镍基热电偶合金组成)进行温度测量。示例#1
图2所示电路中,16位Σ-Δ ADC将低电平热电偶电压转换成16位串行数据输出。集成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有助于改善ADC的分辨率,这对于处理热电偶小信号输出非常必要。温度检测IC靠近热电偶安装,用于测量冷端附近的温度。这种方法假设IC温度近似等于冷端温度。冷端温度传感器输出由ADC的通道2进行数字转换。温度传感器内部的2.56V基准节省了一个外部电压基准IC。
图2. 本地温度检测IC (MAX6610)确定冷端温度。温度检测IC靠近热电偶接点(冷端)放置,热电偶和冷端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由16位ADC (MX7705)转换。
工作在双极性模式时,ADC可以转换热电偶的正信号和负信号,并在通道1输出。ADC的通道2将MAX6610的单端输出电压转换成数字信号,提供给微控制器。温度检测IC的输出电压与冷端温度成正比。
为了确定热端温度,需首先确定冷端温度。然后通过NBS提供的K型热电偶查找表将冷端温度转换成对应的热电电压。将此电压与经过PGA增益校准的热电偶读数相加,最后再通过查找表将求和结果转换成温度,所得结果即为热端温度。表2列出了温度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40°C至+85°C,热端保持在+100°C。实际测量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温度检测IC的精度和烤箱温度。
表2. 图2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冷端 温度 (°C) |
热端测量 温度* (°C) | |
测量值#1 | -39.9 | +101.4 |
测量值#2 | 0.0 | +101.5 |
测量值#3 | +25.2 | +100.2 |
测量值#4 | +85.0 | +99.0 |
示例#2
图3所示电路中,远端温度检测IC测量电路的冷端温度,与本地温度检测IC不同的是IC不需要靠近冷端安装,而是通过外部连接成二极管的晶体管测量冷端温度。晶体管直接安装在热电偶接头处。温度检测IC将晶体管的测量温度转换成数字输出。
ADC的通道1将热电偶电压转换成数字输出,通道2没有使用,输入直接接地。外部2.5V基准IC为ADC提供基准电压。
图3. 远端二极管温度检测IC不必靠近冷端,因为它使用了一个外部二极管检测温度。MAX6002为ADC提供2.5V基准电压。
表3列出了温度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40°C至+85°C,热端保持在+100°C。实际测量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远端二极管温度检测IC的精度和烤箱温度。
表3. 图3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冷端 温度 (°C) |
热端测量 温度* (°C) | |
测量值#1 | -39.8 | +99.1 |
测量值#2 | -0.3 | +98.4 |
测量值#3 | +25.0 | +99.7 |
测量值#4 | +85.1 | +101.5 |
示例#3
图4电路中的12位ADC带有温度检测二极管,温度检测二极管将环境温度转换成电压量,IC通过处理热电偶电压和二极管的检测电压,计算出补偿后的热端温度。数字输出是对热电偶测试温度进行补偿后的结果,在0°C至+700°C温度范围内,器件温度误差保持在±9 LSB以内。虽然该器件的测温范围较宽,但它不能测量0°C以下的温度。
图4. 集成了冷端补偿的ADC,将热电偶电压转换为温度,无需外部元件。
表4是4所示电路的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0°C至+70°C,热端温度保持在+100°C。
表4. 图4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冷端 温度 (°C) |
热端测量 温度* (°C) | |
测量值#1 | 0.0 | +100.25 |
测量值#2 | +25.2 | +100.25 |
测量值#3 | +50.1 | +101.0 |
测量值#4 | +70.0 | +101.25 |
结论
由于热电偶是差分温度测量器件,在处理热电偶信号时必须建立一个参考点。热电偶所提供的电压体现了热端与冷端的温度差。如果已知冷端温度和相对于冷端的热端温度,即可确定出热端的实际温度值。冷端补偿器件的选择标准与精度、成本、线性度、温度范围等因素有关,铂RTD精度最高,但成本也最高。电热调节器价格低、可工作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但其线性度较差。硅温度传感器检测IC工作温度范围较窄,但具有合理的精度和线性度,成本也比较低,能够满足多数热电偶应用的需求。
上一篇:利用电度表的窃电伎俩与防窃电措施
下一篇:利用1-Wire®链路功能获取位置信息—一种确定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33
