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小米汽车自造锂电池!

发布者:冰心独语u最新更新时间:2021-11-22 关键字:锂电池  动力电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投资了四家动力电池企业后,小米汽车决定亲自“上场”了!


天眼查信息显示,11月18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雷军,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


从经营范围来看,在具体的业务范围之前有着“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的大限定,也就是说,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专注于技术研发。


关于具体的业务类别,包括: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其他电池制造等。


由此看来,从整车制造,到电机及零部件,到智能车载设备,再到锂电池的研发制造,小米汽车都想自己包圆,这也符合小米一贯的企业基因。“复刻”打造手机产业生态系统的思路,小米汽车同样将打通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而建立完备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并借此加快自身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成长速度。

image.png

 图片来源:天眼查


2024得见小米汽车


事实上,这是小米今年注册的第二家汽车领域的公司。早在今年9月初,小米已斥资100亿元成立了小米汽车有限公司,由Xiaomi EV Limited全资持股。


两家公司显然被寄予了不同的使命。从资金规模看,小米汽车主要为制造工厂,研发中心的母体。小米汽车科技主要为智能驾驶、芯片研发、动力电池研发,以及未来发展探索的母体。后期独立运作,互不干涉,各自体现价值。两家汽车公司的相继成立,印证了小米汽车离落地又近了一步。


雷军此前曾在小米年度投资者日上公布,小米造车及团队各项工作的进展都远超他的预期,预计小米汽车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小米副总裁卢伟冰于11月4日也在微博上公开表示,雷总已经宣布了小米汽车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并且详细阐述了小米造车的理由,就是小米现有资产和能力的共享:品牌,用户,零售,供应链,技术等。


所以,小米之家未来就要承担小米汽车销售和服务的责任,并且做好小米生态链基于用户场景的联动体验,所以肯定要开大店,才能把汽车放下。


两位高管的发言传达出来的意思毫无二致,那就是小米造车已经准备好了,按照计划2024得见小米汽车,并且可以在小米之家买到小米汽车。


那占据着造车成本的四成左右,作为电动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小米汽车准备得如何了?


储备四家“未来供应商”


截至目前,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已投资了四家动力电池企业,分别为赣锋锂电、蜂巢能源、中航锂电及珠海冠宇。除珠海冠宇外,其余三家是自去年12月以来,小米投资瞄准的动力电池成长型企业。


赣锋锂电


10月14日,赣锋锂业宣布,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赣锋锂电的第30大股东,认缴注册资本7500万元,持股比例3.5117%。


在更早之前的7月份,赣锋锂电的增资议案显示,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及极目创投(小米私募基金)作为领投方,分别投资1.875亿元,增资扩股后分别占赣锋锂电3.51%股权。


赣锋锂电成立于2011年6月,背靠锂业巨头赣锋锂业,目前布局覆盖消费类电池、TWS电池、动力/储能电池以及固态电池等领域。


在液态锂电池与固态电池方面,赣锋锂电当前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液态锂电池方面,今年6月,赣锋锂电的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奇瑞Costinec1进入工信部第345批新车公告。


固态电池方面,有消息称,赣锋锂电已与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正式签约,双方就固态电池示范运营合作进行洽谈,并签订固态电池E70车型示范推广协议。


蜂巢能源


8月18日,蜂巢能源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0.14亿元增加至28.11亿元,增幅为39.54%,同时新增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多名股东。其中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为第41顺位股东,持股比例为0.2756%


蜂巢能源在2018年剥离长城汽车,成为独立运营的电池业务板块,发展势头也很是迅猛,已稳步扎根于国内装车量TOP10阵营。在2021年1-10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蜂巢能源位居第七,装机量2.05GWh。


客户方面,蜂巢能源手握长城、吉利、东风等主流品牌在内的25个销售定点,并已与Stellantis达成总价值160亿元的全球化合作项目,还与法国PSA签订采购合同,为其全球电动汽车提供配套。此外,长城与宝马合资国产电动项目光束汽车,也将搭载蜂巢能源电池。


产能方面,据统计,今年以来蜂巢能源共投资776亿元,新投建204.6GWh动力电池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正计划在科创板上市,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股改,2022年上半年提交申报材料,计划筹资30-50亿元。


中航锂电


2020年12月15日,中航锂电发生投资人变更,新增的投资人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股比例为2.2826%,为第14顺位股东。


在2021年1-10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TOP10阵营,中航锂电高居第三,装车量上升至6.42GWh。


当前,中航锂电已设立常州、洛阳、厦门、成都、武汉、合肥和黑龙江七大产业基地,2021年已量产、在建及开工的电池产能超过100GWh,2022年规划产能达200GWh。


