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价一个电池包?

发布者:hylh2008最新更新时间:2018-07-0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电池  电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是一位电池工程师的一个问题,如何定价一个电池包?

     

今天就和一个总工较了半天劲呢,探讨的问题是,在同一个要求的情况下,三个不同的方案,哪个方案值钱,值多少钱?电量是定了的,按电量度量的价钱来算的,那是否设计的水平 标准可以降低和升高。

总工认为:电池包设计 是有好坏之分的,分有一个三六九等 ,可是我们主机厂买电池的时候 就按的电量来计算的,功能却不能少。电池包设计是有好坏之分的,分有一个三六九等 ,可是我们主机厂买电池的时候 就按的电量来计算的,功能却不能少。

 

工程师个人观点是要考虑电池包在车上的使用价值,但是明显这是狭义的,但是明显这是狭义的,但是高低总会有个总合得分,不止是车上的价值,退役后,还有价值的。在车上当了兵,退役了,性能不行了,肯定不能给我赚太多钱了;退役后,性能好与不好,在起初又都是一样的价钱都招进车用部队的啊,作为车企又是如何知道,哪个刚上部队的新电池包 能用多久呢。

     

我觉得这个事情涉及到我们的核心议题了,我们筛选、整理和评估电池,到底最后的价值体现在哪里?现在不是大家都只谈电池的价格来抵充

 

 

 

一个是我们做的工程设计规范和实现的价值在哪里?核心的问题是,降价的冲动和诉求,与电池电芯和电池系统的差异化如何同步呢?

 

 

一个是我们做的验证和整车评估,在电芯的迭代和变化中,能守住哪些东西?

 

 

以上的问题,确实是这样的,特别是整车的项目营利性需要通过成本的下降来对冲补贴的退出

 

 

 

瑞银的这份报告,给我们的带来的思考是很多的。

 

 

如何做好一个电池?如何给一个电池定价?如何对你工作的价值定价?我觉得真的需要仔细思索一下这个事情,现阶段你做好做坏,所有的工作量是需要完成的,但是价格不随你的工作增加附加值。因为基础的电池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的付出,不同品牌是存在相似性的。采购和消费者只认知多少度电,而不考虑其他的特性。我们自己得评估这个事情,如何全方位给自己的工作确定价值

 


关键字:电池  电芯 引用地址:如何定价一个电池包?

上一篇:马斯克:永远在路上奔跑的冒险家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后补贴时代,哪家欢喜哪家愁?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04

