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分轴驱动插电混动车或成主流新能源车

发布者:平和宁静最新更新时间:2015-08-14 关键字:电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1997年第一代普锐斯正式投产的时候,恐怕连丰田汽车自己也没有想到,由它率先实现量产化的混合动力技术在十余年后的今天会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新能源车市场。而以混合动力技术为基础所衍生而来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已然成为了衔接纯电驱动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重要一环。

    一直以来,业界有观点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作为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纯电驱动汽车之间的衔接起到的是一个过渡品的作用,通过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过渡来改变百余年来人类汽车社会所形成的固有的运作模式。既然是过渡产品,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必然在纯电动车型到来时自然消亡,而这个时间并不会存在太长。

  对于这个观点,笔者持保留意见。在笔者看来,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无论是燃料电池也好还是纯电池驱动也罢,实现普及都需要一个长久和全面的基础设施普及过程。同时这两类产品的相关运作模式还有待于市场的检验,而这个过程回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过程。那么,作为伴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重要产品,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绝对不仅仅是过渡的作用,而是作为内燃机动力发展之后的一个新时代车型出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将作为一个大类型的新能源车产品长期存在于汽车市场当中。所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也必然是我国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正如前文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基于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而来的,换句话说,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架构就是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架构。那么,从电动机在系统中的输出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大致把混合动力技术分为弱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和强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两种模式,而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就是强混合动力系统构型的代表。以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强混合动力系统构型来看,又可分为单电机系统和双电机系统。单电机系统在乘用车领域一般采用双离合器并联式的结构,根据驱动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前驱车型和后驱/四驱车型。而双电机系统则根据不同的构型分为双电机混联动力分流系统、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以及双电机电驱动变速箱系统。其中,双电机混联动力分流系统的代表车型为丰田普锐斯,而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的代表车型则是宝马2系插电混动版。在笔者看来,在这几种混合动力的构型里,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是最具发展前景并且最受汽车企业欢迎的一大构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能够简化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复杂程度。

  顾名思义,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是将两台电动机分别放置在车辆的前桥以及后桥上。那么相比于双电机混联动力分流系统,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就简化了在单一车桥上进行的动力分流工作。比如说,在双电机混联分流系统中,要实现增强型发电机、内燃机以及电动机在同一车桥上的动力输出,就必须要加入行星齿轮作为动力分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除了系统整体较为复杂之外,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共处一室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机舱空间布置的紧张。造成在同一款车型上同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和传统动力车型的困难。

  而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讲,位于后桥的电动机与传统的内燃机本身不存在机械结构的硬连接。所以不需要通过行星齿轮的方式实现动力间的传输和切换。另外,内燃机和电动机分别为前后桥提供动力的方式避免了两套动力系统对同一驱动桥的动力耦合,极大的弱化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复杂程度。在空间布置方面,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对于机舱内部的空间需求较低,所谓的双电机,除了后桥驱动电机之外,与传统内燃机匹配的电机多为增强型起动机系统,对于机舱空间的侵占较小。所以传统车型的机舱布置就可以满足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要求,不需要对纵梁等机舱结构件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这也就意味着,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的运用可以更为轻松的实现同一款车型中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和传统动力的同时存在。

  第二, 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能够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

  双电机分轴驱动的架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实现了后桥的辅助驱动能力,继而实现了全时四驱的驱动形式。全时四驱的优势想必大家也都有所了解,简单点说,全时四驱系统的加入第一能够改善车辆的循迹性,强化车辆的过弯性能。第二,全时四驱系统能够改善车辆在低附着力路面情况下的车辆行驶稳定性,强化车辆的安全性。第三,全时四驱系统能够改善车辆的通过性,增强车辆的越野能力。第四,全时四驱系统能够改善车辆在极限路况下的动力响应,提升车辆的动力性能。

  在双电机分轴驱动的架构中,后桥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之匹配的减速器自身的重量对于平衡车辆的前后质心分配能够有所助益,再加上位于车辆后方的电池组,采用双电机分轴驱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可以拥有更加接近于50:50的前后配重比,继而提升车辆的操控稳定性表现。

  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独特的动力输出方式,采用双电机分轴式架构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三种不同的驱动形式,即前置前驱、前置后驱、全时四驱。三种不同的驱动形式所带来的操控体验的变化绝对是其他车型所无法比拟的。而电动机的恒功率和恒扭矩输出特性将带来传统内燃机无法比拟的加速响应。

