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并联逆变电源通信监控系统研究

发布者:ByteChaser最新更新时间:2016-05-09 来源: eefocus关键字:CAN总线  并联逆变电源  通信监控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逆变电源的模块化并联运行可大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打破逆变电源在功率等级上的限制,用户可根据需要组合系统的功率,同时便于实现冗余设计,因而具有高可靠性和易于大功率化的优点。并联逆变电源通信监控技术的研究是交流电源系统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向分布式供电乃至智能电源系统供电模式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1]。本文介绍一种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并联逆变电源通信监控系统。系统充分利用TI公司TMS320LF2407A DSP芯片的内部资源,通过CAN总线从各并联模块获取并解析现场控制数据,响应现场强实时性操作,实现对模块工作的调度监控,具有结构简洁、扩容方便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1 系统组成

  1.1 系统网络结构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系统由监控主机、并联电源模块和CAN总线构成。逆变电源模块主要由PWM逆变器、DSP控制器、信号采样和负载均流以及通信控制等部分构成,选用TMS320LF2407A(DSP)作为控制核心。DSP根据反馈电压、电流值与设定值差控制输出PWM脉冲,驱动逆变桥功率开关,输出频率、幅值、相位可调的正弦电压。由LF2407A内嵌CAN控制器接收来自CAN总线的命令实现对并联逆变电源模块的控制。

  

 

  此种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多个网络通信节点共用一条传输线,不仅信道利用率较高,而且连接简单,成本低,系统可靠性高。信息传输采用CAN通信协议,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在控制器和传输介质之间加接光电隔离等措施。

  1.2 系统主要硬件

  硬件模块电路如图2所示。因LF2407A芯片本身含有内嵌式CAN控制器,所以硬件设计较为简单,只需加一个收发器SN65HVD232D就可实现此节点与总线的接口。

  

 

  SN65HVD232D是TI公司的CAN协议控制器和物理总线的接口芯片,符合ISO11898标准。它对总线提供差动发送能力,而对CAN控制器提供差动接收能力。终端加接120Ω匹配电阻,以保证数据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及可靠性。

  2 软件设计

 

  2.1 波特率设置的编程

  CAN总线的传输速率与2个节点间的最大距离有关,表1给出了CAN总线系统任意二节点间最大距离与位速率的关系。表中还同时给出LF2407A的位定时器配置寄存器BCR2和BCR1的数值。这些值的设定与LF2407A的主时钟频率有关。一般地可以按下面的公式计算位速率:

  波特率=ICLK/[(BRP+1)×bitTime]          (1)

  

 

  其中ICLK为DSP系统频率,BRP由位定时器配置寄存器BCR2决定。

  bitTime=(TSEG1+1)+(TSEG2+1)+1        (2)

  其中TSEG1和TSEG2由位定时器配置寄存器BCR1决定。

  2.2 帧结构设计

  按照CAN2.0规范,CAN总线上传送的报文由3~11个字节组成,其中包含3个字节的控制字节和0~8个字节的数据字节。

  一个有效的CAN数据帧由帧起始、仲裁域、控制域、数据域、校验域、应答域和帧结束组成。TMS320LF2407A的CAN控制器支持2种不同的帧格式:标准帧和扩展帧。它们主要区别在于仲裁域格式不同,标准帧仲裁域由11位标识符和远程发送请求位RTR组成;扩展帧仲裁域则由29位标示符和替代远程请求位SRR位、标志位和远程发送请求位RTR组成,如图3所示。

  

 

  标识符是作为报文的名称,在仲裁过程中首先被送到总线。在接收器的验收判断中和仲裁过程确定访问优先权时都要用到。

  远程发送请求位(RTR)用来确定是发送数据帧还是远程帧。当RTR为高电平时,CAN控制器发送远程帧;为低电平时则发送数据帧。

  数据长度码(DLC)用来确定每帧要发送的数据字节数,最多为8个字节。

  控制命令表示此帧所表示的意义,在本文中控制命令字意义如表2所示。

  

 

  2.3 程序流程设计

  主从控制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方法,本设计采用争主主从控制策略实现对并联逆变电源系统的通信监控。

