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度LED在汽车照明应用的问题

发布者:创新思维最新更新时间:2011-12-20 关键字:高亮度LED  汽车照明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毋庸置疑,采用高亮度LED照明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特征,这归功于LED相对于传统的白炽光照明方案所具有的许多基本优势。此外,采用LED照明也可带动汽车设计技术和设计风格上的变化。然而,正像任何创新技术一样,LED在被广泛用于汽车照明之前,仍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关键特性

  1.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LED的预期使用寿命为5万个小时,而卤钨灯为2万个小时,钨白炽灯为3千个小时。相对于白炽灯,LED的结构坚固,不容易受振动影响,使用过程中光输出亮度也不会明显下降。基于多个LED的照明方案还具备“冗余度”好处,即使一个LED出现故障,仍可以继续使用照明装置。正确使用LED(特别是正确控制LED的温度),可有效延长LED的预期寿命。相反,如果温度过高,LED很容易损坏。LED应用在汽车照明上还牵涉许多法律定义问题。大多数国家对刹车灯或头灯故障——灯亮或熄灭有明确定义。但对采用多个LED的灯,很难准确定义照明灯是否已经损坏。制造商与立法机构正在定义LED的使用方法。

  2.效率/每瓦流明

  与标准的白炽灯相比,LED消耗每单位电能可以产生更多的光输出。但与卤素灯相比时,LED的实际光输出的优势并不明显。最新的LED具备出色的流明每瓦数值,但某些数值是在优化条件下取得的,而通常不是在最高输出条件下获得的。一般而言,当LED的电流增加时,光输出量并未呈线性增加。因此,即使 LED在0.5A电流下输出x流明,它在1.0A电流下也不会输出2x流明。

  3.响应速度

  以刹车灯和方向指示灯管为例,假设车辆时速为125公里/小时,即35米/秒时,白炽灯的热启动时间约为250毫秒,而反应迅速的LED可提早约8米距离发出刹车警告,从而有效避免汽车相撞。指示灯也是如此。

  4.方向性

  另一个关键特性是LED的发光方式。与白炽灯不同,LED只透过一个表面发光,这对头灯与航图灯应用有好处,但可能不适合车厢照明灯其它照明应用。

  控制LED的方法

  1.电流控制

  LED的一个基本问题是,LED是由电流控制的器件,其电压降相对较低。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电阻限制LED的电流,但该方法并不适合采用额定电压为 12V或24V电池的系统,因为电池的实际电压是从6V至18V或12V至36V。因此,如果需要保持亮度,就必须进行恒流控制。

  2.电流的线性控制

  线性控制指通过线性调节器保持通过LED的电流为常数。线性控制在某些情况下效率很低,例如,正向电压为3.5V的单1A(3W)LED,需要调节器在保持1A电流的同时将的额定12V电源|稳压器降至8.5V,这样使用3WLED将浪费8.5W的功率。线性电流控制是产生噪声最少的技术,而且从 EMC角度看,线性电流控制最安全。

  3.开关式调节器

  电感式开关恒流技术虽然产生的电子噪声较多,但它的效率更高。根据LED的使用数量,可以采用降压或降/升压调节器。[page]

  4.EMC问题

  必须尽量减少辐射与传导噪声,将噪声控制在容许极限内。虽然PWM方法的频率固定,且相对较容易进行滤波,但由于LED负载较为稳定,如果采取适当措施,磁滞控制器及PFM是合适的选择。开关式调节器的发展趋势是频率将更高,以减少电感/电容的体积。这对汽车应用而言,这总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将频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助于避免干扰问题。

  基频的“抖动”或“扩展”技术确实有助于符合类似峰值EMC测试要求,但最佳的方法是不产生任何辐射,而任何开关式调节器均难以实现这点。

  辐射热、传导热与热管理

  使用高亮度LED的用户(特别是汽车制造业)要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最大挑战之一,是LED的自热问题。LED的每瓦流明已取得了很大改进,但事实上 LED的多数电能均转化成传导热。LED能产生的适合车厢照明的辐射热较少,但在寒冷气候中,头灯的辐射热却能有效地融化透镜上的雪。因此,热管理是可靠控制LED的关键。

