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三角法和TOF激光雷达

发布者:EtherealEssence最新更新时间:2018-10-22 关键字:三角法  TOF  激光雷达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众多智能设备的核心传感器,其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如今我们能够在无人驾驶小车、服务机器人、AGV叉车、智能路政交通以及自动化生产线上频频看到的身影,也足以说明它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产品而言,用于环境探测和地图构建的雷达,按技术路线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Time of Flight,时间飞行法)雷达,另一类是三角测距法雷达。这两个名词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要说这两种方案从原理、性能到成本、应用上到底孰优孰劣,以及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还或多或少有所疑惑。今天小编就抛砖引玉,就这些问题做一次解析。

  一、原理

  的原理如下图所示,激光器发射激光,在照射到物体后,反射光由线性CCD接收,由于激光器和探测器间隔了一段距离,所以依照光学路径,不同距离的物体将会成像在CCD上不同的位置。按照三角公式进行计算,就能推导出被测物体的距离。

  光看原理,是不是觉得挺简单。


  图1、测距原理

  然而的原理更加简单。如图2所示,激光器发射一个激光脉冲,并由计时器记录下出射的时间,回返光经接收器接收,并由计时器记录下回返的时间。两个时间相减即得到了光的“飞行时间”,而光速是一定的,因此在已知速度和时间后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图2、测距原理

  可惜的是,要是所有事情做起来都如同想起来一样简单,那世界就太美好了。这两种方案在具体实现时都会有各自的挑战,但是相比起来,TOF要攻克的难关显然要多得多。

  TOF雷达的实现难点主要在于:

  1.首先是计时问题。在TOF方案中,距离测量依赖于时间的测量。但是光速太快了,因此要获得精确的距离,对计时系统的要求也就变得很高。一个数据是,激光雷达要测量1cm的距离,对应的时间跨度约为65ps。稍微熟悉电气特性的同学应该就知道这背后对电路系统意味着什么。

  2.其次是脉冲信号的处理。这里面又分两个部分:

  a)一个是激光的:三角雷达里对激光器驱动几乎没什么要求,因为测量依赖的激光回波的位置,所以只需要一个连续光出射就可以了。但是TOF却不行,不光要脉冲激光,而且质量还不能太差,目前TOF雷达的出射光脉宽都在几纳秒左右,上升沿更是要求越快越好,因此每家产品的激光驱动方案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b)另一个是接收器的。一般来说回波时刻鉴别其实是对上升沿的时间鉴别,因此在对回波信号处理时,必须保证信号尽量不要失真。另外,即便信号没有失真,由于回波信号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方波,因此在同一距离下对不同物体的测量也会导致前沿的变动。比如对同一位置的白纸和黑纸的测量,可能得到如下图的两个回波信号,而时间测量系统必须测出这两个前沿是同一时刻的(因为距离是同一距离),这就需要特别的处理。

  图3、不同反射率的回波信号差异

  除此以外,接收端还面临着信号饱和、底噪处理等等问题,可以说困难重重。

二、性能PK,知其然可知其所以然?

  说了这么多,其实从下游用户的角度,并不关心你实现起来简单还是难。用户最关心的不外乎两点:性能和价格。先说性能,如果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大多知道,TOF雷达从性能上是优于三角雷达的。但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测量距离

  从原理上来说,TOF雷达可以测量的距离更远。实际上,在一些要求测量距离的场合,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应用,几乎都是TOF雷达。三角雷达测不远,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原理上的限制,其实仔细观察图1不难发现,三角雷达测量的物体距离越远,在CCD上的位置差别就越小,以致于在超过某个距离后,CCD几乎无法分辨。二是三角雷达没办法像TOF雷达那样获得较高的信噪比。TOF采用脉冲激光采样,并且还能严格控制视场以减少环境光的影响。这些都是长距离测量的前提条件。

