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什么智能驾驶,你看清自己的短板了吗

发布者:superstar10最新更新时间:2015-08-2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智能驾驶  无人驾驶  V2V  短视频  NHTSA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驾驶这几年很热,我们的读者应该都能大概说出个一二三来。注意,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是无人驾驶,但它并不只是无人驾驶。诸如主动巡航、车道保持、城市跟车、城市安全系统等等,都属于智能驾驶的范畴。这些技术的成果有目共睹,但从实际使用来看却总存在着一些无法突破的难题。这些难题,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掣肘。如何突破?通用提出的通过V2V来打破车与车/车与道路/车与城市之间的“沉默”的方式,有可能会成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现阶段智能驾驶,“短视”是一个重要问题

即便是无人驾驶,其基础原理并不难理解——传感器采集信息,车载电脑做出判断并发出指令。说起来轻描淡写,但实现起来却千难万难——很多对于人而言非常简单的事,要想通过电脑来实现,就需要无数模型、计算来印证以做出判断,但依然不可能涵盖全部。尤其是面对情况瞬息万变的道路驾驶。这种“短视”的问题也是无人驾驶发展这么多年,依旧无法真正实现民用化的根源。

  

 

无人驾驶如此,现阶段的智能驾驶亦是如此。为了解决“短视”的问题,采用更多种探测手段同时搜集道路信息的方式,在目前被广泛采用,应用上了诸如红外探测、短波雷达探测以及视频监测、超声波等探测技术。以通用在凯迪拉克ATS-L、XTS等车型上使用的ESS强化安全策略II为例,通过红外探测、短波雷达以及视频监测,不仅可以实现ACC主动巡航功能,也可以实现低速自动刹车、碰撞预警及缓解等功能。这些新的主动安全技术都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然而世事并无绝对,在这其中,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即各种探测仪器再先进,很多情况也是靠传感器无法获知并及时处理的。例如十字路口遇到闯红灯的车辆。有经验的驾驶者此时会通过适当减速、眼观六路来规避危险,但以现有的无人驾驶技术就很难应对——传感器无法提前获知,获知后很难及时判断并采取措施,从而很容易引发事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尤其是在中国道路上,例如胡乱并线、出入主路不让正常行驶车辆、转弯不让直行等等,这些让传感器无法提前探知的情况会让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无所适从。

 

实际上,以通用为代表的品牌,在新的主动安全技术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尝试,诸如前方行人侦测及主动刹车技术,可以针对一些突发状况,甚至可以侦测到前方迅速靠近的行人,主动采取紧急制动的避险措施,在一定程度缓解了行驶中遇到的突发状况(这些不断发展的主动安全技术,是“无碰撞未来”的基础)。但即便如此,同无人驾驶技术遇到的难题相同,仅靠传感器采集信息仍难以完全应对多变的交通状况。
  

那么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吗?
  

 

V2V本身是一项以提升安全性为初衷的信息交互技术  

前面我们说过无人驾驶的“短视”问题,其实在驾驶员驾驶时,何尝不是?回想一下:交叉路口的盲区、并线时的盲区、弯道超车时对向车道的盲区、雾天驾驶时的盲区、“前方的前方”车辆紧急制动被前方车辆遮挡带来的盲区等等。数据证明,大量的事故、尤其是恶性事故,都是因为这些盲区引发的。虽然这里面有驾驶者自身的问题,但事故比例的现实存在也实打实地影响到了驾乘者的安全。因此如何从技术上提升整个体系的安全性,有时候比提倡安全驾驶更重要。
  

目前,V2V在美国已得到非常高度的重视,NHTSA(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甚至就此做过名为《V2V技术应用已准备就绪》的调研报告。按照NHTSA的报告,如果V2V在全美普及,可以每年阻止2.5-59.2万起事故,挽救49-1083条生命。
  

那么V2V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通过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车间互联,让每一辆车都可以第一时间获知附近(包括各种“盲区”内)车辆的状况,以利于驾驶者提前做出反应,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这种无线通讯技术类似于WIFI,但又比一般的WIFI覆盖范围广。它不需要基站和卫星,而是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发射和接受实现互联。以单个车辆来看,其覆盖范围能达到300米。但如果每辆车都装载V2V以实现网络化的话,覆盖范围可扩充至1.6公里。
  

1.6公里范围内无盲区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你在横过路口时,横向车道一公里以外有人打算闯红灯都能提前知晓,超越大卡车时对面1.6公里以外的弯道上有车也能及早发现,大雾天更是用不担心视野问题,夜间被对面车辆的大灯晃晕了也不必怕……

 

 

V2V对于智能驾驶的意义,在于“开阔视野”  

以上的两个小节看起来一个说智能驾驶一个说V2V,但如果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得益彰。V2V的设计初衷的确不是为了智能驾驶而来,但这种数据交流,其实对于智能驾驶的意义更大。
  