  热管理主要指温度增加时减少电流。使用高亮度LED的优点是电流变化较大时,眼睛无法察觉到亮度变化。一般而言,电流下降25%,单个LED的亮度变化并不明显。

  但是,LED会随温度与电流的变化而改变颜色,这点是否会影响汽车照明应用仍有待探讨。LED的频谱是否适用于照明,在一般夜视效果下是否会影响驾驶者的距离感,这些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采用PWM方法来减低亮度比,而非直流电控制,可得到更大的光暗比例,且色温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用PWM方法减低亮度是较好的方法。但是,频率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认为频率为200Hz比较好,因为人眼不会感觉200Hz光的闪烁,此外较低的频率可确保处于低于开关式调节器的转换频率。但是,必须预见到头灯存在频闪效应的潜在问题。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是使用更高频率来调节LED的亮度,从而避免“偏摆”效应。此外,必须谨慎选择电感器,避免汽车内产生可听到的噪声。

  LED的温度传感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热敏电阻器是广泛使用的方法,但使用热敏电阻器必须十分小心,温度控制响应应设定为LED需要减少的电流所对应的温度上限。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简单的温度控制可导致LED的电流增加。给出了LED对环境温度的典型响应要求。

  LED的应用范围

  在汽车应用中,LED主要被用来外部与内部照明。外部照明设备涉及热极限与EMC问题,同时还有卸载负载测试的许多复杂标准,例如,电压是40V、 60V、80V,还是100VLED的驱动电路必须符合汽车EMC规格的严格要求。对于通过高效、电感开关式调节器驱动的LED,符合上述要求有一定难度,所有预防措施将增加总体方案的成本。在外部照明应用领域,头灯、雾灯及指示灯是目标应用。

  由于LED所具备的优点,可广泛使用LED来营造车内舒适环境,比如仪器|仪表类照明灯、踏板照明灯、航图灯、后雾灯、汽车后刹车与指示灯,而用于显示汽车“娱乐信息”的平板显示屏/显示器件的混色背光照明及气氛照明将进一步增加LED的应用。

 

 

