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黑科技”盘点,激光雷达、V2X等普及在望?

发布者:CrystalDawn最新更新时间:2021-04-26 关键字:上海车展  激光雷达  V2X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两年一届的上海车展已于4月19日正式开幕,早前通过轱辘哥的一波安利,相信大家已对首发新车、上市新车和概念车等各种车型有一定的了解。而在今天,轱辘哥给大家带来关于未来出行的各种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不仅代表着厂商的技术实力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它们很快就会出现在你的车中!


V2X技术


说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就不能不提V2X技术对这一领域的影响。所谓V2X 技术,它专为车与车(V2V)、车与行人(V2P)、车与道路基础设施(V2I)、车与网络(V2N)之间的连接而创,这基本上代表着车将能够与万物进行连接。有了V2X 技术,车辆可以在行驶过程中提前预警、提前规避很多可能的风险和隐患。



而此次在上海车展亮相的上汽 奥迪A7L ( 参数 | 询价 ) ,配备非常强大的智能科技,搭载了奥迪全球首发的5G/V2X智慧城市互联技术,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物,车与云的互联,为消费者出行保驾护航。另外,刚上市不久的长安福特Mustang Mach-E也具备V2X技术,能让车辆在不使用导航软件的情况下主动识别交通信号灯,电子路牌等功能。




客观来说,目前受限于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车载 V2X 技术还没到具有广泛应用阶段,上汽奥迪这么早地把这项技术搭载在量产车上,有些抢身位的感觉。但事实上,奥迪汽车和大众汽车对 V2X 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测试早已有之,这次落地,或许只是他们的“正常节奏”。不过,我们仍然希望国内有更多地方早日完善 V2X 相关基础设施的部署。


未来几年,随着芯片算力的提升,智能汽车的数字座舱集成ADAS、V2X、云服务等功能将成为趋势。比如市面上常见的高通第三代和第四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均集成C-V2X,未来5G V2X或将成为数字座舱标配。


激光雷达


今年的上海车展,激光雷达成为明星话题,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皆是今年的一大亮点。可以看见,原来看似高不可攀的激光雷达,现在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光雷达优势很明显,它能搞定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搞定不了的问题,如测距更远、角分辨率更优并且受光照影响小,白天黑夜都能搞定,特别是无需深度学习算法,就可以获得物体的距离和方位信息。




正因为激光雷达足够强大,车企们对搭载激光雷达也是明里暗里都在较劲。小鹏提前发布号称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P5,无疑杀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P5用的是大疆Livox的车规级激光雷达,通过激光雷达与全车32个传感器及13个摄像头,再加上其配备的XPILOT3.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不仅可以在更为复杂光线的环境下进行更全面的捕抓,还可以实现厘米级高精度测距,保证FCW/AEB/ACC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行驶中更加安全。




除了成功抢到“头啖汤”的小鹏P5,诸如极狐阿尔法S HI版、WEY摩卡、蔚来ET7、上汽智己L7等也都计划将激光雷达上车。值得一提的是,极狐阿尔法S HI版的自动驾驶测试视频还上了热搜。视频中,面对由行人、车辆等复杂的城市交通路况,测试车硬是全程零接管,甚至在某些复杂的路况,表现的与人类老司机一样。可以说,激光雷达弥补了其他传感器的短板,能够被切实地应用于自动驾驶之中,它对于自动驾驶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子后视镜


对于电子后视镜,其实在以往车展的概念车上并不少见,只是因为相关的法律政策还不允许电子后视镜的合法上路。随着部分国家如日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国的相关政策也会进行修改,未来汽车的传统后视镜势必会被电子后视镜取代。毕竟电子后视镜的优势有不少。例如降低风阻降低油耗、避免外界环境(譬如下雨和远光灯)对于观察后视镜的干扰等等。




所以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很多车企的最新车型都搭载了电子后视镜,如凯迪拉克LYRIQ、现代(艾尼氪)IONIQ5、智己LS7、哪吒S等,从这些车型已经“跃跃欲试”的趋势来看,说不定车企们已经知道最新政策落地的时间。据悉,中国《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将在今年底颁发,其征询意见已在2020年6月3日发布,这次车展的那些新车等到量产交付时说不定法规已经更新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后视镜虽然深受车企追捧,但其也面临着可能会因为信号传输的延迟,硬件的摄像头规格不高清、图像处理器的性能不高等问题,对驾驶员行车造成干扰的不安全因素。好在,目前存在的缺点并不致命,相信经过未来的改进和成本的下降很有可能会得以推广。优势与劣势都摆在面前了,你如何看待电子后视镜?它会是未来新车的大势所趋吗?


