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日,欧司朗集团与大陆集团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欧司朗大陆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在顺利完成所有谈判并取得合并控制批文之后,合资企业已按原定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运营,欧司朗及大陆各持有50%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欧司朗首次以50%:50%的股权关系设立合资公司,欧司朗大陆的成立,将是欧司朗企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探索。
合资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在全球有16个驻地,成立初期将聘用约1500名员工。按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公司总部将迁至德国加兴。大陆集团和欧司朗集团各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份,其财报业绩将计入欧司朗集团。据悉,合资企业力求达到数亿欧元的年销售额。
也正是因为借助大陆的技术,欧司朗可以向汽车产业链的财报业绩计入欧司朗集团,该合资方案受到了欧司朗的重视。
2018年11月9日,欧司朗大陆有限公司宣布其在上海的办公室成立,同时宣布扩大昆山工厂的投资计划,这是其合资公司为进一步服务亚太市场所作的贡献。
近日,欧司朗大陆有限公司战略与产品组合负责人Sebastian Koch博士在欧司朗慕尼黑总部,向众多远道而来的中国媒体,介绍了欧司朗大陆公司的产品组合、发展愿景等详细情况。
欧司朗大陆有限公司战略与产品组合负责人Sebastian Koch博士
悠久历史的企业仍能碰撞出全新的火花
Koch博士表示,欧司朗是1918年成立的公司,大陆是1871年成立的公司,具有悠久历史的两家公司,在照明的新趋势下进行合作,势必会对未来照明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欧司朗针对照明领域的产品为汽车固态照明光源及照明解决方案,大陆则更专注于汽车电气化和汽车照明市场。
未来双方的合作产业链将涵盖从模组、电气化到系统,LED光源仍然由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公司负责,而最终的模组则交由合作客户负责。
Koch博士谈到,灯光技术的不断演进,是促成两家公司合作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回看十年前的传统汽车,大多数有10-12个发光光源,具体操控有驾驶员负责。第二个阶段是现今的LED光源照明阶段,此阶段的照明系统已经开始实现了数字化,车灯发光光源数达到了320个,由控制系统来进行操作。
未来第三个阶段是智能照明与自动驾驶结合的阶段,[这个是准确表述,还请您看看怎么和上文衔接。]Koch博士提到,未来的照明系统,与DMD(数字微镜)技术结合之后,发光像素可达上百万个,这时一定就要用更多的信息输入装置,包括传感器、云以及Car2x等,而控制器则需要更复杂的控制器和DLP(数字成像系统)等,同样也需求更多的算法工作,也正是如此,欧司朗必须要和汽车电子领域的专家合作,才能实现产品的最优解。
关于欧司朗大陆双方合作解读
目前欧司朗大陆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双方既有的产品线,工厂包括了亚太区的昆山、北美区域的Hendersonville以及欧洲区域的Treviso,除了工厂,研发也是遍布全球的布局,包括德国、维也纳、上海、昆山、印度等地。“重点是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以便更近距离接触客户。”
目前公司的产值约为5亿欧元,而根据统计,2018年欧司朗大陆所涉足的汽车照明领域拥有52亿欧元的市场容量,并且预计2022年将成长至83亿,有较强的增长空间。
Koch博士强调,欧司朗大陆未来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出行照明的未来,并提出了三大口号:高效、互连、激情。高效指的是透过双方的高效合作,设计出最高效的产品,最高效的技术;互连则是指未来汽车的数据会有更多连接,同时汽车与汽车也会产生连接;而激情则是指两家加起来200多年历史的公司,还能对新技术对新知识有如此多的渴望,如此充满激情的前进。
通过双方的合作,可以带来如下好处:借由从光源到整车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积累,及双方互补的研发方向,可以为客户提供真正创新的照明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客户的研发成本及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同时还可扩大双方的客户资源,更好的服务全球客户。
照明新趋势
在成立公司之前,欧司朗一直都在探索全新的汽车照明技术,我们盘点如下欧司朗的新技术:
激光大灯
几乎同期发布的BMW i8和Audi R8 LMX是首批应用激光前灯的汽车车型。2015年,全新宝马7系也应用了激光头灯。欧司朗深度参与了创新激光技术的开发。新的照明趋势为汽车前灯设计和性能打开了全新视野。
激光是汽车照明领域的绝对创新,是引入卤素灯、氙气灯和LED头灯技术后灯又一巨大进步。未来,在激光的包装下,头灯的设计可以更加小巧更加高效。这类光源当前的亮度已经是LED光源的4倍。这意味着未来灯头灯可在不影响光照强度灯情况下缩小尺寸。
对于驾驶员来说,这类头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带来最远光照射程。这样可提升驾驶员的可见性,从而提升道路安全。