  第三, 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实现的四驱系统结构大为简化,同时强化四驱性能。

  对于传统内燃机动力的车型而言,要实现四驱系统的架构就必须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车身平台必须是满足传动轴通过的四驱车型平台;其次,变速箱必须带分动器或取力器的结构;第三,需要由满足半轴和后减速器放置的后桥结构需要。第四,要实现全时四驱还需要专门的中央差速器。而这四个方面的条件直接限制了在普通的车型平台上开发四驱系统的可能性。

  对于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显然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前后桥的连接为软连接,没有传动轴,所以车身平台不需要为传动轴的通过流出避让的空间。其次,与内燃机匹配的变速箱不与后桥产生连接,所以就不需要分动装置或取力装置。第三,电动机与内燃机不产生机械连接,所以前后桥的差速可以通过对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来实现,继而实现了无中央差速器式的全时四驱。所以,双电机分轴驱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可以轻松的在轿车平台上实现全时四驱的架构,于是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宝马2系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车型均采用这一配置。

  从性能上来看,双电机分轴驱动系统实现的电动全时四驱相比于传统的全时四驱架构还有以下优势,第一,电动机与内燃机的分轴驱动保证了前后桥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不存在传统全时四驱架构中的扭矩分配问题。第二,电动机驱动的后桥可以提升车辆的脱困性能。第三,由于没有传动轴和分动箱的动力传递,所以双电机分轴驱动可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动力损失。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双电机分轴驱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都是优势明显,一来降低研发和布置的难度,第二提升车辆的性能。对于任何一家汽车企业而言,开发双电机分轴驱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都是一笔不会亏本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新能源车的市场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双电机分轴驱动的结构形式。

关键字:电机 引用地址:双电机分轴驱动插电混动车或成主流新能源车

上一篇:大众2016款新车力推智能化 Car-Net互联抢眼
下一篇:关于苹果造车的消息细节 你应该知道的一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19:09

