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理财,真的靠谱吗?

发布者:pcwg最新更新时间:2018-10-10 来源: eefocus关键字:AI技术  智能投顾  基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有什么事是比赚钱更爽的吗?那当然是什么也不做就赚钱。

 

小的时候,还曾经想当科学家的我们可能想过这样一幕:发明个机器人,让他去想办法赚钱,我们自己只管花钱就对了。

 

而当AI技术到来之后,很多人惊奇地发现,这个没出息的梦想居然真的有可能要实现。

 

是不是还有点小激动?

 

AI理财、机器人理财、智能投资顾问,无论叫什么名字,以AI技术带来的财富管理服务,正在影响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从2016年底,无论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是各大银行的理财服务,都已经出现了AI的烙印。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AI,是不是意味着投资经理和理财产品销售这样的岗位,即将失去存在价值?或者目光放远一点,是不是AI可以帮每个人赚大钱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哈哈哈哈至少后一个问题是你想多了。

 

至于前一个嘛,让我们从中国市场的AI与金融邂逅开始聊起。

 

神州遍地有智投

李开复有个被广泛引用的观点,他认为“金融是AI最好的落脚点,因为金融行业的数据积累、流转以及储存和更新,都比其他行业更能够满足达到让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算法的大数据需求”。

 

这个逻辑在技术上是成立的,相比于很多fintech产品,讲半天却搞不懂自己到底是怎么tech的,以AI算法+大数据完成财富匹配,在各种层面都看起来更加合理。

 

面对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庞大的理财需求,加上AI本身的风口属性,AI作为新的金融市场驱动力,在这两年就变得格外突出了起来。

 

2016年,先是广发等券商推出了智能投顾服务;随后招商银行成为了第一家推出智能投顾产品的银行机构。紧接着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平台开始进入。

 

直到今天,各大券商、银行、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与在线支付平台,基本都布局了自己的AI产品与业务部门,或者在各种产品中加入了AI的身影。

 

霎时间华夏处处风雷涌,神州遍地有智投,那可真不是盖的。

 

为什么这个产业端口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其实也不仅是风口效应使然。

 

首先,AI+理财确实有技术上的合理性和解决能力。

 

理财产品的选择和决策,在今天绝大部分工作是归纳各种经济数据、市场表现数据,然后分析运行模型,最终决定如何买进卖出的方案。如上所述,这些基本是数据轨迹工作,而且金融产业有足够的数据积累,交给AI来做理性可观分析是有理有据的。

 

而且在金融数据爆炸的今天,无论是客户还是理财经理,都是无法看完和理解全部数据的。所谓多知者多得,金融就是拼消息的,让AI昼夜不停处理数据似乎是让投资者更有优势的一件事。

 

于是,能够自圆其价值的算法理财就一步步随着AI火了起来。

 

其次,纵观世界市场趋势,智能投顾也是当之无愧的主流。

 

智能投顾的鼻祖,是在2010年成立的Wealthfront。到今年年初,Wealthfront已经管理了100亿美元,成为金融界当之无愧的重要势力。随着智能投顾在国际市场中占比越来越多,技术更加成熟,中国企业当然也紧跟趋势。

 

 

再者,智能投顾是一个非常能够发挥中国互联网产业平台化优势的技术。基于支付平台的海量数据,再匹配五花八门的基金与理财产品。这个逻辑可以让中国互联网数据化的高渗透度得到最大发挥。当投资产品成为内容,AI成为千人千面的驱动引擎,金融平台就可以开始觊觎微信这样的超级平台地位。想象力充沛到爆炸。

 

种种期望相加,再接着AI的风头与互联网金融普遍转型的新需求,智能投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火速发展。去年7月,易观发布的《人工智能理财市场专题分析》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理财规模将达到5.22万亿元。按照这个轨迹发展,智能投顾绝对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周期。

 

于是乎,那些“不自量力”到与AI抢饭吃的人类投资经理岂不是很危险?