  若设置邮箱3为发送非广播邮箱,邮箱2为接收非广播信息邮箱,邮箱4为发送广播的邮箱,邮箱0为接收广播的邮箱。则信息接收和发送的程序流程图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从流程图可以看出,整个通信系统主要分为一个主节点和多个子节点。其中每个子节点都会用到邮箱4,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以广播的形式向总线发送争主请求,以探测主节点是否工作正常。如果工作正常,主节点便会发送反对争主请求的响应,并且此响应也是在总线上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所以网络上每个节点都会收到争主请求和反对争主请求响应。邮箱0的功能就是接收并区分这2种信息,并判断自身的地位,决定是否利用邮箱4发送反对争主请求。邮箱2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主节点的控制信息,并且通知邮箱3发送响应的响应信息。

 

  图5较为详细地给出了信息发送流程。用DSP汇编指令编写的本系统CAN通信争主部分程序清单如下。

  LDP #DP_CAN

  SPLK #0040H,TCR ;邮箱4发送争主请求

  LDP #DP_PF2

  LAR AR7,#4H

  LDP #DP_CAN

  MAR *,AR4 ;发送次数

  LAR AR4,#0FFFFH

  W_TA5: LDP #6

  SBRK #01H

  SAR AR4,30H

  LACL 30H

  BCND W_TA7,EQ

  LDP #DP_CAN

  BIT TCR,1 ;等待发送应答

  BCND W_TA5,NTC

  SPLK #4000H,TCR

  LDP #DP_CAN

  MAR *,AR4;发送次数

  LAR AR4,#0FFFFH

  W_TA7: LDP #DP_CAN

  MAR*,AR4 ;发送次数

  LAR AR4,#0FFFFH

  W_TA6: LDP #6

  SBRK #01H

  SAR AR4,30H

  LACL 30H

  BCND W_TA9,EQ;写邮箱内容,配置参数给定

  LDP #DP_USER

  BIT CAN_FLAG1,BIT0;判断是否接到反对主节点申请的响应

  BCND W_TA6,NTC;若没有反对,则修改邮箱4的ID1、ID0,为10时表示此节点为主节点

  LDP #DP_USER

  SPLK #00H,CAN_FLAG1

  LDP #DP_CAN

  SPLK #4000H,TCR;清TA4和MIF4

  CALL LOOP11 ;邮箱3发送数据

  利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可以方便地构建分布式逆变电源局域控制网,使电源系统具有现场网络控制系统(FCS)的特征。该方法不仅继承了集散控制系统(DCS)的优点,且集数字通信、智能网络控制于一身。本文所介绍的系统不仅使逆变电源并联连接简洁,同时为各模块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通信,实现了系统参数设定、并联逆变电源模块的静态均流和模块争主等控制功能,且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参考文献

  1 谢力华,苏彦明.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2000;(3)

  2 杨寅哲,赵文华,莫宏伟.CAN总线在逆变器远程控制中的应用.应用科技,2002;7(29)

  3 吴勇,秦娟英.基于DSP的CAN总线通信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3(15)

关键字:CAN总线  并联逆变电源  通信监控系统 引用地址:基于CAN总线的并联逆变电源通信监控系统研究

上一篇:基于CAN总线的老化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
下一篇:现场总线应用于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22