关键字:高亮度LED  汽车照明 引用地址:高亮度LED在汽车照明应用的问题

上一篇:采用MPC5200实现高速视频探测的车内应用
下一篇:常用汽车传感器类型及工作原理介绍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1:47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汽车LED驱动器和控制器 用于先进的汽车照明应用
推动高能效创新的 安森美半导体 (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推出由四个器件组成的新系列,促进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现在所期望的汽车外部和内部照明的高水平性能和创新功能。新系列专门针对低功率固态照明,包括两个 LED 驱动器(NCV7683 和 NCV7685)和两个电流 控制器 (NCV7691 和 NCV7692)。 为提升道路安全性,汽车厂商正从简单的“开 / 关”操作转向精密的系统,在组合尾灯(RCL)、转向信号灯、雾灯和其他外部调节的 LED 集群中结合了运动和可变强度,以向其他道路使用者发出更清晰和能见度更高的警告。 NCV7685 和 NCV7683 分别集成了 12 个和 8
[汽车电子]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汽车<font color='red'>LED</font>驱动器和控制器 用于先进的<font color='red'>汽车照明</font>应用
高亮度LED的散热传导技术探讨
过去LED只能拿来做为状态指示灯的时代,其封装散热从来就不是问题,但近年来LED的亮度、功率皆积极提升,并开始用于背光与电子照明等应用后,LED的封装散热问题已悄然浮现。   上述的讲法听来有些让人疑惑,今日不是一直强调LED的亮度突破吗?2003年Lumileds Lighting公司Roland Haitz先生依据过去的观察所理出的一个经验性技术推论定律,从1965年第一个商业化的LED开始算,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中,LED约每18个月24个月可提升一倍的亮度,而在往后的10年内,预计亮度可以再提升20倍,而成本将降至现有的1/10,此也是近年来开始盛行的Haitz定律,且被认为是LED界的Moore(摩尔)定律。   依据
[模拟电子]
<font color='red'>高亮度</font><font color='red'>LED</font>的散热传导技术探讨
高亮度、低成本的LED驱动初级端调节技术
随着 LED照明 行业的屡创新高,节能和环保话题日益受到重视。高亮度、低能耗、寿命长的 照明 设备成为照明市场的走向。低成本的 LED驱动 技术也成为研究热点。现如今的 LED驱动器 能够实现更小的尺寸、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 图1 传统的次级端调节离线 LED 驱动器   对传统照明源白炽灯而言,驱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让灯泡直接与电压源连接就行了。大多数能源都是以恒定电压的形式存在的,这使得白炽灯的驱动成本相当低。然而,LED有一个光输出强度,这与它的电流及正向压降成正比,并随温度而变化。因此,LED需要一个恒定电流来驱动,并需要额外的电路。传统上,LED的离线恒定电流驱动器一般是采用带输出电流调节电路(见图1)的隔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高亮度</font>、低成本的<font color='red'>LED</font>驱动初级端调节技术
车用高亮度LED驱动电路
 近年来,高亮度LED应用发展神速,特别是在指示牌、交通信号灯方面。而对汽车应用来说,LED亦有极大的吸引力,长寿命、抗震、高效、对光源良好的控制能力,都是它的优势。当然,相对于白炽灯,LED需要驱动电路,还有汽车电气是靠酸铅蓄电池供电的,是机械驱动的交流发电机充电,这类电池适合白炽灯,不适用LED,因此,设计一种稳压性能良好而又低噪声的驱动电路是十分必要的。  理论上,LED光输出与驱动电流有关,而与电源电压无关。最对低要求应用,如果电源电压稳定的话,一个电阻就可限制电流。值得注意的是,对这种最简单的应用电路,LED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自稳定特性。亦即,若温度升高的话,LED的光输出减少,但同时其正向压降亦降低,使驱动电流增加,
[电源管理]
车用<font color='red'>高亮度</font><font color='red'>LED</font>驱动电路
关于高亮度LED测试基础知识加油站 II
漏电流测试 当施加一个低于击穿电压的反向电压时,对HBLED两端的漏电流 (IL)的测量一般使用中等的电压值。在生产测试中,常见的做法是仅确保漏电流不不至于超过一个特定的阈值。 提升HBLED的生产测试的吞吐率 过去,HBLED的生产测试的所有环节都由单台PC来控制。换而言之,在测试程序的每个要素中,必须针对每次测试配置信号源和测量装置,并在执行预期的行动后,将书记返回给PC。控制PC根据通过/不通过的标准进行评估,并决定DUT应归入哪一类。PC发送指令和结果返回PC的过程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最新一代的智能仪器,包括吉时利公司最新的大功率2651A 系统信号源/测量仪(SourceMeter),由于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通信的流量
[测试测量]
关于<font color='red'>高亮度</font><font color='red'>LED</font>测试基础知识加油站 II
安森美半导体先进汽车照明解决方案
在当今的中高档汽车中,现代照明理念演绎得越来越淋漓尽致。不管是外部照明还是内部照明,都尽显时尚和个性化,在汽车的不同部分使用了情绪设置模式来控制“个人空间”的光线颜色和亮度,如驾驶员脚下空间或控制台的背光等。这类汽车照明采用新型光源,在丰富消费者体验的同时,也满足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要实现先进的汽车照明应用,必须有相应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作为领先的汽车照明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森美半导体一直在为汽车照明应用提供各种通用和专用的高能效器件方案,符合汽车应用的严格要求,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现代汽车照明系统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 LED )在汽车照明应用中大量采用。与白炽灯相比
[电源管理]
安森美半导体先进<font color='red'>汽车照明</font>解决方案
汽车照明应中的LED及电机驱动方案
  随着LED光输出不断提升,彩色及白光高亮度LED已能替代白炽灯用于汽车照明。由于LED是低压器件,根据色彩及电流不同,其正向电压可能介于2V至4.5V之间;LED还需要以恒定电流驱动,以确保所要求的光强度和色彩。安森美半导体为汽车照明应用提供符合汽车应用严格要求的丰富LED照明及电机驱动方案,满足不同汽车照明应用的需求。   汽车前照灯方案   现在路上行驶的大多数汽车都装备了卤素灯,带有主要前照灯功能——远光灯及近光灯。卤素近光灯的功率消耗约55W,提供约1,000流明的光输出。而十年前推出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消耗功率约为35W,光输出约3,500流明。由于极高的光强度和眩光,会给迎面驶来的汽车带来风险,一些国家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汽车照明</font>应中的<font color='red'>LED</font>及电机驱动方案
采用高亮度LED背光源的液晶显示模块
0 引言 由于传统LCD显示设备上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冷阴极荧光灯)背光技术及产品的某些先天不足,例如色域狭窄、能源利用率低及功耗较高和寿命短小等,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着其替代技术及产品。近几年来随着高亮度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不能发出白光的技术问题解决之后,为其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随着其驱动技术的日趋成熟,高亮度LED背光技术产品便被纳入了人们的选用范畴,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设备中。 1 高亮度LED背光源液晶显示模块结构 液晶模块的显示屏采用SHARP的3.8时液晶屏,整个液晶屏安装在坚固的金属机箱内,为了进一步降低E
[电源管理]
采用<font color='red'>高亮度</font><font color='red'>LED</font>背光源的液晶显示模块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