 

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

2018年,是AI金融依旧充满希望的一年,各种好消息接踵而至。但对智能投顾来说好像并非如此。

 

首先,最关键的是大家发现,这东西好像收益率没有那么神啊。

 

根据金融界基金的《中国智能投顾行业2018年月报》显示,国内智能投顾产品月度收益率普遍无法达到4%。4到6月受大环境影响更是普遍呈负数。当然相比A股智能投顾产品还是展现出优势了,但是毕竟不能这么比对不对……

 

收益率普遍放缓,让智能投顾这几个月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产业合作、融资事件与新产品依旧在增长,但舆论已经开始将智能投顾与“皇帝的新衣”联系到一起。

 

其实从根本来说,中国的智能投顾产业问题在于,这一产业缺乏欧美市场的最直接优势:普惠性。

 

在欧美市场,理财经理的雇佣费率与投资起点是非常高的,动辄百万美金起做。于是自动化的智能投顾产品,可以用低成本、低门槛、低费用的优势吸引大量中产理财客户。但在中国,理财经理的本质工作还是偏于基金销售,也不从C端客户这里拿多少佣金,那么AI系统的核心优势显然就被摊薄了。

 

而且在中国的投资市场中,资产产品的形态与产品数量并不太多,AI帮你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心仪的那只基金,在中国基本上并不成立。人与AI的投资顾问角色,本质上也就没有太大区别了。

 

还有一个智能投顾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是难以掩盖的隐患,那就是AI的黑箱性。由于很多深度学习算法,无法解释做出选择的逻辑与过程。类似模型应用于理财匹配中,就变成了AI给了你建议,但用户不知道AI是如何分析、如何思考的——当然也不知道到底是AI在思考还是人类替它在思考。

 

这一点加上并不够神奇的收益率,就会让用户开始思考AI应用的必要性是否成立,甚至会怀疑,是不是黑箱中只有两个销售人员随便一推荐?根本没有AI碰过我的数据和需求——毕竟这在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使被揭穿也可以叫“人机耦合”嘛。

 

这引申出另一个问题:智能投顾雨后春笋般疯长,也吸引了大批没有AI技术的“AI理财平台”,尤其是P2P不断收紧,互联网金融日子愈发难过的时间里,打着AI的旗号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些互金平台的“避风港”。

 

但新瓶装的还是旧酒,更何况有些平台可能瓶也没换,只是换了个商标贴纸而已。这让AI投顾出现了很多“伪装者”和“擦边球爱好者”。

 

即使是比较出名的智能投顾平台,也在发展过程中接连陷入麻烦,比如2017年,理财魔方、拿铁理财等平台,都因涉嫌违规被监管机构点名。那么五花八门的AI理财、智能投顾有是什么样子呢?恐怕看客和买家都不得而知。

 

美好的愿景,极速发展的产业,以及略微有些打脸的现实,这三者叠加在一起,组成了今天很复杂的智能投顾产业。那么最终的问题来了:这种情况下,理财经理们需要担心饭碗不保的问题吗?

 

基金经理们,有必要担心失业吗?

 

答案是基本上不用。

 

这不仅仅是因为智能投顾产业发展中的种种实际问题,让我们难以看到人类员工短期被取代的可能。同时也是因为理财与投资本质上不仅仅是个数据游戏,对突发消息的判断、对不规则市场运动的预测,这都构成了投资理财工作的基本面。

 

今天很多实验已经证明了,目前的AI技术是难以适应股市这个复杂世界的。尤其AI难以具备对风险的有效判断,也缺少灵活处置问题的机制,这都让投资理财从业者从根本上获得了岗位存在合理性。

 

而且从产业运营的角度,今天的AI理财产品受众,与传统理财产品市场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差异化:选择智能投顾的,更多是依赖自动化运行、很少有时间进行复杂理财操作的年轻消费者。这类消费者中很多来自传统理财市场之外,由于智能投顾的快捷方便,他们加入了这个市场圈层当中。

 

而大平台加小个人的风格,是更适应于这些消费者的。很多智能投顾平台中成长起来的投顾专家、在线咨询师,都可以说是基于智能投顾产业获得了新的行业增长机遇。这样来看,智能投顾的出现还很有可能增加一部分行业内的人工岗位。

 

整体层面来看,积极与AI技术相结合,个体打造完善的用户服务能力,把AI变成业务工具,更符合今天的金融投资产业对从业者需求。

 

还是那句话,让你自己的工作复杂起来,AI绝对是一时半会撵不上的。

 

后记

脑极体策划了这样一个系列:哪些工作是AI不容易替代的。

 

