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接收存储技术是信号采集处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把信号的实时采集和精确处理在时间上分为两个阶段,有利于获得令人更满意的处理结果。在无线数传接收设备中应用数据接收存储方法时,除了要满足数据传输速率和差错控制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如何使设备易于携带、接口简单、使用方便。
传统外设接口技术不但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独占中断、I/O地址、DMA通道等计算机系统关键资源,容易造成资源冲突问题,而且使用时繁杂的安装配置手续也给终端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USB接口技术迅速发展,新型计算机纷纷对其提供支持。USB2.0是USB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利用USB2.0接口技术开发计算机外设,不但可以借用其差错控制机制[1][6]减轻开发人员的负担、获得高速数据传输能力(480Mb/s),而且可以实现便捷的机箱外即插即用特性,方便终端用户的使用。
1 无线数传接收设备总体构成
无线数传接收设备是某靶场测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该设备由遥测接收机、GPS接收机和数据转存系统构成。遥测接收机利用天线接收经过调制的无线电波信号,解调后形成传输速率为4Mb/s 的RS-422电平差分串行数据流。以帧同步字打头的有效数据帧周期性地出现在这些串行数据中。数据转存系统从中提取出有效的数据帧,并在帧同步字后插入利用GPS接收机生成的本地时间信息,用于记录该帧数据被接收到的时间,然后送给主机硬盘保存。
在无线数传接收设备中,数据转存系统是实现数据接收存储的关键子系统。下面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硬件实现及工作过程。
2 数据转存系统基本构成及硬件实现
数据转存系统主要由FPGA模块、DSP模块、USB2.0接口芯片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示。图中,4Mb/s的串行数据输入信号SDI已由RS-422差分电平转换为CMOS电平。为突出重点,不太重要的信号连线未在图中绘出。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模块的主要功能。
2.1 FPGA模块实现及其功能
FPGA模块在Altera公司ACEX系列的EP1K30TI144-2芯片中实现。其中主要的功能子模块有:位同步逻辑、帧同步逻辑、授时时钟和译码逻辑。位同步逻辑主要由数字锁相环构成,用于从串行数据输入信号SDI中恢复出位时钟信号。帧同步逻辑从位同步逻辑的输出信号提取帧同步脉冲。两者为DSP利用其同步串行口接收串行数据作好准备。这样,利用一对差分信号线就可以接收同步串行数据,简化了印制电路板的外部接口。授时时钟在DSP和GPS接收机的协助下生成精度为0.1ms的授时信息。译码逻辑用于实现系统互联。
2.2 DSP模块实现及其功能
DSP模块是数据转存系统的主控模块,在TI公司16位定点DSP芯片TMS320F206[4]中实现。在DSP的外部数据空间还配置了32K×16的高速SRAM,可以缓存80余帧数据,用于提高系统的差错控制能力。DSP利用同步串行口接收FPGA送来的同步串行数据,利用异步串行口接收GPS接收机送来时间信息(用于初始化FPGA授时时钟),利用外部总线接口访问FPGA授时时钟、外部SRAM、ISP1581的片内寄存器。可以看出DSP模块主要用于完成数据帧的接收、重组以及转存调度等任务。
2.3 USB2.0接口芯片ISP1581
ISP1581芯片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高速USB2.0设备控制器,实现了USB2.0/1.1物理层、协议层,完全符合USB2.0规范,既支持高速(480Mb/s)操作,又支持全速(12Mb/s)操作。ISP1581没有内嵌微处理器,但对微处理器提供了灵活的接口。在上电时,通过配置BUS_CONF/DA0、MODE1、MODE0/DA1引脚电平可以适应绝大多数的微处理器接口类型。例如,通过BUS_CONF/DA0引脚,总线配置可以选择普通处理器模式(Generic Processor mode)或分割总线模式(Split Bus Mode);在普通处理器模式下,通过MODE0/DA1引脚可以选择读写选通为8051风格或者Motorola风格。