面向更长远的目标规划,在近日举行的CALB战略发布会上,中航锂电宣布,2025年公司规划产能将超过500GWh,2030年预计产能达1TWh。


客户方面,中航锂电现已成为广汽、长安的最大电池供应商,电池渗透率高达90%及以上,主要客户还有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主要配套车型有广汽埃安系列、宏光MINI、奔奔E-Star等爆款车系及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中航锂电近期宣布民品业务完成股份制改造,创立新中航形象——“中创新航”。此外,有报道指出,中航锂电正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在2022年一季度申报A股IPO。


珠海冠宇


在宣布造车之前的2018年12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就曾对珠海冠宇进行了投资,持有珠海冠宇4.3%的股份,成其第五大股东。


今年10月15日,珠海冠宇正式登录上交所科创板,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有珠海冠宇3.7%股权。


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主要产品为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电池,涵盖电芯及 PACK,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涵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等领域。


2020年,珠海冠宇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合计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智能手机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


对于珠海冠宇的财务投资,于小米来说,是投资收益+供应链优势的“一箭双雕”。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一直以来,珠海冠宇都是小米消费类电池的重要供应商,不过在珠海冠宇刚刚上市满两个月后的11月18日,其宣布全资子公司浙江冠宇计划投资40亿元,在浙江新建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预计建设期为36个月(2022年-2025年)。


在动力电池领域,珠海冠宇已进入豪爵、康明斯、中华汽车、上汽集团等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总结


从上述四家电池企业的发展态势来看,珠海冠宇已成功登录科创板,且正积极布局动力电池业务中;蜂巢能源、中航锂电发展势头强劲,都有IPO的计划;赣锋锂电的动力电池已实现装车,固态电池技术处市场前列,并且不排除后期也将IPO!


由此可知,小米在电池领域的投入无疑获得了投资收益与供应链优势的双重回报。


纵观小米布局规划,不难发现其也在使用类似当年的手机业务模式去造车,广泛投资,构建生态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包括雷军个人的天使投资机构顺为创业、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这几家投资机构,已先后投资了超4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主要涵盖整车、芯片、电池、出行、汽车后市场等领域。


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对上述四家企业的投资是对其电动汽车供应链一环的未雨绸缪,未来不排除小米会将这四家企业纳入其供应商范围之列。


而最新成立的小米汽车科技也将专注于动力电池的研发制造,颇有一丝“特斯拉味”。原因在于投资的四家电池企业未来有可能成为供应商,且小米汽车科技自己也会参与动力电池的研发制造。


基于此,小米汽车的生态图像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当然,一切的前提是2024年上半年小米汽车顺利面世。


关键字:锂电池  动力电池 引用地址:重磅!小米汽车自造锂电池!

上一篇:短刀片电池即将量产,能量密度超185wh/kg
下一篇:用于电动汽车 LionVolt融资400万欧元开发3D固态薄膜电池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1 18:43

