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9年,由北京赴纽约大学留学仅两年的贾石琏放弃攻读博士学位,追随着自己的“创业梦”,从东部驱车横穿美国,奔赴心目中“工程师的天堂”——硅谷。在硅谷浸润20多年,他完成了从技术研发人员、创业者到风险投资人三种角色的转换,是近年来硅谷较成功的华人企业家兼创投家之一。
从研发、创业到风险投资
“硅谷对我的成功非常重要,如果一直在美国东部待下去,我肯定不会有今天。”贾石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年有很多他的朋友选择一直留在美国东部,至今仍然在公司里充当打工者的角色。
贾石琏20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堪称科技人才如何在硅谷学习成长、善用机遇、施展才干的缩影。分别在北京交通大学、纽约大学取得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的贾石琏,来硅谷后首先利用所学计算机容错专业背景,找到一家对口小公司。3年后,他觉得专业面太窄,改投太阳微电子公司。随后又因感觉公司不够前沿,进入当时硅谷最热门的硅图公司,与此同时,他创立了一家自己的小公司,并读完了MBA。
1996年,看到互联网兴起的时代大潮和由此孕育的难得机遇,已积累多年技术经验的贾石琏与其他两位工程师联合创立Intenvoven软件公司,贾石琏担任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该公司在不到三年内成功上市,市值一度高达70亿美元。2004年,他再次创业,与他人合作创立了为各类网站提供“推荐引擎”的Baynote公司并担任创始首席执行官,该公司目前价值超过一亿美元。
贾石琏如今仍担任Baynote公司执行董事长,但将相当多的精力放在风险投资上。他于2010年加入金沙江创投并出任公司合伙人,同时以“天使投资人”(对初创企业进行早期直接投资的人或机构)的身份在过去一年中个人参与对约20家公司的投资。此外,他还在“孵化”着另一家自己的小公司。
硅谷的凝聚力在哪
贾石琏表示,早在中国国内读书时就听说过硅谷,感觉是“工程师的天堂”,一直对硅谷非常憧憬。当初毅然来硅谷时其实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置身硅谷之后发现这里的环境和机会比自己预想得更好,不少与他一样怀揣创业梦想的人亦有同感。
他告诉记者,硅谷的科技人才没有多少是本地人,80%以上都是外来客。硅谷之所以对人才有很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此地独特的创新文化,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贾石琏结合自身体会说,当年在美国东部他也曾从事高清电视、视频压缩等前沿技术研发,并对东部的IBM和贝尔实验室等著名企业有所了解,但感觉这些公司过于严谨的风格对于年轻工程师不是很有吸引力。
而硅谷所在的西部地区受嬉皮士文化等影响较深,文化氛围宽松,创新和创业的大环境独具一格。贾石琏以硅谷发家的半导体业举例说,当年半导体业鼻祖——仙童公司因为在美国东部业务不振,偶然转到硅谷地区后得到大发展,随后催生出英特尔、AMD等其他芯片巨头。该公司西进之后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东部和西部的文化差异,而美国西部随意的文化氛围其实在高技术产业兴起前就业已存在。
继半导体之后,个人电脑、软件、互联网直到目前的社交媒体等几乎所有主要的技术潮流和趋势,都被硅谷企业把握并引领,多年积累使得硅谷占尽“天时”。
贾石琏分析,就“地利”而言,硅谷地区的氛围和自然环境等也一直为人称道。贾石琏说,因业务关系他经常往返北京和硅谷,感觉北京虽然是中国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但对于创新和创业来说目前仍有“浮躁”之气,“让人难以安下心来”。相比之下,硅谷的氛围似乎更适合潜心长期从事研发等工作。
硅谷在“天时”和“地利”方面的得天独厚之处,对人才构成天然吸引力。蜂拥而来的人才也进一步优化了硅谷的创新环境。
“鼓励创新”也“鼓励失败”
贾石琏认为,硅谷的整体环境确实吸引人,但并不是由政府机构辟出个地方,创造出这么一个环境。“美国是一个文化驱导型的社会,硅谷的文化是鼓励创新、鼓励逆反,甚至鼓励失败。”
他认为,硅谷的文化鼓励人才流动,这也是硅谷作为一个整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与此不同的是,在类似IBM这样的美国东部老牌公司中,科技人才往往要熬年头、熬工龄才能出头,不少人因此根本不想离开公司。在硅谷,技术人才在一家公司干几年后跳槽相当普遍,在不同公司工作的经历在硅谷求职时会被认为是有创新性的体现。人员流动对于技术创新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对于科技人才创新和创业来说,硅谷提供了极其完备的生态链。贾石琏介绍说,在硅谷创办公司非常方便,由于人才资源丰富,寻找技术人员、合作伙伴相当便捷,也很容易掌握技术潮流和获取创业经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很快知道,了解什么是新潮、什么已落伍也很容易”。
不仅如此,硅谷的风险投资、法律和金融等相关配套服务非常健全,科技人才可以全身心专注于发明创造或者创业本身。
贾石琏认为,与其他地区相比,经过硅谷熏陶的科技人才对创业的本质通常有更深刻的把握。创业其实并不神秘,只要掌握了过程,基本上“干什么可以成什么”。而科技人才由从事研发到自己创业、再到向创投角色过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与是否位于硅谷并无必然关系。
他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不少人在创立了三五家公司之后,通常就不想再继续直接创业,而是自然地走上风险投资之路。与纯粹的投资者相比,他们的优势在于知道创业的秘诀,从技术、市场等角度对早期科技类企业前景的鉴别力更强,投资命中率往往也更高。
上一篇:ARM任命新董事长 5月3日上任
下一篇:世界创意工厂:看贝尔实验室如何创造未来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