  当然,距离长短并不代表绝对的好坏,这取决于具体的使用场景。

  2.采样率

  激光雷达描绘环境时,输出的是点云图像。每秒能够完成的点云测量次数,就是采样率。在转速一定的情况下,采样率决定了每一帧图像的点云数目以及点云的角分辨率。角分辨率越高,点云数量越多,则图像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就越细致。

  就市面上的产品而言,雷达的采样率一般都在20k以下,TOF雷达则能做到更高(例如星秒的TOF雷达PAVO最高可以达到100k的采样率)。究其原因,TOF完成一次测量只需要一个光脉冲,实时时间分析也能很快响应。但是三角雷达需要的运算过程耗时则更长。


  图4、对同一位置物体,不同采样率的成像效果

  (A):低采样率点云图样;(B):高采样率点云图样(PAVO)

  3.精度

  激光雷达本质上是个测距设备,因此距离的测量精度是毫无疑问的核心指标。在这一点上,三角法在近距离下的精度很高,但是随着距离越来越远,其测量的精度会越来越差,这是因为三角法的测量和角度有关,而随着距离增加,角度差异会越来越小。所以三角雷达在标注精度时往往都是采用百分比的标注(常见的如1%),那么在20m的距离时最大误差就在20cm。而TOF雷达是依赖飞行时间,时间测量精度并不随着长度增加有明显变化,因此大多数TOF雷达在几十米的测量范围内都能保持几个厘米的精度。

  2.转速(帧率)

  在机械式雷达中,图像帧率就是由电机的转速决定的。就目前市面上的二维激光雷达而言,三角雷达的最高转速通常在20Hz以下,TOF雷达则可以做到30Hz-50Hz左右。通常三角雷达通常采用采用上下分体的结构,即上面转的部分负责激光发射、接收和采集,下部分负责电机驱动和供电等,过重的运动组件限制了更高的转速。而TOF雷达通常采用一体化的半固态结构,电机仅需带动反射镜,因此电机的功耗很小,并且可以支持的转速也更高。

  当然,这里提到的转速的区别只是对现有产品的一个客观分析。其实转速和雷达采用TOF还是三角法没有本质的联系,主流的多线TOF雷达也都是采用的上下分体的结构,毕竟同轴结构的光学设计受到许多限制。多线TOF雷达的转速一般也都在20Hz以下。

  不过,高转速(或者说高帧率)对点云成像效果是很有意义的。高帧率更利于捕捉高速运动的物体,比如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此外,在自身建图时,运动中的雷达建图会发生畸变(举个例子,如果一个静止的雷达扫描一圈是一个圆,那么当雷达直线运动时,扫描出的图像就变成一个椭圆)。显然,高转速可以更好的减少这种畸变的影响。

  三、成本

  如果只看性能比较,似乎TOF雷达的性能完全压过三角雷达。不过产品的竞争并不仅仅是性能参数的比拼,用户在乎的还有价格、稳定性和服务等等。

  至少在成本方面,目前三角雷达的成本是低于TOF雷达的,近距离的三角雷达成本已经在百元级别。而目前进口TOF雷达的售价动辄就要万元以上。可以说,高昂的价格是限制TOF激光雷达应用进一步拓展的重要因素。

  不过,随着近年来国内TOF雷达厂商的崛起,TOF雷达的成本已经得到大幅的降低,国产TOF雷达产品的价格相比于进口品牌,已经有相当大的竞争力。未来,随着生产工艺的完善和出货量的进一步提升,相信TOF雷达的成本还会进一步压缩,降到和三角雷达相近的水平也不是没有可能。

  四、应用场景

  三角雷达的场景主要是在室内短距离的应用,最典型的场景就是扫地机器人。而在探测范围较大场景(比如商场、机场或者车站),以及室外场景,TOF的应用则更为广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角雷达这种裸露在外转动的方案,使其产品在防尘防水方面非常脆弱,在一些特殊场景的应用,比如AVG小车工作的车间经常会有很多灰尘,在这种环境下,三角雷达的电机非常容易损坏。相比之下,TOF雷达采用的半固态设计,可以有更优秀的防护效果,工作寿命也更长。