早期的V2V,只能起到提醒作用。即在相应方向存在安全隐患时,V2V系统能以各种方式警示驾驶者注意。然而这些信息就如同并线辅助一样,可能比较频繁、琐碎,“人脑”往往会“应付不来”,并由此忽略其中的关键信息点。这种技术如果与智能驾驶结合起来就不一样了。电脑是永远不会觉得信息多、信息烦的。相反,集中处理更多的信息,并进行综合计算以做出最佳判断,恰恰是电脑的强项。当电脑将方圆1.6公里以内的车辆状况全部了如指掌,并通过计算处理得出最佳驾驶方式时,其效果很可能会超过金牌驾驶员——无论是道路的选择、状况的预处理、车速的选择等等,都可以做到更加的“快”、“准”、“狠”。
  

当然,V2V除了电脑处理信息,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信息的高速传输。随着4GLTE通讯网络在国内的普及,4GLTE是否会成为未来V2V技术的关键之门?这个问题留在下篇文章讨论。
  

说起来天花乱坠,这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有多远呢?以通用研发情况来看,它比想象的要近。通用在十年前就开始提出V2V的概念,看中的就是车辆互联之间对于安全性的价值。不久前,通用开放了它的米尔福德试车场主动安全测试中心。从这个试验场的规模(52英亩、1400万美元),以及投入和测试的项目,我们也可以看出通用对于主动安全科技的重视。而这个试验场,一个很重要的测试项目就是V2V。
  

按照通用之前给出的信息,它将在2017款CTS车型上率先采用V2V技术(在此之前,上海通用将会把已经成熟的各项主动安全驾驶技术率先引入国内),并基于此实现半自动驾驶。别看到“半自动”三个字就撇嘴,这可是真正的、法规允许的量产车,这谷歌仍处在测试阶段的无人驾驶并不是一个概念。这意味着基于V2V,车辆之间能够相互“通话”,并交换包括速度、位置和行驶状态等数据信息,与现有的雷达、摄像头等安全组件形成互补。新型智能驾驶就此将突破法规的限制,切切实实地来到我们身边。

关键字:智能驾驶  无人驾驶  V2V  短视频  NHTSA 引用地址:搞什么智能驾驶,你看清自己的短板了吗

上一篇:福特自动驾驶为中国造:反转座椅就可以打麻将了
下一篇:新增自动驾驶功能,特斯拉:就是要做No.1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55