热电偶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导体首尾分别相接形成闭合回路,如果接点的温度发生变化,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流,这就是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将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一端焊接制成。焊接端是测量端,未焊接端是输出端。其热电势的大小与两种金属材料的特性和测量端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粗细和长短无关。 1.热电偶的种类 目前常用热电偶主要有以下几类。 (1) 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号为S,长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300℃,短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适于在氧化气氛中测温,不适于在还原气氛中使用,但短期内可用于真空中测温。 (2)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号为B,长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最高使用温度为1800℃,适于在
[模拟电子]
热电偶冷端补偿
摘要:温度测量应用中,热电偶因其坚固性、可靠性以及较快的响应速度得到了普遍应用。本应用笔记讨论了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参考端(冷端)的定义和功能。本文还给出了按照具体应用选择冷端温度测量器件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三个设计范例。
概述 温度测量应用中有多种类型的变送器,热电偶是最常用的一种,可广泛用于汽车、家庭等领域。与RTD、电热调节器、温度检测集成电路(IC)相比,热电偶能够检测更宽的温度范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另外,热电偶的牢固、可靠性和快速响应时间使其成为各种工作环境下的首要选择。 当然,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线性特性较差。虽然它们与RTD、温度传感器IC相比可以测量更宽的温度范围,但线性度却大
[模拟电子]
热电偶应用中冷结点补偿的实现
热电偶应用中冷结点补偿的实现
因为热电偶是差分温度测量器件,在处理热电偶信号时以冷结点作为参考点,考虑到非零摄氏度冷结点的电压,必须对热电偶输出电压进行冷结点补偿。本文比较了几种冷结点补偿器件,并以硅温度传感器检测IC为例介绍了三种应用设计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温度测量应用中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热电偶是最常用的一种,可广泛用于汽车、家庭等。与电阻式温度检测器(RTD)、热电调节器、温度检测集成电路(IC)相比,热电偶能够检测更宽的温度范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另外,热电偶的鲁棒性、可靠性和快速响应时间使其成为各种工作环境下的首选。当然,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线性特性较差。除此之外,RTD和温度传感器IC可以
[工业控制]
铠装热电偶测量误差和注意事项
在现有的测温系统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铠装热电偶,因其结构简单,往往被误认为“热电偶两根线,接上就完事”,其实并非如此。 热电偶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在使用中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安装或使用方法不当,将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检定合格的热电偶也会因操作不当,在使用时不合格,在渗碳等还原性气氛中,如果不注意,K型热电偶也会因选择性氧化而超差。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测量误差,延长热电偶使用寿命,要求使用者不仅应具备仪表方面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应具有物理、化学及材料等多方面知识。作者根据多年实践,并参阅有关资料较详细地介绍热电偶的测量误差及其注意事项。 1 铠装热电偶丝不均质影响 (1)热电偶材质本身不均质 热电偶在计量室检定时,按
[测试测量]
如何利用ADUCM360精密监控热电偶温度(一)
电路功能与优势
本电路显示如何在精密热电偶温度监控应用中使用精 密模拟微控制器ADuCM360/ADuCM361。ADuCM360/ADuCM361集成双通道24位-型模数转换器(ADC)、双通道可编程电流源、12位数模转换器(DAC)、1.2 V内部基准电压源、ARM Cortex-M3内核、126 kB闪存、8 kB SRAM以及各种数字外设,例如UART、定时器、SPI和I2C接口等。