  图5、星秒TOF激光雷达PAVO

  目前,国内TOF雷达正在迅速发展,星秒(SIMINICS)推出的2D TOF激光雷达PAVO,可以达到20m的测量距离,100kHz的点云速率,0.036°的最高角度分辨率,以及IP65的防护等级,其应用已经涉及到无人驾驶、机器人、AGV、安防、路政等诸多领域,是国产TOF雷达的优秀代表。


关键字:三角法  TOF  激光雷达 引用地址:一文读懂三角法和TOF激光雷达

上一篇:环保与安全并重,ADI赋能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完美融合
下一篇:雷达VS激光雷达:棋逢对手 技术对决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15

没有激光雷达,却能如“老司机”变道,极氪001的NZP凭什么?
一直以来,极氪 001 所丧失的高阶智驾能力,是被广大车主及竞品对手们所疯狂攻击的核心软肋。 作为 30 万元以上级别豪华纯电销冠,极氪 001 在底盘、隔音、设计、用料、空间等方面被赞誉为“六边形战士”,却唯独其智能化表现远达不到同价位水准。尤其伴随着对手轮番轰炸“无图”城市领航、 记忆泊车、 SR 建模精细化等技术领先优势,更让这颗本该大放异彩的东方明珠蒙上了一粒灰尘。 想当年,极氪 001 基于对 Tire1 供应商的名气和技术信赖,喊出了“2022年率先推出城市自动驾驶方案”的口号,结果由于种种因素搁浅至今,成为一方笑谈。 但随着原华为自动驾驶部门负责人陈奇的加入,极氪智驾正式迎来主心骨。陈奇团队在低调蛰
[汽车电子]
没有<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却能如“老司机”变道,极氪001的NZP凭什么?
还在讨论毫米波?第二代激光雷达已准备问世
前两年,当特斯拉的车迷们还在争论毫米波比激光雷达更好的时候,国内一些有技术实力的厂家已经换装了激光雷达,然而当第二代激光雷达都准备好问世,特斯拉还在用毫米波...... 近日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广汽埃安将搭载Robosense第二代激光雷达,该雷达可实现变焦、智能变频、智能调控分辨率等功能。基于如此强大的硬件,广汽埃安的ADIGO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具有更出色的复杂路况处理能力。 该套系统的精髓,在于全新二维MEMS智能芯片,可实现0.2~0.05°智能调控分辨率、10~30Hz智能变频刷新帧率、120°FOV视野和300米超远距探测,同时其体积仅有45x110x108mm。相比于第一代激光雷达,新雷达可以更精准
[汽车电子]
还在讨论毫米波?第二代<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已准备问世
激光雷达又开辟新赛道,新产品能杜绝路口和泊车中的事故?
2022年是车载激光雷达上车的大年,蔚小理代表的一众新势力们都开始在新车上装配激光雷达,甚至1颗激光雷达都拿不出手了,不放个两三颗都卷不动,而到了2023年,除了激光雷达,车企们还有什么硬件可卷的呢? 2023年车企们卷的可能还会是激光雷达,只不过是另一个门类,也就是补盲激光雷达,这种产品在既可以有不错的有性能,同时可以兼顾成本,这可能真的会让那些一下就放三四颗大号激光雷达的车型,犯了难。但是有了这种新硬件,真的能提升安全性,成为保证安全的救命稻草吗? 补盲激光雷达效果如何?能把其他雷达都干掉 在2023 CES中,国产厂商纷纷亮出了自己最新的补盲激光雷达产品,这种方形的设计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激光雷达的设计,与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又开辟新赛道,新产品能杜绝路口和泊车中的事故?
3D TOF摄像芯片大幅提升测量灵敏度及精度
近年来,汽车安全包括路人保护安全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在我国汽车安全应用的标准规范上仍有许多空白。由于国内当前对汽车安全没有严格的要求,一直导致众多安全技术未能普及,汽车安全更成为车企主导的市场行为,而受到利润的驱动,众多热销的车型在汽车安全技术的应用上并不给力。针对这类情形,2011年11月,国际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正式颁布,它将对我国出台更高的汽车安全标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行人保护相关标准制度的制订等等,都将是推进汽车安全技术、减少交通事故损伤的最好办法。目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的主要重点是监测驾驶员的疲劳驾驶状况,改进安全气囊技术,以及发展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等方面。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中国汽车安全系统占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