基于AVR单片机CAN总线的显示板设计
简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众多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部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应用规模日益扩大。而作为电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梯召唤显示板(简称电梯外呼板)的应用也随之剧增。电梯外呼板应用于每层楼的电梯门外,供乘客及电梯维保人员使用。电梯外呼板将乘客及维保人员的需求信息通过CAN总线传达给电梯主板,电梯主板接收信息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众多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部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应用规模日益扩大。而作为电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梯召唤显示板(简称电梯外呼板)的应用也随之剧增。电梯外呼板应用于每层楼的电梯门外,供
[单片机]
基于AVR单片机<font color='red'>CAN总线</font>的显示板设计
基于分布式的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
  逆变电源的并联技术是提高逆变电源供电可靠性和扩大供电容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大容量的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是采用新型全控高频开关器件构成逆变电源模块单元,再通过多个模块并联进行扩容。这样可以提高逆变电源模块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使系统设计、安装、组合更加方便,同时增加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交流电源间的并联远比直流电源并联运行复杂,由于其正弦波输出,逆变电源的并联需要满足5项条件,即相同的电压、频率、波形、相位和相序,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环流、均分负载功率,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真正实现逆变电源并联。   目前,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方式一般分为集中控制、主从控制、分布式控制、3C控制和无互连线独立控制5种控制策略。   在现有的各种控制方
[电源管理]
基于分布式的<font color='red'>逆变电源</font><font color='red'>并联</font>控制技术
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又称为控制局域网,是一种多主方式串行通信协议,能有效地支持具有很高安全等级的分布实时控制。由于CAN总线具有造价低、通信速度快、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等突出优点,在汽车行业、机械工业、家用电器及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广泛。 温室控制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目前的温室系统中主要是靠RS-485总线来组成控制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传送到主控机中。其通信速率、节点连接数目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文提出了以CAN总线构成现场控制网络。CAN总线的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 Mbps/40 m,挂接的设备可达110个。另外信号的传输采用短帧结构,这样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的概率低。
[嵌入式]
CAN总线结构
今天在网上看到有关CAN总线的结构图示,觉得非常形象,故收藏之。目前我们困在布线阶段已经很久了,布线方案极大的影响着总线上的通信质量,我还需要好好的研究CAN总线的最佳结构以及布线形式,争取将干扰降到最小!   ————————————————————————   以下是转载内容,源自网络                  传统集中式控制的不足:                •控制任务过于集中,主机负荷重;                •系统不稳定,实时性差;                •系统接线繁复,功能死板,施工困难;                •系统成本高,可靠性差,维护困难。 如上
[嵌入式]
CAN总线在组合机床电控系统通信中的应用
引言 现代组合机床装备了大量的电子设备来满足加工精度、加工速度等要求,如果采用常规的点到点方式,直接把12V/24V电源连到负载设备上(如电机、液压泵等),用开关使电路闭合,势必造成导线数量不断增加,而有限的布线空间则在相对减少。此外,这些电控单元还要进行复杂的控制决策运算,包括从周边设备收集信息,发出控制命令,再根据反馈的信息做下一步的决策等。这一过程需要不同的电控单元之间进行通信,彼此影响。这些是不能通过简单的连接所能实现的。 有多种信息传输手段可以实现不同的电控单元之间的通信,如常用的RS-232、RS-485和CAN。RS-232虽然应用广泛,但是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较短,抗干扰能力较差,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只适
[工业控制]
基STM32单片机的单线CAN总线隔离中继器设计
本文针对CAN总线在现场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限制因素,及煤矿井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CAN总线组网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意法半导体公司STM32单片机的单线CAN总线隔离中继器。充分利用了STM32F105系列单片机内部集成的双bxCAN控制器和飞思卡尔MC33879的单线CAN收发器的特性,构成了一种软中继器。实践证明该设计有效解决了多点供电、网络规模限制、电磁兼容性的问题,对提高煤矿自动化生产安全和效率具有较大意义。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信总线,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实时性、远程通信能力以及超强的硬件CRC纠错等特性;CAN总线技术的应用不再仅限于汽车行业,而扩展到了能源、制造等行业,并被公认为是最有前途
[单片机]
基STM32单片机的单线<font color='red'>CAN总线</font>隔离中继器设计
CAN总线典型特征
CAN总线 有如下基本特点 ◎ 废除传统的站地址编码,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可以多主方式工作; ◎ 采用非破坏性仲裁技术,当两个节点同时向网络上传送数据时,优先级低的节点主动停止数据发送,而优先级高的节点可不受影响继续传输数据,有效避免了总线冲突; ◎ 采用短帧结构,每一帧的有效字节数为8个,数据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的概率低,重新发送的时间短; ◎ 每帧数据都有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适于在高干扰环境下使用; ◎ 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总线的功能,切断它与总线的联系,以使总线上其他操作不受影响; ◎ 可以点对点,一对多及广播集中方式传送和接受数据。
[嵌入式]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运动控制
一:当今的自动化应用中,智能型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例如分布式运动控制,其中所有信息与控制均由中央服务器推送至自动化系统的边缘装置,这种设计大量节约了时间与金钱,俨然形成一种趋势。之前分布式控制并不普及人们使用传统的集中式运动控制,由主机(如PLC)管理马达的运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步线,建置如此复杂的系统相当困难,常出现线缆束过粗不易维修或无法提供可靠服务的情况。 相较之下,分布式运动控制系统可减少甚至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控制功能就位在驱动器内部或周围,从中心点至各运动轴的布线需求大幅减少,除使布线作业更轻松外,并可有效降低安装成本。而分布式系统可有效串联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