在激光技术的帮助下,这几款车型的最强光照射程可达600米,是当前标准LED头灯射程的两倍。
µAFS LED前灯
经过3年的研究,一款高分辨率智能头灯得以诞生,这款前灯可持续不断地对驾驶和天气状况进行分析。这使得自适应前灯照明发展至新的维度。作为研究的整体管理者和部分参与者,欧司朗成功完成了高分辨率智能LED头灯的基础开发。
欧司朗成功完成了智能高分辨率LED头灯底座的开发。 展示模型是同戴姆勒、弗劳恩霍夫、海拉、英飞凌等项目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共同出资完成。
这两类头灯均包含3个LED光源,每个光源还有1024个独立可控的点光源(像素)。这意味着头灯可准确适应具体的交通状况,确保随时保持最优照明效果,并且不会让其他驾驶员感到光线刺眼。
这款灯具可将道路中的所有弯道考虑在内并相应作出调整,因此会照亮所有周边区域。此外,汽车传感器还会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以便照亮对面的车辆。这样驾驶员就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些车辆。同时,车灯的光束不会照向对面车辆驾驶员的头部,因此不会让对面的驾驶员感到炫目。有了如此柔韧的头灯,在乡村小路上行驶再也无需调暗车灯。
当前市场上的自适应头灯中,有些LED组件彼此并排排列安装在头灯中。还需要额外安装电子元件控制光源部分的开关。
头灯空间有限,因此光源数量也有限制。在新的设计中,LED的电源开关装置融入了芯片中,这样可实现更高分辨率且符合空间要求。LED模组配有电气接口和热感应接口,可直接连接至汽车电子设备。
高速行车时,远光光照射程会自动提升。另一方面,在城中行车时,光照宽度会提升,在照亮前方道路的同时会提升侧边和周围区域的照明,增加安全系数这些功能全部通过电子元件完成,没有和使用任何机械致动器。在防眩高光束的帮助下,驾驶员有望实现最佳夜间照明,且不会对其它驾驶员带来不利影响。对于驾驶员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夜间行车照明效果清晰,可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弯道照明头灯
现代LED技术带来了汽车照明革命,在头灯中加入了可弯曲光源。一些高端车型中已经安装了“弯道自适应车灯”。目前为止,要实现转弯照明,驾驶员需要对头灯的全部或部分机械配件进行移动。现在,这类复杂的机械配件已经成为过去。在LED技术的帮助下,这类先进头灯系统(AFS)可轻松实现。
全新欧司朗Ostar Headlamp Pro.是一款可实现转弯照明的独特LED组件。这款全新多芯片LED组件的5个芯片可实现单独控制,因此,可根据驾驶情况和其他路面使用者的位置对其进行柔韧开关。
即便是位于道路边缘或对面有车辆驶来,智能LED头灯系统也可为驾驶员提供最优照明效果,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有了这五个独立可控的芯片,位于视野盲区及中间区域的道路使用者也可被照亮。
OLED
OLED技术为光源设计带来了全新选择,激发了汽车领域客户的巨大兴趣。OLED为平面光源,可发出更多单色光且可实现独立无级调光。OLED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柔韧性。除柔韧弯曲外,OLED照明区域还会出现切口。作为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所支持的R2D2项目的一部分,柔韧OLED的研究得以开展,进而为设计师带来了全新设计角度。欧司朗为海拉打造了柔韧立体的OLED模组,并根据奥迪的设计将OLED融入其后灯中。此外,宝马M4 GTS也采用了OLED尾灯。
作为知名OLED照明制造商,欧司朗直接参与了这一项目,并对项目结果进行了快速广泛的评估。R2D2将帮助公众了解有机发光二极管在照明应用领域的作用。
配有OLED的尾灯优势包括:2.5维OLED光源、多个独立可控分区、可实现柔韧弯曲照明、自由设计带来全新可能、无需复杂的光管理解决方案,即可获得优质单色光。
柔韧OLED 包含3个独立可控的调整分区,因此不需要任何反光镜、照明指南或类似的光学元件,即可从不同的视物角度看到它们。 欧司朗推出的尾灯展示器选用了精钢底座,结实耐用,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中。
现在,柔韧OLED所发出的光已经满足相关的ECE照明强度标准和尾灯发光颜色标准。项目圆满结束后,首批配有以耐用玻璃为基础的OLED车灯的车型已经低调上市,柔韧OLED有望在今后几年实现批量生产。
相信未来欧司朗的基础光学技术结合大陆的电控技术,汽车照明行业将不断有更具突破性的产品出现,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创新的电驱动解决方案:舍弗勒助力汽车电气化发展
下一篇:在丰田看来 燃料电池和氢才是汽车的未来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17
- Waymo打造最大弱势道路使用者交通事故数据集 可帮助指导自动驾驶系统研发
- 车载显示,大步向前
- 新专利:未来福特汽车或将配备亮度管理系统
- 科学家研发基于AI的身份验证工具 可保护车辆免受网络攻击威胁
- Microchip推出广泛的IGBT 7 功率器件组合,专为可持续发展、电动出行和数据中心应用而设计
- 面向未来驾驶体验 博世推出新型微电子技术
- 英飞凌与马瑞利合作 利用AURIX™ TC4x MCU系列推动区域控制单元创新
- 5C超充,该怎么卷?
- 《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正式揭晓!你最看好哪个?
- Microchip推出新型VelocityDRIVE™软件平台和车规级多千兆位以太网交换芯片,支持软件定义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