在数据转存系统中,ISP1581用于处理主机的高速数据传输。它工作在普通处理器接口模式下,采用8051风格的读写选通信号,由DSP芯片TMS320F206控制。两者在选定工作方式下的信号连线如图3所示,图中未画出的信号引脚可以悬空,供电引脚的连接方式在参考资料[2]第46页有简明描述。在FPGA译码逻辑的作用下,ISP1581的片内寄存器被映射在DSP的片外数据空间中。DSP通过8位地址线选择要访问的寄存器,在读写选通信号的控制下,利用16位数据线与选定的寄存器交换数据。在访问ISP1581单字节寄存器时,数据总线高字节内容无关紧要。ISP1581通过中断引脚INT向DSP报告发生的总线事件,利用D+、D-引脚完成与主机的数据交换。 [page]
3 数据转存系统的工作过程
系统加电后,当FPGA配置过程结束时,如果有串行数据输入,位同步逻辑和帧同步逻辑便启动同步过程。同时,DSP片内FLASH中复位中断服务程序c_int0()[4]被立即执行,在建立好C语言的工作环境下,它会调用主函数main()。在main()中,需要安排好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初始化工作。其中,ISP1581的初始化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考虑设备采用的供电方式(这里为自供电[6]方式)、插接主机和系统上电的先后次序,并需要与USB总线枚举[1][6]过程相结合。
在FPGA中的位同步逻辑和帧同步逻辑均进入同步状态,且DSP主控模块配合主机完成初始化任务后,即可启动数据的传输过程。下面介绍一下ISP1581的初始化过程及DSP控制的数据帧的接收转存流程。
3.1 ISP1581的初始化
在初始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设置影响ISP1581自身工作方式的一些寄存器,然后与主机端USB系统配合进行,应答来自主机端的设备请求。当数据转存系统板作为USB2.0设备通过连接器连到主机USB根集线器上的一个端口时,主机便可检测到这一连接,接着给该端口加电,检测设备并激活该端口,向USB设备发送复位信号。设备收到这一复位信号后,即进入缺省状态,此后就能够通过缺省通信通道响应主机端送来的设备请求。主机通过获得描述符请求(GET_DESCRIPTOR)获得设备端的详细信息,通过设置地址请求(SET_ADDRESS)设置设备地址,通过设置配置请求(SET_CONFIGURATION)选定合适的设备配置。在设备成功响应了这些设备请求之后,就可以与主机通信了。
在响应主机请求的过程中,DSP需要配置ISP1581的端点以实现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根据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除了缺省的控制通道外,系统中实现了一个批传输(bulk)[1]类型的输入通道。这样,ISP1581就可以像FIFO一样方便地从数据转存系统向主机传输数据,而且具有差错控制能力,简化了设备端软件设计的复杂性。
3.2 数据帧的接收转存过程
系统正常工作时,需要与主机端程序相互配合。主机端需要开发者实现的程序包括设备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下,USB设备驱动程序为WDM模型的驱动程序,开发环境DriverStudio为WDM型驱动程序提供了框架结构,使得驱动开发变得非常容易(参见参考文献[5]第八、九、十章)。驱动程序接收应用程序的请求,利用USB总线驱动程序(USBD)和主机控制器驱动程序(HCD)通过主机控制器安排USB总线事务,设备端则根据这些事务调度相应的数据帧的传输。关于主机端如何安排总线事务可以查阅参考文献[1]。以下着重介绍设备端数据的调度过程。
数据帧的接收转存过程主要由DSP负责,DSP在外部SRAM中建立了一个数据帧的队列,如图4所示。系统主要工作在中断驱动模式下,与同步串行口相关的中断服务程序负责建立队列的尾部,对应于ISP1581中断引脚INT的中断服务程序负责建立队列的头部。
当以帧同步字打头的一帧数据以串行位流的形式到来时,FPGA产生的帧同步脉冲可以直接启动DSP同步串行口接收数据,该同步脉冲同时以中断方式通知DSP为一帧数据的接收做好准备。DSP接到通知后,首先检查外部SRAM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一帧数据。如果没有空间,则丢弃当前数据帧(根据设计,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如果有空间,则为当前数据帧保留足够的空间。接着在帧起始位置填写帧同步字,读取授时时钟的当前值并填写在帧同步字后。这样,一个新的数据帧(图4中数据帧F_N)就建立了,但是并没有加入到队列中,而是要等待来自同步串行口的后继数据嵌入该帧中后再加入到队列中。