首辆液流电池汽车有望在美国销售
  nanoFlowcell是一家总部位于伦敦的欧洲公司,专注于液流电池技术。液流电池是一个有趣的概念。与锂电池或燃料电池不同的是,它们将电力储存在由膜隔开的两个液体腔中。它们在低成本、环境友好型能源储存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因为其基本材料既便宜又丰富。要增加容量,只需要使水箱变大。   虽然这使得液流电池成为储能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在建筑物的地下室还是作为电网规模装置的一部分——但它们的尺寸和重量使它们在车辆中使用成为一个挑战。但这并没有阻止nanoFlowce
[新能源]
动力电池的无钴化思考
最近“动力电池伤金动钴”话题甚嚣尘上,让这个曾经灵光乍现的元素褪色颇多,更有甚者,明明是三个元素的“电影钴”却不配有姓名了,其罪罄竹难书,其名百般唾弃,不得不让人感慨所有命运的馈赠,其实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钴元素出场自带价格原罪: 正极材料成本占据电芯成本的大部头,而钴元素在目前三元材料的组分中价格最高且波动最大。 目前已知的钴探明储量为690万吨,是稀缺资源。按照EV30模型(不一定准确)预计,现有的三元路线甚至存在一定的原料供应风险。 目前,国内的钴矿过于依赖非洲进口;在短期内,钴供应链的快速扩大面临着巨大挑战。 这里暂且不提现在不断成熟的电池回收处理工艺(湿法以及火法提钴),单就论这种
[汽车电子]
动力<font color='red'>电池</font>的无钴化思考
电池和充电器认识误区
1.认识记忆效应    电池记忆效应是指电池的可逆失效,即电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复的性能.记忆效应是指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循环后,自动保持这一特定的倾向.这个最早定义在镍镉电池,镍镉的袋式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烧结式电池有记忆效应.而现在的镍金属氢(俗称镍氢)电池不受这个记忆效应定义的约束.    因为现代镍镉电池工艺的改进,上述的记忆效应已经大幅度的降低,而另外一种现象替换了这个定义,就是镍基电池的"晶格化",通常情况,镍镉电池受这两种效应的综合影响,而镍氢电池则只受"晶格化"记忆效应的影响,而且影响较镍镉电池的为小.    在实际应用中,消除记忆效应的方法有严格的规范和一个操作流程.操作不当会适得其反.    对于镍镉电池,正常
[电源管理]
如何看待燃料电池在未来五年的发展?
在经历了多年的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后,燃料电池在2019年越来越火热。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燃料电池也是从很早开始起步,经历了萌芽、早期阶段、规划阶段和热度提升阶段。其中,燃料电池和与之配套的氢能源产业的状态还是需要我们了解的: 1. 燃料电池目前是政府的政策为导向、处在资源投入期的状态:目前的政府政策,主要是通过路线图和展望的性质影响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前端研发,根据自身的情况出发,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了燃料电池产量、燃料电池汽车规划、加氢站建设数量等具体目标。 2. 工程技术和产业化问题:燃料电池技术特性在峰值效率、系统能量密度、低温启动等性能已经与商业化应用很接近了,中国需要
[汽车电子]
如何看待燃料<font color='red'>电池</font>在未来五年的发展?
车企如何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定性?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目前车企的动力电池及BMS系统大多靠外部采购,如此一来,车企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其核心是如何对不同供应商来源的电池相关产品进行一致性管理,包括硬件的合并和模块化以及软件算法和数据分析等。这种管理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动力性,也就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性能,同时,对汽车的售后维护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从多供应商产品管理角度来探讨车企对动力电池系统的管理问题,尤其是在整个车辆完整的生命周期里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行审视。 第一部分 两类车企的电池供应案例 我们还是拿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来看这个事情,国外选通用、国内选北汽。 1)通用汽车 通用汽
[汽车电子]
万向一二三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6月24日,先进锂离子电池和系统开发制造商万向一二三和先进材料公司Ionic Materials今天正式对外宣布,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通过联合开发协议,万向一二三和Ionic Materials公司开发了行业第一种创新性方法来制造全固态电池。这将加速该技术的商业化。通过将Ionic Materials公司先进的导电离子聚合物与A123的新一代三元 /石墨锂离子化学相结合,万向一二三和Ionic Materials 公司共同开发出一款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且不使用易燃液体电解质的电池。通过不使用诸如金属锂等特殊电极,具有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将更快推出市场。 该项创新成果使得批量生产制造全尺寸的全固
[汽车电子]
万向一二三全固态<font color='red'>电池</font>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电池问世
“有人认为电池的化学体系已很难创新,只能在物理结构上做些改进。但我们认为,电化学的世界,就像能量魔方,未知远远大于已知。”这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上的感言。 7月29日15:30分,宁德时代宣传已久的钠离子电池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在短短10分钟的线上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向业界展示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在材料体系、电池性能以及结构设计上的多项技术创新。特别是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60Wh/kg和创新的锂钠混搭电池包,让一度被局限于储能市场的钠离子电池技术,有了更多可应用的场景和空间。 能量密度达160Wh/kg,AB电池系统补短板 大家知道,钠离子电池并非全新技术,其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
[嵌入式]
宁德时代:第一代钠<font color='red'>电池</font>问世
固态电池真造出来了?智己电池与宁德麒麟电池有何不同
2024年除了新能源车神仙打架一样的价格战引人注目外,电池技术的更新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其中,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开始大规模装备在新车上。但是上汽集团在固态电池上放出的“大招”则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1. 智己L6 ( 参数 | 询价 ) 纯电里程破千,固态电池是真是假 智己在各路新能源品牌中知名度并不算高。但是即将在4月8日发售的智己L6却在业内掀起了一波热烈的讨论。 只因这款车型搭载了号称可以“纯电续航破千”的“固态电池”。但此言一出,很多媒体乃至车企都抨击智己在玩文字游戏。 而当智己官方账号在面对网友在某平台的质疑时,也说出了:“白马是不是马呢”这样模棱两可的话。 那么智己的“固态电池
[汽车电子]
固态<font color='red'>电池</font>真造出来了?智己<font color='red'>电池</font>与宁德麒麟<font color='red'>电池</font>有何不同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