当然,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不想仅仅下一个主观判断,说哪些工作很保险,而是希望从劳动力替代的角度,跟大家一起去透视每一个行业在融合AI时的真正现状,看看到底是哪些机制可以让我们保留自己的工作,甚至用AI让工作更美好。

 

总的来说,在今天这个节点上,假如我们迟迟不愿意承认AI确实能够代替人类工作,那就有点鸵鸟主义的意思了。

 

就像蒸汽机的应用、石油工业的成熟一样,AI必然造成大面积的劳动岗位迁移。这个迁移已经可以在各行各业看到端倪,假如我们今天一味强调AI不会造成岗位破坏,只会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那显然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观点。

 

但也要知道,AI并不是万能的。就像我们在系列中讨论的那样,很多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承载着大量的复杂情况判断、与人的沟通,这些都是今天AI技术真实的盲区。这些价值的存在,都克制着AI对人类岗位的取代效率。

 

另一个有利情况,是要承认今天在绝大多数产业来说,AI更像是新的工具与助手,并且本身也在多种角度制造新的工作机遇。就像很多我们担心的破坏性技术一样,AI也很有可能在无声无息间完成产业转移,从而让更多人享有更优质高效的工作体验。

 

最后说点直接的:真正将危险性暴露在AI面前,很可能快速被取代的,是那些重复性高、低智力密集、与文本和数据打交道为主的工作。如果你真的在从事这样的工作,不妨思考一下如何调整职业技能,创造更多附加价值。

 

好了,长假结束,让我们开始期待下一个长假来临吧。就像面对AI时一样,未来总归是值得期待的。


关键字:AI技术  智能投顾  基金 引用地址:AI理财,真的靠谱吗?

上一篇:配备Stratix 10 FPGA,英特尔加速卡实现视频转码和流分析
下一篇:回顾腾讯三次架构调整,六年一次应验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19