同步串行口的接收缓冲区在接收到若干字(由初始化时的设置决定)后,会向DSP提出中断请求。在中断服务程序中,DSP读取接收缓冲区中的内容,并将其填入上述新开辟的帧F_N中。在一帧数据接收完毕后,就将该帧添加到队列的尾部,表示该帧数据已经准备好(图4中数据帧F_R),可以通过ISP1581送给主机硬盘保存。
DSP在查询到队列中有已经准备好的数据帧存在时,就设置ISP1581的端点索引寄存器(Endpoint Index Register)使其指向初始化时配置的批传输输入端点,然后将队列首帧数据通过ISP1581的数据端口寄存器(Data Port Register)填写在端点缓冲区中。在端点缓冲区被填满后,它就自动生效。在不能填满端点缓冲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控制功能寄存器(Control Function Register)的VENDP位[2]强制该端点缓冲区生效。端点缓冲区生效后,在USB总线上下一IN令牌到来时,该端点缓冲区中的数据就通过USB总线传输到主机中。主机成功接收到数据后,会给ISP1581以ACK应答。ISP1581在得到ACK应答后,能够通过INT引脚报告给DSP,DSP就可以继续往端点中填写该帧其余数据。
在队列首帧数据被成功转移到主机后,DSP就丢弃首帧数据。如果队列中还有数据帧,则将次首帧作为首帧,继续前述传输过程;如果没有要传输的数据帧,则为队列首帧指针Head_Ptr赋空值(NULL),等待新的数据帧的到来。
USB2.0是计算机外设接口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PHILIPS公司USB2.0接口芯片ISP1581在无线数传接收设备中的应用。ISP1581芯片与FPGA芯片、DSP芯片相互配合,实现了高性能、便携化的无线数传接收设备。其在靶场实弹试验中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Compaq, HP, Philips etc.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 2000
2 ISP1581 Hi-Speed USB Interface Device Data Sheet(Rev.5).Philips Semiconductors, 2003
3 ISP1581 Programming Guide (Rev.3).Philips Semiconductors,2003
4 TMS320C20x User’s guide.TI Inc, 1999
5 张慧娟, 周利华,翟鸿鸣.Windows环境下的设备驱动程序设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 陈启美,丁传锁.计算机USB接口技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关键字:位同步 帧同步 USB 差错控制
引用地址:基于USB2.0的高速无线数传接收设备的数据接收存储方法
传统外设接口技术不但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独占中断、I/O地址、DMA通道等计算机系统关键资源,容易造成资源冲突问题,而且使用时繁杂的安装配置手续也给终端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USB接口技术迅速发展,新型计算机纷纷对其提供支持。USB2.0是USB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利用USB2.0接口技术开发计算机外设,不但可以借用其差错控制机制[1][6]减轻开发人员的负担、获得高速数据传输能力(480Mb/s),而且可以实现便捷的机箱外即插即用特性,方便终端用户的使用。
1 无线数传接收设备总体构成
无线数传接收设备是某靶场测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该设备由遥测接收机、GPS接收机和数据转存系统构成。遥测接收机利用天线接收经过调制的无线电波信号,解调后形成传输速率为4Mb/s 的RS-422电平差分串行数据流。以帧同步字打头的有效数据帧周期性地出现在这些串行数据中。数据转存系统从中提取出有效的数据帧,并在帧同步字后插入利用GPS接收机生成的本地时间信息,用于记录该帧数据被接收到的时间,然后送给主机硬盘保存。
在无线数传接收设备中,数据转存系统是实现数据接收存储的关键子系统。下面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硬件实现及工作过程。