数字灯光


我们知道车灯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照明,从卤素、氙气大灯到LED、激光大灯的进化源于人们对车灯照明效果的追求。以前大家都认为灯光的主要用途就是夜间照明及转向、刹车提示等,但随着车灯技术的进步,大家不再满足于追求良好的照明效果,希望车灯可以“交流与沟通”。而在本届车展上,不少车型都配备了可“交流与沟通”数字车灯,简单来说,这种车灯可以传递信息,从而做到简单的交互功能。




以奔驰旗舰纯电动车EQS为例,其搭载了奔驰的黑科技——DIGITAL LIGHT数字灯光技术,能让车辆与周边的行人和车辆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保障行人和周边车辆的安全。奔驰这套数字车灯技术不仅可以智能遮挡照到对向驾驶员眼睛处的光线,还能投射出斑马线、危险警告符号、雪花等信息,可谓是相当智能。




与此同时,大众的新车也推出IQ.Light大灯,其灯光模块由11个独立的LED组成,每个LED可以单独关闭和调暗。比较有趣的是,它的车灯可以多方向电动旋转,让人觉得车辆正在寻求与接近的驾驶员进行眼神交流。另外,智己汽车也带来由260万像素的DLP投影大灯+5000颗LED ISC像素信号灯组成的数字灯组,前大灯能够将导航、车况等信息投射到路面。当然还有此前已经上市的高合HiPhi X,通过PML可编程智能大灯和 ISD智能交互灯,能投影和显示后车碰撞预警、路口调头提醒、行人先行提示,甚至个性化表情包等图案。


相信随着灯光技术的发展,照明不再是大灯唯一的属性,信息交互说不定会成为其另一个重要标签。在未来,灯光的展现形式将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人性化,从而促进车与驾驶员、行人、车辆等的沟通,从而实现更安全和舒适的驾驶环境。


对于不少真正痴迷于汽车的车友来说,看一场汽车的新技术盛宴,或许比其它享受更加的让他们激动。此次上海车展上带来的新车与车辆的新技术,很多概念也让人耳目一新。而今天介绍的新技术,已不再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已经量产或者接近量产的状态,相信随着更多新技术的搭载,消费者对汽车将有另一番体验。

关键字:上海车展  激光雷达  V2X 引用地址:上海车展“黑科技”盘点,激光雷达、V2X等普及在望?

上一篇:刹车门已是如此,城市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AVP会怎么样?
下一篇:大陆集团携手地平线成立智能驾驶合资公司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3 21:56