汽车电子玩家,分头围剿智能驾驶
2023年 汽车电子 市场或将面临宏观消费需求下行、创新范式收敛等挑战,但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四化变革仍在持续深化,全新的产业趋势下,业务合作与下游订单均处于高景气期。 站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崭新发展节点上,芯师爷联合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主办、安芯易赞助的2023汽车电子嘉年华共设置四大主题圆桌Talk,汇聚了众多领先企业、行业领军人物及技术专家,聚焦汽车智能化变革下涌动的创新热潮,解构汽车产业价值链发展新范式,打造面向未来的“汽车电子生态圈”。 未来智驾时代,谁来定义汽车? 汽车电子嘉年华圆桌Talk ① 7月11日,汽车电子嘉年华圆桌Talk上午场以“未来智驾时代,谁来定义汽车?”为主题,由深圳市九天睿芯科技
[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玩家,分头围剿<font color='red'>智能驾驶</font>
电动无人驾驶汽车大赛,场面一度异常尴尬
电动 无人驾驶 汽车竞赛Roborace上周六举行了第一场比赛,有两辆DevBot无人驾驶电动赛车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ePrix Formula E赛道上展开比拼。   此次比赛的“胜利者”最高时速达到115英里(约合185公里)。不幸的是,失败的一方因为事故而中途退赛。   虽然这号称是首场“无人驾驶汽车竞赛”,但主要还是一场测试,而DevBot电动赛车也没有最终定型。尽管这两辆车都设有驾驶舱,但比赛过程中都没有驾驶员参与。虽然这款汽车之前也曾在赛道上单独测试,但这却是两辆赛车同时在同一条赛道上测试。     发生事故的车辆似乎在其中一个弯道中因为速度过快而撞上护栏,但与常规赛车比赛不同的是,不必因此担心驾驶员的安全问题。  
[嵌入式]
驭势科技——破局智能驾驶商业化
2008年,金融危机乌云压城,汽车产业岌岌可危。 比尔·盖茨在计算机经销商博览会上揶揄汽车产业界:如果通用汽车像计算机产业那样激流勇进,我们将开着25美元的汽车,一加仑跑1000公里。 通用汽车虽深陷危机,仍不忘反唇相讥:如果汽车像计算机那样装Windows的话,一天可能莫名其妙崩溃两次,死机以后重启还不行,必须得重装,安全气囊弹出来前有个对话框,让你选“你确定吗?”。 在这场著名的嘴仗中,双方可能不曾想到,十年之后,汽车产业的“激流勇进”远超想象。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智能驾驶成为“最会颠覆已有世界的技术”,吸引无数英雄竞入战场:Google新成立的Waymo联手传统汽车厂商克莱斯勒、本田,特斯拉通过智能驾驶系统Autopi
[机器人]
智能驾驶如何成就商用车第二增长曲线?
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智驾科技MAXIEYE)是智能驾驶和智慧出行领域的全栈创新及系统方案服务商,同时服务乘用车与商用车市场,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全工况、多场景、跨平台的辅助驾驶(ADAS)和自动驾驶(ADS)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 智驾科技MAXIEYE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杨腾飞以《智能驾驶+模式创新,如何成就商用车二次增长曲线?》为主题展开演讲,以下是演讲内容整理: 智驾科技MAXIEYE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杨腾飞 商用车行业痛点催生智能货运生态圈 MAXIEYE是一家面向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提供L0到L2++产品的全栈创新及系统方案服务商。为什么同时面向乘用车与商用车市场?主要是因为商用车主要偏场景应用,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智能驾驶</font>如何成就商用车第二增长曲线?
CES 2020上的融合实境趋势:深切感知物联中的“R技术”魔法
果早知道,CES 2020 会是今年四月之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场全球科技展会,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每种新玩意儿都好好咂摸个遍。 作为(可能是)上半年仅存的硕果,CES 2020 不出预料,将成为本年度的科技潮流风向标。 在展会上,AR/VR/XR 等“R 技术”就格外吸引眼球,从智能驾驶、工业制造、消费游戏等领域,都见到了相关应用的一席之地。 比如本田(Honda)、Jeep 和奥迪(Audi)等参展商不约而同地采用了 VR 来模拟驾驶情境。 而与数年前的虚火不同,“R 技术”不仅代表了本年度的科技趋势,也成为未来十年中,人们对科技的想象代名词。 在爱立信消费者行为及产业研究室(Consumer & Indu
[嵌入式]
CES 2020上的融合实境趋势:深切感知物联中的“R技术”魔法
通用汽车计划2016年推无人驾驶汽车
据美国科技网站CNET 报道,通用汽车(GM)旗下的豪华车品牌凯迪拉克(Cadillac)将于2016年推出无人驾车汽车,该汽车将配备“Super Cruise”技术和车对车(V2V)通信技术,实现在一定条件下的自动驾驶。 通用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在7日于底特律举行的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ITS)上表示,“Super Cruise”半自动驾驶技术能够使汽车在面对车辆拥堵或者长途驾驶时自动控制汽车的转向和车速。此项技术首次面世是在2012年,预计将于2016年在高档凯迪拉克2017年模型车上首次实现。 博拉还表示,利用此项技术,发生交通拥堵时,驾驶员可以让自动驾驶系统接管汽车,解放双手和双脚,顺利通过
[嵌入式]
智能驾驶芯片,软硬兼施,商业化进程有序推进
智能座舱硬件升级,“智能化+集中化”架构重新定义软硬件形态 人车交互式体验核心,多屏融合智能驾驶舱代表未来。 传统汽车驾驶仓的生态系统以碎片化为主,分布式电子控制单元之间信息无法有效交互,导致人与车之间存在交互障碍。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电子控制单元整合是汽车电子设计的发展趋势,多屏融合的智能座舱将集成中控大屏+液晶仪表盘+抬头显示器(HUD)+流动后视镜,并搭载高级辅助驾驶(ADAS)、无人驾驶技术和人工智能AI等新时代科技,带来更为智能化和安全化的交互体验。 智能座舱全产业链分为三大环节:1)Tier0.5级供应商也可称为产业的下游,主要以各大车企和传统Tier1供应商构成,如德赛西威、均胜电子、伟世
[嵌入式]
<font color='red'>智能驾驶</font>芯片,软硬兼施,商业化进程有序推进
Waymo CEO:造辆无人驾驶汽车堪比造火箭
去年是Waymo开发无人驾驶汽车11年中最重要的一年。 这家Google的姊妹公司筹集了32亿美元,与数家合作伙伴签署了交易,并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推出了全球首个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即便如此,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广泛推广仍然缓慢,交错且昂贵。 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这真是非同寻常。” “我会说,这比发射火箭并将其送入地球轨道要面临的挑战更大……因为必须一遍又一遍安全地完成它。” 仅仅几年,他们所拥有的乐观情绪就都消失了。 Waymo在2018年3月曾充满信心地预测,,“将在两年内生产多达20,000辆”电动Jaguars,并将为Waymo无人驾驶服务的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