2 数据转存系统基本构成及硬件实现
数据转存系统主要由FPGA模块、DSP模块、USB2.0接口芯片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示。图中,4Mb/s的串行数据输入信号SDI已由RS-422差分电平转换为CMOS电平。为突出重点,不太重要的信号连线未在图中绘出。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模块的主要功能。
2.1 FPGA模块实现及其功能
FPGA模块在Altera公司ACEX系列的EP1K30TI144-2芯片中实现。其中主要的功能子模块有:位同步逻辑、帧同步逻辑、授时时钟和译码逻辑。位同步逻辑主要由数字锁相环构成,用于从串行数据输入信号SDI中恢复出位时钟信号。帧同步逻辑从位同步逻辑的输出信号提取帧同步脉冲。两者为DSP利用其同步串行口接收串行数据作好准备。这样,利用一对差分信号线就可以接收同步串行数据,简化了印制电路板的外部接口。授时时钟在DSP和GPS接收机的协助下生成精度为0.1ms的授时信息。译码逻辑用于实现系统互联。
2.2 DSP模块实现及其功能
DSP模块是数据转存系统的主控模块,在TI公司16位定点DSP芯片TMS320F206[4]中实现。在DSP的外部数据空间还配置了32K×16的高速SRAM,可以缓存80余帧数据,用于提高系统的差错控制能力。DSP利用同步串行口接收FPGA送来的同步串行数据,利用异步串行口接收GPS接收机送来时间信息(用于初始化FPGA授时时钟),利用外部总线接口访问FPGA授时时钟、外部SRAM、ISP1581的片内寄存器。可以看出DSP模块主要用于完成数据帧的接收、重组以及转存调度等任务。
2.3 USB2.0接口芯片ISP1581
ISP1581芯片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高速USB2.0设备控制器,实现了USB2.0/1.1物理层、协议层,完全符合USB2.0规范,既支持高速(480Mb/s)操作,又支持全速(12Mb/s)操作。ISP1581没有内嵌微处理器,但对微处理器提供了灵活的接口。在上电时,通过配置BUS_CONF/DA0、MODE1、MODE0/DA1引脚电平可以适应绝大多数的微处理器接口类型。例如,通过BUS_CONF/DA0引脚,总线配置可以选择普通处理器模式(Generic Processor mode)或分割总线模式(Split Bus Mode);在普通处理器模式下,通过MODE0/DA1引脚可以选择读写选通为8051风格或者Motorola风格。
在数据转存系统中,ISP1581用于处理主机的高速数据传输。它工作在普通处理器接口模式下,采用8051风格的读写选通信号,由DSP芯片TMS320F206控制。两者在选定工作方式下的信号连线如图3所示,图中未画出的信号引脚可以悬空,供电引脚的连接方式在参考资料[2]第46页有简明描述。在FPGA译码逻辑的作用下,ISP1581的片内寄存器被映射在DSP的片外数据空间中。DSP通过8位地址线选择要访问的寄存器,在读写选通信号的控制下,利用16位数据线与选定的寄存器交换数据。在访问ISP1581单字节寄存器时,数据总线高字节内容无关紧要。ISP1581通过中断引脚INT向DSP报告发生的总线事件,利用D+、D-引脚完成与主机的数据交换。 [page]
3 数据转存系统的工作过程
系统加电后,当FPGA配置过程结束时,如果有串行数据输入,位同步逻辑和帧同步逻辑便启动同步过程。同时,DSP片内FLASH中复位中断服务程序c_int0()[4]被立即执行,在建立好C语言的工作环境下,它会调用主函数main()。在main()中,需要安排好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初始化工作。其中,ISP1581的初始化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考虑设备采用的供电方式(这里为自供电[6]方式)、插接主机和系统上电的先后次序,并需要与USB总线枚举[1][6]过程相结合。
在FPGA中的位同步逻辑和帧同步逻辑均进入同步状态,且DSP主控模块配合主机完成初始化任务后,即可启动数据的传输过程。下面介绍一下ISP1581的初始化过程及DSP控制的数据帧的接收转存流程。
3.1 ISP1581的初始化