华为发布96线激光雷达,年产10万套/线
从车载5G T-BOX、V2X模组,到计算平台MDC 210、MDC610,再到12月21号全球首发的96线激光雷达,华为终于补齐了智能驾驶硬件最后一块版图。 把HI挂上车尾,华为又多了一份底气。 华为激光雷达项目起步于2016年,历经4年多的调研、场景分析、明确需求、设计开发、车规级验证,一款尚未命名的96线激光雷达被推到了生产线上,现已按照年产10万套/线推进中。 有消息称,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价格将控制到500美元以内,这个价格是机械式激光雷达无法实现的,目前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售价约8万美元,因此华为的这款96线激光雷达大概率会是固态激光雷达。 华为首次造激光雷达,成绩如何呢?我们可以对比
[汽车电子]
华为发布96线<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年产10万套/线
分化已显现,激光雷达市场未来两年或迎窗口期
日前,美股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纷纷公布2021年Q4及全年财报。从各家交卷结果来看,业绩普遍亏损,分化趋势已显现。 不过,在美上市公司普遍营收惨淡,国内市场却一片火热:资本持续涌入,车企跑步进入赛道。最近几年,量的快速增长是大确定性,但激光雷达最终是真浪潮还是假刚需还具有不确定性。 海外龙头:亏损是主旋律,分化已显现 在公布财报的几家激光雷达企业里,激光雷达第一股Velodyne去年营收最高为6190万美元,但是仍然远低于前年同期的9540万美元,同比跌幅为35%;净亏损从2020年1.5亿美元扩大到2.1亿美元,其中Q4净亏损3750万美元。 财报中相对乐观的数据是,相较于2020年,Velodyne去年激光雷达出
[汽车电子]
分化已显现,<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市场未来两年或迎窗口期
国内外激光雷达盘点及核心产品介绍
自上世纪60年代激光被发明不久,激光雷达就大规模发展起来,如今,激光雷达技术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包括了军事、商用、民用等各大层面,而未来在机器人及无人驾驶领域将会开拓一片全新局面。 激光雷达技术在近2年时间,逐渐渗透到从最初的自动驾驶到车路协同更多应用领域,正在成为人类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助力,强大的三维感知能力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熟知。激光雷达也经历了机械式、混合固态、固态等多种形态的体现,本文将对近两年来国内外知名激光雷达公司做盘点,将目前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代表一一列举,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目前,大部分公司,也就是激光雷达制造商,将激光雷达在无人机、机器人、无人车、轨道交通等具体设备及相关领域上的应用作为主要研究方
[汽车电子]
国内外<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盘点及核心产品介绍
坦言技术还不成熟,这家公司为什么敢让无人车上路
敢做 无人车 的人是英雄。敢做技术上不成熟的无人车的人是超级英雄。 成长磕磕绊绊的 无人驾驶 技术,技术本身尚在研发与测试,产品落地需要经过长长的、复杂的供应链,还要面对公众的质疑与接受度考验、道路法规政策的限制,以及经济成本的考量……无人车的前路可谓困难重重。 并不畏惧实现的吴甘沙。2016年2月3日,他创立了致力于智能驾驶技术的 驭势科技 ,希望用 人工智能 和大数据重构人和物的交通。自驭势科技创立以来,记者两度独家对话吴甘沙,一问让他“原力觉醒”的“根本利益”,二问他“十个月造车背后的底气”   如今的驭势科技已驶上从“概念”到“应用”的“慢车道”,记者三问吴甘沙——敢让无人车上路的勇气源自何处? 场景约束 无人车变“
[嵌入式]
国产5家公司竞逐CES 2018固态激光雷达市场
激光雷达,作为占据自动驾驶、移动机器人“半壁江山”的传感器,最为业内人诟病的就是价格太高。因此,Velodyne 和大批新近崛起的激光雷达公司的主要目标就是改变这个尴尬的局面。业内越来越多人相信,打造出一台低成本的激光雷达,最为关键的做法是将传统旋转式机械设计换成固态设计,这样能大量减少可移动部件,尤其是将关键模块 ASIC 化之后,激光雷达内部结构不仅变得简单,还能大大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并缩减成本。 在今年的 CES 上,这批新近崛起的激光雷达公司将集体亮相。 北醒光子 创办于 2014 年的北醒,2015 年发布了用于无人机避障的 ToF 激光雷达 DE1.0。2016 年 10 月,北醒量产的 3D Flash 固态
[机器人]
被小鹏“嫌弃”的激光雷达,越装越多
激光雷达还有几年的窗口期? 激光雷达到底装不装?这个问题随着小鹏“抛弃激光雷达”,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事情源于博主爆料, 小鹏汽车 计划在第四季度推出的新车型F57(也就是P7+)将放弃激光雷达。这也表明,从P7等车型的双激光雷达到放弃,小鹏汽车彻底转向纯视觉路线。 小鹏这么一搞,甚至把马斯克给整无语了,“…”只回复了三个点。不过,马斯克一直对激光雷达持批评态度,认为其昂贵且不必要,以第一性原理坚持纯视觉路线。而且,前不久何小鹏在访美期间特地体验了 特斯拉 FSD V12,并称赞其表现出色,表示会向FSD学习优秀的功能点和用户体验部分。 所以,小鹏放弃激光雷达可以理解,也有人说,“估计很多主机厂会跟进这条路线。”
[汽车电子]
Quanergy和PARIFEX合作推出首个符合规范的激光雷达超速抓拍系统
领先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智能3D解决方案供应商 Quanergy Systems, Inc. (NYSE:QNGY)宣布, PARIFEX 的解决方案已被法国检测机构认证为首个符合规范的3D-LiDAR技术超速抓拍系统。 Quanergy和PARIFEX合作开发首个符合规范的激光雷达超速抓拍系统(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Quanergy的 M系列3D LiDAR传感器 被整合到PARIFEX的双面 VIGIE 解决方案中,用于高速公路的速度监测和执法。全自动的双面VIGIE可监控多条车道,对超速车辆进行检测、分类和识别。该解决方案可同时对所有车辆进行测速,能够以极高检测率识别出哪些车辆超速。 该技术通过了法国经济财政部托
[汽车电子]
Quanergy和PARIFEX合作推出首个符合规范的<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超速抓拍系统
大陆集团的3D Flash激光雷达有何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正在迎来一场革命,其中之一就是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这些系统可以使驾驶更加安全,并为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奠定基础。 在这一技术革命的前沿,激光雷达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这其中,大陆集团的3D Flash激光雷达引人瞩目。 Part 1 激光雷达的重要性 激光雷达是车辆周围环境感知的关键组件之一。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激光雷达可以创建车辆周围环境的精确三维地图。这使得车辆能够及时识别障碍物、车辆、行人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激光雷达在提高驾驶安全性和实现自动驾驶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陆集团的3D闪光激光雷达专为车辆内部使用而设计,旨在用于ADAS和未来的自动驾驶功
[嵌入式]
大陆集团的3D Flash<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有何优势?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