AI智慧供暖,在生活中实现ICT技术的价值
几年前网上就有个段子,说北方的冬天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冬天是魔法攻击;北方人靠设备过冬,南方人靠肉体硬抗。 作为一枚标准的黑龙江人,这个说法还是颇有道理的。到了南方之后,我会日常发现我是最怕冷的那一个。因为我们有过冬的真正神器:暖气,以及一年中有半年都是采暖期。 很多山海关以南的南方朋友(对,这就是我们东北人定义的南方)非常羡慕我们的“冬日装甲”。但其实,在我的真实记忆里,众多东北人冬天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暖气。 老旧小区日常出现的采暖不给力;某户人家忘给暖气放气,导致整栋楼采暖水压不足;甚至很多时候,暖气过热无法调节都是个问题。可能有朋友觉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如果感受过暖气贼热,开窗降温寒流奔涌,老人孩子马上感
[嵌入式]
<font color='red'>AI</font>智慧供暖,在生活中实现ICT<font color='red'>技术</font>的价值
脚踏实地的AI黎明:我们将会在CES上看到的智能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驱动的设备和服务一直是全球技术展会上最受欢迎和有趣的项目。2018年除此之外还在市场上有了明显的新趋势。首先,主流消费产品越来越多地集成人工智能,而不仅仅是那些高端和高级产品。第二,很多产品将人工智能内置到前端设备中,而不是依赖于云端。这些趋势正在改善智能应用程序的易可访问性、隐私和效率,使它们被更广泛地采用。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技术贸易展就在眼前,来看看今年将会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创新和有趣的产品以及驱动它们的最新技术。 3D视觉的力量:从陪伴机器人到解构的单反相机 Buddy是一个家庭助理机器人,可以在家中导航移动,它获得了CES最佳创新奖(机器人和无人机类别)。这个机器人配备了3D视觉和多个传感器,
[手机便携]
基金获益5.5亿,雅克科技24.7亿收购科美特和江苏先科股权
集微网消息,6月13日晚间,雅克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沈琦、沈馥、赖明贵、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灏坤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农银二号无锡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农银国际投资(苏州)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科美特合计90%的股权,以及江苏华泰瑞联并购基金(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毓朗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曼睩九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农银国际投资(苏州)有限公司、农银无锡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夷飏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普通合伙)、苏州新区创新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苏先科合计84.8250%的股权。 本次交易中,雅克
[手机便携]
美国芯片测试公司要求禁止中国基金收购Xcerra
在自主芯片上,中国公司一直在努力,除了加强研发外,去收购一些现成的公司也是一种办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已经超出了钱的范畴。 今年4月份,中国半导体投资基金用5.8亿美元现金,轻松收购了美国半导体公司Xcerra,这引来业界的广泛关注,当然这并不是终点,持续收购还在继续。 据美国CNET报道称,美国另外一家半导体公司COHU正在试图阻止Xcerra的收购,因为在他们看来,并不愿意把公司卖给背后的金主中国的公司,这显然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目前,COHU已经将自己的风险分析报告提交给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于这份报告和言论,Xcerra无奈的表示,他们是一家绝对纯粹的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的IP(知识产权),不会因为外来资本而放弃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中芯国际大基金合资公司芯鑫融资租赁完成增资
电子网消息,中芯国际公布,公司今日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及其独家经办人华芯投资,以及13名其他独立第三方同意通过经修订合营协议,同意向合资公 司立芯鑫融资租赁注资由6亿元增加至8亿元,其于合资公司的股权则会由约10.56%下降至约7.44%。 2017年7月20日,订约方已同意通过修订前合营协议,将合资公司的注册股本由人民币56.8亿元增加至约人民币106.5亿元,其中公司将向合资公司的出资额由人民币6亿元增加至人民币8亿元,而其于合资公司的股权则会由约10.56%下降至约7.44%。 公告显示,合资公司主要从事对集成电路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财务支持、推动中国的领先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的生产线建设及升级、同时应对集成电话设计业及其支持公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东芝闪存竞购现优势财团:美私募机构KKR联合日本政府基金
日本东芝旗下的闪存芯片业务,引发了全球科技行业和资本公司的垂涎,各方展开了一轮竞购大战。而据外媒最新消息,美国知名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将和日本政府支持的基金合作,收购东芝闪存业务。 日本权威财经媒体日经新闻披露了这一消息。据悉,KKR将和日本官民合作性质的“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合作收购,这一收购方将在竞购中处于优势地位。 据悉,东芝闪存业务的长期伙伴美国西部数据公司,以及日本政府背景的日本开发银行也会加入上述竞购体。该竞购体将会参加五月份的第二轮报价。 据报道,六月底之前,东芝将会举行股东大会,东芝希望在此之前正式决定闪存业务的转让对象。 在第一轮竞购中,共有大约十家公司参加。据悉,东芝已经把潜在竞购者
[半导体设计/制造]
传大基金将新成立一个3000亿半导体基金
根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熟知内情人士说法,短期内大陆主管部门将会宣布成立一个3000亿的新基金,用于发展半导体产业,加快缩短与美国的技术差距。不过,分析人士担忧,大陆此时成立该基金,可能会更坐实美国对大陆「政府高度介入」的指控,恐进一步激化中美贸易摩擦的紧张关系。 事实上,早在2014年,大陆就已经由官方筹资1390亿元成立了「中国集成电路投资基金」(俗称「大基金」),主要目的就是用于发展半导体产业。 上述的3000亿元新基金,也将会由「大基金」负责筹募,包括大陆央企和地方政府、以及高科技业界都将是出资者。 不过,该名消息人士称,目前新基金有关筹资额度、营运细节等都还未定案,未来还有修正的可能。 不过,《华尔街日报》也引述消息人士的
[半导体设计/制造]
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电视技术系统在长虹浮出水面
“听声识我,开口即播”的长虹 CHiQ电视 Q5K品鉴会在成都 321文化产业园区举行。作为全球首款声纹识别人工智能电视, Q5K的正式面市,将人工智能电视带入 3.0时代,它能够识别家庭里每位成员的声音,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专属个性推荐。 同时,在品鉴会现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电视技术系统浮出水面,该系统使电视进一步实现强交互、可成长、可思考、可广泛协同其他智能设备,为用户提供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便捷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 声纹识别 让人工智能电视更懂你 “猜猜我是谁”,当你被人蒙住双眼,身后熟悉的声音是你做出何种回应的判断依据,在家庭中,孩子和妈妈都说出“我要看电视”这一指令时,聪明的爸爸能够理解孩子是想看动画片
[家用电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