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指的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全面、加速地实现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更加开放,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实质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参与和推进全球化的进程,并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寻求自身的发展,进入和依托国际市场,实现低成本扩张,获取高投资回报率,是势在必行的举措。
当前,全球经济在加快,以IT技术为先导、以网络革命为标志的高新技术正在突飞猛进,成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乃至经济全球化的首要推动力。近年来,美国广义IT产业的产值和就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50%,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营业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10年,世界贸易额将有1/3要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IT技术革命的新发展也必然要求IT企业紧跟时代的步伐,不仅面对本土市场的国际化竞争,而且要大步跨入国际市场,捕捉新机遇,扩展领域,发展业务。中国海峡两岸即将进入WTO。大陆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战略,已推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和推进工业化的战略举措。中国IT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市场容量和潜力不断增大,国外跨国公司正在瞄准这块最有希望的热土,纷纷进驻,使国际市场的竞争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尤其要求中国的IT企业实行“引进来”与“打出去”并举的战略,要求中国的IT企业努力走出国门,实行跨国经营。
二、中国IT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IT企要业走向国际市场,首先要认清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优势和劣势,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兴利避弊。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IT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并陆续把传统产业、甚至新兴产业中的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台湾近40年来,走发展外向型经济之路,积累了巨额资本和跨国经营经验;大陆经过了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发展了自己的IT技术,这些都促进了中国IT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成长和壮大。加入WTO后,也会为中国的IT企业带来新的机遇,这表现在:一是IT业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速度,从整体上提高了民族产业的素质和水平。1996年国产PC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4.7%(品牌机51.7,组装机23%),且性价比高于国外品牌,国产品牌也已出口国外,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中国IT产业现在已能生产高性能的服务器、小型机、网络产品、激光打印机等。台湾的PC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是久享盛誉,具有较强竞争力。许多台资企业(如明基电脑公司)在大陆生产的PC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如鼠标占世界总量的65%,出口竞争力逐年增强。大陆产品的出口额由1990年的2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119.3亿元,年均增长59.2%,而其产值的年均增长也达到了53.94%。二是中国IT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近年来,中国的IT业加快了技术发展的步伐,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在缩小。80年代末,大陆生产第一台微机比国际上推出同类产品晚了3年;后来推出286机的差距为1年;586机推出的差距为3个月;1997年,能在Intel公司发布最新CPU芯片的同一天,推出同档次产品,并及时向外出口。这无疑使中国IT企业在入市之后可以遇变不惊、从容应对。三是中国IT市场高速发展,潜力巨大,为我们的IT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稳固的基地。在PC产品市场大幅回落、需求旺盛的刺激下,中国PC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大陆市场规模从1990年55.5亿元增至1998年的1480亿元,增长25.7倍,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年均增速高达52%。中国网民的增长更加惊人,不到3年的时间内就超过2000万,预计2002年将超过1亿人。以此市场为依托和基地,我国的IT企业就能有持无恐,临危不惧,大胆放手打入国际市场,应对各种挑战。
然而,冷静思考,与发达国家相比,挑战仍是相当严峻。一是我国信息化水平还较低,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技术上占优势的压力;二是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大多被外商控制,这也是台湾IT业的通病,如CPU芯片全世界90%为美国Intel、AMD等控制;全球90%的操作系统由微软一统天下;存储器芯片、硬软盘的机芯等关键部件及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美日韩企业手中,应用软件和中间件均被美欧少数企业垄断。三是市场化运作水平差,特别是大陆的企业,由于垄断严重,政企不分,管理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等原因,与WTO的运行规则形成较大的差距。四是能适应IT产业全球化和加入WTO所要求的人才普遍短缺,人才外流严重,实施跨国经营的管理经营尤显不足。这些都是严重的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也是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
三、中国IT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对策与构想
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竞争胜负将取决于参与竞争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它集中表现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亦即其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和人才使用。因此,首要对策是立足于创新,集中精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施人才战略。中国的IT企业要想冲向世界,必须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取得突变,开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实现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在业务管理上要学习世界先进的管理模式,(大陆企业要特别加快其市场化进程),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来实行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生产与服务能力,加强企业间信息与业务的集成和协同,使企业在上下游及合作伙伴的业务供应链上具有更快的应变能力和响应能力,在人才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导入知识管理,建立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尊重知识、留住人才的机制和有利于激励人才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创新的企业文化,更高效地实现知识的共享;在市场运作上要加强品牌意识和管理,创立中国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提升它们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更好地参与国际产品市场的竞争;在对外进行生产、营销性投资方面,要多进行研究开发性投资,作好投资评估工作和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促进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多快好省地实现投资回报;在资金运作方面,要勇于和善于参与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在金融市场上以较低的费用成本和较低的风险有效地进行筹资,积极争取境外上市和引进各种投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将企业的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直接同重要的股东利益相关联,以保证企业能够高速发展;等等,树立全球营销观念,在全球网络供应链上以自身的优势开拓市场,发展业务。
其次,实行正确的战略选择。一是战略原则的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素质降低,资金缺乏,跨国经营的经验和人才不足,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要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坚持“引进来”战略,使“引进”为“走出”服务。要坚持以贸易为先导,生产性投资为主体,积极推进研究开发性投资。通过贸易方式直接进入目的国际市场,以贸易带动投资、开拓研发,继而打开市场,带领企业输出技术、品牌、产品、零部件、软件等到国外开办企业。二是区域选择。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它们的IT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与我们类似甚至更低,急需利用IT技术改造和推进其工业化,我们在这方面具有实际经验和实用的技术可供采用,并不逊于发达国家;同时要积极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IT企业的发展战略正转向控制核心、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而将其他技术和生产环节向国外转移,这使中国IT企业有了一个可拓展的空间,能够发挥和构建自己的优势,尽快打入并占领这一市场。
关键字:全球化 机遇 构想 编辑: 引用地址:https://news.eeworld.com.cn/news/market/200605/20054.html
上一篇:英特尔要求法官撤销AMD诉讼案的部分内容
下一篇:英特尔闪存事业部实施重组 称没有裁员计划
推荐阅读
- PC产业驶入创新超车道,英特尔蓉城撬动AI新引擎
- 与产业聚力共赢,英特尔举行新质生产力技术生态大会
- “新”享5G-A万兆网络前沿体验 高通携手产业伙伴亮相第二届链博会
- 英飞凌推出符合ASIL-D标准的新型汽车制动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三相栅极驱动器 IC
- 南芯科技推出80V升降压转换器,持续深耕工业储能市场
- 法雷奥与罗姆联合开发新一代功率电子领域
- 贸泽电子开售能为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提供可扩展性能的 英飞凌HybridPACK Drive G2模块
- 德州仪器新型 MCU 可实现边缘 AI 和先进的实时控制, 提高系统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 瑞萨推出高性能四核应用处理器, 增强工业以太网与多轴电机控制解决方案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