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蓄势待发
核心观点:本周我们对ATL动力电池的部分供应商进行了草根调研,调研结果再次坚定了我们今年对动力电池产业链看好的决心。2015年新能源汽车政策继往开来,政策与之前相比方向感更强,目的是引导资源配臵于真正的优质企业,同时地方保护在减弱,打破了优质企业的成长瓶颈。企业端,2015年将迎来第一轮燃油达标考核,整车厂跑量的动力十足。本周充电桩基建规划草稿落地,庞大的充电站和充电桩配套需求呼之欲出,建议投资者关注动力电池和充电桩产业链的相关标的。 国内外行情回顾:整体来看,本周新能源汽车各板块表现平淡,其中动力系统板块表现最强劲(6.66%)。个股方面,领涨个股分别为:欣旺达(21.32%),汉威电子(16.75%),科陆电子(14.62%)
[嵌入式]
小米汽车专利公布:设置参数就能漂移,降低对驾驶员依赖
1 月 6 日消息, 小米汽车 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车辆漂移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芯片”专利在近期公布。 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在车辆处于漂移模式开启状态下,获取车辆的滑移率等级和转向信息和车辆当前的车速,确定目标漂移参数,目标漂移参数包括目标横摆角速度;根据车辆当前的实际横摆角速度和目标横摆角速度,确定转向补偿量;根据转向补偿量以及转向信息,确定车辆的前轴扭矩、后轴扭矩和后轮制动扭矩,从而控制车辆漂移行驶,在漂移行驶的过程中,根据转向补偿量和车速控制助力转向电机进行转向补偿。 IT之家了解到,本公开降低了车辆漂移对驾驶员的依赖,根据车辆不同的转向和车速,确定不同的漂移参数,实现不同状态的漂移。 近期在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小米</font><font color='red'>汽车</font>专利公布:设置参数就能漂移,降低对驾驶员依赖
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飙升,硅基负极材料大有所为
导读:欧洲 电池 制造商InoBat公司宣布与美国电池 材料 供应商Group14 Technologies公司进行合作,将使用Group14的专利硅基负极材料为汽车生产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InoBat公司表示,高能量密度电池市场需求飙升,相比传统 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材料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更高。 Group14表示,能源部已经认可其“新颖的、可投入使用的纳米材料和可靠的工业规模工艺”。Group14声称SCC55的容量是传统石墨负极 锂电池 的五倍,能量密度高出50%。其位于华盛顿州Woodinville的首个硅基负极材料工厂于今年年初建成,年产量120吨。 该公司还旨在减少对钴的依赖,并在2023年底前将能量密度
[汽车电子]
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飙升,硅基负极材料大有所为
从欣旺达“不起火”电池 看动力电池安全风向
近日,有消息称,进入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的华为,已明确采用三元锂电池作为智能汽车的新能源技术方向。与特斯拉在高端Model 3、Model Y车型电池技术路线选择上一样,华为目前也认定三元电池将是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高端乘用车的主流技术路线。 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充放电倍率性能更强、耐宽温性能更好,鉴于电动汽车长续航和智能化的需求,国内外知名电动车型目前都将三元作为主流技术路线。 尽管如此,三元电池也并非完美无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其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存在的安全性“劣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配套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率已分别降至万分之0.24和万分之0.09,但可以看出三元
[汽车电子]
大众、高盛牵头斥资数十亿美元 在欧洲建立56GWh的锂电池工厂
向媒体发布的2017年瑞典Skelleftea计划设施的草图。8月开始施工。图片:Northvolt。   寻求在欧洲建立大型锂离子电池制造设施的集团公司Northvolt,已从包括大众(Volkswagen)、宝马(BMW)和高盛(Goldman Sachs)等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方筹集了10亿美元股本。   由两位特斯拉前高管于2016年创建的Northvolt表示,将于今年8月开始在瑞典斯凯尔莱夫特(Skelleftea)的工厂进行大规模建设,预计2021年投产。该公司还宣布,将通过与大众汽车(Volkswagen)的合资企业,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建设第二个工厂。   该集团在2018年初从欧洲投
[新能源]
锂电池产业十大趋势展望 动力电池市场占比将超60%
   2016年,在 新能源汽车 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首破千亿元,产量78.4亿只再创新高,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比亚迪首次跻身全球前四。作为最大的生产国和最重要的应用市场,我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稳步调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进一步趋稳,动力电池将在未来驱动我国锂离子电池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趋势一: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中国优势有望扩大   2017年,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市场增速放缓。消费产品方面,全球手机产量增速将进一步降至5%左右,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产量还将延续下滑态势,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
[嵌入式]
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讨论和研究
一、前言 自锂离子电池诞生开始,安全性便一直是限制其使用场景的重要问题。早在1987年,加拿大公司Moli Energy基于金属锂负极和MoS2正极推出了第一款商业化的金属锂电池,该款电池在1989年春末发生了多起爆炸事件,直接导致了公司破产,也促使行业转向发展更稳定地使用插层化合物作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后,多次出现了因电池火灾隐患而开展的大规模召回计划,2016年韩国三星公司的Note7手机在全球发生多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除了引起全球性的召回计划外,“锂电池安全性”再次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话题。 在电动交通领域,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事故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提升逐渐增加,据统计,中国在2021年有报
[嵌入式]
锂离子<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安全性讨论和研究
圆柱形动力电池起势!
锂电池 按封装形式分类,主要分为圆柱 电池 、方形电池、软包电池三种。 国内外电池厂商对圆柱、方形、软包三种封装形式布局有所差异:日本企业以圆柱路线为主,例如松下生产的18650圆柱电池已批量装配在全球多个品牌的电子产品中,并且与 特斯拉 的合作,将圆柱电池配套到 电动汽车 上;韩国企业LG新能源和SK On以软包路线为主;中国企业如 宁德时代 和 比亚迪 等,则以方形路线为主。 在中国市场,2017年至2020年,国内圆柱电池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初期配套圆柱电池的短 续航 低端车型无法得到补贴,圆柱电池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27.2%下降至2020年的 9.7%,其市场份额主要被方形电池所取代。 在此期间,甚
[汽车电子]
圆柱形<font color='red'>动力电池</font>起势!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