在初始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设置影响ISP1581自身工作方式的一些寄存器,然后与主机端USB系统配合进行,应答来自主机端的设备请求。当数据转存系统板作为USB2.0设备通过连接器连到主机USB根集线器上的一个端口时,主机便可检测到这一连接,接着给该端口加电,检测设备并激活该端口,向USB设备发送复位信号。设备收到这一复位信号后,即进入缺省状态,此后就能够通过缺省通信通道响应主机端送来的设备请求。主机通过获得描述符请求(GET_DESCRIPTOR)获得设备端的详细信息,通过设置地址请求(SET_ADDRESS)设置设备地址,通过设置配置请求(SET_CONFIGURATION)选定合适的设备配置。在设备成功响应了这些设备请求之后,就可以与主机通信了。
在响应主机请求的过程中,DSP需要配置ISP1581的端点以实现不同类型的传输通道。根据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除了缺省的控制通道外,系统中实现了一个批传输(bulk)[1]类型的输入通道。这样,ISP1581就可以像FIFO一样方便地从数据转存系统向主机传输数据,而且具有差错控制能力,简化了设备端软件设计的复杂性。
3.2 数据帧的接收转存过程
系统正常工作时,需要与主机端程序相互配合。主机端需要开发者实现的程序包括设备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下,USB设备驱动程序为WDM模型的驱动程序,开发环境DriverStudio为WDM型驱动程序提供了框架结构,使得驱动开发变得非常容易(参见参考文献[5]第八、九、十章)。驱动程序接收应用程序的请求,利用USB总线驱动程序(USBD)和主机控制器驱动程序(HCD)通过主机控制器安排USB总线事务,设备端则根据这些事务调度相应的数据帧的传输。关于主机端如何安排总线事务可以查阅参考文献[1]。以下着重介绍设备端数据的调度过程。
数据帧的接收转存过程主要由DSP负责,DSP在外部SRAM中建立了一个数据帧的队列,如图4所示。系统主要工作在中断驱动模式下,与同步串行口相关的中断服务程序负责建立队列的尾部,对应于ISP1581中断引脚INT的中断服务程序负责建立队列的头部。
当以帧同步字打头的一帧数据以串行位流的形式到来时,FPGA产生的帧同步脉冲可以直接启动DSP同步串行口接收数据,该同步脉冲同时以中断方式通知DSP为一帧数据的接收做好准备。DSP接到通知后,首先检查外部SRAM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一帧数据。如果没有空间,则丢弃当前数据帧(根据设计,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如果有空间,则为当前数据帧保留足够的空间。接着在帧起始位置填写帧同步字,读取授时时钟的当前值并填写在帧同步字后。这样,一个新的数据帧(图4中数据帧F_N)就建立了,但是并没有加入到队列中,而是要等待来自同步串行口的后继数据嵌入该帧中后再加入到队列中。
同步串行口的接收缓冲区在接收到若干字(由初始化时的设置决定)后,会向DSP提出中断请求。在中断服务程序中,DSP读取接收缓冲区中的内容,并将其填入上述新开辟的帧F_N中。在一帧数据接收完毕后,就将该帧添加到队列的尾部,表示该帧数据已经准备好(图4中数据帧F_R),可以通过ISP1581送给主机硬盘保存。
DSP在查询到队列中有已经准备好的数据帧存在时,就设置ISP1581的端点索引寄存器(Endpoint Index Register)使其指向初始化时配置的批传输输入端点,然后将队列首帧数据通过ISP1581的数据端口寄存器(Data Port Register)填写在端点缓冲区中。在端点缓冲区被填满后,它就自动生效。在不能填满端点缓冲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控制功能寄存器(Control Function Register)的VENDP位[2]强制该端点缓冲区生效。端点缓冲区生效后,在USB总线上下一IN令牌到来时,该端点缓冲区中的数据就通过USB总线传输到主机中。主机成功接收到数据后,会给ISP1581以ACK应答。ISP1581在得到ACK应答后,能够通过INT引脚报告给DSP,DSP就可以继续往端点中填写该帧其余数据。
在队列首帧数据被成功转移到主机后,DSP就丢弃首帧数据。如果队列中还有数据帧,则将次首帧作为首帧,继续前述传输过程;如果没有要传输的数据帧,则为队列首帧指针Head_Ptr赋空值(NULL),等待新的数据帧的到来。
USB2.0是计算机外设接口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PHILIPS公司USB2.0接口芯片ISP1581在无线数传接收设备中的应用。ISP1581芯片与FPGA芯片、DSP芯片相互配合,实现了高性能、便携化的无线数传接收设备。其在靶场实弹试验中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Compaq, HP, Philips etc.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 2000