在本电路中,ADuCM360/ADuCM361连接到一个热电偶和一个100 铂电阻温度检测器(RTD)。RTD用于执行冷结补偿。
在源代码中,ADC采样速率选择4 Hz。当ADC输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的增益配置为32
[模拟电子]
热电偶测温不准的原因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构造简单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为了保证热电偶测量准确,我们经常要求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等等结构要求。但是在应用中热电偶还是会测温不准,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知道要知道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由于两种不同金属所携带的电子数不同,当两个导体的二个执着点之间存在温差时,就会发生高电位向低电位放电现象,因而在回路中形成电流,温度差越大,电流越大,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也叫塞贝克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测试测量]
Pickering Interfaces 发布PXI毫伏级热电偶仿真器
作为电子测试与仿真领域模块化信号开关产品的领导者,英国Pickering公司面向电子测试测量的广大用户隆重发布第一款毫伏级热电偶仿真器。
PXI 热电偶仿真器(41-760系列)是用于模拟热电偶工作状态的理想装置。本次发布8、16、24、32共4种通道数量的产品,每个通道通过2个引脚输出微小电压,可选择幅度范围 20mV、分辨率0.7 V,幅度范围 50mV、分辨率1.7 V或幅度范围 100mV、分辨率3.3 V。可以覆盖绝大多数常用热电偶的类型。
新的热电偶仿真器使用2线输出,配合1条远程探测参考线,在系统存在共模干扰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确保准确输出所需的微小电压。此外,每个输出通道还可以设置
[测试测量]
ADI实验室电路:集成冷结补偿的K型热电偶测量系统
电路功能与优势
图1所示电路是一款完整的热电偶信号调理电路,带有冷结补偿功能并后接一个16位∑-△型模数转换器(ADC)。 AD8495热电偶放大器为测量K型热电偶温度提供了一种简单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且包含冷结补偿功能。
AD8495中的固定增益仪表放大器可放大热电偶的小电压,以提供5 mV/°C输出。该放大器具有高共模抑制性能,能够抑制热电偶的长引线可能会拾取的共模噪声。如需额外保护,该放大器的高阻抗输入端允许轻松添加额外的滤波措施。
AD8476差分放大器提供正确的信号电平和共模电压,以驱动 AD7790 16位Σ-Δ 型ADC。
该电路为热电偶信号调理和高分辨率模数转换提供了一种紧凑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模拟电子]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 英飞凌推出OptiMOS™ Linear FET 2 MOSFET, 赋能先进的热插拔技术和电池保护功能
- USB Type-C® 和 USB Power Delivery:专为扩展功率范围和电池供电型系统而设计
- ROHM开发出适合高分辨率音源播放的MUS-IC™系列第2代音频DAC芯片
- ADALM2000实验:变压器耦合放大器
- 高信噪比MEMS麦克风驱动人工智能交互
- 在发送信号链设计中使用差分转单端射频放大器的优势
- 安森美CEO亮相慕尼黑Electronica展,推出Treo平台
- 安森美推出业界领先的模拟和混合信号平台
- 贸泽开售用于快速开发精密数据采集系统的 Analog Devices ADAQ7767-1 μModule DAQ解决方案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 ADI有奖下载活动之9 电机控制解决方案—伺服控制
- 是德科技有奖问答活动之四,使用实时示波器进行串扰分析,答题闯关赢好礼!
- 雷柏、京造的无线充电鼠标垫,等你拆开看——EEWorld邀你来玩拆解(第三期)
- 是德科技感恩月直播已结束|高速示波器基础与是德新品示波器解析
- 免费申请|ATmega4809 Curiosity Nano
- 安全的革新,全新的验证方式 下载富士通 《频谱验证解决方案 》白皮书 好礼送!
- 直播报名:TI 用于感测应用、带可配置信号链元素的新型MSP430™ MCU,报名直播赢双重好礼!
- 有奖直播:英飞凌工业半导体在电机驱动行业中的应用 2020年4月21日 上午10:00-11:30 准时开启!
- 轻松注册TDK,尽享超值好礼!
- 限时秒杀,100本专业书籍——TI 中国大学计划20周年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