步进电机控制器原理_步进电机控制器编程实例
  步进电机控制器原理   步进电机控制器是一种能够发出均匀脉冲信号的电子产品,它发出的信号进入步进电机驱动器后,会由驱动器转换成步进电机所需要的强电流信号,带动步进电机运转。步进电机控制器能够准确的控制步进电机转过每一个角度。   驱动器所接收的是脉冲信号,每收到一个脉冲,驱动器会给电机一个脉冲使电机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就因为这个特点,步进电机才会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在的各个行业里。   步进电机控制器的应用设置   1、设置步进驱动器的细分数,通常细分数越高,控制分辨率越高。但细分数太高则影响到最大进给速度。一般来说,对于模具机用户可考虑脉冲当量为0.001mm/P(此时最大进给速度为9600mm/min)或者0.0005
[嵌入式]
步进<font color='red'>电机</font>控制器原理_步进<font color='red'>电机</font>控制器编程实例
永磁同步电机的优点
  永磁同步电机的优点   工作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是以永磁体替代励磁绕组进行励磁。当永磁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各相差120°电角度)通入频率为f的三相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以同步转速推移的旋转磁场。稳态情况下,主极磁场随着旋转磁场同步转动,因此转子转速亦是同步转速,定子旋转磁场恒与永磁体建立的主极磁场保持相对静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电磁转矩,驱动电机旋转并进行能量转换。   永磁同步电机的优点   永磁同步电动机和直流电机相比,它没有直流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等缺点。和异步电动机相比,它由于不需要无功励磁电流,因而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力矩惯量比大,定子电流和定子电阻损耗减小,且转子参数可测、控制性能好;和普通同步电动机相比,它
[嵌入式]
威迈斯车载充电机拆解教程
● 维迈斯车载充电机的拆解 这个产品是用在荣威上的,通过MG品牌出口到欧洲。 主要包含两部分功能,车载充电机和DC-DC两项。 这个功率部件主要包括: ◎ DC-DC功率板:右上角的电容等 ◎ OBC 功率版:左下角 ◎ 控制板:右中角 ◎ 通信转换:右下角 滤波电感等等,整个部件包含了双向的功能。 ● DCDC的拆解 这个功率板,主要包括Step Down的降压过程,把400V转换到12V。这里包含了10颗SiC的 Mosfet,3颗电感还有2个变压器,负责完成HV DC的转换。 这是整体的逻辑框图,主要分为DCDC和OBC两部分组合。 这是成本结构的分析,从成本结构来看主要是功率器件(MOSFET)+被动器件+
[嵌入式]
威迈斯车载充<font color='red'>电机</font>拆解教程
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动机。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转子就转动一个角度或前进一步,其输出的角位移或线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因此,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动机。 步进电机相对于其它控制用途电机的最大区别是,它接收数字控制信号(电脉冲信号)并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成数字模式转化的执行元件。而且它可开环位置控制,输入一个脉冲信号就得到一个规定的位置增量,这样的所谓增量位置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直流控制系统相比,其成本明显减低,几乎不必进行系统调整。步进电机的角位移量与输入的脉冲个数严格成正比,而且在时间上与脉冲同步。因而只要控制脉冲的数量、频率和电机绕组的相序
[嵌入式]
步进<font color='red'>电机</font>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机故障声测系统
0 引 言 为了确保产品的高质量,每台电机出厂前都要进行参数检测。在规模化生产的今天,电机检测线是目前大部分电机生产厂家采用的出厂检测方式。噪声检测是其中一个测试项目。通常的方法是让检测线经过消音室,富有经验的工人在室内凭听觉辨别故障电机。这种方式对操作人员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缺乏客观性,不能保证质量的稳定性,而且检测速度慢,也严重影响了电机出厂试验的速度与准确率。因此,电机厂家迫切需要改造现有的噪声出厂检测技术。 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有振动诊断技术和声频诊断技术。振动诊断技术是接触式测量,需克服测试线线体振动的影响,设备结构复杂,速度慢;而声频诊断技术为非接触式测量。设备简单、速度快。为此,研制了基于美国NI公司软件平台Lab
[测试测量]
基于虚拟仪器的<font color='red'>电机</font>故障声测系统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pwm是怎么驱动电机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PWM(脉宽调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信号的脉冲宽度来控制电路中的设备或器件的工作状态。其基本原理如下: 1. 脉冲周期:PWM信号由固定的脉冲周期组成,表示一个完整的周期的时间长度。周期通常是固定的,并由控制系统确定。 2. 脉冲宽度:信号中每个脉冲的宽度代表了设备或器件的工作时间,通常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控制设备的输出。 3. 调制比例:PWM信号的调制比例表示脉冲宽度与脉冲周期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调制比例决定了设备工作的平均功率或输出量。 4. 控制电路:PWM信号的生成是通过控制电路实现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脉冲宽度,以控制设备的输出。 工作原理示意图可以描述为:通过控制
[嵌入式]
采用轮毂电机能进一步降低汽车使用成本
一家英国公司的 48V 电机利用现有的现成轻度混合动力电池,节省了大量成本 在未来十年后,智能出行很可能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对我们这些喜欢驾驶的人没有太大吸引力,但电动汽车可以让汽车在拥挤的市中心或短途旅行中变得更加轻松。让在货车和卡车能够自动驾驶和使用电动技术,同样可以大大减少对交通的刺激并改善空气质量。 轮毂电机的原型设计和演示已经进行了多年,但牛津郡的 Saietta 公司和电动辅助车辆 (EAV) 正在合作实现这一目标。Saietta正在制造轴向磁通电动机,它是饼干罐的形状,而不是传统的圆柱形径向磁通电动机。事实上,它的形状基本是圆形构成,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也可
[汽车电子]
采用轮毂<font color='red'>电机</font>能进一步降低汽车使用成本
无刷电机与碳刷电机的区别
无刷直流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以自控式运行的,所以不会像变频调速下重载启动的同步电机那样在转子上另加启动绕组,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中小容量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永磁体,现在多采用高磁能级的稀土钕铁硼(Nd-Fe-B)材料。因此,稀土永磁无刷电动机的体积比同容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缩小了一个机座号。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来实现电子换向的,即用电子开关器件代替传统的接触式换向器和电刷。它具有可靠性高、无换向火花、机械噪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档录音座、录像机、电子仪器及自动化办公设备中。 无刷直流电动机由永磁体转子、多极绕组定子、位置传感器等组成。位置传
[嵌入式]
无刷<font color='red'>电机</font>与碳刷<font color='red'>电机</font>的区别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