2 ISP1581 Hi-Speed USB Interface Device Data Sheet(Rev.5).Philips Semiconductors, 2003
3 ISP1581 Programming Guide (Rev.3).Philips Semiconductors,2003
4 TMS320C20x User’s guide.TI Inc, 1999
5 张慧娟, 周利华,翟鸿鸣.Windows环境下的设备驱动程序设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 陈启美,丁传锁.计算机USB接口技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G.726语音编解码器在SoPC中的实现
下一篇: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适配均衡器GS1504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2:21
STM32 USB OTG官方库移植
实ST公司的官方usb库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只是一开始不会用,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 首先拿到库,需要确认板上的端口资源。 VBUS D- D+ GND 四条线至少要有,但是VBUS不一定要接在芯片端口上。作为从机的话VBUS可以直接拉高到3v以上。电流大小待确认。D-,D+一定要接到芯片的OTG FS HS均可 DM DP对应 D- D+。作为主机可以不接VBUS,也可将VBUS接到芯片端口作为检测口,此处不明是硬件原因还是什么原因,若使用VBUS检测的话,拔掉usb线会造成JLINK崩溃,因此我将VBUS口作为普通I/O口,查询读取是否连接或失去连接。 OTG_HS想用的话需要外接PHY,若无外接PHY,也将HS口配置成FS口。
[单片机]
多功能智能插座USB接口通信电路设计
现有的插座在其使用方式、功能以及外形特征等诸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的增加了保险功能、电源指示功能、开关功能, 有的增加了调压功能。这些插座的功能无论怎样,只能是单一的目的:为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接口。它们的共同缺陷就是不具有信息化和智能化功能。为了实现插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我们将研究设计的智能信息系统与插座结合,将该智能设备与电源插座合为一体,设计成多功能智能监测插座。该插座由于在建筑电气安装时一次性固定完成,采用照明电源供电,人们使用时就好象使用普通电源插座一样,免除了过多的连接线。 接口芯片及其工作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采用Philips公司推出的PDIUSBD12芯片,这是一种价格便宜、功能完善的并行接口芯
[电源管理]
USB软件狗的设计及反破解技术
摘要: 介绍了软件狗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低成本USB软件狗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常见的加解密技术,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反破解措施。 关键词: USB 软件狗 加解密技术 反破解 1 软件狗技术 近年来,软件狗技术在保护软件开发者利益、防止软件盗版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软件狗技术属于硬加密技术,它具有加密强度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软件保护。软件狗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第一代软件狗通过短接并行口的某两根线,或者再加上些电阻、电容、二极管
[应用]
