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份专栏,一开始是写给汽车工程师看的,为了延续我们的技术风格,2023年我们会继续通过技术论文、技术Worhshop的信息搜集,来做一些翻译和技术点评的工作。
我把参考文件《High-capacity lithium-ion battery for ARIYA》存放在知识星球同时也在整理成文,邀请校长点评。
技术参考文件:《NISSAN TECHNICAL REVIEW》
下载链接地址(或点击阅读原文):https://t.zsxq.com/0aRVlt1i4
▲图1.日产的技术开发回顾
从这台车的硬件配置来看,可以认为日本工程师他们已经很有诚意了——包括78个ECU,9500个CAN信息化定义——日产+雷诺其实已经尽力在给这台车提供足够多的智能化设计。但是中国消费者要么并没有感同身受,要么并不认可。
▲图2. 日产的新一代的CMF EV产品
Part 1、电池系统设计
ARIYA的电池系统出于平台化考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电量:
● 标准续航66kWh(可用63kWh),12个模组
● 长续航91kWh(可用87kWh),14个模组
▲图3. 日产的电池系统分类
在电池系统的设计特点上,首先是第一次采用了液冷设计,主要的创新在于将液冷板与底护板集成为一体——这也是在保证泄漏的最坏情况下,能够尽可能优化的方案。液冷+液热是目前主流的方案,但是日本的工程师更关心泄漏的可靠性问题。通过这个改进,可以让ARIYA支持的最大快充功率约为130kW(LEAF是50kW量级的)。
▲图4. 日产的电池设计
下图引用的原文写的很细致(图5):一方面,整个电池包的边缘留下了冷却的接口管路;另一方面,整个包的布置还是比较传统的。
▲图5. 冷却设计的一些细节方式
点评:这个电池系统的设计对标很有可能是照着Bolt来做的,所以能感觉到很多的设计还是格局没有打开,思路受限在条条框框下面。但让日本的设计工程师一下子快速迭代,似乎也不现实。
Part 2、电池系统和整车协同设计考虑
ARIYA是基于日产新一代电动汽车平台CMF-EV制造的。
在整车空间利用上,一方面在轴距上给乘客舱尽可能大的布置空间;另一方面在人体工程上也通过设计来平整脚步空间。但是这里完全不清楚为什么日本的工程师还是要做个前驱车,而不是从驾驶乐趣方面考虑问题。
在整体布置上,日产的工程师还是对热管理出手了。主要是针对前驱车下手,当然我们能看到这台车还是比较传统的,并没从分布式热管理切换到集中式的系统。
▲图6. 整车热管理的优化
CMF-EV通过将整车热管理系统HVAC做了优化,使用了HAVC的溃缩性辅助前向碰撞。其次是围绕电池包与整车的功能集成来实现整车地板的设计平顺性。
▲图7. 电池系统和车身系统固定的优化
还有就是电池系统的冷却回路和电机的液冷回路,通过下箱体和箱体的侧边框架结构来布置,这个设计其实在电池里面已经体现过了。
▲图8. 电池系统内部的冷却设计
点评:我认为这里有一个认知问题:如果benchmark车型一直是和LEAF比较、和Bolt比较,你想让日本的技术人员来有新思路并且大胆实施,这并不现实。
小结:这是我们新年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文章,后续我们也会继续保持讲技术的传统。
上一篇:如何设计适用于高级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电池接线盒
下一篇:能量密度160Wh/Kg、2C循环>6000次的NFS电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