瑞识科技推出高功率纳秒级VCSEL激光雷达驱动板
随着激光雷达量产进入新周期,「拼性能、拼可靠、拼成本」成为所有行业玩家必须面临的三重大考。作为激光雷达核心光电组成部分的激光发射端,对激光雷达的测距能力、精度、视场角、分辨率、刷新帧率、体积、功耗等性能参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何为激光雷达提供合适的驱动方案?以及如何与客户协同对VCSEL芯片进行激光雷达工作环境下的测试,将多结高功率VCSEL芯片在激光雷达上的性能发挥到极致?针对这些问题与需求,近日,瑞识科技推出一款自研VCSEL激光雷达驱动板产品。该驱动板可对多结高功率VCSEL芯片实现纳秒级窄脉宽驱动,助力客户更简单、更快速地完成自己的激光雷达产品定义和适配。 针对通用的外接信号发生器难以产生激光雷达所要求的纳秒级脉冲驱动
[汽车电子]
瑞识科技推出高功率纳秒级VCSEL<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驱动板
激光雷达与汽车照明正在融合,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在ADAS或AD中,运用多传感器融合有助于解决探测、跟踪和目标识别等问题,提高系统的冗余和可靠性,增强数据可信度和场景覆盖率。不过,面对汽车应用,受限于外观设计、系统结构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将不同传感器集成在一起还是有不小的难度。就此,市场研究公司Yole的市场和技术高级分析师与比利时Tier 2供应商XenomatiX和Marelli汽车照明公司就激光雷达及其集成问题展开多个角度的激烈讨论。 融合和集成已经开始 汽车激光雷达的采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主机厂在其汽车上安装激光雷达的并不多。尽管如此,激光雷达制造商和主机厂之间已经建立了15个以上的合作伙伴关系。Yole预计从2024-2025年开始,交易量将明显增加。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与汽车照明正在融合,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除了低成本和固态化,激光雷达行业还将呈现哪些趋势?
激光雷达与自动驾驶的供需关系日渐明朗。   根据法国市场调研机构Yole Developpement的预测,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应用规模将在2023年达到63亿美元,而其中,包括ADAS及自动驾驶在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2亿,成为激光雷达的核心目标市场。   在自动驾驶场景里,激光雷达提供商面向的主要是宝马、戴姆勒等整车厂,德尔福、大陆等Tier-1,众多的自动驾驶公司,百度、京东、Uber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其他产业链下游厂商的产品需求,而这些潜在客户的共性需求决定了激光雷达行业未来几年内将呈现出来的五个趋势:   一、车规适应成基本条件   普华永道在2017年底时曾预测到2030年,L3以上级别无人驾驶汽车将达到8000万辆规模。
[嵌入式]
从4个维度深度剖析激光雷达核心技术
激光雷达(LiDAR)的产业化热潮来源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强烈需求。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定义的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之中,作为3D 视觉传感器 的激光雷达彰显了其重要地位,为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激光雷达成为了产业界和资本界追逐的“宠儿”,投资和并购消息层出不穷。很多老牌整车厂和互联网巨头都展开了车载激光雷达的“军备竞赛”。近期,MEMS激光雷达技术发展最为活跃,并且吸引了大多数投资,同时宝马宣布将于2021年推出集成MEMS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汽车。 不同自动驾驶等级对 传感器 的需求分析 (数据来源:Yole) 伴随着自动驾驶热度上升,激光雷达相关新闻铺天盖地袭来。但是这项在自动驾驶领域尚不成熟
[汽车电子]
从4个维度深度剖析<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核心技术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