基于USB主机和ZigBee的无线音响系统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嵌入式系统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家电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智能家居设计也渐渐进入视野。然而,现阶段的智能家居设计,多采用有线设计,存在着系统结构复杂、不易改动等缺点。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USB 主机的家用无线音响系统,可以实现在不连接PC 机的情况下直接读取U盘或mp3 中的音频数据,并通过ZigBee 无线网络传输给家庭内部各个位置上的分节点,实现家庭音响的无线播放mp3 的功能,将人们从繁杂的布线中解放出来。 2 系统结构 系统主要由嵌入式USB 主机和ZigBee 分节点播放器组成。而USB 主机又是系统设计的关键,主要由USB接口、MC
[单片机]
GDB RSP协议与USB通信在嵌入式调试系统中的应用
1 引言
调试嵌入式程序通常采用一种称为交叉调试的调试技术来调试已下载到嵌入式开发板中的程序。该技术可以允许用户通过PC机端的调试器以某种方式远程控制目标开发板上被调试程序的运行方式,并具有查看与修改目标开发板上内存单元、寄存器以及被调试程序中变量值等功能。采用硬件仿真器来调试嵌入式程序是常用的一种开发方式。
一般嵌入式CPU都设计有JTAG口来进行硬件仿真调试。硬件仿真器通过JTAG口输入该CPU型号专有的JTAG时序来控制CPU的运行,并通过JTAG指令来观察CPU以及开发板上硬件设备的运行情况,主要是各种寄存器以及相关内存地址空间的实时数据。
同时将嵌入式软件的运行结果通过JTAG口按照特定的JT
[嵌入式]
ST Unicorn-II USB ADSL调制解调器芯片组获得微软的Windows Vista驱动程序认证
经过现场证明的设计,10欧元以内的价格,在新兴的宽带市场上实现低成本的DSL服务 中国,2007年3月7日 — 意法半导体(纽约证券交易所:STM) 宣布其高度集成的Unicorn II USB (通用串行总线) ADSL (异步数字用户线路)芯片组是同类产品中第一个驱动程序支持32位和64位两个版本的Windows Vista的通过微软WHQL(硬件质量实验室)认证的产品,调制解调器厂商利用这个芯片组能够生产价格低于10欧元的ADSL USB调制解调器。 因为价位极低,这种CPE(客户终端设备)特别适合新兴的宽带市场,例如,拉美、东欧、中东和非洲等地区,那里的运营商通过这个设备可以为新的互联网用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入门级的DSL
[新品]
USB串口通信产品的发展
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国内USB产品开发的历史,然后详细介绍了以波仕电子产品为代表的四代USB串口通信产品的性能及特点,第一代是USB/RS-232转换器,第二代是USB/RS-485/RS-422转换器,第三代是光电隔离的USB/ RS-232/485/422通用转换器,第四代是USB/串口光纤转换器。最后文章对USB虚拟的串口与传统串口的差别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USB 串口通信 RS-232 RS-485 目前计算机的USB接口已经大量使用,一般每台计算机都有2到4个USB口。USB口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PS/2鼠标口、PS/2键盘口、CENTRONICS打印口、RS-232串口等。USB将是未来重要的PC机工业通信接口之一,
[嵌入式]
郭明錤:AirPods等苹果配件产品也将转用USB-C
本周早些时候,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声称,苹果计划在2023年发布至少一款带有USB-C接口的iPhone 15机型。 现在,在一条后续的推文中,他声称AirPods、MagSafe外接电池和秒控键盘/鼠标/板等配件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改用USB-C。 iPhone和上述所有配件目前都依赖苹果专有的Lightning接口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改用USB-C将带来更通用的连接标准,并让监管机构满意,因为许多科技产品都使用USB-C,包括许多Android智能手机,还有最新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iPad Pro、iPad Air和iPad mini型号。 郭还表示,由于目前无线技术的局限性,以及苹果M
[手机便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